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耕作制度发展与研究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耕作制度发展与研究

作者:黄国勤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311
本类榜单:农业/林业销量榜
中 图 价:¥148.5(7.5折) 定价  ¥1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耕作制度发展与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92115
  • 条形码:9787030692115 ; 978-7-03-06921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耕作制度发展与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分为上篇和下篇。上篇是发展篇,分别对长江中下游地区7省(直辖市)稻田耕作制度的改革与发展进行了回顾总结、现状分析及未来展望;下篇是研究篇,结合正在进行的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取得的成果和进展,并注重吸收、引用国内外已取得的相关研究成果,分“冬作-双季稻三熟制”“早籼-晚粳双季稻”“直播稻”“再生稻”“特别温度对区域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稻田耕作制度的生态环境效应与生态服务价值”等6个专题进行深入研究与分析。总体来看,上篇反映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耕作制度的“宽度”“长度”;下篇体现的是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耕作制度的“深度”“精度”。 本书既具有创新性、理论性、学术性和资料性,又具有针对性、区域性、实践性和可操作性。适合于从事农学、作物、土壤、肥料、资源、生态、环境等相关专业的科技人员阅读,也适用于从事农业,特别是耕作制度方面的实际工作者参考,还可作为相关专业本科生、研究生,以及博士后科研人员的学习参考书。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耕作制度发展与研究 目录

目录
上篇 发展篇
**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概况 3
**节 自然条件 3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3
二、气候状况 3
三、陆地面积 3
四、土壤类型与特点 4
五、自然植被 5
六、水系与水资源 5
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 6
一、人口 6
二、耕地 7
三、农业产值 7
四、地区生产总值 8
第三节 战略地位与作用 9
一、资源富足区 9
二、农业精华区 10
三、粮食主产区 10
四、经济发达区 11
五、生态支撑区 11
六、文化多样区 12
七、社会和谐区 12
八、绿色发展区 13
参考文献 13
第二章 稻田耕作制度概述 14
**节 耕作制度简述 14
一、耕作制度的概念 14
二、耕作制度的组成 14
三、耕作制度的特性 15
第二节 稻田耕作制度特征 17
一、起源古老性 17
二、条件优越性 17
三、模式多样性 17
四、结构复合性 18
五、功能高效性 18
六、分布区域性 18
七、管理综合性 19
八、潜力巨大性 19
第三节 稻田耕作制度功能 19
一、供给功能 19
二、增收功能 20
三、蓄水功能 20
四、保土功能 21
五、净化功能 21
六、调节功能 21
七、减灾功能 21
八、就业功能 22
九、文化功能 22
十、景观功能 22
十一、旅游功能 23
十二、国际影响 23
参考文献 24
第三章 上海市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 26
**节 上海市稻田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 26
一、上海市耕地面积及水田面积变化情况 26
二、上海市粮食生产的发展回顾 27
三、上海市稻田轮作模式演变 30
