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下 区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下 区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其他 页数: 484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141.0(4.3折) 定价  ¥3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下 区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 版权信息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下 区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 内容简介

本书在国内外**科学研究成果的基础上,系统地评估了气候变化对我国东北、京津冀、长三角、长江中上游、粤港澳大湾区、台湾地区和福建、西北干旱区、黄土高原、青藏高原、云贵高原等地区以及“一带一路”重点区域的影响,综合分析了各地区和区域气候变化脆弱性和未来风险,归纳、总结并提出了不同地区和区域适应气候变化的措施选择。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下 区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 目录

目录
总序一
总序二
总序三
前言
第11章 东北地区 1
11.1 引言 2
11.2 影响和脆弱性 3
11.2.1 农业 3
11.2.2 湿地 11
11.2.3 水资源 16
11.2.4 冰雪气候资源 18
11.3 风险 20
11.3.1 农业 20
11.3.2 湿地 22
11.3.3 水资源 23
11.3.4 冰雪气候资源 25
11.4 适应对策 25
11.4.1 农业 25
11.4.2 湿地 27
11.4.3 水资源 28
11.4.4 冰雪气候资源 29
11.5 主要结论和认知差距 29
11.5.1 主要结论 29
11.5.2 认知差距 30
参考文献 30
第12章 京津冀地区 41
12.1 引言 42
12.2 影响和脆弱性 42
12.2.1 水资源管理 42
12.2.2 城市(群)发展 46
12.2.3 生态环境建设 50
12.3 风险 57
12.3.1 水资源管理 57
12.3.2 城市(群)发展 59
12.3.3 生态环境建设 62
12.4 适应对策 62
12.4.1 水资源管理 62
12.4.2 城市(群)发展 64
12.4.3 生态环境建设 65
12.4.4 适应措施的协同性 70
12.5 主要结论和认知差距 71
12.5.1 主要结论 71
12.5.2 认知差距 72
参考文献 72
第13章 长三角地区 79
13.1 引言 80
13.2 影响和脆弱性 80
13.2.1 河口生态环境 81
13.2.2 海岸带 84
13.2.3 陆地生态 86
13.2.4 城市 89
13.3 风险 94
13.3.1 河口生态环境 95
13.3.2 海岸带 95
13.3.3 陆地生态 96
13.3.4 城市 97
13.4 适应对策 99
13.4.1 河口生态环境 99
13.4.2 海岸带 100
13.4.3 陆地生态 101
13.4.4 城市 103
13.5 主要结论和认知差距 105
13.5.1 主要结论 105
13.5.2 认知差距 107
参考文献 107
第14章 长江中上游地区 117
14.1 引言 118
14.2 影响和脆弱性 119
14.2.1 山地与河岸带 119
14.2.2 河流与水库 121
14.2.3 湖泊与湿地 124
14.3 风险 129
14.3.1 山地与河岸带 129
