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发展法学:经济法维度的解析(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张守文经济法学研究系列)

发展法学:经济法维度的解析(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张守文经济法学研究系列)

作者:张守文
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40
本类榜单:法律销量榜
中 图 价:¥63.7(6.5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发展法学:经济法维度的解析(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张守文经济法学研究系列)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296487
  • 条形码:9787300296487 ; 978-7-300-29648-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发展法学:经济法维度的解析(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张守文经济法学研究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是我国系统研究发展法学的部专著。作者着重从经济法的维度,对发展法学的基本体系、基本范畴、基本问题等进行解析,相关研讨涉及发展法学的本体论、发生论、价值论、规范论、运行论和范畴论,上述诸论共同构成了发展法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本书强调,解决发展失衡、发展失调、发展失序等发展问题,需加强法律制度的有效调整,充分保护各类发展主体的发展权利,确保其发展义务或发展负担轻重适度,并通过构建“发展导向型法治”,促进和保障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在市场化、信息化、优选化的背景下,应通过推进法治化,处理好国家与国民、政府与市场、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等各类关系,从而促进现代化发展目标的实现。

发展法学:经济法维度的解析(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张守文经济法学研究系列) 目录

目 录
导 论 ………………………………………………………………………………… 1
**章 发展法学的基本理论 …………………………………………………… 10
**节 发展法学与发展理念 ……………………………………………… 10
第二节 发展理论的基本框架 ……………………………………………… 24
第三节 促进发展的法律功能 ……………………………………………… 43
第二章 发展权利的法律分配 …………………………………………………… 53
**节 发展权与经济发展权的分配 ……………………………………… 53
第二节 市场主体定价权的分配与行使 …………………………………… 66
第三节 地方政府举债权的法律规制 ……………………………………… 82
第三章 发展负担的法律调整 …………………………………………………… 98
**节 减负与转型的发展路径 …………………………………………… 99
第二节 市场主体发展负担的法律调整 …………………………………… 122
第三节 公私合作与政府的减负转型 ……………………………………… 138
第四章 法治建设的发展导向 …………………………………………………… 153
**节 法治与发展: 问题与方向 ………………………………………… 154
第二节 法治经济发展的重要问题 ………………………………………… 171
第三节 发展导向型的税收立法 …………………………………………… 182
第四节 整体经济法治的发展导向 ………………………………………… 197
第五章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法治保障 …………………………………………… 211
**节 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发展法学解析 ………………………………… 211
第二节 构建促进发展的现代经济体制 …………………………………… 229
第三节 现代市场体系与公平竞争审查 …………………………………… 254