第二节 上海市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 33
一、农业多功能性与水稻生态服务功能 33
二、上海市水稻种植面积与产量变化情况 34
三、上海市稻田生态系统服务功能分析 35
第三节 上海市稻田耕作制度的发展趋势 36
一、上海市水稻绿色生产发展目标与任务 36
二、上海市稻田耕作制度的发展方向 39
参考文献 42
第四章 江苏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 43
**节 江苏省稻田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 43
一、太湖稻区 43
二、里下河稻区 45
三、淮北稻区 46
四、丘陵稻区 48
五、沿江沿海稻区 49
六、改革开放以来江苏省水稻种植情况 50
第二节 江苏省稻田典型种植模式 51
一、直播稻 51
二、机插稻 52
三、麦套稻 53
四、超高茬麦田套稻模式 53
第三节 江苏省稻田耕作制度的展望 54
参考文献 56
第五章 浙江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 58
**节 浙江省农业生产条件与特征 58
一、浙江省自然生产条件 58
二、浙江省农业生产特征 60
第二节 浙江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历程 61
一、20 世纪50年代初至改革开放前的稻田耕作制度改革 61
二、改革开放之后的稻田耕作制度发展 62
第三节 浙江省现代稻田耕作制度的发展 64
一、浙江省现代稻田耕作制度的特点 64
二、水稻麦作式湿种技术 65
第四节 浙江省稻田耕作制度的展望 68
一、浙江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的总体思路 68
二、当代稻田耕作制度改革的主要措施 69
参考文献 70
第六章 安徽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 72
**节 安徽省稻田耕作制度的历史演变 72
一、不同稻区的传统耕作制度 73
二、稻田耕作制度的发展历程 74
第二节 稻田种养模式 78
一、小麦-水稻复种模式 78
二、冬闲-双季稻复种模式 81
三、油菜-水稻复种模式 85
四、冬闲-单季稻种植模式 88
五、绿肥-单季稻复种模式 89
六、稻-再生稻种植模式 91
七、稻-虾立体种养模式 93
八、稻-鸭共育生态种养模式 95
第三节 安徽省稻田耕作制度的展望 97
一、发展多熟种植,提高资源利用率 97
二、提高装备水平,发展水稻轻简高效生产 97
三、突出绿色生产,推广稻田新型耕作制度 98
四、调整种植结构,提升稻田整体效益 99
五、围绕丰产优质高效,集成推广生态安全稻作新技术 99
参考文献 100
第七章 江西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 101
**节 江西省稻田耕作制度历史回顾 101
一、**阶段(1949~1959年):“三变”阶段 102
二、第二阶段(1960~1977年):“双三制”阶段 102
三、第三阶段(1978~1989年):“双杂”阶段 103
四、第四阶段(1990~1999年):“三高”阶段 103
五、第五阶段(2000~2015年):多样化发展阶段 103
六、第六阶段(2016年至今):绿色发展阶段 103
第二节 江西省稻田耕作制度的现状与问题 104
一、江西省稻田耕作制度现状 104
二、江西省稻田耕作制度存在的问题 106
第三节 江西省稻田耕作制度的展望 111
一、江西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发展的必要性 111
二、江西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 112
三、江西省稻田耕作制度发展的前景展望 115
参考文献 116
第八章 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 117
**节 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历史回顾 117
一、早、晚双季稻迅速发展期(1949~1977年) 117
二、早、晚双季稻面积回落期(1978~2000年) 118
三、三熟和二熟稻作制稳定期(2001~2010年) 118
四、“稻-再生稻”和“稻虾共作”迅速发展期(2011年至今) 119
