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宇宙、量子和人类心灵
-
>
考研数学专题练1200题
-
>
希格斯:“上帝粒子”的发明与发现
-
>
神农架叠层石:10多亿年前远古海洋微生物建造的大堡礁
-
>
二十四史天文志校注(上中下)
-
>
声音简史
-
>
浪漫地理学:追寻崇高景观
中国科技之路·总览卷·科技强国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88057
- 条形码:9787030688057 ; 978-7-03-068805-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科技之路·总览卷·科技强国 本书特色
本书是由中国编辑学会具体组织、15家科技类出版社共同出版的2021年重大主题出版任务。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实施创新发展战略、建设科技强国的重大决策为切入点,以科普图书形式向读者介绍新中国成立以来取得的重大科技发展与成就,以此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本书为丛书总览卷,描述了我国的科技事业在党和政府的领导下,在一代代科技工作者的艰苦努力下从百废待兴、科技基础薄弱,到现在科技大国、科技强国的跨越发展历程,聚焦阐述反映我国主要科技成就的科研项目、重大科技进步以及战略性突破等,介绍我国科技领域的重大科技发展与成就,向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献礼。
中国科技之路·总览卷·科技强国 内容简介
本书以新中国科技发展宏观历程为主线,以新中国科学事业发展的部分重点、亮点为切入点,力求以点带面,点面结合,展现出在中国共产党的**下,我国科技事业取得的辉煌成就。
中国科技之路·总览卷·科技强国 目录
目录
做好科学普及,是科学家的责任和使命/侯建国 i
科技开辟崛起之路 出版见证历史辉煌/郝振省 iii
本卷前言/杨玉良 黄庆桥
**篇
科技强国,中华崛起
一、辉煌历程 2
二、伟大成就 18
三、历史经验 24
第二篇 辉煌的历程
一、向科学进军 30
东方巨响:中国**颗原子弹的研制 30
利剑出鞘:中国导弹的崛起之路 38
飞天圆梦:“东方红一号”卫星的诞生 46
深海铸剑:中国核潜艇的秘密历程 54
开创先河:人工全合成牛胰岛素 62
天堑通途:武汉长江大桥的建设历程 70
探索粒子:王淦昌和反西格玛负超子的发现 77
呦呦鹿鸣:百岁诺奖终圆梦 85
翻天覆地:大庆揭开油气开发新篇 章 93
二、科学技术是**生产力 101
神农躬耕:天涯海角稻花香 101
国之光荣:秦山核电站建设始末 109
碰撞前沿:三大加速器的建设历程 116
无翼而飞:中国光纤通信工程的建立 124
敢为人先:大型数字程控交换机的诞生 131
万象峥嵘:“风云”系列气象卫星 138
国有王选:汉字激光照排系统的创新 146
独出机杼:丙纶级聚丙烯树脂的成功研制 153
三、科教兴国 160
高峡平湖:国之重器三峡工程 160
基因蓝图:我国参与的人类基因组绘制完成 168
荣“花”富贵:转基因抗虫棉 175
天下粮仓:中国科学家率先绘制出水稻基因图谱 183
华夏超算:中国超级计算机的崛起 190
粲然可观:中国高清电视产业的发展 197
生命之问:克隆技术 204
猛龙冲天:自主研制歼-10战斗机 212
四、自主创新 220
神舟飞天:遨游苍穹的中华航天梦AR 220
蛟龙探海:中国挺进深蓝之路AR 227
因地制宜:西气东输工程的决策历程 234
能源巨网:中国特高压输电发展历程 241
问鼎之战:在高温超导之争中取得领先 248
骏驰华夏:中国高铁的“逆袭”之路 256
飞向广寒:中国探月工程的先锋卫星 263
神奇天路:青藏铁路决策建设简史 270
申城之光:上海光源的大科学研究平台 278
五、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285
领航星际:北斗卫星定位导航系统的研制历程 285
浴火重生:“长征五号”重型运载火箭的研发历程 293
不叹伶仃:港珠澳大桥的建设历程 301
极目寰宇:中国的FAST射电望远镜AR 308
量子争霸:中国在量子计算机领域的突破 315
未来之钥:人工智能在中国的崛起与前瞻 322
中华玉宇:建造先进的空间站实验室 330
联通天下:从“时代的5G”到“5G的时代” 337
息壤填海:河道疏浚大型设备挖泥船 344
巨龙初醒:“华龙一号”并网成功始末 351
第三篇 建设世界科技强国
一、时代背景 360
二、基本路径 363
三、光明前景 367
中国科技之路·总览卷·科技强国 节选
