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魔鬼经济学3

魔鬼经济学3

出版社:中信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30
本类榜单:经济销量榜
中 图 价:¥42.2(6.8折) 定价  ¥6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魔鬼经济学3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1731453
  • 条形码:9787521731453 ; 978-7-5217-3145-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魔鬼经济学3 本书特色

?? 经典:畅销数十个国家的大众经济学经典,关于聪明人怎样看世界的作品,有口碑,也有市场。 ?? 烧脑:颠覆日常认知,以经济学的方式探索日常生活背后的世界,里面每个案例都来自生活,用简单的语言来解释那些虽然容易理解但不可能无师自通的经济学原理,看完会感叹结论在意料之外,却在情理之中。 ?? 有趣:革命性的思考、引人入胜的故事、不同寻常的分析,揭示事物表象之下真实的一面。 ?? 有用:洞察行为的深层动机,了解聪明人怎么看世界。打破惯性思维,教你如何更有效、更有创造力、更理智地观察和思考。解决看似不可能解决的问题。 ?? 有大咖:薛兆丰、樊登、香帅、比尔·盖茨、张玮、罗振宇等力荐,亚马逊、《纽约时报》、《华尔街日报》、《华盛顿邮报》、《经济学人》等各大媒体推荐 ?? 高颜值:突破常规经济学读物的套路,设计时尚,圆脊精装,外封覆触感膜,内封特种纸印银/印金,兼顾手感和质感,值得收藏,也适合推荐他人阅读

魔鬼经济学3 内容简介

《魔鬼经济学》,有趣的烧脑奇书,畅销数十个国家的经济学通识读本,洞察行为的深层动机,像聪明人那样看世界。 请放弃固有思维,让思想来一次自由的飞翔,做一个标新立异的思考者吧。 单单了解经济学背后的逻辑是不够的,你还要学会用这些逻辑去解决问题。毕竟,有些问题,用常规思考是解决不了的。 列维特和都伯纳,用特有的引人入胜的故事和不同寻常的分析,带着我们走进他们的思维世界,教每个人如何更有效、更有创造力、更理智地思考,也就是如何进行魔鬼式思考。 通过书里的故事,列维特和都伯纳旨在提供解决问题方式的新蓝图——不论你是想改变生活,还是改变世界。对他们来说,一如既往,没有什么话题是过分或不可讲述的,所以你会在这里面读到商业、慈善、体育、气候、政治等诸多话题,这些话题都有同一个目标,那就是重新塑造我们的大脑。 通过这本书,你将学会用反常思维进行魔鬼式思考: ? 首先,抛下你的道德指南针---假如你已经决定了处理方式便很难看清问题。 ? 学会说“我不知道”---你若不愿承认自己有所不知,便学不到你所需要的知识。 ? 像孩子一样思考---你能因此想到更好的主意,问出更好的问题。 ? 上一堂关于诱因的课---不论如何,诱因控制着整个世界。 ? 学会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观点正确是远远不够的。 ? 学会欣赏放弃的美---你若不愿抛下今天的烂摊子,便解决不了明天的问题。

魔鬼经济学3 目录

**章 什么是“魔鬼式思考”? // 001
我们想要抹去解决问题的方式有对与错、聪明与愚蠢、红与蓝之分的观念。当今世界需要我们以更有效、更具创造力、更理智的方式来思考。我们要换一种角度、换一系列机制、换一份期待去思考。思考时需要抛却好恶、盲目的乐观或刻薄的怀疑。也就是说,我们要像魔鬼一样思考。

第二章 承认自己不知道 // 021
当纠结于对与错时,不论是关于水力压裂法、枪支管制,还是转基因食物,你都很容易忽视问题的本质。道德指南针会说服你相信答案显而易见(即便事实并非如此),它会告诉你有明显的对错之分(而通常没有绝对的对与错)。*糟糕的是,它会让你确定自己已懂得关于此话题的一切,于是便不再汲取新知识。

第三章 你的问题是什么? // 053
不论你想解决的问题是什么,请确定你不是在专攻动静较大、吸引你注意力的环节。在你倾入所有时间和资源之前,恰当地定义问题至关重要,若能“重新定义”问题则更佳。