第二节 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的现状及面临的主要问题 120
一、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的现状与特点 120
二、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面临的主要问题 121
第三节 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方向与发展前景 123
一、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的必要性与发展方向 123
二、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演变的驱动力分析 123
三、湖北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的对策和前景展望 124
参考文献 126
第九章 湖南省稻田耕作制度改革与发展 127
**节 湖南省稻田耕作制度现状 127
第二节 湖南省稻田耕作制度的改革与调整 130
一、以粮食增产为目标的多熟制发展期 131
二、以农业结构调整与优化为目标的多熟制发展期 131
三、以保障粮食安全与社会稳定为目标的多熟制发展期 132
四、以提质增效和绿色发展为目标的稻田多熟制发展期 132
第三节 湖南省稻田耕作制度的发展展望 133
参考文献 134
下篇 研究篇
第十章 冬作-双季稻三熟制的研究与发展 137
**节 冬作-双季稻三熟制模式的水稻生长发育特征 137
一、水稻生长过程中分蘖的动态变化 137
二、干物质积累量和根冠比 138
三、水稻产量 139
第二节 冬作-双季稻三熟制模式对稻田土壤的影响 142
一、对稻田土壤物理结构的影响 142
二、对稻田土壤化学性质的影响 143
三、对稻田土壤微生物特征的影响 146
四、对稻田土壤酶活性的影响 146
第三节 冬作-双季稻三熟制模式对稻田温室气体排放的影响 147
一、稻田CH4排放通量的动态变化 148
二、稻田N2O排放通量的动态变化 150
三、稻田温室气体的综合效应 151
第四节 冬作-双季稻三熟制模式的养分循环 152
一、氮素吸收和利用 152
二、对养分循环的影响 153
第五节 冬作-双季稻三熟制模式的效益及综合评价 154
第六节 冬作-双季稻三熟制模式资源利用率及效益比较研究 156
参考文献 158
第十一章 早籼晚粳双季稻模式的研究与发展 165
**节 长江中下游早籼晚粳双季稻温光资源分布 166
一、双季早稻的分布、面积和种植区气候特点 166
二、双季晚稻的分布、面积和种植区气候特点 167
三、早籼晚粳双季稻温光分配指标及区域性分布 167
第二节 长江中下游早籼晚粳双季稻发展概况 168
一、现有主栽早籼稻及其特性 168
二、主栽晚籼稻与潜在可利用粳稻 168
第三节 早籼晚粳双季稻综合生产力分析 169
一、产量优势 169
二、产量构成 171
三、生育期 172
四、干物质积累 177
五、群体动态 177
六、稻米品质 178
第四节 早籼晚粳双季稻温光资源利用差异分析 179
一、光能利用效率 179
二、叶片光合速率 181
三、齐穗期基因实时荧光定量PCR 181
四、齐穗期全基因组关联分析 182
五、展望 183
参考文献 184
第十二章 直播稻研究与发展 190
**节 直播稻概述 190
一、直播稻的概念 190
二、水稻直播方式的主要类型 190
三、水稻直播的优点 192
第二节 国内外直播稻发展现状 194
一、国外直播稻的发展现状 194
二、国内直播稻的发展现状 195
第三节 直播稻的生物学特征 197
一、直播稻的群体特征 197
二、直播稻的根系特征 198
三、直播稻的产量表现 198
第四节 直播稻生产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199
一、杂草与杂草稻问题 199
二、倒伏问题 201
三、成苗率低问题 202
四、病虫害风险 203
第五节 中国双季稻双直播模式研究前景 203
参考文献 210
第十三章 再生稻的研究与发展 214
**节 再生稻的研究与发展历程 214
一、再生稻的起源与发展历史 214
二、再生稻的研究内容与成就回顾 218
三、再生稻的再兴起与面临的主要问题 222
第二节 再生稻的主要技术 223
一、再生稻的品种选择 223
二、再生稻的水肥管理技术 225
三、再生稻的全程机械化生产技术 226
四、富硒再生稻的研究与示范 227
第三节 新时期再生稻的技术发展与展望 229
