预估到手价是按参与促销活动、以最优惠的购买方案计算出的价格(不含优惠券部分),仅供参考,未必等同于实际到手价。
-
>
宗庆后:有一种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苏轼全传(特装版)
-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
>
水浒人物之最
-
>
爱因斯坦(藏文)
-
>
张之洞督鄂纪年
-
>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宋朝往事系列:忧乐系天下-范仲淹
¥31.9¥58.0宋朝往事系列:开国皇帝-赵匡胤
¥28.4¥58.0文字的魅力:从六朝开始散步
¥66.6¥98.0跟着节气读唐诗
¥9.0¥28.0那三届-77/78/79级,改革开放的一代人
¥56.2¥78.0
宋朝往事系列:大忠之臣-寇准 版权信息
- ISBN:9787205102173
- 条形码:9787205102173 ; 978-7-205-10217-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宋朝往事系列:大忠之臣-寇准 本书特色
本书讲述了一位另类精英的成长史,是一个“大忠”之臣的人生传奇,也是一段真实的历史故事。本书刻画的寇准是优点与缺陷交织的完整性人物,人物性格特点鲜明地展现出来,让读者一目了然。寇准的一生坎坷起伏却又充满着荣耀。
大部分对寇准的了解,是通过长篇历史评书《杨家将》,其实一个真实的寇准的人生更加精彩。本书由寇准为线索,论及他身边各种历史人物,向读者展现独具特色的时代历史。
宋朝往事系列:大忠之臣-寇准 内容简介
这是一本历史人物传记,主人公是宋代名相寇准。寇准是宋初名臣,其名声在民间流传,主要是来自话本小说《杨家将》,而他在历史上的声望,则来自于澶渊之盟中左右天子,*终促成盟约的举动。故范仲淹对寇准的评价是“能左右天子……天下谓之大忠”;仁宗年间,翰林学士孙抃在仁宗的授意下,撰写了《莱国公寇忠愍公旌忠之碑》,而仁宗更是亲自题写碑首“旌忠”二字。由此可见,“忠”乃寇准的标签。然而,本书不想用刻板的手法描述寇准的人生,生而为人,大忠如寇准,也有其性格、脾气以及为人处世之道。大忠固然是寇准的优点,但他自身性格中也有不适合当政治家的缺陷,而优点与缺陷交织,才是一个完整的人物。此外,本书非就寇准而论寇准,乃是想以寇准为线索,论及他身边各种政治人物,包括宋太宗、宋真宗、刘皇后、王旦、王钦若、丁谓,等等,以期向读者展现他所处时代有趣的历史画面。
宋朝往事系列:大忠之臣-寇准 目录
目 录
总 序 / 001
引 子
大宋之兴 / 001
一、怎一个唐末五代 / 001
二、宋朝的统一 / 006
三、崇文并不抑武 / 010
**章
少年进士 / 019
一、寇准的家世 / 020
二、童年的往事 / 025
三、年少的进士 / 029
第二章
宦海之途 / 036
一、小小地方官 / 037
二、叱咤开封城 / 046
三、谁来当太子 / 055
四、专断的参政 / 062
第三章
澶渊得失/ 071
一、回朝拜相 / 073
二、辽军压境 / 082
三、护驾亲征 / 093
四、城下之盟 / 102
第四章
天书风云 / 118
一、天书降,封泰山 / 119
二、再入朝,拜枢相 / 125
三、献天书,再拜相 / 140
第五章
对手与盟友 / 146
一、皇后多才慧 / 148
二、外复有丁谓 / 155
三、对垒且分明 / 167
第六章
天禧政争/ 179
一、从友到敌:寇、丁关系史 / 179
二、所争为何? / 195
三、李迪:寇准不在朝的日子之一 / 208
四、王曾:寇准不在朝的日子之二 / 213
尾 声
别是功名 / 228
后 记 / 233
宋朝往事系列:大忠之臣-寇准 节选
