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十三经说略(精)

作者:李学勤著
出版社:中华书局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44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9.2(7.0折) 定价  ¥5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十三经说略(精) 版权信息

十三经说略(精) 本书特色

学术大家精心撰写的精准之作。  了解国学经典选择的入门读物。  好的国学概要之书:十三经、二十五史《说略》,  王宁、褚斌杰、曹道衡、孙钦善;王钟翰、安平秋、黄永年、王天有等名家精心撰写。  著名历史学家李学勤作序推荐。

十三经说略(精) 内容简介

本稿全面、精练、准确地介绍《十三经》的书名缘起、编纂始末、刊刻流布、内容特点、学术成就、思想影响、研究状况等各个方面;作者以自己丰富的学术积累、深切的研究经验,深入浅出地向读者介绍阅读本部经书或正史的心得与方法;每篇之后推介10种左右参考书目,以期为年轻学子或经史爱好者指示门径。

十三经说略(精) 目录

再版序言
《周易》说略
《尚书》说略
《诗经》说略
《三礼》说略
《春秋》与《三传》说略
《论语》说略
《孟子》说略
《孝经》说略
《尔雅》说略
展开全部

十三经说略(精) 节选

  (一)文本研究  《周礼》在西汉发现之初即缺《冬官》,时人以《考工记》补之,学者皆无异议。南宋淳熙、绍熙年间,俞庭椿标新立异,首倡“《冬官》不亡”之说。俞氏在其《周礼复古编》中提出,根据《周礼》序官,六官下辖的官职都应该是六十官,而现存五官的属官都超过六十,表明《冬官》并未亡佚,而是由于错简,散入于五官之中。他将五官中超出六十的属官抽出,汇成《冬官》篇。俞氏之说,全无根据,想当然而已。不仅如此,俞氏还把《天官》的《世妇》和《春官》的《世妇》、《夏官》的《环人》与《秋官》的《环人》说成是同一职官的重复,归并为一。然其说新奇,风靡一时,王与之等均从其说。到元、明时,随声附和者仍大有人在。元儒丘葵的《周礼补亡》、吴澄的《周礼考注》均为俞氏之说推波助澜。丘葵认为,《冬官》一职散人五官,认定《天官》属官应为五十九,《地官》属官应为五十七,《春官》属官应为六十,《夏官》属官应为五十,《秋官》属官应为五十七,五官溢出之官为五十四,即《冬官》属官。明代持“《冬官》不亡,杂出五官”说的有何乔新《周礼集注》、金瑶《周礼述注》、舒芬《周礼定本》、王应电《周礼翼传》、徐即登《周礼说》、郝敬《周礼完解》、柯尚迁《周礼全经释原》、郭良翰《周礼古本订注》、郎兆玉《注释古周礼》、陈仁锡《重订古周礼》、陈凤梧《周礼校正》等。舒芬移《天官·大宰》、《地官·大司徒》之文入《大司空》;移《小司徒》及《遂人》之文入《小司空》;又移《天官》的《掌舍》、《幕人》、《掌次》,《地官》的《遂师》、《遂大夫》等四十职,《夏官》的《掌畜》、《职方氏》等八职人《冬官》,随意割裂经文,而自命其书为《周礼定本》。王应电则拟以工师、梓人、器府、四渎、匠人、垒壁氏、巡方、考工、准人、啬夫、柱下史、左史、右史、水泉、鱼政、盐法、豕人等十八官补大司空,也是无根之论。郝敬不仅认为冬官散见于五官,又提出《周礼》“阳分六官以成岁序,阴省冬官以法五行”之说,强生新解,为识者所不取。  (二)学术思想研究  传统的《周礼》成书年代研究,注重寻找《周礼》与文献所见周代典制的矛盾之处,如《周礼》建国之制与《尚书》的《洛诰》、《召诰》有别,封国之制与《尚书·武成》及《孟子》不同,设官之制与《尚书·周官》相违。