第六章 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法律应对 ……………………………………… 271
**节 贸易战、 国家竞争与法律应对 …………………………………… 272
第二节 人工智能产业发展的法律规制 …………………………………… 292
第三节 收益与资源分享经济的法律规制 ………………………………… 308
结 论 ……………………………………………………………………………… 320
参考文献 …………………………………………………………………………… 328
展开全部

发展法学:经济法维度的解析(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张守文经济法学研究系列) 节选

导 论一、 研究背景与价值 纵观人类社会的历史, 如何通过有效的发展, 实现民富国强, 始终是世界各国普遍追求的重要目标。 不同的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 发展制度, 带来了发达与落后、富足与贫困、 强盛与弱败等不同结局, 直接影响着各国的兴衰沉浮和人民福祉。 ① 正因如此, 围绕发展所形成的发展道路、 发展模式、 发展制度, 以及发展失衡、 发展失调、 发展失序等诸多发展问题, 一直是各国政府关注的焦点, 同时,也是学术研究持续瞩目的热点。 为了实现更好的发展, 许多国家都在多个领域推进改革, 并不断完善相关制度, 加强法治建设, 力图实现国家的现代化。 事实上, 实现现代化是许多国家的重要发展目标。 从全球范围内看, 一些欧洲国家在300 年前即已开启现代化进程。 我国大约晚于欧洲100 年, 也开始探索现代化道路。 例如, 在1860 年以后, 我国的一批志士仁人曾发起 “自强运动”, 旨在学习西方, 实现现代化, 但*终因 “重器物而不重制度”, 未能使国家走上富强的道路①; 在1954 年通过五四宪法之际, 我国再次提出现代化的目标, 并经历了艰辛的探索; 在改革开放后, 国家提出了 “四个现代化” 的目标; 在2017 年, 国家又提出了分两个阶段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目标, 从而明确了未来的发展方向。 当前国家全面推进的现代化, 需要经济、 社会、 政治、 文化诸多领域的全面改革和发展, 也需要法治的全面保障。 在此过程中, 全面深化改革、 全面依法治国与全面推进发展, 始终存在紧密关联, 其中, 改革和法治都要促进和保障发展, 在发展中解决发展矛盾 (即社会主要矛盾) 和发展问题 (即发展失衡、 失调和失序的问题) , 从而实现各类重要的发展目标。 国家要有效发展, 需要有明晰的发展理念, 并在其指导下形成自己的发展道路, 保障和促进发展的各类制度。 从总体上说, 各类法律制度均与发展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而那些以促进和保障发展为直接目标的相关法律制度, 则构成了发展法学的研究对象, 在此基础上有条件形成法学的新兴领域或者新兴学科, 此即发展法学。 其实, 关于 “法律与发展” 的研究在20 世纪即已存在, 它是随着跨越经济学、 社会学、 政治学、 法学等诸多学科的发展理论的不断扩展, 而不断发展起来的。 在发展理论不断深化的过程中, 有的国家形成了 “法律与发展研究” 的运动②, 这在一定程度上为发展法学的形成奠定了重要基础。 随着经济学、 社会学、 政治学等对发展问题的集中关注, 相应地形成了发展经济学、 发展社会学、 发展政治学等分支学科①; 随着法学研究对发展问题重视程度的日益提高, “从法学视角看发展” 的成果与日俱增, 在法学领域也应形成发展法学, 并将其作为跨越部门法学科划分的新兴法学分支学科, 这也符合问题导向、 问题定位、 科际整合的研究方向。 中国是世界上*大的发展中国家, 作为世界**人口大国和第二大经济体,在自身的发展过程中, 会涉及发展道路选择、 发展理念落实、 发展权利保障、 发展能力提升等大量复杂问题, 需要解决发展的不平衡、 不协调、 不可持续等各类发展问题, 而各类发展矛盾、 发展问题的解决, 都与法律、 法治密不可分。 如何围绕发展目标和发展导向, 深入进行法学研究, 并由此提炼发展理论, 构建发展法学, 已成为非常迫切的重大现实问题。 随着市场化、 信息化、 全球化的发展, 发展问题会变得更为多样和复杂, 法律制度和法学理论也面临着许多新的挑战: 如何在市场化的基础上, 结合信息化、 全球化带来的新问题, 对各类主体的发展权予以有效保障? 如何通过法律规制, 有效应对和解决发展中的各类问题? 如何基于发展需要, 构建发展导向型的法治? 等等, 诸如此类的问题, 也都需要法学研究作出回答, 由此使构建发展法学更为必要。 传统的法学研究, 主要围绕传统部门法领域展开, 这些都是非常重要的。 只是随着问题的日益复杂化, 单靠某个部门法已难以解决诸多相互纠缠的问题, 因而需要超越部门法, 从问题定位、 问题导向、 科际整合的角度, 来研究相关问题。 