14.3.2 河流与水库 131
14.3.3 湖泊与湿地 132
14.4 适应对策 133
14.4.1 山地与河岸带 133
14.4.2 河流与水库 134
14.4.3 湖泊与湿地 136
14.5 主要结论和认知差距 137
14.5.1 主要结论 137
14.5.2 认知差距 138
参考文献 139
第15章 粤港澳大湾区 143
15.1 引言 144
15.2 影响和脆弱性 145
15.2.1 高温热浪与城市热岛 145
15.2.2 暴雨洪涝与水资源安全 149
15.2.3 台风、风暴潮与海平面上升 153
15.2.4 区域空气污染与大气环境保护 156
15.3 风险 158
15.3.1 高温热浪与热岛加剧风险 158
15.3.2 暴雨洪涝与水资源安全风险 159
15.3.3 台风、风暴潮与海平面上升风险 160
15.3.4 气候变化的大气污染风险 162
15.4 适应对策 163
15.4.1 高温热浪适应与城市热岛减缓对策 163
15.4.2 城市大气环境改善与流行病控制对策 164
15.4.3 洪涝灾害适应对策 165
15.4.4 水资源安全适应对策 167
15.5 主要结论和认知差距 168
15.5.1 主要结论 168
15.5.2 认知差距 169
参考文献 169
第16章 台湾和福建 183
16.1 引言 184
16.1.1 台湾和福建的自然状况 184
16.1.2 台湾和福建的社会经济发展状况 184
16.1.3 台湾和福建的气候变化 184
16.2 影响和脆弱性 185
16.2.1 台风的影响和脆弱性 185
16.2.2 海平面上升和风暴潮的影响和脆弱性 191
16.2.3 洪涝灾害的影响和脆弱性 193
16.2.4 气候变化对水文水资源的影响 195
16.3 风险 202
16.3.1 台风的风险评估 202
16.3.2 风暴潮与海平面上升的风险 203
16.3.3 洪水风险评估 205
16.3.4 小结 206
16.4 适应对策 206
16.4.1 台湾和福建适应气候变化的现状 206
16.4.2 适应气候变化的策略 208
16.4.3 小结 210
16.5 主要结论和认知差距 210
16.5.1 主要结论 210
16.5.2 认知差距 212
参考文献 212
第17章 西北干旱区 221
17.1 引言 222
17.2 影响 223
17.2.1 对水资源的影响 223
17.2.2 对农业的影响 233
17.2.3 对自然生态系统的影响 237
17.3 脆弱性及其风险 243
17.3.1 山地生态系统 243
17.3.2 荒漠生态系统 245
17.3.3 绿洲生态系统 247
17.3.4 旱作农业生态系统 249
17.4 适应对策 250
17.4.1 山地生态系统 250
17.4.2 荒漠生态系统 251
17.4.3 绿洲生态系统 252
17.4.4 旱作农业生态系统 254
17.5 主要结论和认知差距 255
17.5.1 主要结论 255
17.5.2 认知差距 256
参考文献 257
第18章 黄土高原 267
18.1 引言 268
18.2 影响和脆弱性 269
18.2.1 土地利用和植被覆盖变化 269
18.2.2 水土流失变化时空分异 275
18.2.3 植被生产力和土壤碳库变化特征 281
18.2.4 产业发展 286
18.2.5 农民生计 288
18.3 风险 288
18.3.1 极端暴雨下的土壤侵蚀和水土流失 289
18.3.2 黄土高原植被恢复下的土壤干层 290
18.3.3 农业风险 291
18.4 适应对策 291
18.4.1 农业可持续发展对策 292
18.4.2 植被恢复的可持续性管理对策 295
18.4.3 水土流失变化调控对策 295
18.5 主要结论和认知差距 296
18.5.1 主要结论 296
18.5.2 认知差距 297
参考文献 297
第19章 青藏高原 303
19.1 引言 304
19.2 影响和脆弱性 305
19.2.1 气候变化对陆地水资源及分配形式的影响 305
