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成本管理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7-01
开本: 26cm 页数: 288页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43.2(8.3折) 定价  ¥52.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成本管理学 版权信息

成本管理学 本书特色

内容结构新颖,注重各门学科的联系与区别。根据国内外成本管理理论和实务的**研究成果进行归纳和总结。深入浅出,理论联系实际。

成本管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成本核算基本原理、成本计算方法、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成本预测、成本决策、成本控制、成本考核、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成本管理专题以及战略成本管理。

成本管理学 目录

目录
**章 总论 1
**节 成本的本质及概念 1
第二节 成本管理的含义及发展 6
第三节 成本管理的基本理论 9
第四节 成本管理方法体系 12
第五节 成本管理系统的设计 14
第二章 成本核算基本原理 17 1
**节 成本核算概述 17
第二节 费用要素的归集和分配 25
第三节 辅助生产费用归集与分配 39
第四节 制造费用归集与分配 49
第五节 生产损失的核算 52
第六节 生产费用在完工产品与在产品之间的分配 56
第三章 成本计算方法 64
**节 企业的生产特点 64
第二节 产品成本计算方法概述 67
第三节 品种法 69
第四节 分批法 80
第五节 分步法 88
第六节 分类法 105
第四章 成本报表编制与分析 111
**节 成本报表概述 111
第二节 成本报表编制 113
第三节 成本分析 120
第五章 成本预测、成本决策 137
**节 成本预测 137
第二节 成本决策 142
第六章 成本控制 154 1
**节 成本控制概述 154
第二节 目标成本控制 159
第三节 定额成本控制法 164
第四节 标准成本控制 173
第七章 成本考核 183
**节 成本考核概述 183
第二节 成本中心和责任成本 187
第八章 作业成本法与作业成本管理 193
**节 作业成本法概述 193
第二节 作业成本管理 201
第九章 成本管理专题 206
**节 质量成本管理 206
第二节 环境成本管理 218
第三节 人力资源成本管理 225
第四节 产品生命周期成本管理 233
第五节 物流成本管理 238
第十章 战略成本管理 248
**节 战略成本管理概述 248
第二节 战略成本管理的定位分析 260
第三节 战略成本管理的分析工具 268
第四节 战略成本管理与竞争战略分析 278
参考文献 289
展开全部

