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报告(2010~2012)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报告(2010~2012)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04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280.8(7.8折) 定价  ¥3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报告(2010~2012)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38953
  • 条形码:9787030638953 ; 978-7-03-06389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报告(2010~2012) 本书特色

本报告公布的是由***考古研究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组成的澳门联合考古队于2010年至2012年期间在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的发掘成果,出土资料整理与报告编写工作由双方共同负责,自2015年至2019年底,前后历时五年有余。报告中对发掘所见遗迹进行了全面公布,出土遗物数量众多,据统计达九千余件,受篇幅限制,本报告仅选取约600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器物标本。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报告(2010~2012) 内容简介

本书全面系统地公布了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文化局组成的澳门联合考古队于2010~2012年期间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的成果。遗址内发现学院夯土围墙和大型基岩坑等重要遗迹,出土了数量众多的陶瓷器碎片以及砖瓦类建筑构件残片,其中包括不少年代约为明末清初的外销瓷残片,为中国陶瓷器外销、海上丝绸之路等相关研究提供了重要物证。本书的出版对于深化澳门历史考古研究、中葡贸易史乃至中外文化交流研究均具有较为重要的学术意义。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报告(2010~2012) 目录

目 录
引言1
**章 圣保禄学院遗址与考古工作3
**节 自然环境 3
第二节 历史背景及研究史 6
一、澳门简史 6
二、圣保禄学院兴衰历程 7
三、圣保禄学院遗址 8
第三节 考古工作过程 10
一、田野工作 10
二、室内整理 14
第二章 地层堆积与遗迹分布 16
**节 遗迹分布空间关系 16
一、探方分布 16
二、探方与遗迹关系 16
第二节 高园街16~22号发掘地点典型地层堆积 18
第三节 高园街35号及哪咤庙等发掘地点的建筑遗迹 22
一、高园街35号的夯土墙遗迹 22
二、哪咤庙的石墙基遗迹 26
第四节 高园街16~22号发掘地点的主要遗迹 29
一、基岩坑(H9)及相关遗迹 29
二、AS2010T109H12 31
三、其他晚期遗迹 32
第三章 出土遗物 35
**节 基岩坑及相关遗迹出土遗物 35
一、日常器物 35
二、建筑材料 132
三、小结 140
第二节 H12出土遗物 140
一、日常器物 140
二、建筑材料 150
三、小结 154
第三节 其他文化层及晚期遗迹出土遗物 154
一、日常器物 154
二、小结 164
第四章 相关问题讨论165
**节 克拉克瓷器的特点、产地和时代 165
一、克拉克瓷器的特点 167
二、产地和时代 167
第二节 其他陶瓷器的特点、产地和时代 171
一、胎、釉、工艺特征 171
二、纹饰分类 171
三、款识相关 174
四、产地和时代 174
第三节 出土陶瓷器的性质 180
