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时代企业--能力制胜

时代企业--能力制胜

作者:张玉臣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6-01
开本: 16开 页数: 257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113.8(7.2折) 定价  ¥15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时代企业--能力制胜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89160
  • 条形码:9787030689160 ; 978-7-03-068916-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时代企业--能力制胜 本书特色

帮助企业实现以\"持续及卓越的创新能力\"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即达到以\"能力致胜\"的境界。

时代企业--能力制胜 内容简介

没有成功的企业,只有时代的企业。时代企业必须能够站在时代潮头、洞悉时代逻辑、引领时代发展,而其背后要求的则是具备持续提升的创新能力!在科技飞速发展、时代快速更迁、商业生态急剧演化的背景下,企业创新能力必须从低到高、从简单到复杂、从单一到系统逐步拓展和升级。柯达、诺基亚的故事不断重演的商业实践表明:企业创新能力的持续升级和改进并非易事儿。在商业时代出现革命性更迭的时候,企业所需要的不仅是同质创新能力从低到高的积累,还需要升级跃升到更高层次,实现创新能力革命性的质的飞跃。而不同质的创新能力具有不同的生成和演化规律,需要依托不同的核心要素和创新活动,其合理的构建模式和机制也不尽相同。本书对企业创新能力基本构成、演化机理、构建模式等进行深刻揭示,提出基于商业生态与创新逻辑不断演化视角、企业构建和持续改进创新能力的有效路径好模式,以帮助企业实现以"持续及很好的创新能力"来应对不断变化的时代,即达到以"能力致胜"的境界。

时代企业--能力制胜 目录

目录
**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及主要类型 1
**节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能力需求 1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及类型 28
第二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结构及核心能力 47
**节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结构 47
第二节 企业核心技术及核心技术能力 76
第三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生成与发展进化 104
**节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生成机理 104
第二节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发展进化 116
第四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提升路径与实践 155
**节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合理路径 155
第二节 提升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典型实践 177
第五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模式与路径 200
**节 构建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主要模式 200
第二节 基于案例的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构建路径 229
参考文献 253
后记 256
展开全部

