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清代《礼仪》学史

清代《礼仪》学史

作者:邓声国
出版社:人民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小16开B 页数: 806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05.1(7.1折) 定价  ¥1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清代《礼仪》学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010225258
  • 条形码:9787010225258 ; 978-7-01-022525-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清代《礼仪》学史 本书特色

《仪礼》为儒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之一,“十三经”之一,为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仪礼》在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全面、系统的剖析和总结了清一代《仪礼》诠释的客观史实和发展线索,勾勒出清代《仪礼》学发展的内在学术体系及其学术演进规律、特点与色。

清代《礼仪》学史 内容简介

《仪礼》为儒家“三礼”(《周礼》、《仪礼》、《礼记》)之一,“十三经”之一,为中国春秋战国时代的礼制汇编,记述有关冠、婚、丧、祭、乡、射、朝、聘等礼仪制度。中华民族有着五千年的文明史,素有“礼仪之邦”之称,而《仪礼》在中华传统思想文化发展史上扮演着重要角色。本书将清代《仪礼》诠释学术史置身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思想文化史的大背景下,分为清前期、清中期、清后期三个阶段,即礼经研究的萌发期、兴盛期、衰微期,力求在充分释读清代《仪礼》文献和相关背景文献的基础上,借助典型解剖、分析归纳、比较研究、训诂考据等方法,尽可能做到微观研究与宏观研究、定性分析与定量分析相结合,对这一时期约270年礼经学史上众多流派的代表性人物和代表性礼经文献进行一次较全面、系统的剖析和总结,理清有清一代《仪礼》诠释的客观史实和发展线索,勾勒出清代《仪礼》学发展的内在学术体系及其学术演进规律、特点与色。