又如清人李滋然统计,《周礼》官员总数达三十三万左右,远远超过秦汉大一统帝国的官员数,不合情理。九畿之服、井田沟洫之制、五等之爵等,过于整齐,不可能通行,而只能是虚拟之制。研究的面也较狭小,如清人万斯大《周官辨非》取《周礼》可疑者五十五则而论之,据此判定《周官》非周公书。虽然所论颇为精到,但缺乏把握全书的证据,终属吉光片羽。反对者仍有堡垒可据,他们一方面承认《周礼》有不可信的内容,另一方面又将这些内容指为后人窜改所致,而其基本内容仍是周公手作。如朱熹就说,“《周礼》规模皆是周公做”,“其间细碎处虽可疑,其大体直是非圣人做不得”。近代学者认识到,《周礼》研究的更为重要的方面,是此书的学术思想,只有把握此书的思想脉络,才能找准其时代特征。钱穆《周官著作时代考》、杨向奎《周礼的内容分析及其制作时代》、顾颉刚《“周公制礼”的传说和(周官)一书的出现》、徐复观《(周官)成立之时代及其思想性格》、侯家驹《周礼思想渊源》等也认为此书为王莽伪作,其思想源自阴阳家、法家、儒家与秦、汉之制。彭林《(周礼)主体思想与成书年代研究》一书,认为《周礼》一书的主体思想由儒、法、阴阳五行熔为一炉,其精致的程度已超过《管子》、《吕氏春秋》,但书中没有道家思想,也没有灾异、谶纬之说,当是汉初的作品。这种研究视角,较之文字训诂和局部的名物考证,或能更全面、更深刻地揭示《周礼》的时代特征,从而从总体上把握全书,解决《周礼》的成书年代问题。  《周礼》所涉及的禄田问题,也颇有争议,宋欧阳修曾批评《周礼》“官多田少,禄且不给”,在学者中有较大影响。为此,沈彤作《周官禄田考》三卷,专辨《周礼》之禄田。此书分官爵数、公田数、禄田数三篇。凡是田、爵、禄之数不见于经者,则从郑注或经义中推求,其说精密淹通,颇受学者称道。  近现代的《三礼》研究,《仪礼》*为冷落;《礼记》缺乏总体研究之作,多为研究某篇的哲学思想、教育思想、政治思想之作,研究礼义、礼法者较少;《周礼》研究则是*为活跃,中心依然主要是成书年代问题,但在研究方法上有较明显的变化,不再如过去那样,以文字训诂、名物考证为主,而是从文化学的角度,着重研究其学术思想的时代特征。  (三)与考古材料的比较研究  20世纪初,中国考古学诞生并迅速发展,为历史研究提供了大批宝贵的**手史料。《三礼》研究的学者为了拓宽研究的路子,摆脱古代学者从文献到文献的研究方法,提高科学性,开始用考古材料来研究《三礼》。考古材料中使用得*多的是金文材料。金文指殷、周青铜器上的铭文,是当时人、当事人所作,比文献材料更为接近史实,因而极其宝贵。杨筠如的《周代官名考略》,是*早的系统利用金文材料研究《周礼》的作品,篇幅并不大,但开创之功不可没。其后有郭沫若的《周官质疑》、斯维至的《两周金文所见职官考》、徐宗元的《金文中所见官名考》等论著,陈梦家《西周铜器断代》的有关章节,以及日本学者白川静《金文通释》、《金文世界》、《甲骨金文学论丛》中也时有涉及。近年刘雨、张亚初《西周金文官制研究》、陈汉平《西周册命制度研究》等书,总结了用金文研究《周礼》的成果,并提出了各自的见解。  上述研究者的方法大致是,将金文所见官名与《周礼》相比较,再用其他文献材料来印证两者的年代孰先孰后。如郭沫若取《周礼》与金文不合的十九个职官相比较,推断《周礼》出于战国之时。徐宗元从殷、周至战国的铜器铭文中,择取五十多个官名(分为三十六项)与《周礼》职官比较,认为《周礼》的六官系统在金文中得不到证明。

十三经说略(精) 作者简介

李学勤,就职于清华大学历史系,教授,博士生导师,著名的历史学家、古文字学家,主要著述有《古文字学初阶》、《东周与秦代文明》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