时代企业--能力制胜 节选

**章 企业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及主要类型 古今中外优秀和卓越企业的成功实践都已经证明,持续创新是其发展不竭的动力。然而,企业创新并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做到持续创新则更难。其难就在于能力,即企业在技术创新实践中,不仅要取得预期的创新成果,还要培育和形成持续创新的能力。21世纪初,在对我国改革开放前30年经济社会发展,特别是装备制造等重要产业发展情况进行总结时,我们得到的*深刻教训是:在引进技术装备进行生产组装的过程中,没有获得核心关键技术,更没有形成相应的技术能力。审视第二次世界大战后众多国家经济发展的实践,大量事实足以证明:技术能力并不会随着技术装置、生产线从发达国家向后发国家的转移而自动移植,当然更不会从天而降。显然,技术能力与生产制造能力不是孪生兄弟,技术创新能力有更深层次的生成机理与演化规律。充分认识和把握这种机理和规律,是企业构建和形成技术创新能力的重要基础和前提。 **节 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能力需求 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的生成及演化规律,首先需要对其进行解构,以科学的视角认识技术创新能力本身及其影响因素。我们知道,能力并不是一个抽象的学术名词,而是与特定主体的活动水平或行为结果相伴而生的。就某一特定主体而言,能力是指其在某一领域从事特定活动或完成特定任务的可能性。企业技术创新能力可以理解为某一企业在从事技术创新活动或完成创新领域特定任务时的内在潜力及外在表现。由于创新活动具有多种类型或创新领域具有多元任务需要完成,企业技术创新能力也应该是多元的。显然,准确认识企业技术创新能力,首先需要认识企业从事或承担的技术创新活动或任务。 一、企业技术创新活动及主要类型 由于人们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类型及特征的认识直接影响对技术创新能力概念及构成的认知,有必要对学术界关于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类型及特征的认识演化进行梳理。实际上,人们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并非在熊彼特提出其概念后很快就达成了共识;人们对创新活动类型及特征的认识纷争则更为多元和持久,时至今日依然处在发展过程中。 (一)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特征认识的演化 1.熊彼特等学者的早期认识 回顾对企业技术创新活动类型及特征的认识历史,不能不涉及创新概念的提出者约瑟夫 熊彼特(Joseph Alois Schumpeter)。熊彼特(1991)在《经济发展理论》中提出了经济增长非均衡变化思想,认为导致经济增长恒常状态(stationary state)被破坏的原因在于:少数天才企业家使用技术变革成果对生产工具等进行了改进,并将这种活动视为创新。1934年,《经济发展理论》译成英文版时使用了“创新”(innovation)一词。其实,熊彼特在提出创新概念及作用时,就注意到了创新活动对人才能力及禀赋的特殊要求。他将创新定义为技术在商业上的首次应用,并明确其是以企业家精神为基础、以创造价值为根本追求的商业活动。熊彼特认为,创新本质上是一种生产函数的转换,是一种生产要素与生产条件的新组合,是以超额利润或经济价值为追求的经济活动。因而,创新的主体是那些具有创造性破坏精神,敢于承担创新风险,并对社会经济发展起到推动作用的企业家。熊彼特特别强调:创新首先是一个精神活动,企业家对创新风险和不确定性的承受、识别和排除能力,是其与其他社会人群的主要区别。因而,“经理并不都有资格被称为企业家,只有对经济环境做出创造性的反应以推进生产增长的经理才能被称为企业家”。熊彼特甚至提出企业家的三个基本特征:**,具有创建一个私人商业王国或一个皇朝(虽然不一定是)的梦想与坚强的意志,以获得自己期盼的权力和独立感觉,而且这种梦想与意志坚不可摧。在熊彼特看来,对于没有其他机会获得社会名望的人来说,商业上成功的引诱力特别强烈。第二,具有征服困难、表明自己出类拔萃的愿望,而且求得成功不仅是为了成功的果实,更是为了成功本身。因而,企业家从来不畏惧困难,从来不会中途退缩或者半途而废,勇往直前、战胜困难和挑战是他们的内在禀赋。第三,把创造的过程、完成创造任务当作快乐的体验,或者是施展个人能力和智谋的欢乐。也许创新的结果对他们具有巨大激励作用,但创新、创造过程中的欢乐可能是他们更本真的追求。 基于当时的社会物质基础和经济发展水平,熊彼特将创新具体分为五种活动:一是引入一种新技术、新产品或提高现有产品的质量;二是引入一种新的生产方法或工艺流程;三是开辟一个新的市场空间或领域;四是利用一种新的原材料或半制成品供给来源;五是采用一种新的组织方法。通过比较可以看出,前四种主要是技术创新活动,第五种属于管理创新活动。从此可以看出:首先,熊彼特认识的技术创新活动并不包括技术发明和创造活动,而主要是技术应用活动;其次,技术创新中的技术是广义概念,不仅包括改进产品档次、性能、质量及生产工艺过程的手段和方法,也包括改进管理组织效率的手段和方法。 索罗(S.C.Solo)是*早对技术创新活动过程进行揭示的学者。其在熊彼特创新概念的基础上,进一步研究了创新实现的条件。索罗注意到:创新并不是由企业家单一主体完成的活动。Solo(1951)在发表的Innovation in the capitalist process:a critique of the Schumpeterian theory(《在资本化过程中的创新:对熊彼特理论的评论》)一文中提出技术创新活动的“两步论”:一是新思想及创意的来源;二是创新的发展和实现。“两步论”实现了对创新活动的分解,被认为是创新概念认识新的里程碑,也启发了人们从实践的角度思考不同创新活动对人才能力及禀赋的需求。考察人类社会19~20世纪技术从产生到在经济中实际应用:1821年发明的电动机到1886年实现应用,其间经历了65年;1820年发明的电话到1876年实现应用,其间经历了56年;1922年发明的电视机到1834年实现应用,其间经历了12年。