发展问题作为 “复杂问题”, 尤其需要在传统部门法的基础上, 依托于新兴部门法, 展开跨部门的研究, 因此, 发展法学的构建, 其实是各个相关部门法学科共同的任务, 同时, 也必须有法理学研究的深度参与。 在这个意义上, 只有各个相关法学分支学科都对发展问题展开研究, 才可能构建起发展法学的大厦。 整体的发展法学的构建任务非常繁重, 需要各个学科形成基本共识; 同时,在诸多发展问题中, 经济发展、 社会发展的问题更大量、 更突出地存在, 也更为迫切地需要解决, 并且, 从与经济、 社会密切相关的部门法维度展开研究也更为便捷, 因此, 可以选择以经济法、 社会法等新兴部门法为依托或突破口, 对发展法学展开集中研究。 正是基于上述考量, 本书着重从经济法的维度, 对发展法学的相关问题展开研讨和解析。 由于从经济法维度可以直接审视大量发展问题, 有助于构建发展法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范畴体系, 也有助于提炼发展法学研究中应关注的相关主线和基本问题, 因此, 从经济法维度研究发展法学问题, 对于推进整体发展法学的构建和发展, 是更为适当的捷径。 二、 核心命题、 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 (一) 核心命题 发展法学应成为法学的重要新兴学科。 虽然以往学界尚未在整体上对发展法学展开系统研究, 但既往的探讨已为其学科构建奠定了重要基础。 此外, 中国以及其他国家的发展实践, 特别是现代化建设的实践, 以及其中展现的各类发展问题和法治问题, 为发展法学研究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源头活水, 使发展法学研究更具有现实性、 前沿性, 对发展法治实践问题的解决更有解释力和指导力。 发展法学可以为中国乃至世界法学的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中国作为*大的发展中国家, 创造了人类历史上的发展奇迹, 其中, 法律或法治对于促进和保障发展起到了何种作用, 是非常值得研究的问题, 需要进一步展开 “法律与发展” 或者 “发展与法治” 的研究, 并将其作为法学研究的重要领域。 如果法理学和部门法学的学者能对上述问题展开系统研究并提出有效解释, 并由此构建发展法学,则可能会对中国乃至世界法学发展作出重要贡献。 基于上述对发展法学的认识, 本书的核心命题是: 发展需要法律的促进和保障, 应构建发展导向型法治, 并据此构建发展法学。 如果对上述命题进一步展开, 则本书试图强调: 发展失衡、 发展失调、 发展失序等发展问题, 需要通过法律制度的调整来加以解决, 其具体方式是对各类发展主体的发展权利进行有效分配, 对发展义务或发展负担进行轻重适度的调整,为此, 需要明确整体法治的发展导向, 并在法治体系的各个环节加以落实, 唯有如此, 才能切实提高法治化水平, 保障和促进现代化经济体系的建设, 在市场化、 信息化、 全球化的背景下, 处理好国家与国民、 政府与市场、 中央与地方、国内与国外等各类关系, 实现整体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二) 基本结构和主要内容 基于上述考虑, 本书着重从经济法的维度, 基于如下基本结构, 探讨如下主要内容: 导论部分, 主要探讨发展法学的研究背景和研究价值, 提出本书的核心命题和基本结构, 揭示全书关注的基本问题和逻辑主线, 说明本书所采用的研究方法等, 从而为后续的研讨提供基本的引领。 本论部分, 共分六章, 每章都探讨发展法学的某一个领域的理论或实践问题; 同时, 各章节之间紧密关联, 层层递进, 在整体上构成发展法学的基本框架和主要内容。 现分述如下。 **章, 主要探讨发展法学的基本理论。 本章分别涉及贯穿发展法学的发展理念、 支撑发展法学的发展理论, 以及发展法学需要重点关注的发展促进问题,上述的发展理念、 发展理论与发展促进, 将理念、 结构与功能三大问题关联起来, 集中就发展法学的价值与理念、 理论架构与基本范畴, 以及法律规制功能方面展开研讨, 这些思考涉及发展法学的本体论、 价值论和发生论, 是后续各章的理论基础。 第二章, 主要探讨发展权利的法律分配。 基于**章对发展法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范畴的概括, 可以认为, 发展权利是发展法学的基本范畴, 如何对发展权利进行法律分配是发展法学非常核心的问题, 为此, 本章先探讨一般意义上的发展权, 并对其中*为重要的经济发展权作出解析, 在此基础上, 分别探讨市场主体定价权的分配与行使, 以及地方政府举债权的法律规制问题。 上述有关发展权利的分配、 行使及其法律规制的探讨, 不仅涉及发展法学的规范论, 也涉及运行论问题。 第三章, 主要探讨发展负担的法律调整。 