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为有岁月可回首

为有岁月可回首

出版社:山东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3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57.6(7.2折) 定价  ¥8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为有岁月可回首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0770666
  • 条形码:9787560770666 ; 978-7-5607-7066-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为有岁月可回首 本书特色

传主之一陈信泰,是中国当代著名教育学家,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教育学研究、教育事业的发展作出了一定的贡献,其成长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启示意义。另一位黄锦凤不仅是他贤惠的妻子,还是救死扶伤的医生。本书将传主口述与档案史料互相印证,是一部传记佳作。

为有岁月可回首 内容简介

中国当代有名教育学家陈信泰(1927-2918)在上海租界接受了小学和职业中学教育,在之江大学、圣约翰大学接受了大学本科教育,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师范大学接受了新中国的研究生教育;他在新时期以后倡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教育科学研究所并担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常务理事等职,其成长史具有重要的历史研究价值和社会启示意义。陈信泰一生经历中国现当代诸多教育、文化和社会事件,其口述资料能为相关学案研究提供真实资料,而他对新时期以来中国教育学研究、教育事业发展的成绩及存在问题的评说也具有重要的镜鉴价值。

为有岁月可回首 目录

道路就是生活:陈信泰的岁月屐痕
一、少年初识愁滋味·沪杭(1927~1950)
(一)合兴坊——上海租界的一个缩影
(二)客从何处来?——陈家属于“聚星堂”一支
(三)“革命”家族的“相爱相杀”——文家的故事
(四)“游戏是儿童*正当的行为”——那些童年乐事
(五)“生利主义之职业教育”——从初中到中华职业学校
(六)天才往往是寂寞的~封根泉和俞金顺的传奇人生
(七)“敬业乐群”与“金的人格”——反思中等教育缺失
(八)“学以济时,诚为体,仁为用”——之江大学求学记
(九)“若非生病,就随军南下了”——大学毕业之后
二、青舂得意在京华·北京(1951~1957)
(一)“感觉自己真正‘参加革命’了!”——在中国人民大学
(二)北京师范大学1953届研究生“0001号”毕业证
(三)“投名状和江湖义气是不可靠的”——“三反”运动以及家变
(四)初露锋芒——两篇批判杜威教育思想的文章
(五)“学莫便乎近其人”——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室”的大师群像
(六)压抑与欢欣——50年代的爱情佳话
三、粕缯大布裹生涯·曲阜(1958~1977)
(一)落脚“孔子故里”的大学
(二)曲阜师范学院首任校长高赞非
(三)“世外桃源”“曲阜民间美食三绝”
(四)创办农村中学
(五)援建“临沂大学”
(六)饥荒与减灾——驻村篇
(七)饥荒与减灾——“鸭司令”的牧鸭记
(八)“伙头军司令”
(九)“看透、想开、放下”
(十)参加“四清运动”
(十一)60年代的独生子女家庭
(十二)在“五七”干校管伙食
(十三)在“三大部”轮转了两圈半
(十四)于无声处
四、为天所命非虚生·曲阜(1978~2018)
(一)“知己为天所命非虚生也”——趁着“教育的春天”再出发
(二)为打破“一言堂”和清理“极端思维”而发声:出席全国教育科掣规划会议
(三)“予岂好辩哉?予不得已也”——在兰州会议上“舌战群儒”
(四)“得天下英才而育之”——研究生招生与培养
(五)倡建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系
(六)“发声”:让曲阜成为全国教育学研究重镇
(七)和而不同:“学派”不是“门户之见”
(八)热点交锋:教育本质论、“异化”论和“人的全面发展”理论
(九)创办教育科学研究所与《新杏坛》杂志
(十)陈信泰日记(1989年4月17日至1990年8月2日)
(十一)第二次兰州之行:主持田慧生博士学位论文答辩
(十二)回归家庭
(十三)曲园名师的传奇故事
(十四)“*好的告别”
漂泊与栖止:黄锦凤及其家族往事
一、家族:从广东三水抽枝敬叶
二、漂泊:见证时代的幽暗与光明
三、栖止:持守医者的清白与仁心
附:陈信泰著述要目
跋:刻画教育学家陈信泰的民间肖像
道路就是生活:陈信泰的岁月屐痕
展开全部