图1-1为索罗的技术创新“两步论”模型。 技术创新 = 创新来源及开发 + 创新发展和实现 图1-1 索罗的技术创新“两步论”模型 从技术发明到其应用十几年到几十年不等的周期说明:技术发明与技术应用两类活动绝大多数是由不同主体完成的。这种现象促使人们思考:为什么创新思想及创意开发者不直接将自己的成果开发为具有实用价值的技术,进而将技术转为商业价值呢?或者说,为什么知识及思想的创新者要将实现市场价值的机会留给他人呢?实际上,这是创新过程中两类不同性质的活动。哈佛商学院的西奥多 莱维特(Theodore Levitt)教授专门研究了这个问题。他通过实践观察发现:创造力、创意并不等于能够导致企业发展和富足的创新。他还借助心理学工具说明:从事新思想及创意开发的“创造型人才”并不愿意承担组织及社会责任,他们在意的是引起人们的关注和新技术的发明,而不是组织的经济业绩。实际上,西奥多 莱维特没有进一步追问:为什么“创造型人才”不愿意承担组织及社会责任呢?真的是由于承担组织及社会责任不能引起人们的注意吗?事实可能并非如此。更深层次的原因在于:从事创造和承担组织及社会责任不仅需要不同的活动动机,更需要不同的个人能力和禀赋。只要通过简单的实践观察就可以发现:“创造型人才”缺乏承担组织及社会责任的能力和禀赋,没有做这方面工作的兴趣。尽管西奥多 莱维特阐释的原因并非完全准确,但他提出的见识无疑是正确的:把“创新实现”交给“创造型人才”是*糟糕的事情。 随着人们对创新重要性的认识逐步提高,激发创新的欲望日益强烈,对创新过程机理的研究更加深入。Lynn和Carhart(1963)开创了从创新时序过程角度描述技术创新的思路,认为技术创新是“始于对技术的商业潜力的认识而终于将其完全转化为商业化产品的整个行为过程”。这样,技术创新活动便可以分解为“对技术潜力进行分析和判断、技术开发及应用、产品设计及制造、产品市场实现”等多个环节。Enos(1986)通过对韩国产业政策的研究,发现技术创新实际上是发明、选择、资本投入、组织建立、计划实施、开辟市场等多种行为综合的结果。显然,Enos对技术创新活动的认识更宽泛,其将技术发明也纳入了创新过程中。Mansfield(1962)主要从产品创新角度对技术创新进行了阐释,认为产品创新是从企业对新产品的构思开始,以新产品的销售和交货为终结的探索性活动。显然,企业技术创新对主体能力的要求更加多元和丰富。 总之,随着人们对技术创新活动及过程机理的认识不断深化和拓展,技术创新活动过程被分解为更多环节。人们也越来越清楚地认识到,系统的技术创新是多个环节、多元主体、多种活动或行为的集合,既包括多个活动或行为在特定时点的并行推进,也包括不同活动或行为在时序上的逐步延续,是技术知识发明创造、技术知识应用性开发、技术应用及资本筹集、技术产品市场拓展、企业商业化运作等多种行为的集合。然而,不论学者对创新过程如何分解,将创新活动分成几种类型,上述学者的基本认知和思想都可以归结为创新的技术推动模型或线性模型。 技术推动或线性模型是指将创新描述为按照基础研究、应用研究、试验开发顺序发展的过程。这个模型的代表人物是美国科技政策及管理的奠基人万尼瓦尔 布什(Vannevar Bush)。布什等(2004)在其出版的经典图书《科学:没有止境的前沿》中提出:科学研究可以明确地分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基础研究主要由好奇心驱动,目的在于认识自然和理解自然,其基本动力是个人的求知欲望和兴趣;应用研究是实践需求导向,目的在于知识在实践中的应用,其基本动力是知识的实际需要。从基础科学研究到科技创新的发展,沿着线性路径逐步推进,即基础研究产生新知识、新知识推动应用研究,应用研究转换和发展为技术创新。显然,基础科学研究是科技创新的重要源泉,没有基础科学研究,就没有科技创新。技术推动或线性模型如图1-2所示。 图1-2 技术创新的技术推动或线性模型 2.罗森伯格等的深化认识 在随后的创新活动特征研究中,人们不仅认识到创新过程中多元主体的互动性和多种活动的集成性,还发现真正的创新并非线性发展过程。首先,对企业技术创新来源的研究发现,绝大多数的技术创新并不来源于技术推动,而是来自企业及社会生产实践需求,特别是来自市场需求的拉动。因而,进入20世纪60年代后半期,学者开始重视需求在创新中的地位与作用,强调众多创新是消费者需求拉动的结果,而研究开发只是对市场需求变动所作出的一种反应。表1-1为美国和英国两个国家企业技术创新的来源。显然,技术创新的线性发展模型并不是解释技术创新活动过程的**理论。对创新活动特征认识的深化,也引致对从事创新的个体及企业能力需求的提升。企业开展技术创新活动,不仅要关注相关技术的发展趋势及孕育的潜在机会,更要洞悉市场需求的不断变化和发展,从市场中捕捉更多、更现实的技术创新机会。 表1-1 美英两国技术创新的来源 其次,有些学者基于理论逻辑和实践考证,并不认同布什等对创新活动演化和发展的认识。早在1951年,美国国家科学基金会的理事会—国家科学委员会的首任主席詹姆斯 布赖恩特 科南特(James Bryant Conant)就指出: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之间并没有明显界限,求知目标和应用目标之间存在着交叉。Mowery和Rosenberg(1991)也指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的划分常常是事后的。很多学者认为,在科学研究和创新活动实践中,不论是从认识内容、研究者动机还是从研究者所在机构的运行特点等进行考察,都无法将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从实质上分离。更多的学者认为,基础研究与应用研究紧密联系在一起,而且彼此之间可以相互转换。甚至有些学者认为,创新的不同环节之间存在着多重交互和反馈关系。 Kline和Rosenberg(2009)发表了经典文章An overview of innovation(《对创新的总体看法》),从四个方面论述了线性模型的不足:一是没有反馈路径,既没有来自发展过程中的反馈,也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