成本管理学 节选

**章 总论 本章学习目的:理解成本的本质、概念及作用;熟悉成本的基本分类;了解成本管理的发展历程,理解成本管理的基本含义;掌握成本管理的对象、目标和具体环节;了解成本管理的方法体系;了解成本管理系统的影响因素和设计原则;掌握成本管理系统设计的程序。 **节 成本的本质及概念 一、成本的本质 对于成本的认识和理解,*早源于马克思在《资本论》中对资本主义经济中商品价值的分析。马克思认为“按照资本主义方式生产出的每一个商品W的价值,用公式来表示是W=C+V+M。如果我们从这个价值中减去剩余价值M,那么在商品中剩下的只是在一个生产要素上耗费的资本价值C+V的等价物或补偿价值 商品价值的这个部分,即补偿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只是补偿商品使资本家自身耗费的东西。所以对资本家来说,这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 马克思的成本理论揭示了成本本质的经济内涵:成本是商品生产中耗费的活劳动和物化劳动的货币表现。可见,在商品生产中用以补偿资本家所消耗的生产资料价格和所使用的劳动力价格的部分,就是商品的成本价格,也是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C+V)的货币表现。所以,资本主义制度下的成本是由转移的生产资料价值和劳动力价格组成的。劳动者在生产中创造的剩余价值为资本家的资本增值,转化为利润,不包括在成本之内。 马克思对成本本质内涵的经典论述强调:成本是耗费和补偿的统一体。因此,应以资本耗费的价值部分作为成本计量研究的理论依据,同时应以成本价值的补偿尺度作为成本计量研究的实际出发点。 二、成本的概念 成本是商品经济的价值范畴,是商品价值的主要组成部分。人们要进行生产经营活动或达到一定目的,就必须耗费一定的资源(人力、物力和财力),企业在生产产品或提供劳务过程中所发生的资源耗费的货币表现是生产费用,生产费用的对象化称为成本。因此,成本是特定的主体为达到一定的目的而发生的可以用货币计量的代价。成本与费用的主要区别在于:成本是按一定对象所归集的费用,费用是为获得收入所发生的资产的耗费。 由于成本与管理相结合,成本内容往往要服从管理的需要,并且随着管理的发展而发展。不同目的、不同条件,形成了对成本信息的不同需求,因此就形成了各种不同的成本概念。如为预测、决策需要的变动成本、固定成本、边际成本、机会成本;为控制、考核需要的标准成本、可控成本、责任成本;等等。随着成本概念体系的完善与丰富,人们对成本认识的不断深化,逐渐形成了多元的成本分类。为正确理解各种成本概念,需要先清楚成本的分类。 三、成本的作用 现代企业制度是以完善的法人制度为基础,以有限责任公司为特征,以公司形态为代表的企业制度。为适应现代企业制度的发展需要,必须提高成本管理意识,加强成本管理,增强企业市场竞争能力。因此,成本在企业管理中具有十分重要的地位。 1.成本是生产耗费的补偿尺度 为了保证企业生产经营活动的不断进行,必须对生产经营过程中的耗费进行实物和价值上的补偿,这是企业简单再生产的基本条件。而补偿的标准是什么以及补偿多少,就需要通过成本来衡量,正确计算成本,不仅能够确认补偿的标准,而且也能确认企业的损益,在收入一定的情况下,成本越低,企业的利润就越多。因此,研究成本作为补偿生产耗费的能力,对企业的生产经营管理有重要影响。 2.成本是反映企业经营质量的综合指标 成本是综合反映企业生产耗费和经营质量的一项经济指标。企业经营管理的好坏、生产技术的高低、产品设计是否合理、劳动生产率的高低、原材料的消耗节约与否等,都能通过成本直接或间接地反映出来,但绝不能以牺牲必要的质量来换取成本的节约。因此,通过对成本预测、决策、计划、控制、分析和考核等工作,可以促使企业以及企业内部各单位加强经济核算,改进经营管理,在保证质量的前提下,有效控制各种生产耗费,降低成本费用,提高经济效益。 3.成本是制定产品或劳务价格的*低经济界限 价格是价值的货币表现。价格制定要体现价值规律的要求,但人们不能直接确定产品或劳务的价值,而只能通过成本计算间接地衡量其价值,虽然价格制定应考虑诸如国家的价格政策、产品或劳务的比价等诸多因素,但成本却是制定价格时必须考虑的因素。企业只有努力开拓,提高产品质量,降低成本,才能获得价格上的竞争优势,从而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4.成本是企业经营决策的重要依据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企业经营目标的确定、生产计划的安排、工艺方案的选择、新产品的研究开发等,都要由企业经营决策者决定。而成本指标是企业进行经营决策*重要的依据,如果经营决策正确,成本低,则利润高,经济效益好,社会效益也好;相反,经营决策失误,成本高,利润低,甚至亏损,企业就难以生存和发展。 5.成本是企业持续经营的条件 企业能否顺利持续经营下去,有赖于它是否有一定的市场竞争力,而市场的竞争取决于科学技术和人才的竞争,企业在新技术、引进优秀人才和新产品开发等方面的投入,在费用发生后的短期内可能效果并不明显,但能够潜移默化地改变企业员工素质,促进企业成本管理水平的提高。因此,这类成本发生多少,从某种程度上说,可以体现出企业今后发展后劲的多少。 四、成本的分类 为了适应成本核算、成本预测、决策和成本控制及绩效评估的需要,寻求进一步降低成本的途径,企业在生产经营以及决策管理过程中需要对成本做出不同的分类。企业成本可依据不同目的、按各种不同的标准加以分类。 (一)按成本的经济用途或职能分类 按经济用途或其职能,产品成本可分为制造成本和非制造成本。制造成本是指产品在制造过程中所发生的各项成本,一般可设置直接材料、直接人工和制造费用三个项目。 (1)直接材料。直接材料是指加工后直接构成产品实体或主要部分的原料、主要材料与外购半成品,以及有助于产品形成的辅助材料等。例如,铁矿石是钢铁企业炼钢的实体原料,布料是服装生产企业的主要材料。 (2)直接人工。