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

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

作者:魏楚等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9-01
开本: B5 页数: 188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101.1(7.9折) 定价  ¥12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93860
  • 条形码:9787030693860 ; 978-7-03-06938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 内容简介

本报告旨在科学探讨“南方是否应该供暖、如何供暖”等重大现实争议,全面梳理了南方供暖的历史背景,在探讨供热服务的本质和介绍供热行业国内外经验的基础上,系统性地总结了目前南方城市供暖的模式与特征,从需求、供给和政策三个维度定量评估了南方133个城市供暖市场的发展潜力,并讨论了南方城市发展不同的供暖路线对经济、社会和环境的可能影响。很后,我们依据前文的分析论证对南方城市供暖的重大问题进行了回应和解答,针对性的提出了南方供暖市场建设中政府、企业应有的定位及相应的对策建议,为各大城市“因地制宜、一城一策”的选择自己的供暖路径提供了借鉴。

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 目录

目录
前言
第1章 南方供暖历史背景与现有争议 1
1.1 南方供暖的历史背景 1
1.1.1 经济条件有限 1
1.1.2 整体需求有限 2
1.1.3 能源供给不足 3
1.2 南方供暖社会条件的变化 5
1.2.1 经济发展迅速 5
1.2.2 需求快速上升 6
1.2.3 能源供应趋缓 7
1.3 南北供暖的现有争议 10
1.3.1 支持观点 10
1.3.2 反对观点 12
1.4 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求 14
第2章 供暖的理论探讨与实践 17
2.1 供热服务的经济学理论探讨 17
2.1.1 商品分类探讨 17
2.1.2 “热”的商品属性 19
2.2 国外供暖实践 20
2.2.1 俄罗斯供暖服务历史发展及演化路径 20
2.2.2 美国供暖服务历史发展及演化路径 22
2.2.3 丹麦供暖服务历史发展及演化路径 25
2.2.4 瑞典供暖服务历史发展及演化路径 27
2.2.5 日本供暖服务历史发展及演化路径 31
2.3 我国北方供暖实践 36
第3章 南方典型城市供暖模式 44
3.1 合肥模式 44
3.1.1 供暖需求与禀赋 44
3.1.2 供暖模式的形成 46
3.1.3 供暖模式的评价 49
3.2 贵阳模式 50
3.2.1 供暖需求与禀赋 50
3.2.2 供暖模式的形成 53
3.2.3 供暖模式的评价 57
3.3 武汉模式 57
3.3.1 供暖需求与禀赋 57
3.3.2 供暖模式的形成 60
3.3.3 供暖模式的评价 65
3.4 杭州模式 65
3.4.1 供暖需求与禀赋 65
3.4.2 供暖路线的形成 70
3.4.3 供暖模式的评价 74
3.5 四种模式对比总结 75
第4章 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潜力评估 78
4.1 研究城市界定 78
4.2 评估框架及指标构建 80
4.2.1 评估框架 80
4.2.2 指标构成 81
4.3 标准化处理及指数计算 87
4.4 南方百城供暖市场评估分析 89
4.4.1 供暖指数分析 89
4.4.2 需求指数分析 91
4.4.3 供给指数分析 98
4.4.4 政府指数分析 107
4.5 南方供暖十大潜力城市分析 112
4.5.1 上海市 112
4.5.2 南京市 114
4.5.3 苏州市 115
4.5.4 无锡市 117
4.5.5 杭州市 118
4.5.6 合肥市 120
4.5.7 镇江市 121
4.5.8 常州市 123
4.5.9 武汉市 124
4.5.10 宁波市 126
第5章 南方百城供暖市场影响评估 128
5.1 评估方法 128
5.1.1 对宏观经济的影响评估 130
5.1.2 对就业和环境的影响评估 132
5.2 结果分析 134
5.2.1 总体影响评估 134
5.2.2 南方供暖十大城市影响分析 142
第6章 南方百城供暖重大问题探讨 149
6.1 南方城市是否应该集中供暖 149
6.2 南方供暖是否会加剧环境压力 150
6.3 哪些南方城市适合先行先试 151
6.4 市场主体在南方供暖市场中的作用 152
6.5 南方供暖市场是否需要政府的介入 153
6.6 南方供暖市场中政府应当做些什么 154
6.7 南方供暖市场是否采取补贴机制 156
主要参考文献 157
附录 160
展开全部