第四章 真相在问题的根源 // 071
直视本因会令人不安,甚至会引起恐慌。或许这也是为什么我们常常回避本因……不过当直面本因时,你至少知道你在与真正的问题做斗争, 而不是在和影子打仗。

第五章 像孩子一样思考 // 095
想想孩子们爱问的问题。当然它们有可能听起来有点儿傻,过分单纯或者不着边际。然而孩子们有百折不挠的好奇心,且相对而言少有偏见。因为他们知道得很少,不会像成人一样戴着有色眼镜,看不见事情的真相,而这在解决问题时是个极大的优势。成见会使我们拒绝很多可能性,只因它们看似不可能或者让人不舒心,只因它们让人感觉不对劲或者从未被尝试过,或者只因它们看上去不够深奥。不过别忘了,*后指出皇帝的新衣并不存在的就是个孩子。

第六章 爱吃糖的孩子 // 115
如果有魔鬼式思考者赖以生存的箴言,那就是人们会对诱因做出反应。尽管这点看似无比明显,但我们还是惊讶地发现人们常常忘记它,而这样也往往会带来后果。了解一个情形中针对每个当事人奏效的诱因,是解决问题的根本。

第七章 所罗门王和戴维·李·罗斯有什么共同点? // 149
说谎的人往往会对诱因做出与常人不同的反应。如何利用这点抓住坏蛋呢?这需要理解诱因的基本作用方式,以及了解不同的人对诱因的不同反应。魔鬼智库中的一些工具或许在你的一生中只会起到一两次作用, 而这便是此类工具之一。然而它具有力度和某种程度的优雅,能诱惑犯罪者无意间以自己的行为暴露罪行。

第八章 如何说服不想被说服的人? // 179
每个希望进行魔鬼式思考的人都会偶尔发现自己被推到了风口浪尖。 或许你提出了令人不适的问题,挑战了传统,或者只是碰到了不该触碰的话题。因此人们开始对你颇有微词。他们指责你勾结巫师或经济学家。你或许面临着一场恶战。接下来会发生什么呢?

第九章 放弃的好处 // 203
放弃是魔鬼式思考的核心。如果这个词依然令你恐惧,那么让我们用“放下”一词代替吧。放下那些折磨着我们的传统认知,放下束缚着我们的人为限制,放下对承认不知道的恐惧,放下指使我们把球踢向球门一角而非中心的习惯性思维,即便踢向中心的命中率更高。