直接人工即直接人工工资费用,是指生产中对材料进行直接加工制成产品所耗费的人工的工资、奖金和各种津贴,以及以工资总额为基数按规定比例支付的福利费、社会保险费等。 (3)制造费用。制造费用是指在生产过程中所发生的那些除了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以外的各种费用。具体是指企业各个生产单位(含分厂、车间)为组织和管理生产所发生的费用,以及生产单位的房屋、建筑物、机器设备等折旧费、设备租赁费(不包括融资租赁费)、机物料消耗、低值易耗品摊销、设计制图费、试验检验费、劳动保护费、季节性和修理期间的停工损失等费用。对于这部分费用,应该先归集到“制造费用”账户中,然后按照一定的标准进行分配,*后计入不同产品的成本。 (二)按成本与特定产品的关系或分配方式分类 在生产中所发生的各种耗费按其同特定产品的生产活动是否紧密相连进行分类,可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的全部生产(制造)成本划分为直接成本和间接成本。 (1)直接成本:与特定产品的生产活动具有直接联系,可以直接计入产品成本的生产耗费。直接材料和直接人工一般属于直接成本。 (2)间接成本:与特定产品没有直接联系,或者不易直接计入产品成本,而必须按照一定的原则或者方法进行分配,然后归由某种产品负担的有关耗费,如间接材料费和间接人工费等。在企业的成本核算中,间接成本需要采用适当的方法分配计入各种产品成本,企业的间接成本主要是制造费用。 (三)按成本的可盘存性分类 成本的可盘存性是指一定期间所发生的成本是否计入期末资产,并结转至下期。以可盘存性为标志,可将企业在一定会计期间所发生的全部耗费划分为产品成本和期间成本。 (1)产品成本(可盘存成本):在产品生产(加工制造)过程中直接变动并伴随生产量的变动,而做相应变动的有关耗费。如直接材料费和直接人工费等作为产品成本,它同产品的实际生产(加工制造)活动是密切相关的。 当产品制造完成并于当期实现销售时,产品成本即应作为产品销售成本,从当期销售收入中予以扣除;而当产品尚未制造完成,或者已完工但还未实现销售,则其成本应作为资产,在“在产品”或者“库存商品”账户中反映,并结转至下一会计期间。 (2)期间成本(不可盘存成本):按期间发生,与生产经营持续期相联系,与企业生产经营活动持续期的长短成比例的成本,其效益会随着时间的推移而消失,因此该种成本不应列入下期,而应在发生的当期全额列入损益表,作为当期销售收入的扣减项目。例如,某一会计期间发生的销售费用、管理费用、财务费用等。 (四)按成本的可控性分类 按成本费用发生是否可控为标志,成本可分为可控成本和不可控成本。可控成本主要是指各种被考核对象的成本的发生是可以被掌握、计量控制和调节的成本。否则就是不可控成本。成本的可控与否主要是针对责任中心来讨论的。 (1)可控成本。可控成本是指能在一个责任单位(包括部门、生产车间、工段、班组,甚至个人等)的职责范围内加以调节、掌握和控制的成本。可控成本受责任单位工作好坏的影响。可控成本属于责任成本,需要进行成本考核。 (2)不可控成本。不可控成本是指不能在一个责任单位或个人的职责范围内加以调节、掌握和控制的成本。 必须明确的是,成本是否可控并不是固定指什么项目的成本,而必须同一个具体的责任单位或个人职责联系起来。某项成本从某一责任单位来看,是不可控成本,但是对另一个责任单位或个人来说,就有可能是可控成本。因此,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具有一定的相对性。就整个企业来说,所有成本都应该是可控的,如原材料的采购从生产车间看是不可控的,而对于负责采购业务的责任单位来看,则是可控的。另外,理解成本可控性还必须同成本发生的时间相联系进行考察。例如,制造成本在产品设计阶段、成本的决策和计划阶段尚未发生,基本上都是可控的;在产品生产过程中,产品成本只是部分可控,而在产品完工之后,制造成本已基本形成,也就无所谓可控与不可控的分析了。因此从这方面来看,事前控制也就应作为成本控制的重点。将成本划分为可控成本与不可控成本,对责任单位的绩效评价工作非常重要。 (五)按成本性态分类 成本性态(成本习性),是指成本总额与特定业务量在数量方面的依存关系。业务量可以使用多种计量单位表现。在一般条件下,业务量通常是指生产量或销售量。按性态分类,成本可分为变动成本、固定成本和混合成本三类。 1.变动成本 变动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随业务量增减变化而成正比例变动的成本。变动成本具有两个特点:一是变动成本总额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即业务量增加,变动成本总额随之增加,业务量减少,变动成本总额随之减少;二是单位变动成本是不变的。 变动成本的内容一般包括:直接材料、直接人工(计件工资形式)和制造费用中随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动力费、燃料费、物料用品费、外部加工费、外购半成品,按销售量或销售收入的百分比支付的销售佣金以及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的一些管理费用和销售费用。 2.固定成本 固定成本是指在相关范围内其成本总额不受业务量增减变动影响而固定不变的成本。固定成本具有两个特点:固定成本总额的不变性和单位固定成本的反比例变动性。由于固定成本的总额保持不变,必然导致单位业务量负担的固定成本将随业务量的变动成反比例变动。 固定成本的内容一般包括房屋设备租赁费、保险费、广告费、不动产税、按使用年限法计提的固定资产折旧费、管理人员薪金等。 3.混合成本 在实际工作中往往会碰到这种情况:有些费用既不属于变动成本,也不属于固定成本。因为它们既不是与业务量成正比例变动,也不是固定不变的,而是业务量增加时费用也适当增加,业务量减少时费用也适当减少。这种成本具有变动与固定的双重性质,所以称为混合成本。这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