与第二章有关发展权利的探讨相对应, 本章着重对发展主体的发展负担的法律调整问题加以阐释。 发展负担作为发展义务的直接体现, 其轻重直接影响各类主体的发展, 为此, 需要明确减负与转型是推动各类主体发展的重要路径。 对于影响市场主体的发展负担必须依法调整, 保障其轻重适度; 对于政府主体负担过重的问题, 必须考虑有效转变政府职能, 并通过公私合作等制度创新推进其减负与转型, 使政府可以专注履行其提供公共物品的发展责任。 本章和第二章都涉及发展法学应当关注的主体、 权利、 义务、 责任等问题, 是对发展法学规范论问题的集中讨论。 第四章, 主要探讨经济法治的发展导向。 无论是前述的发展权利分配, 还是发展负担调整, 都需要在法治的框架下展开, 因此, 有利于促进和保障发展, 是法治建设的重要方向, 在经济法治领域尤其应体现发展导向。 为此, 在 “发展与法治” 的关系上, 应总结经济法治存在的问题, 明确强调其发展导向, 着重解决法治经济领域的良法善治、 产权保护等重要问题。 在此基础上, 本章以税收立法为例, 说明在立法中如何体现发展导向, 并进一步以具体的增值税立法和资本市场监管执法、 营商环境优化为例, 说明在经济法治领域坚持发展导向的必要性和重要性, 这是对发展法学运行论问题的集中讨论。 第五章, 主要探讨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法治保障。 基于上述经济法治的发展导向, 为了实现现代化的发展目标, 应加强对现代化经济体系的法治保障。 为此,不仅需要通过法治手段, 为现代化经济体系及其各个子体系提供支撑、 促进和保障, 还应构建促进发展的现代经济体制, 并通过推行公平竞争审查制度, 促进现代市场体系建设。 在此过程中需要处理好政府与市场、 中央与地方等各类关系,并加强各类制度的协调, 以实现促进和保障发展的目标。 上述探讨会大量涉及发展法学的规范论和运行论的内容。 第六章, 主要探讨全球化与信息化发展的法律应对。 前面各章主要在市场化的背景下, 探讨法治对发展的促进和保障等问题, 本章则主要结合全球化和信息化的*新发展和相关挑战, 探讨如何进行法律应对, 并实施具体的法律规制。 本章在全球化方面, 将着重研讨贸易战与国家竞争的法律应对问题; 在信息化方面, 将着重研讨人工智能产业发展以及分享经济发展的法律规制问题。 上述研讨涉及国内与国外、 传统与现代、 科技与法律等诸多关系的处理, 与发展法学的多种理论都有关联。 结论部分, 主要是对前面各章的探讨作出总结, 提炼发展法学的基本理论框架和需要关注的基本问题, 提出对发展法学未来发展的期待和期望。 以上各部分, 构成了本书的导论、 本论和结论的基本结构, 它与全书所涉及的主要内容相对应。 此外, 在上述结构和内容中, 也贯穿着发展法学的本体论(如什么是发展法学, 其定位如何等) 、 发生论 (如发展法学或发展理论的产生和发展等) 、 价值论 (如发展理念、 公平与效率、 自由与秩序、 安全与发展等价值) 、 规范论 (如发展主体、 发展权利、 发展义务、 发展负担、 发展责任等方面的讨论) 、 运行论 (如发展导向型的法治, 以及有关发展的具体立法、 执法、 法治保障等方面的研究) 、 范畴论 (如发展矛盾、 发展问题、 发展目标、 发展能力等范畴的提炼) 。 上述各类理论, 构成了发展法学的基本结构或分析框架, 这也是理解本书基本框架的一个重要路径。 此外, 发展法学的构建, 是在市场化、 信息化、 全球化相互影响、 迅速发展的背景下展开的, 因而本书前几章主要是基于传统的市场化主线, 关注国家与国民、 政府与市场、 中央与地方等多重关系的调整; 而*后一章则基于全球化与信息化的主线, 进一步探讨影响各类主体发展的*新法律规制问题, 使发展法学能够与时俱进, 并关注时下正在发生和发展的*新问题。 这不仅有助于增进发展法学的系统性或体系化, 也有助于保持发展法学研究的前沿性或前瞻性。 总之, 本书的基本结构与主要内容紧密相关、 互相支撑, 对上述基本结构的理解, 有助于深入认识本书所研讨的主要内容之间的关联, 从而可以从系统分析的视角对整体发展法学进行整合研究, 也更有助于解决发展领域的现实问题。 三、 研究维度与研究方法 (一) 研究维度 发展是时代的主旋律, 各类法律制度都与发展存在直接或间接的关联, 即使是直接涉及发展目标或发展问题的法律制度, 数量也十分庞大。 因此, 发展法学研究所涉及的内容非常丰富, 在构建发展法学的过程中, 不可能面面俱到, 无所不包, 而必须有所取舍, 突出重点, 这会对本书的研究维度和研究方法产生直接的影响。 本书的主要任务是提出发展法学的基本框架和基本范畴, 并对相关基本问题展开探讨, 因此, 需要围绕主要任务, 选取发展法学领域的重点法律制度, 展开“以小见大” “部分中体现整体” 的研究。 考虑到在诸多法律制度中, 经济法制度与发展目标、 发展问题等关联*为密切, 为此, 本书选取从经济法的维度展开研究。 