致 谢 // 229


展开全部

魔鬼经济学3 节选

像孩子一样思考 “魔鬼式思考”难道是 “儿童式思考”的代号?不完全是,不过当涉及创意及提问时,8岁儿童的思维方式还是会让你受益匪浅的。想想孩子们爱问的问题。当然它们有可能听起来有点儿傻,过分单纯或者不着边际。然而孩子们有百折不挠的好奇心,且相对而言少有偏见。因为他们知道得很少,不会像成人一样戴着有色眼镜,看不见事情的真相,而这在解决问题时是个极大的优势。成见会使我们拒绝很多可能性,只因它们看似不可能或者让人不舒心,只因它们让人感觉不对劲或者从未被尝试过,或者只因它们看上去不够深奥。不过别忘了,*后指出皇帝的新衣并不存在的就是个孩子。孩子们不怕分享他们*疯狂的想法。只要你能分辨是非,想出一箩筐的点子,哪怕天马行空,都会使你受益。在构思时,经济学中“自由支配”的概念是关键。想出了很糟糕的点子?没关系,不去付诸实践就好了。当然,分辨想法的好坏并不容易。(对我们来说,一个有效的窍门就是冷静期。想法刚出炉时看上去几乎都妙不可言,所以在它产生的24小时内千万别行动。很神奇,有时妙点子仅见光一天,你再回头看时它就成了馊主意。)或许到*后你会发现,20个想法中只有一个值得贯彻。但你若从未像孩子那样包容每个闪过大脑的想法,就有可能和那一个好主意失之交臂了。所以当你试图解决问题时,去感受住在自己心里的那个小孩,真的会有效果。一切都始于浅显的思考。如果你遇到了一个自封为思维领袖或智者的人,对他的*高评价莫过于:“你真是个深邃的思考者。”去试试,观察他如何骄傲地膨胀。如果他的确如此反应,那么我们几乎可以断定,他对魔鬼式思考不感兴趣。魔鬼式思考意味着浅显,而非深奥。这是为什么?首先,所有大问题都已经被比我们聪明的无数人思考过了。它依然未被解决,这说明问题太难,得不到完整的解决方案。这种问题棘手、复杂,背后还充斥着顽固而扭曲的动机。当然,这世上的确存在真正聪慧的人,这些人或许应该深刻地思考。对于我们其余的人来说,想得太深意味着你要花很多时间做无用功。虽然浅显的思考在大思想家面前不会为你加分,但至少有几个值得一提的人倡导这种思考方式,比如牛顿。“解释大自然的全部,对于任何一个人,甚至一个时代来说,都相当困难,” 他写道,“与其用推测的方式解释一切,却对每一件事都无法确定,还不如确定一件小事,把其他的问题交给后人解决。”或许我们二人都有偏见。或许我们相信浅显思考,只是因为我们无法进行深刻的思考。我们没有解决过任何大问题,我们只是在问题的外缘下功夫。不论如何,我们的结论是,问小问题比问大问题要好很多。原因如下:1. 小问题因其性质而更少被提出和研究,甚至可能从未被提及。它们还是处女地,等待着被真正了解。2. 因为大问题往往由大量错综复杂的小问题构成,所以从大问题中的一个小处着手比揣测宏观答案更能带来进展。3. 任何一种改变都是艰难的,但在小问题上带来改变的可能性,比在大问题上要大得多。4. 想得太大,从字面上就意味着缺乏精确度,甚至只是猜测。当你问小问题时,或许重要性降低了,但至少你更确定自己在说什么。理论上听起来不错,但在现实中行得通吗?经验告诉我们,答案是肯定的。虽然我们在全球范围的灾难—交通事故导致死亡的问题上做得不多,但我们强调过之前被忽视的一种高危行为:醉酒行走。与其解决企业盗用公款这个大问题,我们根据华盛顿一家家庭经营的面包圈递送店的数据,找出了会让人们在工作时产生偷盗行为的原因(例如糟糕的天气和压力大的假期)。尽管我们没有研究如何避免儿童被枪击身亡的悲剧,但我们找出了一个更致命的儿童杀手:后院泳池溺水事故。这些小小的进展比起其他志同道合的浅显思考者的发现,显得更加微不足道。全球投入教育改革领域的资金高达上万亿美元,通常集中在系统的某种彻底革新—小班教学、改善课程体系、增加考试等。但就如我们之前指出的那样,教育系统中的“原材料”—学生往往会被忽略。会不会有小而简单并且廉价的介入方式,可以帮助到千百万学生呢?我们发现四名儿童里就有一名视力欠佳,而高达60%的“问题学生”都有视力问题。你若看不清楚,便无法正常阅读,这会使学习变得更加困难。即便在美国这样的富裕国家,视力检查也往往不太严格,视力与学习的关系也很少被研究。三位经济学家,保罗·格鲁维、艾伯特·帕克和赵蒙(音译),在中国碰巧发现了这个问题。他们决定在较为贫穷、偏远的甘肃省进行实践研究。在大约2 500名需要戴眼镜的四年级到六年级学生中,只有59个人戴了眼镜。所以经济学家们进行了一项实验。他们为其中一半学生免费提供眼镜,而另一半则一切照旧。一副眼镜大约15美元,这笔开销由世界银行承担。新戴上眼镜的学生情况如何?