宋太祖建隆三年,亦即大宋建国的第三年,也就是公元962年的农历七月十四日,寇湘的家庭迎来了一个新的生命,他就是寇准。按照民间习俗,农历七月十五日是中元鬼节,各地均会有祭祖活动,祈求祖先保佑。而正因为寇准的出生,这一年的中元节也被记录在案,此即魏野所记:“何日生宰相,明日是中元。”从诗中可以看到,这一天对大宋来说,也是非同寻常的一天,因为它意味着大宋未来一段伟大的历史。据孙抃碑文说,寇准一出生,就“风骨峻爽,与常童不类”,按现在的话说,就是骨骼清奇。不过这种说辞,是为了突出寇准与常人不同罢了。虽然寇准是华州下邽人,但如前所述,寇湘乃终于大名魏王府记室任上,故寇准出生时,寇湘一家应该还在大名;换言之,寇准的出生地在河北的大名而不在陕西的下邽。寇准字平仲,按照古代兄弟间“伯、仲、叔、季”的排行,寇准应该上有兄长,这一点在孙抃的碑文中可以得到印证。但现存文献中我能找到的关于寇准兄弟姓名的记载,只有其弟寇雍一人。不过无论如何,寇准并非独生子女,他的童年应该不会孤单。
与一般士人家庭一样,寇湘在寇准很小的时候就开始教寇准读书认字,期望为家族进一步培养出科举人才,从而振兴家声。有个故事记载说,寇准八岁的时候就被送到了学校里读书,一次老师让孩子们以华山为题写诗,寇准写道: 只有天在上,更无山与齐。
举头红日近,回首白云低。 老师一看,拍案叫绝,后来跟寇湘说:“你儿子将来怎么能不当宰相呢?”这个故事在我看来有点牵强附会的嫌疑,首先是因为这首诗没有收录在寇准的诗集里面,而是记录在时人的笔记小说里。此外,古人也喜欢为名人们创作一些逸事,用以说明他们有伟大的成就是早有预兆的,说白了,这不过是大家茶余饭后的谈资罢了。不过这则逸事也能说明,时人眼中的寇准是有大志向的,而他后来的成就也恰恰说明了这一点。而我们也可以相信,寇湘就是循着这个方向去培养寇准的。
这首诗吟诵的对象是华山,似乎暗示着寇准读书的地方不在大名,而在陕西老家。那么寇准童年的时候,有没有去过下邽呢?我认为是有的,因为在寇准的诗集里面,有大量缅怀下邽故里的语句。如他中进士后在巴东担任**个职位时,就有诗云:“却思清渭北,烟柳掩柴关。”后来又有诗句云:“秦川不得却归耕,奉诏年来在楚城。”后来又有“看重汉浦月,独忆杜陵人”“雨艇愁天末,烟蓑隐渭滨”等句。“清渭”“秦川”“杜陵”“渭滨”这些词语,都是对陕西渭水一带的描述,充满了思乡之情。那么,寇准是什么时候回到下邽生活的呢?我认为应该是寇湘去世之后。寇湘是终于大名魏王府记室任上的,而符彦卿自后周时起一直镇守大名,直到宋太祖开宝二年(969)才离开赴洛阳休养。这一年,寇准才8岁,而寇湘应该在此之前就已经去世了,这也符合王禹偁说寇湘去世时,寇准尚且年幼的记载。家里的顶梁柱去世了,寇准一家在大名无所依靠,于是寇母带着一堆孩子回下邽老家投靠寇氏族人,这是合乎情理的。
尽管寇准后来成了宰相,在宋朝乃至整个中国的历史上都留下了自己的痕迹,但小时候的寇准并不是一个很乖的孩子,跟大多数孩子一样,他也有调皮捣蛋的时候,尤其是父亲去世,家里缺乏管教之人。司马光的《涑水记闻》是北宋时期一部比较靠谱的八卦小说。之所以八卦,是因为里面记录了大量关于当时皇帝与大臣的逸事和趣事;而之所以靠谱,那是因为他记录的这些故事基本上都有来源,甚至成为一些经典历史著作(如李焘的《续资治通鉴长编》)的史料来源。在《涑水记闻》里,司马光记载了寇准的一个故事,说小时候的寇准不拘小节,不好好读书也就算了,还喜欢那些飞鹰走狗之类的玩意儿,可谓玩物丧志。结果寇母赵氏夫人看在眼里,非常生气,一怒之下拿起一个秤砣就往寇准身上砸去。赵夫人显然对寇准是有期待的,怎么说丈夫是个状元,孩子总不能长大了没出息,当个放鹰遛狗的二世祖吧?更何况寇家现在的环境并不太好,那是连当二世祖的资本都没有啊!但各位读者请注意了,这个动作不宜提倡,毕竟现代是文明社会,我们更加提倡科学文明的教育方式。而且这砸秤砣可是技术活儿,如果当时赵夫人不小心把秤砣砸到了寇准脑袋上,那大宋就少了一位名相,多了一宗母亲失手杀子案了。此外,这秤砣砸了之后,孩子能不能变好还是两说。不过赵夫人这门砸秤砣的手艺还是很不错的,她没有砸中寇准的脑袋,而是砸到了脚上,砸得寇准血流如注,从此痛定思痛,收心养性,努力学习。据说他后来显贵之后,还经常摸着脚上的疤痕流泪——可能当时确实太疼了,但我想他更多应该是在怀念自己的母亲。这个故事还给我们透露出了一个信息:我们历来都认为父亲在教育中的角色是更加严厉的,而母亲则会表现出慈爱的一面;然而,当父亲去世之后,本该慈爱的母亲就不得不扮演起严父的角色,否则孩子没人管了,容易误入歧途。这种现象,在中国古代的家庭里面是非常普遍的。