19.2.2 气候变化对生态系统变化态势的影响 311
19.2.3 气候变化对农牧业发展的影响 314
19.2.4 青藏高原生态环境脆弱性及变化趋势 316
19.3 风险 317
19.3.1 气候变化引起的地表过程变化及主要风险 317
19.3.2 气候暖湿化带来的山地灾害风险 319
19.3.3 气候变化下的新型复合型地质灾害(如冰崩)风险 321
19.4 适应对策 322
19.4.1 青藏高原升温发展态势及区域和全球比较 322
19.4.2 温升 2℃情景下青藏高原地区水循环要素变化 324
19.4.3 青藏高原应对气候变化的适应对策 326
19.5 主要结论和认知差距 328
19.5.1 主要结论 328
19.5.2 认知差距 329
参考文献 329
第20章 云贵高原 341
20.1 引言 342
20.2 影响和脆弱性 343
20.2.1 区域自然灾害发生频度和影响程度增加 343
20.2.2 区域水文循环不确定性增加 346
20.2.3 岩溶区水污染和石漠化加剧 347
20.2.4 生物多样性降低 350
20.2.5 山区持续减贫压力大 353
20.3 风险 354
20.3.1 山地灾害风险 354
20.3.2 生物入侵风险 355
20.3.3 跨境生态安全风险 357
20.3.4 加剧区域返贫风险 358
20.4 适应对策 359
20.4.1 岩溶区自然灾害防治 359
20.4.2 岩溶石区石漠化综合治理 359
20.4.3 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应对措施 362
20.4.4 区域跨境生态安全调控 364
20.4.5 区域可持续发展 366
20.5 主要结论 368
参考文献 369
第21章 “一带一路” 383
21.1 引言 384
21.2 气候变化与生态环境演变特征 385
21.2.1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气候变化特征 385
21.2.2 “一带一路”沿线地区生态环境演变特征 386
21.3 影响、脆弱性与风险 387
21.3.1 对人口迁移的影响及风险 388
21.3.2 对城镇化与城市发展的影响及风险 390
21.3.3 对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影响及风险 392
21.3.4 对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的影响及风险 393
21.3.5 对民族和谐发展的影响 396
21.3.6 对地缘政治格局的影响与摩擦风险 396
21.3.7 对北极航道的影响 398
21.4 适应对策 400
21.4.1 人口迁移与气候移民的适应对策 400
21.4.2 城市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适应对策 401
21.4.3 重大基础设施建设的适应对策 402
21.4.4 经济发展与国际贸易的适应对策 403
21.4.5 民族文化传承的适应对策 404
21.4.6 地缘政治关系构建的适应对策 405
21.4.7 北极航道建设的适应对策 406
21.5 主要结论和知识差距 407
21.5.1 主要结论 407
21.5.2 知识差距 408
参考文献 408
第22章 影响、脆弱性与适应的综合评估 419
22.1 引言 420
22.2 气候变化对中国影响的基本特征 420
22.2.1 气候变化已经影响到的主要领域和部门 420
22.2.2 气候变化的级联影响 423
22.3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与脆弱性 429
22.3.1 气候变化对自然环境的影响 429
22.3.2 自然环境受气候变化影响的
展开全部

中国气候与生态环境演变:2021(第二卷下 区域影响、脆弱性与适应) 节选