南方百城供暖市场——模式、潜力与影响 节选

第1章 南方供暖历史背景与现有争议   在本章中,我们梳理了我国南方供暖的历史背景,发现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经济匮乏、需求不足、能源短缺,是南方没有供暖的主要原因。而这些情况在近年逐渐改变,随着经济富足、需求旺盛、能源稳定供应,南方供暖的客观条件趋于成熟,但政策上仍然存在争议。支持者认为南北供暖线划分不合理、南方冬季体感温度难忍受、人民基本权利难保证;但反对者认为南方供暖成本高、南方供暖能效低、南方供暖会引发能源供应紧张和环境污染。需要指出的是,基于新时代城市发展的需求,供暖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生活,还可以与城市发展相融合,促进工商业发展,改善城市生态水平和居民生活质量;同时也关乎城市的安全与城市的能源战略。   1.1 南方供暖的历史背景   为了探究我国南方供暖市场潜在需求与迫切程度,我们首先对南方供暖的历史进行了梳理,探明我国南方地区为何没有实行集中供暖。   我国集中供暖的地理分区依照“秦岭—淮河”分界线分为南、北两个地区,北方地区采取集中供暖,而南方地区不集中供暖。这条界线的划定是在20世纪50年代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确定的。供暖线划定时,我国社会处于贫困时期,经济水平落后、能源紧缺。因此要满足北方地区的取暖刚需,我国从苏联借鉴经验,采取苏联的气候计算方法,规定室外温度5℃以下定义为冬天,因此只有累年日平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天数大于或等于90才会被界定为集中供暖地区,供暖也因此成为计划经济时期北方地区的社会福利事业之一。供暖线的划定受到我国成立初期经济社会多方面因素的制约,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1.1 经济条件有限   冬季供暖需求客观存在,但居民无力购买,政府也无力全国改造。国内大部分地区冬季气温低,人民生活困难,但人民的生存政府必须保障。鉴于我国成立初期居民购买力水平有限,难以负担供暖成本,因此我国政府决定以集中供暖的方式为具有生存需求的居民提供必要的保障。但是,集中供暖除了终端用能成本,还会带来房屋改造、管道铺设、厂房建设等一系列规划建设成本。   一五计划前,我国(1952年)的GDP仅为679.1亿元,占全球GDP总量尚不足4.35%;全国公共财政收入为173.9亿元,全国公共财政支出为172.1亿元,当时在尽全力完成基础设施建设之余,无力负担过多的供暖改造建设费用。因此当时供暖线的规划受到严格的经济条件约束,政府只能优先为供暖成本低、供暖需求急切的人群提供供暖福利。   1.1.2 整体需求有限   对供暖的需求主要分为两类:居民侧和工商业侧。在当时,我国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政府面对的是居民侧需求不足,工商业侧萌芽初生,整体需求缺乏动力的局面。   1)居民侧收入较低,需求动力不足。我国1952年人均GDP仅119元,仅达世界平均水平的10%左右。根据《联合国世界经济发展统计年鉴》,1950年缅甸人均GDP为43美元,菲律宾人均GDP为170美元,中国人均只有缅甸的一半,购买力严重不足。南方省份中,仅上海、江苏人均GDP超过全国平均水平,江西、浙江接近全国平均水平,而重庆、福建、广东等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GDP低于全国平均水平,这与当年工业和经济重心的分布有关(图1.1)。因此,南方省份居民购买力水平有限,难以负担供暖的成本。在南方地区,冬季气温低但不威胁生命,居民主要需求是饮食而非供暖,因此居民侧需求动力不足。   2)工商业侧需热行业初生,热需求较低。我国供热行业的兴起主要是为了向需热工商业供热盈利,剩余余热供给居民取暖,因此从工商业对热的需求角度反映居民侧供暖的可能性。工商业角度,*需要供热的行业为商贸零售业、住宿餐饮业和以制药、纺织为代表的部分工业。1952年,我国GDP构成中,第三产业占比为28.7%,第二产业占比为20.8%,其中工业占比17.6%,工商业占比相对较低(图1.2)。我国成立初期经济结构以农业为主,需热工商业发展有限,再加上对热需求*高的重工业多分布于东北、华北地区,导致南方地区整体工商业热需求较低。   图1.1 1952年全国各省(自治区、直辖市)人均GDP   数据来源:Wind中国宏观数据库,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图1.2 1952年我国GDP构成   数据来源:Wind中国宏观数据库   1.1.3 能源供给不足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能源企业建设刚刚提上日程,电力、煤炭、天然气行业处于萌芽之中。   1)电力行业技术不足,输电线路建设尚未开始。1971年我国人均年用电量仅151.99千瓦时,在1971~1980年间,我国人均用电量只达到世界平均水平的百分之十几(图1.3),处于严重缺电状态。1949年底,我国全国电力装机容量为1849MW,其中火电占比高达91%。1950年全国发电量仅为46亿千瓦时,电网覆盖率不到50%。