一、再生稻水稻品种腋芽再生的分子生物学研究 229
二、再生稻的发展展望 232
参考文献 234
第十四章 极端温度对区域水稻生长发育及产量形成的影响 235
**节 长江中下游极端温度发生规律 235
一、极端高温天气 235
二、极端低温天气 236
第二节 极端温度对水稻生长发育的影响 237
一、营养生长期 237
二、穗分化期 237
三、开花期 238
四、籽粒灌浆期 240
第三节 极端温度对水稻同化物形成及转运的影响 241
一、同化物的形成 241
二、同化物的转运与分配 243
第四节 减轻高温热害的调控措施及机制研究 249
一、耐热性水稻品种的筛选及鉴定 249
二、栽培措施调控 250
展开全部

长江中下游地区稻田耕作制度发展与研究 节选

上篇 发展篇 **章 长江中下游地区概况 长江中下游地区,包括上海市、江苏省、浙江省、安徽省、江西省、湖北省和湖南省“六省一市”,位于24°N~35°N、108°E~123°E,属亚热带季风气候,水热资源丰富,河网密布,水系发达,是我国传统的鱼米之乡[1]。 **节 自然条件 一、地理位置与地形地貌 长江中下游地区西起巫山东麓,东到黄海、东海滨,北接桐柏山、大别山南麓及黄淮平原,南至江南丘陵及钱塘江、杭州湾以北沿江平原,东西长约1000km,南北宽100~400km,总面积约20万 km2。长江中下游平原主要由江汉平原、洞庭湖平原、鄱阳湖平原、皖苏沿江平原、里下河平原及长江三角洲平原6块平原组成。 长江中下游地区地形的显著特点是地势低平,河渠纵横,湖泊星布,一般海拔5~100m,但海拔大多在50m以下[2]。中部和沿江沿海地区为泛滥平原及滨海平原。汉江三角洲地势亦自西北向东南微倾,湖泊成群聚集于东南前缘。鄱阳湖平原地势低平,大部分海拔在50m以下,水网稠密,地表被红土及河流冲积物覆盖。洞庭湖平原大部分海拔在50m以下,地势北高南低。三角洲以北为里下河平原,为周高中低的碟形洼地,洼地北缘为黄河故道,南缘为三角洲长江北岸部分,西缘是洪泽湖和运西大堤,东缘则是苏北滨海平原。 二、气候状况 长江中下游地区属亚热带季风气候,且大部分属北亚热带,小部分属中亚热带北缘。年均温14~18℃,*冷月均温0~5.5℃,绝对*低气温–20~–10℃,*热月均温27~28℃,无霜期210~300d。农业一年二熟或三熟,年降水量800~1600mm,季节分配较均匀,10℃以上活动积温达4500~5600℃。但区域常有季节性“洪涝”或“伏旱”“秋旱”,以及低温、阴雨等“不良”气候[3]。 三、陆地面积 由表1-1可知,长江中下游7省(直辖市)共有陆地面积92.3741万 km2,占长江经济带陆地面积的近45%,占全国陆地面积的近10%。 表1-1 长江中下游地区陆地面积 四、土壤类型与特点 长江中下游地区土壤主要是黄棕壤或黄褐土,南缘为红壤,平地大部为水稻土。红壤生物富集作用十分旺盛,自然植被下的土壤有机质含量可达70~80g / kg,但受土壤侵蚀、耕作方式影响较大。黄棕壤有机质含量也比较高,但经过耕垦明显下降。紫色土有机质含量普遍较低,通常林草地>耕地。土壤有机质含量高,有利于形成良好结构,增强土壤颗粒的黏结力,提高蓄水保土能力。该地区的红壤、黄壤、黄棕壤与石灰土一般质地黏重,透水性差,地表径流量大,若植被消失、土壤结构破坏,极易发生水土流失;而紫色土和粗骨土透水性虽好,但土层多浅薄,在失去植被保护和降雨强度较大的情况下,亦易发生强烈侵蚀。 土壤潜沼化。长江中游平原湖区低洼地与湖荡沼泽,由于泥沙淤积与多年的人工围垦,随着地下水位下降,土壤不断向着潜育型水稻土方向演化,形成湖沼—沼泽土—潜育土—重度潜育化水稻土—中度潜育化水稻土—轻度潜育化水稻土—潴育化水稻土—渗育型水稻土(水旱轮作)的演化系列,不同阶段的土壤系列几乎遍布整个平原湖区。一旦地下水位提高,这种演替方式可以出现逆转。 土壤盐渍化。长江河口、三角洲地区历史的发育过程和沉积特点,决定了河口盐渍化土壤的出现,形成了与海岸平行呈带状的土壤分布,从海边到内陆依次分布着盐渍淤泥带、滨海盐土带、强度盐化土带、中度盐化土带、轻度盐化与脱盐土带。海岸东移、海堤兴建直接影响着三角洲土壤的发育,当土地一旦脱离海水的浸渍,在自然淋盐、人为排盐、洗盐、抑盐和耕种熟化作用影响下,即开始从沉积物堆积的地质过程逐渐转向成土过程。当然,如果发生海水入侵,上述系列又可发生逆转,它们彼此产生联系,在一定程度上可以相互转化。近代三角洲地区的盐渍化土地主要分布于上海的崇明岛和江苏的启东、海门、南通一带。值得注意的是,三峡工程的建成,东、中线南水北调工程的兴建,必将导致长江下泄流量的变化,引起长江中下游沿江平原地下水位上升,河口咸水倒灌,从而扩大潜沼化与盐渍化土地的范围。 五、自然植被 长江中下游地区自然条件优越,自然植被繁茂。