第11章 东北地区 主要作者协调人:赵春雨、宋长春 编审:王江山 主要作者:米娜、孙丽、周晓宇、崔妍、梁爱珍 执行摘要 本章重点评估了气候变化对东北地区农业、湿地、水资源和冰雪气候资源领域的影响和脆弱性、风险,并提出了针对性的适应对策。气候变化引起作物适宜生长期期间热量资源增加,1961~2015年≥10℃积温增幅为5~120(℃ d)/10a;极端低温冷害事件强度和频率降低;农业病虫害损失加重;玉米和水稻种植期延长2~9天;春玉米的可能种植北界向北移动了158.3~285.8km,可种植面积增加了3.84×104km2;水稻以北移为主,逐渐向东移、向高海拔地区扩展,种植面积增加了近250万hm2(高信度)。湿地植被退化较为明显,多年冻土呈现出区域性退化趋势(中等信度)。松辽流域呈干旱化趋势,径流量和水资源量均减少(低信度)。未来东北地区单季稻区发生高温热害的概率逐渐增加,不同熟性春玉米种植界限继续北移东扩,可种植玉米区域扩大明显(高信度)。沼泽湿地面积减少、冻土面积缩小和南界北移、冻土脆弱性增加。松辽流域发生连续性的旱涝和旱涝互转的可能性增加,需水量整体增加,辽河流域面临极度脆弱性(低信度)。因此,应加强农田基本建设、作物抗逆品种选育、作物病虫害防治、作物应变耕作栽培、农业种植结构调整、极端天气事件农业保险等作为农业适应气候变化的关键技术;加强湿地保护法制建设、提高东北湿地研究的科技支撑力度、加强湿地保护宣传教育、开展湿地生态监测与评估;加强水资源合理配置及干旱监测;科学发挥冰雪气候优势。 11.1 引言 东北地区包括黑龙江、辽宁、吉林和内蒙古东部呼伦贝尔、兴安盟、通辽和赤峰,总面积为145万km2。东、北、西三面为低山、中山环绕,中部为广阔的大平原,全区平原统称为东北大平原,包括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辽河平原,是我国*大的平原之一。本书的东北地区仅指由辽宁、吉林、黑龙江三省构成的区域,面积为80.84×104km2。东北地区南面是黄、渤二海,东面和北面有鸭绿江、图们江、乌苏里江和黑龙江环绕,仅西面为陆界。受纬度、海陆位置、地势等因素的影响,东北地区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地域广阔,气候类型多样,自南而北跨暖温带、中温带与寒温带,四季分明,夏季温热多雨,冬季寒冷干燥。东北地区森林覆盖率高,可拉长冰雪消融时间,且森林储雪有助于发展农业及林业。 东北地区既是典型的老工业基地,又是重要的粮食主产区,其农作物以一年一熟为主,2017年东北地区粮食产量占全国粮食产量的19.2%,粮食商品量占全国的1/3,这对保证全国粮食安全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东北地区是气候变化敏感区,随着气候变暖,东北地区的农业生产发生了重大变化,喜温高产作物水稻、玉米面积扩大,生育期较长的高产品种比重增加,播种期提前,从而促进了粮食产量的大幅度增加。同时,干旱、暴雨等极端天气气候事件对东北地区粮食生产的冲击强度加大,使农业生产波动性加剧。未来气候变化势必将影响到东北地区农业结构的调整和种植布局的规划,气候变化影响下东北地区农业生产波动将直接影响中国粮食安全问题。 东北地区也是世界仅存的“四大黑土带”之一的东北黑土区分布所在地,经过数万年的变迁,草原、草甸茂盛的植被凋落物与残体经微生物分解转化为腐殖质,形成一层厚厚的黑土层,为东北地区农业发展和粮食生产提供肥沃的土壤。东北黑土区主要分布在呼伦贝尔草原,大、小兴安岭,三江平原,松嫩平原和长白山地区,涉及黑龙江和吉林全部,辽宁东北部及内蒙古东部(全国水土保持规划编制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和水利部水利水电规划设计总院,2016)。全球气候变化,如温度上升、降水量下降以及极端天气频发等(Gong et al.,2013),将导致东北黑土区有机质分解加快和土壤肥力下降。东北地区湿地景观类型多、分布广泛,是中国平原区沼泽分布*大的区域之一。