此时我国发电设备制造技术积累少,1958年我国才从苏联引进并改进25MW、50MW高压火电机组。20世纪中后叶,我国发电技术落后,电网铺设原始,发电量大多供给重工业发展生产,居民侧时常出现断电情况。   图1.3 我国人均用电量与世界比较(1971~1980年)   数据来源:World Development Indicators   图1.4我国原煤生产情况   数据来源:Wind行业经济数据库,《世界矿产资源年评价》(2018年)   2)煤炭行业开采量低,人均原煤产量不足。1950年全国原煤总产量0.43亿吨,仅占全球产量的2.37%,人均原煤产量0.08吨(图1.4)。研究表明,我国北方供暖耗煤量在15~25千克标准煤/平方米(张磊等,2015),人均仅80千克的原煤产量完全不足以供给我国全国居民供暖,煤炭的普及使用在当时不具备条件。并且,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全国按计划由国有企业生产煤炭,企业建设和发展依赖国家投资,销售、定价依照国家计划执行,主要供给作重工业原料用,不支持将煤炭专用于供暖燃料。   3)天然气行业尚未规范化。1950年我国尚未对天然气进行系统性运用,20世纪70年代我国开始出现天然气生产活动,基础管道铺设则在20世纪90年代才开始陆续投产,但并不能用于居民供暖。   综上所述可见,我国在划分供暖线时,受到较强的经济约束。由于南方地区需求有限、供给不足,因此将供暖线按累年日均气温稳定低于或等于5℃的日数大于或等于90天划分,对受冬季气温严重影响居民生存及生活的北方地区进行集中供暖。   1.2 南方供暖社会条件的变化   随着我国经济飞速发展,人民对生活条件的要求愈发提高。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2012年3月全国两会上,全国政协委员张晓梅提出提案《将北方集中公共供暖延伸到南方》,我国供暖线以南的地区对冬季供暖的需求与日俱增,人民不断呼吁修改供暖线、扩大集中供暖的范围。   1.2.1 经济发展迅速   1)随着改革开放,我国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GDP增长迅速,居民人均收入水涨船高,供暖经济约束放宽。2000年以来,上海、江苏、浙江、重庆、四川等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总GDP由2000年的6.26万亿元提高至2018年的55.64万亿元,年复合增长率高达12.90%。与此同时,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提高,2018年南方地区主要城市城镇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平均水平达3.06万元,按1970年基准价格折算的真实人均可支配收入为8357.23元,约为划分供暖线时人均收入的10倍。人均可支配收入的大幅提高意味着南方城市对供暖经济成本的可承受性提高。   2)南方城市地方财政收支加大,供暖改造成本可承受性提升。进入21世纪,随着我国经济快速发展,南方省份财政收入显著提高,各省(自治区、直辖市)   2018年财政收入是2000年财政收入的10倍以上,其中重庆的增长*高,达25倍。2017年南方主要城市财政支出提高,平均达308.19亿元,相比20世纪末增长约20倍(图1.5)。城市财政收支的增加代表各市对供暖基础设施及房屋改造成本的承受能力提高,供暖改造成本在可接受范围内。   图1.5 南方省份财政收入对比情况   数据来源: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财政厅(局)   1.2.2 需求快速上升   相比于供暖线划定时期,南方地区对供暖的需求明显提高,除了人均收入提高之外,还集中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1)居民侧,城市人口增加,老幼人口比例提高,供暖需求提高。2017年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除海南外)常住人口合计达8.01亿人,相比供暖线划分时翻了3倍,相比21世纪初各省(自治区、直辖市)合计人口(7.30亿)提高9.67%,人口数量的增加使供暖需求更加高涨。除了人口总量,人口结构也推动了供暖需求的提高。2008年开始,我国老龄化趋势加剧,15岁以下及64岁以上人口占比从26.73%上升至28.80%。根据2008年全国人口普查数据,南方城市幼儿和老年人口占比平均为26.62%(图1.6)。由于儿童免疫力低下以及老年人在寒冷天气中高发心脑血管疾病,儿童和老年人的取暖需求相对青年人口更加迫切。   2)工商业侧,南方城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迅速,供暖需求显著提高。我国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第三产业发展态势迅猛,2018年我国南方各省(自治区、直辖市)第二、第三产业GDP总值达51.94万亿元,占全国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