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记者,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一位八旬记者的亲身经历和心灵感悟

记者,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一位八旬记者的亲身经历和心灵感悟

作者:周永龄/23
出版社:新华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16开 页数: 341
本类榜单:社会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2.1(4.3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记者,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一位八旬记者的亲身经历和心灵感悟 版权信息

记者,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一位八旬记者的亲身经历和心灵感悟 本书特色

作者系全国首批、湖南省**个高级记者,全国一级优秀新闻工作者,湖南省政府立功奖获得者,连续五届长沙市人大代表。中央和省市十余家媒体曾报道过他为民鼓与呼的事迹。本书是湖南知名记者周永龄出版的一部新闻作品集。

记者,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一位八旬记者的亲身经历和心灵感悟 内容简介

本书是湖南知名记者周永龄出版的一部新闻作品集,从其50余年新闻从业期间所采写的4000余篇稿件中,撷取150余篇,冠以“记者,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的主题,分成16个专题汇集而成。这些紧贴时代脉搏、记录社会经济飞速发展和人民生活变迁的稿件中,有反映改革开放成果的,有报道重大社会事件的,有落实知识分子政策的,有歌颂新人新事新风尚的作品。这些作品都有在《人民日报》《湖南日报》、新华社等发表或转载,每个专题配上“心灵感悟”和背景介绍及采访手记,为这本作品集增加了学习参考价值。

记者,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一位八旬记者的亲身经历和心灵感悟 目录

自序
百姓情·记者梦
一、要以心灵的感应洞察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
(一)关于长沙电厂“三史"教育的报道
血和泪的控诉——长沙电厂“三史”展览侧记
《人民日报》转载:想当年,受的是什么样的压榨
——长沙电厂“三史”展览侧记
《人民日报》编后:不要忘记过去!
采访中,我为旧社会工人的惨痛遭遇而流泪
——《血和泪的控诉》采写杂记
(二)关于长沙市群众对市政建设和生活之所需的报道
搞好城市绿化、园林建设刻不容缓
抢救文物古迹
长沙人民呼吁尽快治理空气污染
电影院应为中小学生多安排学生场
长沙市中学生人学难的问题要迅速解决
中小学生视力严重减退不能等闲视之
要重视解决盲聋哑儿童入学难的问题
为啥长沙市场看不到西瓜了?
二、要以光辉的思想激发人民群众的原动力
(一)关于全国劳模、中山路百货商店营业员柳同仁的报道
社会主义的柜台就是革命的岗位
——记长沙市中山路百货商店营业员柳同仁的先进事迹
新湖南报社论:从事商业工作是不是“低人一等”
学习柳同仁做一个优秀的商业工作者
当优秀营业员 做生产高潮的促进派
——全国先进生产者、长沙市中山路百货商店营业员柳同仁
(二)关于全国勤俭办企业五面红旗之一的湖南橡胶厂的报道
发扬艰苦奋斗精神严格实行经济核算
湖南橡胶厂成为勤俭办企业的旗帜
新湖南报社论:发扬勤俭办企业的革命精神
艰苦奋斗的人们
毛泽东思想哺育成长起来的“钢钳工”——柳志强
湖南橡胶厂干部实行“三定一顶”劳动制度
以毛泽东思想挂帅反对形而上学
湖南橡胶厂不断一分为二不断前进
土法上马逐步实现机械化的路子走对了
浏阳磷矿边基建边生产 发展迅速
三、要以改革的精神破除桎梏人民群众的旧体制
(一)清除“左"的影响大力发展个体私营经济
长沙市恢复四百多家个体商店和摊担
从“砸碗事件”中吸取教训 长沙市加强对个体经济户的扶植和管理
活跃市场方便群众广开就业门路
长沙市已有三千多家个体经营户
(二)扩大企业自主权实行经济责任制
扩大自主权给企业带来了活力
长沙纺织厂扩大自主权后生产大发展
不开“大锅饭”带来了更大的经济效益
长沙市二轻局107个集体所有制企业由统负盈亏改为自负盈亏
我省八家阀门厂联合经营
长沙市财税局改变统得过死的做法采取多种形式扩大一批国营企业财权
吃大锅饭连续12年亏损建立经济责任制连年盈利
长沙市国营理发店实行定额到人超额分成工资制
长沙市二商业局推行多种形式的经济责任制
工商联营沟通渠道提高经济效益
长沙市服装工业公司与铜官镇供销社实行联营
长沙鞋料针扣专店真心实意为群众服务在小商品上做出大生意
(三)揭示行政体制改革中存在的问题
这个“皮球”踢到何时休?——一个基建经办员的工作日志
隆回临时机构成堆
坚决撤掉一大批临时机构
(四)批评了对改革的错误理解和做法
“名牌”要有名牌货
湘春路街中所建商店有悖初衷农贸市场竟不姓“农”
肉店改革不应改行
(五)大力宣传改革中的典型人物和事件
大刀阔斧整顿企业经济效益大提高
长沙磷肥厂厂长、大学毕业生杨世伟不信邪敢碰硬
“湘锰”轻贤慢士“长橡”礼贤重士
工程师蔡铁林到新厂半年献良策六项
承包合同具有法律效力 岂能任意废弃
长沙市副市长登门为新华理发用具商店承包者落实合同
“第三世界”的条件造出了“**世界”的产品
四、要以开放的意识助力人民群众开阔视野
旺旺落湖南湘旺齐旺旺——记扎根湖南的首家外贸企业
“旺旺”米果系列产品在长落户 我省*大的大米深加工引进项目昨签订
维护外贸信誉抓住到手外汇
长沙羽毛厂挖掘内部潜力按时按质按量完成外商订货任务
引进技术为我所用长沙正圆动力配件厂迅速提高经济效益
长沙水泵厂出口泵体在美国免检
我省对外劳务输出成绩可喜
到国际市场找出路向新产品要效益
华宇企业有限公司今年上半年创汇35万美元
华湘的步履
诚心换知心 外商引外资耒阳招商引资步人快车道
湖南正走向更大开放——湖南省第四届港交会述评
引进技术开发名品走向世界湘机产品出口26个国家和地区
五、要以满腔的激情讴歌人民群众中涌现的新人新事
(一)人物和单位典型
致富户的胸怀——记桃江县桃花江乡修理专业户莫学文
搏击风浪闯市场——天心炸鸡实业发展公司经理张达商海纪事
厂长的眼力——长沙啤酒厂厂长谭桂林纪事
三一之路
(二)新人新事新景象
百位寿星喜游春
中南矿冶学院讲师钟廷科不为高薪厚利所动毅然回国为民服务
堵住“后门”开前门紧俏商品送上门
长沙市办起58家“围墙商店”
立下一块“政策碑”绿了大片“和尚”山
常德县逆江坪乡农民放下了压心石,踊
展开全部