寇准在母亲的严厉教育下,开始认真学习了。那他学些什么呢?古人读书纯粹以做学问为目的的不是没有,但自唐宋以后,科举逐步发展起来,士人读书的主要目的恐怕就是“学成文武艺,货与帝王家”了,更何况寇准的父亲是后晋状元,家学如此,他更会为走上科举的道路而读书。另外,寇准也确实生在一个好的时代,如果在唐朝,科举考试是十分困难的,进士科每年的录取人数大概也就几人到几十人,平均一榜是28人;五代时期进士科每榜平均14人,加上诸科录取人数可能多一些,但也多不到哪里去。如前所述,宋太祖朝每年录取的人数也是十几人,但到了太宗朝,基本每榜录取人数都会达到上百人之多。尽管这个录取人数跟庞大的考生队伍相比还是比较少,但比起前代已经翻了好多倍,录取机会大大增加。而按照寇准的年龄,他恰好应该在太宗朝考试,事实也是如此。当然,寇准开始认真读书的时候,太祖尚未驾崩,其后之事一切未知,所以他也只能按照宋初进士科考试的内容准备。现在我们说,高考是根指挥棒,其实在科举时代也是如此。宋初省试考诗、赋、论各一首,策五道,帖《论语》十帖,对《春秋》或《礼记》墨义十条。后面两项非常简单,只要会背书就可以了,故真正显示出水平的,是前面几项,尤其是诗、赋、论三首,在后面的殿试中还得重新考一次。寇准基本就是按照这些内容去准备考试的,所以他从小诗文就写得非常好,就像我们今天高考的高分学生,必定能写出一手高分作文一样。
除了正常应对科举的学习外,寇准对《春秋》三传,亦即《左氏传》《公羊传》《谷梁传》特别感兴趣。孙抃碑文中说他对此三传不需要老师讲解,不需要看注释,三家对《春秋》解说的异同之处,他提笔直书,就可以分析得清清楚楚,而且文辞通畅,逻辑清晰,就像出自大师手笔一样。虽然诸科中有《三传》科,但他显然不会考这一科目,而是考他父亲曾经考过的进士科。而进士科尽管也有对《三传》的墨义,但只是*基本的背书默写。所以,对《春秋》的研读,乃是他的学术兴趣所在。无独有偶,《春秋》在五代宋初之时,是很受欢迎的儒家读本,尤其是五代进入中原的胡人,他们欲了解中原文化,往往也是从《春秋》入手。所以,像李克用、李存勖、李从厚等沙陀统治者,往往都有略通《春秋》大义的记载。寇准作为宋初之人,爱研读《春秋》三传,应该是受到时代的影响,更有可能是曾经受到过其父寇湘的影响,毕竟寇湘是从五代过来的人。而《春秋》三传虽然是儒家经典中偏于历史的著作,但当中有大量的内容对于吏治大有裨益,这也为后来寇准的吏干打下了基础。除了《春秋》外,寇准应该也学习了一些佛学知识。他的母亲赵夫人曾跟他说,他刚出生的时候两边耳垂都有肉环,几岁后才慢慢长合拢。事实上,在寇准的一生当中,确实与佛有缘,他常常与朋友或僧人探讨佛学真义,此乃后话。而他对佛学的喜爱,应该是受到母亲的影响。
宋朝往事系列:大忠之臣-寇准 作者简介
刘广丰,广东广州人,历史学博士、副教授、硕士生导师。毕业于武汉大学历史学院,后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进行博士后研究,现任职于湖北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主要研究方向是五代史与宋史,曾发表专业论文多篇,主持过省部级以上项目三项,出版译著《丞相世家:南宋四明史氏家族研究》、《从草原到中原:后唐明宗李嗣源传》等。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9.7¥14.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24.9¥49.8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中国历史的瞬间
中国历史的瞬间
¥16.7¥38.0 - >
月亮虎
月亮虎
¥20.2¥48.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29.9¥39.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