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乍浦路

出版社:上海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8-01
开本: 32开 页数: 211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31.6(4.1折)?

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中 图 价:¥63.2(8.1折)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乍浦路 版权信息

乍浦路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大众《乍浦路》收入了《北外滩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征》《上海公济医院的名人与事》《上海美专》《丁玲在虹口》等20篇文章,由乍浦路桥、公济医院、西童公学、上海电光公司、乍浦路美食街等著名地标组成,既重视传统历史,又兼顾现代时尚。通过进一步挖掘建筑背后的历史,讲好北外滩故事,展现北外滩的城市底蕴。

乍浦路 内容简介

“爱上北外滩·关于虹口的记忆”系列丛书由复旦大学教授、系主任李天纲任主编,由《虹口港》《乍浦路》《虹口源》三本图书组成。《乍浦路》收入了“北外滩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征”“上海公济医院的名人与事”“上海美专”“丁玲在虹口”等22篇文章,由乍浦路桥、公济医院、西童公学、上海电光公司、乍浦路美食街等有名地标组成,既重视传统历史,又兼顾现代时尚。通过进一步挖掘建筑背后的历史,讲好北外滩故事,展现北外滩的城市底蕴。

乍浦路 目录

序 北外滩的历史由来和文化特征

李天纲 1

栽泽如春 大公济世—— 上海公济医院的名人与事

高 晞 1

上海美专

张曦文 18

联合西服号里的赤胆忠魂—— 乍浦路123号忆往

何成钢 26

六三亭与六三园

陈祖恩 33

丁玲在虹口

张一帆 39

广东人在虹口

陈祖恩 50

上海景灵堂(景林堂)建堂事迹

姚民权 62

顾维钧的家世与早年留学经历

金光耀 71

董显光的战场

王启元 84

高文彬与东吴大学法学院

陆其国 97

猛将弄

朱明川 110

屹立虹口百年的善导女校

陈嘉仁 121

鲁迅身影—— 乍浦路海宁路一带电影院

李 浩 140

首家电影院

李建华 151

晚清首份汉文佛教报纸

邵佳德 157

武士驯象:从丝路探险到上海建筑

邵学成 168

曾经《良友》遍天下

高芳芳 177

李叔同太安里旧居考

王维军 196

舌尖上的乡愁—— 乍浦路美食街记略

黎 犁 202


展开全部

乍浦路 节选

上海美专 张曦文 20 世纪初的中国,随着新文化运动不断发展,新一代青年接受了新式教育所带来的知识和观念,中国近现 代艺术自此启蒙。上海因其“远东**大城市”的特殊 地位,很自然地成为西方艺术在中国传播的中心。当时虹口之轴与卢湾之弧遥相呼应,共同孕育了海派文化中的美术教育。私立上海美专作为刘海粟创办的上海**所美术学校,在海派艺术的形成以及近现代高等美术教育史中的地位无可比拟,被誉为“新兴艺术的策源地”。 当代画家陈丹青在《退步集》中评价:“当年上海美专师 生两代的资质,其实蕴蓄牵连着民国沪上的教育水准及 人文余脉。” 美术教育不仅需要创办者的努力推动,亦仰赖政府的支持。民国政府层面主要以著名教育家蔡元培的贡 献*为突出。他在上海美专的教学实践中践行着自己的美育思想,强调了“美育”为国民教育的五项宗旨之一,并提出了更加全面的规划蓝图,将美育列入教育方针。即便如此,当时的社会观念还是“对艺术十二分看不起”b。面对着种种不利因素,上海美专的前身——上海图画美术院诞生了,创办者抱着“知其不可为而为之的态度,振作着坚强不屈的精神去做”a,但其创立之初的境遇,比预期中显得更为艰难。 1912年冬天,年仅 17 岁的刘海粟带领乌始光、汪亚尘、丁悚等年轻人将校址选定在上海美租界乍浦路 8号洋房。现如今早已无迹可寻,但是我们能从*早创办上海美专的合伙人之一——汪亚尘《四十自述》的描述中去追溯那日的光景:“我会见刘季芳那一天中午,始光请客,邀季芳和我三个人便到乍浦路日本人开的西洋料理店——宝亭——午餐。正在进餐,从窗门中望出去看见对过墙上有一张召租字条,那幢半中半西式的屋子又紧闭着,知道是出租,餐后打听房价不贵,就由始光去赁定那间屋子,试办学校的起点,也就在那个场所。”乍浦路当时属于美租界,相比起苏州河对岸英法租界的车水马龙,这里人迹稀疏。学校创立之初,教学条件也相当简陋,“半身石膏模型一具都无,惟赖北京路旧书摊中插图为范”,19 岁的徐悲鸿入学后不久就逃离该院 。学校基础尚未稳固,生源也少得可怜,首届招生正科和选科各一班共十人 e。刘海粟在多年后回忆那段时光,草创时的冷清仍历历在目:“当此创立时代,每年来学者至多十五六人,少只三四人,可谓冷清之极。” 为了求得生存和发展,半年后,学校迁至美租界爱而近路 6 号洋房。而这只是上海美专多次搬迁过程的开始,仅仅过了 3 个月,便迁移至北四川路横浜桥南全福里 7 号,1914 年 7 月又迁至海宁路 10 号三层楼洋房内。虽然当时留日归国画家多在虹口聚集,但英法租界内的“南区”明显更适合学校发展,因此校址移动的整体趋势步步向南。又过了半年,学校“由海宁路迁至上海西门外白云观左近”的江苏省教育会旁,校名也改为“上海图画美术学院”。跨过苏州河,进入英法租界之后,报名人气明显升温,原有校舍“势不能容”,遂又迁入了斜对过的南洋女子师范原址。6 年时间,8 次改换校址,*后上海图画美术学院终于 1917 年在白云观左近的新校址稳定下来,并于次年改名为“上海图画美术学校”。为使私立学校能够站稳脚跟,当时还了聘请蔡元培、梁启超、王一亭、黄炎培、沈恩孚等教育精英以及社会名流担任校董。此后学校开枝散叶,自 1919 年开始招收女生之后,还创办了上海女子美术学校。

乍浦路 作者简介

李天纲,1957年生于上海,现任复旦大学哲学学院宗教学系教授、系主任,利徐学社主任,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副主任。博士生导师,中国宗教学会理事,上海宗教学会副会长。毕业于复旦大学历史系,师从朱维铮教授,研究中国思想文化史、中西文化交流史和中国基督教史,获博士学位。著有专著:《跨文化诠释:经学与神学的相遇》、《增订徐光启年谱》、《中国礼仪之争:历史、文献和意义》、《文化上海》、《人文上海》、《大清帝国城市印象》等。 王启元,浙江鄞县人,寄籍虹口,复旦大学古籍所博士、复旦中华文明国际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副研究员,虹口区档案馆副馆长(挂职)。主要研究领域:明清文学史、宗教史、上海地方史等。曾出版《保釐云间:上海历史上的神祇、信仰与空间》(合著)一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