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教师的使命:大教育书系

教师的使命:大教育书系

作者:张文质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188
中 图 价:¥27.9(7.0折) 定价  ¥39.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教师的使命:大教育书系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0221875
  • 条形码:9787570221875 ; 978-7-5702-2187-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教师的使命:大教育书系 本书特色

1.生命化教育发起人张文质全新作品,继《教育是慢的艺术》《教育的勇气》之后,再次书写教育真谛,指引教师寻找教育生命的精进与归依之路。 2.剖析职业发展三阶段:职业—事业—命业,助力教师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教师。 3.立足本土,指向教师的真实困境,不论是刚走上教师岗位的新教师,还是已经工作数年、在工作中遭遇瓶颈、没有发展方向的老教师,都可以从书中收获成长的关键秘诀。 4.从这本书,我们可以:了解从教师这个职业的难度所在,了解教师应该具备哪些专业素养,如何理解儿童,理解生命,明确教师的专业发展路径,如何成为一个真正有影响力的教师。 5.教师是一份既给人希望又时常充满愧疚感与本领恐慌的职业,坚定的信念会帮助人变得从容。内心有光,先照亮了自己。

教师的使命:大教育书系 内容简介

   本书是教育学者张文质的教育随笔集。作者立足于教育的本土化,探讨教育在我国当下的现状以及教师如何在这种现状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发展路径,把教育当成一生的事业来经营。教师在成为教育者的过程中,既要有专业成长,又要有生命成长,向精神的高度不断追求,从职业到事业再到命业,完成教育生命的精进与归依。 从能够改变的地方开始,从一些小事开始,你会发现一切皆可改变,也会看到教育的未来之光。

教师的使命:大教育书系 目录

目录

**辑 教育是更难的事业
我们低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难度 / 3
我为何强调关注本土教育学 / 12
手中有书,远方有导师 / 19
我的“三命论” / 24
人的教育:生命,儿童,童年 / 32
小学教育的核心点 / 38
“生长性”与“标准化”的对峙 / 45
比知识教育更重要的是什么? / 48
如何符合能力、素养的多维要求 / 54
在热爱的同时,更专注一些 / 59
第二辑 教育的退守之路
尘埃中的教育学 / 65
一个人的力量 / 70
学校文化和战场文化 / 73
教师的命业 / 79
我的教育退守之路 / 87
我对教学现场管理的思考 / 98
那些老先生的启示 / 102
三个典型的职业困境 / 108
第三辑 以教育为志业
以教育为志业 / 115
教育要回归到人性起点 / 119
保持一颗伟大的童心 / 130
教学的情感起点与学业起点 / 133
教师的专业成长与生命成长 / 138
当媒体创新转化为教育传播力 / 153
可实践的生命教育 / 163
回到每一个人的生命化教育 / 171
属于个人的教育研究简史 / 179

后记:我需要把余生交给更伟大的事业 / 186

展开全部

教师的使命:大教育书系 节选

我们低估了教师这个职业的难度 一 我觉得在未来,人们终将会认识到教师这一职业乃是世上*重要的职业。 其实说它重要,核心是从社会的发展、人的发展这个角度说的。但更重要的角度还在于,随着对生命复杂性的理解,整个社会也终将认识到:教师这个职业其实是世界上所有职业中*难的。 教师是很古老的职业。对于古老的职业,大家在认识上可能存有这样一种习见——在经验系统里,它已经有足够丰富的积淀,也想当然地认为教师这个职业很寻常,很常态,甚至会隐隐约约有这样的错觉:谁都可以当教师。 大多数人认为,教师首先被赋予了一种权力——一旦你在任何一种情形下被确认为教师,就可以上台讲课,就可以对学生提出各种要求。教师自己的自我认知也是如此——因为我是一个教师,所以可以讲课,可以组织活动,可以评价、批评、惩罚。 其实,有时教育中的麻烦,也跟大众以及教师这样根深蒂固的认知有关。 我们很少去询问:你凭什么做教师?拿对一个生命的理解来说,你能说你理解自己吗?你能说你能完全控制自己的情绪吗?在各种复杂的纠结里,你确信自己能获得内心的平衡吗?在受到不当刺激的时候,能克制住自己的情绪吗?这些都是极其困难的挑战。 认识自我,本身就是生命永恒的主题,也是一个人终生的任务。但反过来,其实上述这些认知,在你做教师时,不是经常会遇到吗?你凭什么说,我就是能够教那些学生学习呢?其实所谓的学习究竟是怎么回事,我们现在也不一定知道呀。人到底要怎么去学习,仍是一个有待探寻、有待进一步获得更多认知的漫长工作。 再举个简单的例子,一个班级到底该有多少学生才算合适呢?前几天我还在想,孔子开坛办学,他的学生(组成)是很复杂的,有父子同学,有兄弟同学,有叔侄同学等形式。虽然在教学内容上有“六艺”,但我认为当时的学习是一种生命的学习,是“所遇皆所学,所思皆所学”,是在各种场景中进行的一种生命的熏陶。从现代教育的角度来说,那并非正式的学校教育。自从有了正式的学校以后,就有了班级制——但我要说,班级制是*值得质疑的。 我经常引用美国教育家鲍耶尔的一句话:当一个班级内学生总数超过三十的时候,教师对学生的注意重心,就从对个体的关注转为对班级的控制。这是他考察了千百所学校之后得出的结论——但是我对这句话也有疑问:为什么是三十个人,而不是二十个人、十个人、五个人呢?因此我要作一个预言:今后每班学生的数量一定还会不断地下降。那要下降到什么程度呢?一直下降到个别化的一对一的教育为止。 可能有一天,随着社会的高度发展以及文明与富足,“一对一”的教学会成为*常态的一种教学方式。但是,“一对一”的教学就一定能教好孩子吗?如果能,那么父母知识水平达到一定程度,是不是就可以自己教孩子了? 今天很多人都说“父母是孩子的**任教师”,我觉得说错了——父母跟教师是不一样的,父母对孩子怀有生命的责任,而生命的责任*重要的内容,正是我反复强调的:孕育、哺育、培育。其核心不在于知识的传承,以及趋向于社会化要求的行为规范教育——包括作为未来公民的担当、合作精神、合作能力等的教育。其实,父母和教师的教育范围和角度还是有很多不同的。

教师的使命:大教育书系 作者简介

张文质,诗人,生命化教育发起人,教师公益研修“教育行走”项目创始人。植根中小学与家庭教育研究30多年,出版了《引向黑暗之门》等多部诗集,和《唇舌的授权》《教育是慢的艺术》《父母改变孩子改变》《奶蜜盐——家庭教育第一定律》《教育的勇气》等近30部教育专著。2017年发起了全国十万班级百万家庭公益共读活动,已累积近20万家庭参与。2018年创办了文质教育研究院,致力于教师成长与新父母成长系列课程的研发和实施工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