清代《礼仪》学史 目录

序 导论 **节 研究对象和范围 一、研究对象 二、研究范围 第二节 研究视角和方法 一、研究视角 二、研究方法 第三节 研究现状述评 一、文献学层面整理与研究 二、学术思想史层面研究 三、礼学个案层面研究 四、通论著作评述式研究 **章 清前期的《仪礼》学研究 **节 《仪礼》学复兴的背景 一、明清政权的更迭与思想钳制 二、清廷官方对经学的倡导 三、变革岁月中的学术分野 四、学界礼学思潮的兴起 第二节 《仪礼》学研究复兴的萌芽 一、晚明遗老倡导《仪礼》研究 二、张尔岐与《仪礼郑注句读》 三、姚际恒与《仪礼通论》 第三节 创发新说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万斯大与《仪礼商》 二、毛奇龄与《仪礼》学研究 第四节 淹通汉宋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李光坡与《仪礼述注》 二、方苞与《仪礼析疑》 三、蔡德晋与《礼经本义》 四、吴廷华与《仪礼章句》 第五节 张扬朱学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姜兆锡与《仪礼经传内外编》 二、任启运与《肆献稞馈食礼》《朝庙宫室考》 三、盛世佐与《仪礼集编》 四、胡抡与《礼乐通考》 五、梁万方与《重刊朱子仪礼经传通解》 第六节 经俗互贯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汪琬与《丧服或问》《古今五服考异》 二、徐乾学与《读礼通考》 三、朱轼与《仪礼节略》 四、朱建子与《丧服制考》 第七节 三礼馆与《仪礼义疏》 一、三礼馆的诏开 二、《仪礼义疏》的著述体例 三、《仪礼义疏》的学术取向 四、《仪礼义疏》的学术影响 第八节 其他学者的《仪礼》学研究 一、江永与《礼经纲目》 二、沈彤与《仪礼小疏》 第九节 本阶段研究旨趣与特色 一、思想史层面的研究考察 二、礼经学层面的研究考察 三、诠释学层面的研究考察 四、经学地理学层面的研究考察 第二章 清中期的《仪礼》学研究 **节 《仪礼》学兴盛的背景 一、清廷崇奖经学格局的确立 二、汉学考据学风的兴起 三、学界礼学思潮的嬗变 第二节 汉学考据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惠栋与《仪礼古义》 二、戴震与礼经文献整理 三、凌廷堪与《礼经释例》 四、胡承珙与《仪礼古今文疏义》 第三节 淹通汉宋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焦以恕与《仪礼汇说》 二、韦协梦与《仪礼蠡测》 三、胡匡衷与《仪礼释官》 第四节 尊尚郑学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褚寅亮与《仪礼管见》 二、张惠言与《读仪礼记》《仪礼图》 三、凌曙与《仪礼礼服通释》《礼说》 四、丁晏与《仪礼释注》 第五节 张扬朱学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杨丕复与《仪礼经传通解》 二、尹嘉铨与《仪礼探本》 三、秦蕙田与《五礼通考》 第六节 专事校勘的《仪礼》学研究 一、沈廷芳与《仪礼注疏正字》 二、金曰追与《仪礼经注疏正讹》 三、卢文弨与《仪礼注疏详校》 四、阮元与《仪礼注疏校勘记》等 五、黄丕烈与《严本仪礼郑氏注校录》 第七节 其他学者的《仪礼》学研究 一、崔述与《五服异同汇考》 二、程瑶田与《丧服文足征记》《仪礼经注疑直》 第八节 《四库全书》编纂与《仪礼》学研究 一、四库馆的诏开 二、《四库全书》的编纂 三、《四库全书总目》之《仪礼》文献纂修思想 四、《仪礼》文献编纂的学术影响 第九节 《仪礼》文献的广泛传播 一、书院讲学与礼学人才培养 二、家塾教育与礼学读物普及 三、文献刊刻与《仪礼》传播 第十节 本阶段研究旨趣与特色 一、思想史层面的《仪礼》研究考察 二、礼经学层面的《仪礼》研究考察 三、诠释学层面的《仪礼》研究考察 四、经学地理学层面的研究考察 第三章 清后期的《仪礼》学研究 **节 《仪礼》学发展的背景 一、动荡岁月中的学术分野 二、调和汉宋的礼学思潮 三、印刷出版业的新发展 第二节 汉学考据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陈光煦与《仪礼通诗释》《礼经汉读考》 二、孙诒让与《仪礼注疏校记》 三、俞樾与《仪礼平议》等 四、于鬯与《香草校书》 第三节 折中旧说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胡培翚与《仪礼正义》等 二、曹元弼与《礼经校释》等 三、吴之英与《仪礼爽固》等 第四节 尊尚郑学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郑珍与《仪礼私笺》 二、张锡恭与《丧服郑氏学》 第五节 考经证俗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张华理与《丧服今制考》等 二、高骧云与《考礼》 第六节 今文学派的《仪礼》学研究 一、邵懿辰与《礼经通论》 二、廖平的礼经学史观 三、康有为的礼经学史观 四、皮锡瑞的礼经学史观 第七节 其他学者的《仪礼》学研究 一、刘沅与《仪礼恒解》 二、黄以周与《礼书通故》 三、梁启超的礼经认知观 四、刘师培与《逸礼考》《礼经旧说》 第八节 《仪礼》文献的传播与接受 一、文献刊刻与礼学传播 二、书院讲学与礼学授受 三、礼学读物的编纂与普及 第九节 本阶段研究旨趣与特色 一、思想史层面的研究考察 二、礼经学层面的研究考察 三、诠释学层面的研究考察 四、经学地理学层面的研究考察 结语 一、清人《仪礼》学研究之总述 二、清人《仪礼》学研究的启示 参考文献 索引 后记
展开全部

清代《礼仪》学史 作者简介

邓声国,1969年6月生,江西上饶人。文学博士,教授,主要从事先秦两汉文学、中国古典文献学、传统经学等领域的学术研究。1994年,本科毕业于南昌大学中国语言文学专业;1995年考入南昌大学,攻读汉语史专业硕士研究生,1998年6月获硕士学位;2001年考入山东大学攻读中国古典文献学专业博士研究生,2004年6月获博士学位。现为井冈山大学人文学院副院长,井冈山大学一级学科中国语言文学、二级学科中国古代文学学科带头人,井冈山大学汉语言文学专业专业带头人;山东师范大学合作博士生导师,重庆师范大学、济南大学、江西科技师范大学兼职硕士研究生导师,中华文学史料学学会古代文学史料研究分会常务理事,江西省民俗与文化遗产学会副会长,江西省中国古代文学专业委员会副会长,江西省文艺学会常务理事。至今已在《光明日报(理论版)》、《社会科学战线》、《学术界》、《孔子研究》、《民俗研究》、《古汉语研究》、《清史论丛》、《图书馆工作与研究》、《中国文哲研究集刊》(台湾)等各类学术期刊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出版《清代“五服”文献概论》、《清代〈仪礼〉文献研究》、《〈仪礼〉文献学》、《钱大昕评传》(第二)、《王逸〈楚辞章句〉考论》、《欧阳修赋评注》、《刘辰翁词评注》、《五德:忠孝节勇和》等学术专著12部,点校整理《礼经释例》、《仪礼释官》、《江西旅游文献名迹卷?谷村仰承集》、《万寿宫通志》(第二)等古籍文献8部,先后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项目1项,省部级项目多项,获省部级奖项2次。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