第四节 发现的遗迹与圣保禄学院的关系 183
第五章 结语187
一、考古工作开展和遗迹发现的学术价值 187
二、出土遗物特征及其所反映出的历史价值 188
三、遗迹和遗物的发现有助于推动海上陶瓷贸易研究 190
四、圣保禄学院遗址考古发现的社会意义 191
附表 出土陶瓷器款识一览表193
附录一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出土动物骨骼遗存的鉴定与研究199
一、出土概况 199
二、研究方法 199
三、鉴定结果 202
四、相关问题讨论 219
五、结语 225
附录二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物探报告229
一、物探位置、目的 229
二、工作方法说明 229
三、物探分区与工作过程 230
四、物探数据及反演图 231
五、物探结果与相关问题 237
附录三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出土瓷器的便携式X射线荧光分析报告 239
一、产地分析 239
二、工艺分析 242
中文摘要275
Abstract 277
Resumo 279
日本語要旨282
后记284
插 图 目 录
图一 澳门在珠三角位置图4
图二 澳门特别行政区行政区划图(2015)5
图三 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区位置图10
图四 2010年度考古布方图 17
图五 高园街20、22号发掘区总平、剖面图 插页
图六 高园街16、18号发掘区总平面图 插页
图七 T105、T205东壁剖面图 19
图八 T203剖面图 21
图九 高园街35号夯土墙平面图 23
图一〇 高园街35号夯土墙平、剖面图 24
图一一 高园街35号勘探探孔分布图 25
图一二 哪咤庙发掘地点位置示意图 27
图一三 哪咤庙发现遗迹平、剖面图 28
图一四 基岩坑(H9)平面图 30
图一五 H12平、剖面图 31
图一六 青花大碗 37
图一七 青花碗Aa型 40
图一八 青花碗 42
图一九 青花碗Ab型 45
图二〇 青花碗 47
图二一 青花碗 49
图二二 青花碗 51
图二三 青花碗 53
图二四 青花碗 56
图二五 青花碗 59
图二六 青花碗H型 62
图二七 青花碗 65
图二八 青花小碗 67
图二九 粗青花碗A型 69
图三〇 粗青花碗B型 71
图三一 粗青花碗C型 73
图三二 青花盘 75
图三三 青花盘 78
图三四 青花盘 81
图三五 青花盘 84
图三六 青花盘 86
图三七 青花盘Ga型 87
图三八 青花盘 90
图三九 青花盘 95
图四〇 青花杯、钵99
图四一 青花碟101
图四二 青花盒、器盖、香炉104
图四三 青花执壶106
图四四 青花瓶108
图四五 青花瓶111
图四六 青花罐、盆112
图四七 白瓷碗115
图四八 白瓷盘、杯及器盖117
图四九 出土器物121
图五〇 石器及玻璃器131
图五一 普通板瓦132
图五二 檐头板瓦及滴水134
图五三 普通筒瓦136
图五四 檐头筒瓦137
图五五 瓦当139
图五六 青花碗、盘、杯、瓶142
图五七 出土瓷器146
图五八 普通筒瓦151
图五九 方砖152
图六〇 条砖及其他153
图六一 青花碗、盘、碟157
图六二 出土瓷器159
图六三 鸦片盒162
图六四 方砖(AS2010T202②∶6) 164
图六五 景德镇观音阁明代窑址出土的克拉克青花瓷盘残片168
图六六 景德镇东风瓷厂出土的克拉克瓷碗168
图六七 景德镇御窑厂龙珠阁2014年发掘的泰昌至崇祯时期的瓷器169
图六八 益宣王朱翊鈏墓的大盘169
图六九 景德镇御窑遗址B型民窑青花碗 176
图七〇 景德镇B型民窑青花碗(04JYHT2305⑤∶93) 176
图七一 景德镇A型民窑青花碗 177
图七二 景德镇A型民窑青花碗(04JYHT2305⑤∶22) 178
图七三 景德镇A型民窑青花碗(04JYHT2305⑤∶89) 178
图七四 景德镇A型民窑青花碗(04JYHY13上∶4) 178
图七五 福建平潭明代晚期“九梁Ⅰ号”沉船出土青花瓷碗178
图七六 圣保禄学院遗迹分布及范围推测184
展开全部