事实上, 经济发展是一切发展的基础, 经济发展权是各类发展权的基础, 而对经济发展、 经济发展权具有*为直接和重要影响的法律制度是经济法, 因此,从经济法的维度展开研究, 有助于发现发展法学中*重要、 *基本的问题, 对发展法学的构建具有更重要的意义。 基于经济法的维度, 本书在探讨中会涉及三个关键词, 即经济、 发展、 法治, 并形成贯穿全书的 “经济―发展―法治” 的主线。 本书从经济的角度, 将关注各类经济主体 (如市场主体和政府) 在不同经济领域 (包括私人经济和公共经济领域) 的经济行为, 探讨在发展过程中政府与市场的关系; 从发展的角度, 将关注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的各类制度, 特别是经济法制度; 从法治的角度, 将关注如何在法治框架下促进和保障经济发展, 以及如何确立发展导向型的经济法治。 这样, 就可以把经济发展、 经济法治以及其中涉及的经济发展权、 发展负担等问题联系起来, 并构成一个整体的分析框架。 (二) 研究方法 新兴的发展法学研究, 需要运用哲学方法、 一般科学方法 (如逻辑方法、系统分析方法等) 以及专门科学方法 (如经济分析方法、 社会分析方法、 政策分析方法、 历史分析方法等) 。 这些研究方法在本书中都会不同程度地运用。由于发展法学的研究涉及不同部门法和不同学科, 需要比较国内外促进发展的制度实践, 以及与发展相关的理论成果, 也需要对法律规定进行有效解释, 因此, 本书后面的研讨主要采用如下研究方法: 1. 跨学科研究方法。 发展法学的研究, 涉及在多个学科研究中生成的发展理论, 因此, 需要结合发展经济学、 发展社会学、 发展政治学等相关 “发展类”学科的研究成果, 同时融入法学研究的相关理论; 此外, 在法学内部, 会涉及经济法学、 宪法学、 民商法学、 社会法学、 行政法学、 国际法学等与 “发展” 密切相关的学科。 2. 比较研究的方法。 主要是对不同国家、 不同领域有关发展的制度安排和理论认识进行比较, 结合我国的发展需要, 提出促进和保障发展的制度安排设想, 构建相关发展法学理论。 这与上述的跨学科研究方法是一脉相传的, 因为只要是跨学科的研究, 就会涉及比较方法的运用。 3. 法律解释学的方法。 前面的跨学科研究方法, 主要涉及所谓社科法学的研究方法, 而这里的法律解释学方法, 或称法教义学方法, 主要涉及对现行宪法、 法律、 法规的解释。 发展法学的价值论、 规范论、 运行论等方面的研究, 都会涉及此类方法的运用。 4. 系统分析的方法。 发展问题是相关经济系统、 社会系统等出现发展失调、失衡、 失序的结果, 因此要解决各类发展问题, 必须从整体出发, 运用系统分析方法, 关注整体与局部、 结构与功能等各方面的关系, 使各类子系统、 系统内外的相关部分保持应有的协调, 以促进各类系统 (如法治系统、 现代化经济体系等) 不断优化, 这对于发展法学的研究非常重要。 上述几类研究方法并非截然分开, 在相关问题的研究中可能会交替运用, 从而有助于尽量避免相关研讨的片面性。 随着发展法学研究的深入, 在某些具体问题的探讨过程中还可能用到其他多种研究方法, 这对于丰富法学研究的方法论也甚有裨益。

发展法学:经济法维度的解析(中国当代法学家文库·张守文经济法学研究系列) 作者简介

张守文 北京大学法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  研究成果涉及经济法理论、财税法、竞争法、信息法、社会法、国际经济法等多个领域。较为重要的著作和教材有《市场经济与新经济法》(1993年)、《信息法学》(1995年)、《税法原理》(1999年)、《财富分割利器:税法的困境与挑战》(2000年)、《经济法理论的重构》(2004年)、《财税法疏议》(2005年)、《财税法学》(2007年)、《经济法总论》(2009年)、《经济法学》(2012年)、《分配危机与经济法规制》(2015年)、《当代中国经济法理论的新视域》(2018年)等。  曾获教育部首届“高校青年教师奖”(1999年),被评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2年)、入选教育部首届“新世纪优秀人才支持计划”(2004年);获得中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一等奖(2009年、2019年)、司法部首届法学教材与法学优秀科研成果奖一等奖(2002年)等多项省部级奖励;入选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等。现任北京大学法治与发展研究院院长、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会长、中国法学会常务理事和学术委员会委员、中国法学教育研究会副会长、中华司法研究会常务理事、最高人民检察院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