在戴上眼镜的一年之后,参照考试成绩,他们比没戴眼镜的另一半学生多学了25%~50%的知识。感谢15美元一副的眼镜!我们并不是说给学生配眼镜可以解决所有教育问题,完全不是这样。但当你一心往大处构思时,这种不起眼的小答案恰恰会轻易被你忽视。另一个儿童式思考的基本原则是,别畏惧明显。我们二人常常受公司或机构之邀,为其解决某些问题。进入公司之前,我们对它们的工作往往不甚了解。在大多数情况下,如果我们帮上了忙,主意都是在*初的几个小时内产生的—始于零了解,我们会问内行人士永不会屈尊去问的问题。就像大多数人不愿说“我不知道”一样,他们也不愿问简单的问题或观察藏在醒目之处的问题,因为那样做看上去不够老练。我们之前提过堕胎与犯罪关系的研究,那个想法就萌发于从《美国统计摘要》(Statistical Abstract of the United States)中看到的一组简单的数据。(经济学家只会把这类书籍当作消遣而草草翻阅。)那些数据表明什么呢?不过是美国堕胎数量在10年内从极少增长到每年约160万例,很大程度上是受罗伊诉韦德一案的影响—*高法院判定了50个州的堕胎合法。普通的聪明人看到这数字的增长,也许会立马跳到道德或政治的某种立场中。但是假如你依然能找到住在心中的那个孩子,你的**反应或许是:“哇!160万可不是个小数字,那么……它一定影响了什么!”你若愿意挑战显而易见的东西,便会问出很多别人想不到的问题。为什么那个谈话时显得很聪明的四年级学生答不出黑板上的任何一道题?没错,酒驾很危险,那醉酒走路呢?如果溃疡是压力和辛辣食物造成的,那为什么压力不大、吃得清淡的人也会得溃疡呢?就如爱因斯坦常说的那样:一切都应该越简单越好,而不是较简单。这种说法巧妙地指出了困扰着现代社会的矛盾:尽管我们对带来诸多进步和科技发展的复杂程序感激不尽,却同时也被它搞得晕头转向。我们很容易被复杂迷惑,然而简单中也存有真理。让我们暂时回到巴里·马歇尔—那个吞食细菌的澳大利亚英雄那里,他*终解开了溃疡的密码。你可记得,他的父亲是位工程师—在鸡肉包装厂、捕鲸船等地方工作。“我们家的车库里总是放着乙炔、氧乙炔、电动装置和机械装置。”他回忆道。他们曾一度住在遗留有很多军用废金属的大院旁边, 马歇尔整天都在里面兴高采烈地寻宝。“你能在那儿找到旧的鱼雷、漂亮的小发动机,还有高射炮—你还能坐在那儿摇它们的手柄。”在医学院上学时,马歇尔发现他同学的父母大多是公司高管或律师。他说其他同学大多“从没有机会摆弄电动装置、各种管子、压力机等玩意儿”。马歇尔的动手能力在电击青蛙时,特别能够派上用场。这种差异在马歇尔对人体的理解中也显示出来。医学史自然很长,偶有辉煌的时刻。尽管医学看似完全依赖科学,但其实它多多少少也受神学、诗歌甚至巫术的影响。因此,身体往往被看作一种难以捉摸的容器,被某种人类灵魂赋予了生命。这种观点认为,人体无比复杂,从某种角度讲是无法参透的。而马歇尔更多地把人体看作一个机器—当然是个奇妙的机器,它的运作基于工程学、化学和物理学的基本原则。虽然人体明显比旧鱼雷要复杂得多,但它依然可以被拆解、被摆弄,而且某些部位还可以被重新组装回去。马歇尔也没有忽视患者胃里满是细菌这一明显事实。在那时的传统观念中,胃部环境过酸,细菌便无法存活。而事实上,细菌的确活着。“看到它们的人总是把这点抛在脑后,直接去研究细菌下面的胃组织,”马歇尔说,“完全忽视布满胃组织表面的细菌。”于是他问了一个非常简单的问题:“这些见鬼的细菌在那儿干吗?”他接着证明了溃疡并不是垮掉的精神所致,更像是个爆了的轮胎—很容易修补,只要你知道方法。

魔鬼经济学3 作者简介

史蒂芬??列维特(Steven D. Levitt)芝加哥大学经济学教授,2003年约翰·贝茨·克拉克奖得主(该奖被视为诺贝尔经济学奖的重要指针),该奖授予美国40岁以下年度影响力经济学家。列维特1989年毕业于哈佛大学,1994年在麻省理工学院取得经济学博士学位,1997年进入芝加哥大学执教,两年后成为芝加哥大学经济学院终身教授。2002年,列维特被选为美国科学院经济学部委员。他还曾担任《政治经济学杂志》(Journal of Political Economy)和美国《经济学季刊》(The Quarterly Journal of Economics)的编辑。史蒂芬·都伯纳(Stephen J. Dubner)作家、记者、电台与电视人,曾就职于《纽约时报》,著有《骚动的灵魂》《一个英雄崇拜者的自白》《长两个肚脐眼的男孩》等作品。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