从陆生植物来看,长江中下游区域内分布的常见野生草本植物种类有土茯苓、益母草、明党参、葛根、虎杖、夏枯草、白花前胡、乌药、野菊花、地榆、茵陈、淡竹叶、何首乌、女贞子、南沙参、百部、瓜蒌、桔梗、丹参、牛蒡子、淫羊藿、白前、白花蛇舌草、玉竹、夏天无、太子参、鸡血藤、白药子、猫爪草、北柴胡、南柴胡、马兜铃、射干、艾叶、积雪草等;乔木类有樟树、女贞、冬青、枸骨、枫香、梧桐、合欢、乌梅、南酸枣、棕榈等;灌木类有覆盆子、檵木、金樱子、木芙蓉、山胡椒、冻绿、野山楂等。 从水生植物来说,长江中下游区域内水生植物主要分布在湖泊内,从沿岸浅水向中心深水方向呈有规律的环状分布,依次为挺水植物带、浮水植物带和沉水植物带。挺水型水生植物指根扎于水底淤泥,植物体上部或叶挺生于水面的种类,多分布于内湖浅水、浅溏、沟汊及水田中,主要种类有芦苇、水烛、东方香蒲、莲、菰、慈姑、泽泻、黑三棱、菖蒲、石菖蒲、水葱、雨久花、鸭舌草和中华水韭等;浮水型植物指植物体悬浮于水上或仅叶片浮生于水面的种类,多分布于湖缘、池塘、沟汊等静水水域,主要种类有芡实、菱、野菱、莕菜、浮萍、紫萍、满江红、四叶萍、凤眼莲、空心莲子草、莼菜、睡莲、萍蓬草、水蕨、水龙等;沉水型植物指扎根于水底淤泥中或沉于水中的植物,多分布于水深4m以下的暖流静水水域中,主要种类有眼子菜、鱼腥草(蕺菜)、竹叶眼子菜、金鱼藻、黑藻、水车前及苦草等。在平原的沟溪长期积水处或土壤潮湿的沼泽地,还分布有灯心草、谷精草、矮慈姑、牛毛毡、节节菜、圆叶节节菜、水苋菜、丁香蓼、水芹、半枝莲、水苏、薄荷、鳢肠、蔓荆子、水蜈蚣、鱼腥草、三白草、毛茛、半边莲、猫爪草和白前等。 六、水系与水资源 长江中下游地区水系密集、水域广阔、水资源丰富[1]。从河流来看,长江中下游区域内的长江天然水系及纵横交错的人工河渠使该区成为全国河网密度*大的地区,区域内*主要的河流为长江及其支流汉江,区域内河流多为冲积性河流。长江是中国**大河,干流全长约6300km,流域总面积180余万平方千米,年平均入海水量9600余亿立方米。以干流长度和入海水量论,长江均居世界第三位。长江的正源沱沱河出自青海省西南边境唐古拉山脉各拉丹冬雪山,经当曲后称通天河;南流到青海省玉树市巴塘河口以下至四川省宜宾市间称金沙江;宜宾市以下始称长江,扬州市以下旧称扬子江。长江流经西藏、四川、重庆、云南、湖北、湖南、江西、安徽、江苏等省(自治区、直辖市),在上海市注入东海,在江苏省镇江市同京杭大运河相交。汉江全长1532km,为长江*长的支流,流域面积159000km2。全流域属北亚热带季风气候,降水丰富,水量充沛,河口年平均径流量为1820m3/ s;由于中上游来自山区,水流急骤,冲刷较强,沙量较多,年平均含沙量为2.39kg / m3,是长江中游主要泥沙来源;水力资源丰富,蕴藏量估计在600万 kW。汉江全流域处于同一降雨带中,干支流径流比较集中,而下游河床淤浅,再加上长江洪水顶托,常因泄洪不畅而溃堤形成涝灾。 从湖泊来说,长江中下游区域内的淡水湖泊众多,湖荡星罗棋布,湖泊面积约2万 km2,相当于平原面积的10%[1]。“两湖”(湖北、湖南)平原上,较大的湖泊有1300多个,包括小湖泊,共计1万多个,面积1.2万多平方千米,占两湖平原面积的20%以上,是中国湖泊*多的地方。江汉平原素有“鄂渚上千,湖泊成群”的说法,长江三角洲亦有“水乡泽国”之称,湖荡洼地占长江三角洲土地总面积的13.4%。除太湖外,面积在千亩(1亩≈666.7m2)以上的大湖有150多个,千亩以下的荡、泊数以千计。长江中下游区域内的湖泊中,以鄱阳湖、洞庭湖、太湖、洪泽湖、巢湖(常被称为中国的五大淡水湖泊)的面积较大。它们对长江及其支流的作用*显著,具有调节水量、延缓洪峰的天然水库作用,兼具灌溉、航运、养殖功能。 根据《中国统计年鉴(2019年)》[11]资料,201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水资源总量为5410.8亿 m3,约占长江经济带水资源总量(12072.8亿 m3)的44.82%,约占全国水资源总量(27462.5亿 m3)的19.70%。2018年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均水资源量为1352.7m3/人,低于全国人均水资源量(1971.8m3/人)。 第二节 社会经济条件 一、人口 从人口来看,2017年、2018年和2019年三年中,长江中下游地区总人口分别约为39743万人、40000万人和40226万人,占长江经济带总人口的2/3以上,占全国总人口的28%以上(表1-2)。 表1-2 长江中下游地区人口数量(2017~2019年)(单位:万人)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