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研究

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研究

作者:王瑞光著
出版社:北京工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15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18.7(3.6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3960231
  • 条形码:9787563960231 ; 978-7-5639-6023-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研究 内容简介

  将文化产业打造成支柱产业是我国党和政府的重大决策。而作为文化产业核心内容的艺术产业也将迎来发展的重大机遇期,《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研究》将着重讨论该内容。文化产业的发展需要多种因素的协同促进,其中法律法规是不可或缺的因素。了解相关的法律法规一方面可以帮助从业者规避经营过程中的雷区,更可以适应国家的导向,使经营管理活动得以良性发展。  文化遗产虽然与文化产业存在巨大分野,但两者之间也有紧密联系。文化产业以盈利作为重要旨归,其发展需要大量文化资源,而我国丰富的物质文化遗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在这方面有得天独厚的优势。作为文化遗产而言,其保护和传承是首位的,但这并不意味着只能固守其原来面貌,而是可以进行必要调整,适应时代。当然,适度的产业开发也是一个重要选择。在此方面,文化产业的相关做法可以为文化遗产提供必要的借鉴。  基于上述考虑,《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研究》将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的法律法规放在一个大体系中进行思考,以期对我国文化遗产的生态化保护和传承工作提供一个新的视角。

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研究 目录

绪论

**章 文化产业、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的渊源
**节 宪法
第二节 法律
第三节 行政法规
第四节 部门规章
第五节 地方性法规

第二章 《著作权法》
**节 著作权法概述
第二节 著作权的客体
第三节 著作权的主体
第四节 著作权的内容
第五节 邻接权
第六节 著作权的
第七节 侵犯著作权的行为及其法律责任
第八节 著作权的集体管理

第三章 《电影产业法》
**节 《电影产业法》的制定
……
展开全部

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研究 节选

  《文化产业与文化遗产法律法规研究》:  一、著作权法在我国的变迁  清末,我国便开始关注对著作权的保护。中国历史上**部著作权法诞生于1910年,当年清政府颁布了《大清著作权律》。但因清政府很快垮台,该法实际上未得以有效实施。但该法对北洋政府和南京国民政府都有所启示,1915年北洋政府颁布了《著作权法》,南京国民政府上台后,也于1928年颁布了《著作权法》,两部《著作权法》基本上沿袭了《大清著作权律》的内容。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南京国民政府的《著作权法》虽被废止,但并未停止对著作权的保护,制定了诸如《关于书籍稿酬的暂行规定》《图书、期刊版权保护试行条例》等法规。但效力和覆盖面都有局限。伴随中国经济社会的发展,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融人世界的步伐加快,系统全面的著作权保护法的出台显得较为迫切  1990年9月7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部《著作权法》获得通过。作为新中国**部全面系统的保护著作权的法律,《著作权法》具有拓荒的性质。随着时间推进和客观形势的变化,我国于2001年、2010年对《著作权法》进行了修正,著作权法的保护水平进一步提升。主要修订内容包括:一是增加了受保护的作品种类和著作权人的专有权利;二是增加了对技术措施和权利管理信息的保护;三是调整了“法定许可”的范围等。  在网络技术迅猛发展的背景下,新技术不断涌现,著作权保护面临着很多新问题;同时版权产业在我国已开始占有较为重要的地位,需要更有力的版权保护环境。基于上述原因,我国于2011年7月13日启动了《著作权法》的第3次修订工作。2014年6月6日起,《中华人民共和国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开始向社会征求意见,为期一个月。其中一项重要内容为相关权制度的完善,主要包括出版者版式设计权、表演者权、录音制作者权和广播组织权等。  二、著作权的定义、特征  (一)著作权的定义  著作权,是指作者等著作权人对文学、艺术和自然科学、社会科学、工程技术等作品所依法享有的人身和财产权利等专有权利的总称,是基于具有独创性的作品而产生的权利。作品是产生著作权的基础要件,无作品便没有著作权。作品创作完成后,无论是否发表或利用,著作权即已产生。  著作权是作者的人身权利与财产权利的合一。著作人身权,又称精神权利,是指作者基于作品而产生的与作者人身密切相关的权利,一般只能由作者本人享有和行使。著作财产权,又称经济权利,是指作者等著作权人自己使用或授权他人通过某种形式使用作品,并获得经济报酬的权利。该权利允许作者将作品转让或许可给他人使用。  著作权有广义和狭义之分。狭义的著作权,是指作者就其所创作的作品而享有的专有权利。大陆法系国家的著作权是狭义的,不含邻接权。我国现行的《著作权法》以及《著作权法(修订草案送审稿)》中虽未有“邻接权”的表述,但实际上有邻接权的相关内容,如后者的“相关者权”实际上是邻接权。  广义的著作权,还包括邻接权。出版者、表演者等作品传播者在作品传播作品过程中,因自己的创造性劳动和资金投入所取得的成果也属于著作权保护的范畴。在英美法系国家,作者权利、邻接权都是版权的组成部分,没有著作权和邻接权的区别,采用的是广义的著作权。  (二)著作权的特征  作为知识产权的有机组成,著作权具有知识产权的一般特征:一是非物质性;二是时间性;三是地域性。  (1)非物质性。著作权的非物质性是指著作权的客体不是物质载体本身,而是物质载体所“承载”或“体现”的精神性内容。  (2)地域性。著作权的地域性是指著作权的效力一般只限于本国境内,除非该国加入的国际条约、双边或多边协定中有相关规定。这一点与所有权迥异。  (3)时间性。著作权的时间性是指对著作权的保护有一定的期限,其目的是为了防止过度保护,导致公众根据前人的成果进行创新和创造受限。我国《著作权法》第21条对各种类型的著作权期限进行了规定,如作品的复制权为作者终生及其死后50年。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