**篇 科技强国,中华崛起 一、辉煌历程 (一)新中国科技事业的恢复与初步发展 新中国成立时,全国科技人员不超过5万人,其中专门从事科研工作的人员仅600余人,专门的科学研究机构仅30多个,科研设备严重缺乏,基础条件极其落后,部分科学家流落海外,现代科学技术几乎一片空白。恢复和发展经济对科技事业的发展提出迫切要求。在党和政府强有力的领导下,我国科技事业逐步走上了正常发展的轨道。 恢复科技事业的正常发展,首先要恢复中国的科技体系。1949年9月21日,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届全体会议在北平(今北京)召开,会议讨论了建设国家科学院的提案。1949年10月25日,科学院被正式命名为中国科学院,11月1日,中国科学院在北京开始办公。 中国科学院先后接收了北平研究院、中央研究院等研究机构位于北京、上海、南京等地的各个实验室和研究所,并在反复酝酿斟酌之后进行了改编重整,设立15个研究所、1个天文台和1个工业实验馆,并筹建4个研究所。 1953年11月,中国科学院党组向党中央提出成立学部,设学部委员。1955年6月初,中国科学院学部成立大会在北京召开。会议通过了中国科学院**个五年计划纲要草案,提出了在此期间的10项重点任务。在随后进行的制定国家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组织全国性学术会议、评定和实施自然科学奖励,以及分工领导中国科学院各研究所科研工作等方面,学部都起到了无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与此同时,各地方政府在接管旧中国留下的科研、试验机构的基础上,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迅速恢复、调整并建立当地的研究机构。截至1955年前后,中国科学院共有科研机构44个、职工7978人,其中科研人员2977人;全国共有地方科研机构239个、研究人员4000余人。经过几年的发展,我国的科研机构和科技工作者数量得到了显著的提升,为以后的科技发展事业奠定了基础。 科技人才队伍的组建是建立新中国科技体系的必然要求。高等院校是科技人才的摇篮,新中国的建设更是需要大量的工科人才。然而,1949年,全国共有高等院校205所、在校生11.7万人,平均每万人中仅有高等院校学生2.2人,且以文科生为主。工科院校的学生人数不仅完全不能满足经济发展的需要,而且还面临着地区分布不合理、师资设备分散、系科庞杂、教学不切实际、培养人才不够专精等问题。 由此,中央人民政府决定实施“以培养工业建设人才和师资为重点,发展专门学院,整顿和加强综合性大学”的方针,对全国高等院校进行大规模调整。到1954年,全国高等院校调整到181所,在校生人数达到25.5万人。工科专业数达到总专业数的一半,高等工科院校基本上形成了机械、电工、建筑、化工等学科专业比较齐全的新格局,师范、农林、医药院校也有所增加,为今后科技人员的来源提供了良好的保障。 在科技人才政策方面,新中国对旧中国留下来的知识分子实行留用政策,在全面接收旧中国科学技术机构和教育机构的同时,尽*大努力把原来在这些机构工作的科技人员留下来服务于新中国的科技事业。1956年1月,中共中央召开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会议,《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提出,除了必须依靠工人和广大农民的积极劳动外,还必须依靠知识分子的劳动。由此,知识分子政策得到了初步明确和界定。 根据有关部门统计,截至1950年8月,在国外的中国留学生有5541人,其中,专攻理工农医学科的占70%。他们之中的许多人已经在自己的研究领域有所成就。大约从1949年到1957年春天,新中国迎来了海外人才归国的热潮,回国的人数在3000人左右,可以说为新中国科技事业输送了极为宝贵的新鲜血液。 除了积极欢迎海外留学人员回国外,党和政府高度重视科技人才的培养。在努力扩大高等院校的招生与办学规模的同时,向苏联及东欧国家派遣留学人员。截至1960年,中国先后选派专家1000余人、留学生和实习生8310人到苏联学习。这些留学生中的多数日后成为我国各个领域建设的技术骨干,有些还是我国科技领域和某些学科的开创者与奠基人。 新中国成立之初,面对西方世界的封锁禁运,我国只能通过苏联学习先进科学技术。1950年2月,中苏签订了《中苏友好同盟互助条约》,开始了全领域的合作。中国科学院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学习苏联:不仅与高等学校同时开始派留苏学生、组织代表团访问苏联,而且聘请苏联专家担任顾问。苏联派出了大批科技专家帮助中国开展经济建设,先后有数千名专家来我国工作。在1951~1958年来华的1200位专家中,理工科方面的专家就有794人。应当说,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的中苏科技交流,在我国科技的恢复与发展的过程中发挥了极其重要的作用。 (二)“向科学进军” 1956年,党中央发出“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全国掀起学科学、用科学的高潮。“百花齐放、百家争鸣”方针的提出和《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的制定,推动了我国科技事业的发展,培养了科技人才队伍,我国科技迈开了独立前进的步伐。 在1956年初召开的全国知识分子问题会议上,党中央向全国人民发出了“向科学进军”的伟大号召。5月,中共中央提出了在科学、文艺事业上实行“百花齐放、百家争鸣”的方针。8月下旬,《1956—1967年科学技术发展远景规划纲要(修正草案)》和四个附件编制完成。规划从经济建设、国防安全、基础科学等13个方面凝练出57项重要科学技术任务、616个中心问题、12项具有关键意义的重大任务以及4项予以优先发展的紧急措施。这个国家层面发展科技的长期规划,描绘了我国科学事业的发展轮廓,并做出了初步的安排。 1962年底,随着国家建设的需要和国际上科学技术的新发展,许多新的研究课题出现,在现代工业技术和尖端技术方面表现尤为明显。1963年6月,《1963—1972年科学技术规划纲要》正式定稿,其总方针是“自力更生,迎头赶上”,重点要解决农业技术改革中的科学技术问题,把工业发展到20世纪60年代的世界水平上。 为了更好地协调科学规划的制定,从1956年开始,先后成立了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人民解放军国防科学技术委员会(简称“国防科委”)。各地方的科学技术委员会也相继成立,作为地方政府管理本地区科学技术工作的综合职能部门。 科技情报方面,“一五”计划的顺利完成使得及时了解跟踪和掌握国内外科技领域的前沿成果成为当务之急。1956年10月,中国科学院科学情报研究所正式成立。截至1958年11月,国务院各部门中已有17个部门及其系统建立了50个专业情报机构,15个省(自治区、直辖市)建立了地方综合性科技情报机构。至此,中国的科技情报工作系统已经初步建立。 科技奖励方面,早在1950年8月,政务院就发布了相关条例,开始形成中国在自然科学方面的奖励制度。1951~1957年,6项成果被授予发明权,4项成果被授予专利权。1956年初,中国科学院国家自然科学奖首次颁发,这是新中国成立后,**次颁发面向全国的科学奖金。 1961年6月,国家科学技术委员会党组和中国科学院党组针对之前反右斗争扩大化以及“大跃进”对科研工作造成的不良影响,起草了《科研工作十四条》。1962年,周恩来在广州全国科技工作会议上做了《关于知识分子问题的报告》,明确宣布为知识分子“脱帽加冕”。通过贯彻《科研工作十四条》和广州会议精神,改善了党和知识分子的关系,极大地调动了科技人员的积极性和责任感。 (三)科学的春天 “文化大革命”后,党中央把工作重点转到经济建设上来。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做出了把战略重点转移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上来的战略决策,提出改革开放和重视科学、教育的方针。在1978年3月召开的全国科学大会上,邓小平强调了“四个现代化,关键是科学技术的现代化”,并形成“科学技术是**生产力”的重要论断,为我国科技工作发展指明了方向。
中国科技之路·总览卷·科技强国 作者简介
杨玉良,中国科学院院士、复旦大学中华古籍保护研究院院长、中国科学院学部科学普及与教育工作委员会主任、中国高分子化学领域首席科学家,曾获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二等奖、求是杰出科学家奖、何梁何利基金科学与技术进步奖等多种荣誉。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8.9¥29.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推拿
推拿
¥12.2¥32.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7.7¥68.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3.2¥42.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精装绘本】画给孩子的中国神话
¥17.6¥55.0
-
假设的世界:一切不能想当然
¥19.1¥45 -
科学与现代性:整体科学理论
¥18.2¥33 -
自然写作读本-B卷
¥26.8¥68 -
西方科学史第2版
¥26.8¥68 -
科学百科彩图馆
¥17.1¥39.8 -
国学与科学
¥12.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