澳门圣保禄学院遗址发掘报告(2010~2012) 节选

引 言 圣保禄学院遗址位于澳门半岛的核心区域,残存的教堂前壁(俗称“大三巴”牌坊)是世界文化遗产“澳门历史城区”的重要组成部分。2005年底,国际古迹遗址理事会(ICOMOS)专家应邀访澳时指出:“大三巴昔日历史肌理被切断,应想办法缝合,以及做更全面的考古发掘,寻找更多历史遗存,加深其价值的展示。” 2009年5月,澳门特别行政区政府成立跨部门工作小组开始开展“大三巴”世界文化遗产核心区及周边区域整体规划研究,此事引起了澳门政府、社会民众及媒体各界的广泛关注和讨论b。澳门政府计划拆除圣保禄教堂(又称天主之母教堂)c东侧四栋建于20世纪60年代的公务员宿舍楼,这四栋建筑所占地块被推测位于圣保禄学院遗址范围之内,因此拆除之后的空间如何使用,在没有开展考古工作之前难以定论(图版一,1)。同年11月,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科研处时任处长丛德新和汉唐考古研究室时任主任朱岩石应邀赴澳门进行现场考察,与澳门文化局相关负责人就合作开展工作事宜进行进一步磋商,并初步拟定了考古工作日程。 考古工作的主要目的是通过对原宿舍楼拆除后的场地进行全面考古勘探发掘,了解该区域文化层堆积情况,探寻圣保禄教堂所属圣保禄学院内相关建筑遗迹及学院范围,为复原该区域的历史进程积累数据,同时也着力了解该区域早于圣保禄学院时期地形、地貌等地理环境的变迁情况,为进一步促进澳门世界文化遗产的保护工作做出积极的贡献。 2010年初,中国社会科学院考古研究所与澳门文化局成立联合考古队,开启圣保禄学院遗址的考古工作,发掘总领队由朱岩石担任。自2010年4月至2012年5月,先后开展了四期考古工作,分别由刘振东、钱国祥、董新林担任执行领队,考古队员囊括了考古研究所汉唐考古研究室绝大多数成员,计有汪勃、郭晓涛、杨勇、王睿、沈丽华、汪盈、肖淮雁、徐龙国、刘瑞、何岁利、韩建华、石自社、刘涛以及技师王存金、韩燕民、夏振民、王向阳、董慧杰、吴新年等20余人。此外,考古研究所科技中心刘建国负责发掘测量指导工作,钟建负责物探工作。澳门文化局方面主要参与及协助人员有:张鹊桥、周红萍、陈炳辉、薛启善、陈志亮、赵月红、关俊雄、卢可茵等。 本报告公布的资料即为澳门联合考古队2010至2012年期间在圣保禄学院遗址的发掘成果。报告中对发掘所见遗迹进行了全面公布,出土遗物数量众多,据统计达九千余件,受篇幅限制,本报告仅选取约600件具有典型性和代表性的器物标本。 **章 圣保禄学院遗址与考古工作 **节 自 然 环 境 澳门特别行政区(北纬22°04′36.0″~22°13′01.33″,东经113°31′41.4″~113°37′48.5″)位于中国大陆南端、珠江入海口西岸,北距广东省省会广州市约108千米,东距香港特别行政区约65千米,南侧即为浩瀚的南中国海,东南方向分布着万山群岛等众多小型岛屿a。澳门、广州、香港三地鼎足分布于珠江河口湾(伶仃洋)之外缘,与三角洲其他城镇构成了密集的城市群(图一)。澳门自明清以来就成为了东南亚与东北亚航路的中继点,是16~19世纪东西方贸易的重要港口之一。 澳门在地理上位于北回归线以南,临近热带北缘,地处亚洲大陆东南沿海,受季风影响,属海洋性季风南亚热带气候向海洋性季风热带气候的过渡类型。总体而言,澳门地区气候温暖,年平均气温约22.3℃,全年温差变化在11~14℃,年平均降雨量达1988毫米。不过受季风影响,降雨量季节分配很不均匀,干湿季节分明,一般春、夏季潮湿多雨,秋、冬季相对湿度较低且雨量较少。由于地处热带气旋范围内,夏、秋季(一般为5~10月)多台风,对人们日常生活影响较大。 现在的澳门由澳门半岛、氹仔岛、路环岛和路氹城等部分组成,总面积约32.8平方千米,是中国省、自治区、直辖市、特别行政区一级行政区划中面积*小的单位(图二)。澳门半岛北接珠海市香洲区,通过拱北口岸与内陆相通,西侧与珠海湾仔隔内港相望。氹仔、路环位于澳门半岛南侧,原本为两个离岛,但因路氹之间不断进行的大规模填海工程已连为一体,在路氹填海区通过莲花口岸与珠海市横琴镇相通。位于北部的澳门半岛是澳门特别行政区的政治、经济和文化中心,占澳门总面积的31.8%,明清时期的澳门多专指澳门半岛。半岛地势南高北低,是一个南北向延伸的长条形半岛,半岛上山地、丘陵多,平原少,山丘均由花岗岩体构成。半岛在历史上面积较小,从1863年开始不断进行填海工程,截至2010年半岛面积已超过9.3平方千米,比1840年的2.78平方千米,增大了3倍以上。 圣保禄学院遗址位于澳门半岛中部的制高点——大炮台山西北山麓,现存遗迹主要由圣保禄教堂、教学区南翼建筑及大炮台等三处遗址群构成。圣保禄学院在历史文献中的称谓比较复杂,有学院、书院、会院、修院、修道院、神学院、三巴寺、三巴庙、大三巴等,其中虽不无语言翻译的问题,但也存在因功能差异而产生属性不同的情况。有学者曾试图按照管理及功能的差异,将之区分为会院和学院两大部分,但事实上圣保禄教堂、会院、学院乃至生活区之间不仅在空间上并非截然隔断,而且在使用和管理上也交叉颇多。结合其长时段的发展过程和鼎盛时期的特点,学院一词较能囊括所有组成空间和功能,并且国内外近年出版的有关圣保禄学院的研究专著或论文也多使用“学院”一词,因此本报告亦采用“圣保禄学院”这一称谓,在空间上包括教堂、教学区、生活区以及附属功能区等组成部分。 第二节 历史背景及研究史 一、澳 门 简 史 澳门在明嘉靖以前只是一个小渔村,本名“壕(蠔)镜”或“濠镜澳”c。据清乾隆年间《澳门记略》记载:“濠镜澳之名著于《明史》,其曰澳门,则以澳南有四山离立,海水纵贯其中,成十字,曰十字门,故合称澳门。或曰澳有南台、北台,两山相对如门云。”又“东西五六里,南北半之。有南北二湾,可以泊船,或曰南环。二湾规圆如镜,故曰濠镜。”d澳门得名原因众说不一e,但大多与其所处地理环境和物产关系较大。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