东北地区湿地面积753.57万hm2,占中国陆地湿地面积的14.1%,其中自然湿地面积689.44万hm2,已建成湿地类型自然保护区130多处,其中***33处。截至2016年,有辽宁铁岭莲花湖、吉林磨盘湖等国家湿地公园99个。湿地是陆地表层重要的生态系统,是生态功能独特且不可替代的自然综合体。天然湿地包括沼泽、泥炭地、湿草甸等多种形态,其不仅为地球上20%的生物提供了生境,也为人类提供了很高的生态系统服务和价值,特别是在供给淡水、补充地下水、拦蓄洪水、降解有毒物质、提供动植物产品、保护生物多样性等方面有着重要的功能,因而被称为“地球之肾”、“天然水库”和“天然物种库”。湿地与气候之间存在着密切的联系。与其他陆地生态系统相比,湿地生态系统对气候变化异常敏感和脆弱。保护湿地、恢复湿地是缓解全球气候变暖和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重要手段。 东北地区境内的松花江流域、辽河流域均属于我国七大江河。辽河发源于河北七老图山脉的光头山,流经河北、内蒙古、吉林和辽宁,在辽宁盘锦注入渤海,河长1345km。辽河干流呈弓形,分为上、中、下游三段。上游段称老哈河,即源头至西拉木伦河入口,中游段称西辽河,即西拉木伦河汇入口至东辽河汇入口,下游段始称辽河,即铁岭昌图的福德店辽河汇入口至盘锦入海口(《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2014)。辽河流域属于资源型缺水地区。目前,全流域水资源开发利用程度已达77%,水资源开发利用已接近或超过水资源承载能力。随着振兴东北老工业基地、保证国家粮食安全战略及辽宁省沿海经济带发展战略的实施,经济社会发展将对水资源提出更高要求,水资源供需矛盾将更加突出①1。松花江流域包含嫩江、西流松花江、松花江干流等主要河流,松花江流经内蒙古、黑龙江、吉林,于黑龙江同江注入黑龙江,河长2309km,松花江源头至三岔河段称嫩江,三岔河以下称松花江(《中国河湖大典》编纂委员会,2014)。 冰雪资源是指人类可利用的地球表面积雪和积冰。东北地区由于经纬度位置高,冬季严寒时间长,降雪丰富,且东北地区冬季平均温度低,降雪后不易融化,拥有得天独厚的雪资源。其不仅在气候上具有先天的优势,而且在地理环境条件上也具备其他各省市不能比较的优势,长白山脉体系、大兴安岭山脉、小兴安岭山脉形成了天然的保护屏障并为其提供了丰富的资源。冰雪是重要的淡水资源,也是干旱区水资源的重要来源,被称为“固体水库”。陆地上每年从降雪获得的淡水补给量约为6×1012m3,约占陆地淡水年补给量的5%。中国年平均降雪补给量为3.4518×1011m3,冰雪资源的一半集中在西部和北部高山地区,黑龙江流域、大兴安岭和长白山地区冰雪融水补给占重要地位。此外,冰雪融水径流具有调节河川流量的作用,其使水量不至于过分集中于下雨季节。冰雪资源在调节水资源、冷藏、冰雪考古、开展冰雪运动和冰雪旅游等方面都有重要意义。长期积冰和积雪的变化还是气候变化的指示物。 本章选取东北地区农业、湿地、水资源和冰雪气候资源作为评估对象,评估气候变化对农业、湿地、水资源以及冰雪气候资源的影响和脆弱性、风险以及适应对策,以期提升东北地区气候变化适应能力。 11.2 影响和脆弱性 11.2.1 农业 1.对农业气候资源的影响 1)光照资源1961~2015年东北地区≥10℃作物适宜生长期期间日照时数整体呈减少趋势,平均减幅为8h/10a(高信度)。其中,64%的气象站点日照时数呈减少趋势,减幅为1~59h/10a,平均减幅为21h/10a;34%的气象站点日照时数呈增加趋势,增幅为1~57h/10a,平均增幅为14h/10a;2%的气象站点日照时数无明显增减变化。日照时数减幅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辽宁西部、中部和辽南,增幅较大的地区主要分布在黑龙江东部(张丽敏等,2018)。 1961~2012年,年太阳辐射随年代变化呈递减趋势,年太阳辐射总量减少340.4 MJ/m2,变化幅度为–1.1%/10 a(高信度)。