为有岁月可回首 节选

古今中外从不缺少沃土栽培、定向育成的精英之材,也不乏在偏远之地野蛮生长、自我养成的参天大木。但是,只要计量边缘学人的庞大基数,就不难发现其存活率、成才率是极低的:有的人终生郁郁,壮志未酬,而历史本质主义者全然无视他们经受的痛苦挣扎;有的人直到去世之后才被发现,但人们除了深表遗憾、一声长叹之外,很少对其苦难历史及其原因进行“知识考古”;他们中有的人“侥幸”成才,但人们也只用一句“艰难困苦,玉汝于成”作结,仿佛这是“成功学”的必然规律……殊不知如果世靖时安,他们的成就和贡献会远不止于此。那么,这些边缘学人是如何在冷风苦雨中积聚能量的?他们在自我启蒙的过程中经历了怎样的心路历程?他们又给后世留下了怎样的生命启示呢?就此而言,陈信泰的跋涉过程和成才之路,堪为分析中国当代知识分子心灵史的经典个案。 陈信泰(1927~2018),男,上海人,“当代著名教育学家”①。1945年,毕业于中华职业学校高级商科;1949年,毕业于之江大学教育系;1951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教育学研究生班;1952年,院系调整后转入北京师范大学教育系研究生班续读并于1953年毕业留校;1955年,晋升讲师;1956年,加入九三学社;1958年,调入曲阜师范学院,先后任教育教研室副主任、主任;1981年,晋升副教授;1987年,晋升教授;1989年,任曲阜师范大学教育科学研究所所长;1991年,被评为“山东省优秀教师”;1993年,被国务院批准享受政府特殊津贴。他在新时期曾兼职全国教育学研究会**、二届理事和第三、四届常务理事,山东省教育学会副会长,山东省教育学研究会理事长,华东华北七院校教育学讨论会负责人等。陈信泰长期从事教育学研究和教学工作,主持撰写《中国大百科全书·教育卷》“教育科学”部分、《教育大辞典》**卷“教育学”部分,担任全国教育学研究会“教育学系列丛书”之《幼儿教育学》和《家庭教育学》(福建教育出版社1996年版)责任编委,主编《师范教育的发展与改革》(山东教育出版社1986年版)、《中国社会主义教育学》(江苏教育出版社1987年版)、《教育基本理论探索》等论著。他曾在《教育研究》《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育科学版)》《光明日报》等重要报刊发表论文50余篇,是“1980~1991年间在《教育研究》上刊文*多的三十七位作者”之一,其中,《马克思的人的全面发展学说的动态考察》被《教育研究》评为“创刊30周年优秀论文”,《马克思异化理论不是人的全面发展的理论基础》于1984年荣获山东省社科优秀成果二等奖…… 陈信泰1955年晋升讲师时曾被视作学术新星,但在“反右”运动后被下放到山东曲阜,由此直到“文化大革命”结束一度沉寂了20年;他在新时期声名鹊起,行年五十之际又被人誉为“学界黑马”。那么对其由“少年成名”到“被边缘化”、由“包羞忍耻”到“东山再起”的经历之回顾,不仅对于总结和反思中国现代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和大学教育的经验教训具有启示意义,而且对于梳理中国现当代教育的民间历史具有“知识考古”价值,其中涉及的一些命题和学案更足以成为20世纪中国教育史研究的重要课题。 一、少年初识愁滋味·沪杭(1927~1950) 鲁迅说:“童年的情形,便是将来的命运。”陈信泰青少年时期的经历使他明白:传统中国将教师与“天地君亲”并列,誉称“道之所存,师之所存也”,足见教师地位之重要;在现代社会分工中,教师依然是受人尊重的职业。这正是他弃商从教的根本原因。P1-2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