生长季太阳辐射平均减少了103.5 MJ/m2,气候倾向率为–19.9 MJ/(m2 10a),年代际变幅较小,变化幅度为–0.5%/10a,其经历了“变暗”到“变亮”的过程,20世纪80年代生长季太阳辐射达到*小值。东北地区年太阳能资源的减少主要是由春季和夏季太阳辐射量减少引起的(胡琦等,2016)。 2)热量资源 东北地区农业热量资源地域差异明显,作物适宜生长期期间热量资源增加(高信度)。1961~2015年东北地区≥10℃适宜生长期期间平均气温呈上升趋势,平均增幅为0.14℃/10a,分布趋势由南向北递增;增幅较大的地区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增幅较小的地区分布在辽南和吉林长白山地区,大部分地区增幅为0.10~0.20℃/10a(张丽敏等,2018)。1981~2006年玉米生育期内东北地区平均温度上升幅度达0.5℃/10a,从全国范围看,其是温度上升幅度较大的区域之一(王柳等,2014)。东北地区≥10℃初日在20世纪90年代、21世纪前10年普遍提前,相比于20世纪80年代,平均提前5~15天;≥10℃终日随着年代的推移逐渐延迟,相比于20世纪60年代,2001~2010年双鸭山地区和吉林西部终日延后1~20天(赵俊芳等,2015)。1961~2015年≥10℃积温整体呈增加趋势,增幅为5~120℃/(d 10a)。增幅较大的区域分布在黑龙江北部和小兴安岭地区,在80℃/(d 10a)以上;增幅较小的地区分布在辽宁大部和吉林东部地区,为1~50℃/(d 10a)(张丽敏等,2018)。 3)降水量 1961~2015年东北地区≥10℃适宜生长期期间降水量整体呈减少趋势,平均减幅为4.7mm/10a(高信度),其中65.0%的站点呈减少趋势,其主要分布在辽宁、吉林大部和黑龙江东部地区,减幅为1~36mm/10a;23.0%的站点呈增加趋势,分布在黑龙江西北部和吉林长白山地区,增幅为1~18mm/10a。各地增减趋势不同,辽宁和吉林地区降水量呈减少的趋势,减幅分别为9.0mm/10a 和4.0mm/10a;黑龙江地区降水量呈略增加的趋势,增幅为2.0mm/10a(张丽敏等,2018)。东北黑土区降水整体呈现减少趋势,存在显著季节性变化趋势,其中春季和冬季降水量呈现增多的趋势,夏季和秋季降水量呈现减少的趋势(贺伟等,2013a)。1961~2016年东北地区夏季降水量呈现较为明显的减少趋势(张雷,2017),其影响因素较多,包括东亚夏季风、冷涡现象(王晓雪和王深义,2016)、前期西太平洋暖池热含量异常(王晓芳等,2013)以及北极偶极子异常(周杰,2015)。Liang 等(2011)认为,东北地区在1961~2008年降水量的下降是东亚夏季风和复杂地形综合作用的结果。Shen 等(2011)证明了东北地区降水量的变异在初夏(5月和6月)受冷涡现象影响、在盛夏(7月和8月)则是东亚夏季风起主导作用。陈海山等(2017)证明了春、夏两季气旋活动均对东北地区同期的降水有影响,特别是在东北东部地区两者呈现正相关关系,但气旋活动强年两个季节造成东北东部地区降水增多的原因不同。在春季,东北东部地区低层存在气旋性环流,其有利于该地区降水增多;在夏季,西风带水汽输送异常使得东北东部地区水汽偏多,从而使降水增多。 4)参考作物蒸散量 参考作物蒸散量与降水量共同决定区域的干湿状况,并且是估算生态需水和农业灌溉的关键因子。1961~2015年东北地区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增减趋势不明显,各省增减趋势有所差异(高信度),其中54.0%的气象站点呈增加趋势,分布在黑龙江大部和吉林东部地区,增幅为1~27mm/10a;41.0%的气象站点呈减少趋势,分布在辽宁大部、吉林西部和黑龙江西南部,减幅为1~27mm/10a。各地参考作物蒸散量的增减趋势也不同,变化幅度较小,黑龙江和吉林参考作物蒸散量呈增加趋势,增幅分别为3.0mm/10a 和1.8mm/10a;辽宁参考作物蒸散量呈减少趋势,减幅为4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