记者,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一位八旬记者的亲身经历和心灵感悟 节选

一 要以心灵的感应 洞察人民群众的所思所想 心灵感悟:报纸是人民的教科书。列宁在《论我们报纸的性质》一文中指出:报纸要“用生活中的生动的具体事例来教育群众”。报纸既是教科书,就要求书中有丰富的知识和珍贵的养料。受众看了读了,能学到知识。提振精神,学会做人。精于做事。作为写书(新闻)人的记者就要随时随地深入群众。了解群众,以千里眼、顺风耳的能量,用心灵去感应人民群众之所思所想。做到心中有数;适时地有针对性地采写相关报道,为其释疑解难,提升思想。发挥报纸这一教科书的独有作用。 亲身经历:在20世纪60年代至80年代的采写中。我亲身经历过两件事情:一是在60年代初期,一些长在红旗下,没有在旧社会生活过的年轻人,根本不知过去的苦和今日的甜,甚至认为新旧社会变化不大,干起活来劲头不足。二是80年代初,改革开放刚开始时,一些群众对市政建设和生活不便有意见,却不知向何处表达。我便针对这两种情况。分别从两个方面抓了下述报道。 (一)关于长沙电厂“三史”教育的报道 20世纪60年代初,党中央提出了在全国青少年中广泛开展“三史”(家史、厂史、革命斗争史)教育,我便深入到有百年历史的长沙电厂进行采访,详细了解该厂工人过去所受的痛苦,写了长篇通讯《血和泪的控诉——长沙电厂“三史”展览侧记》。《新湖南报》(后改为《湖南日报》)刊发后,《人民日报》旋即配发言论予以转载,北京群众出版社还将其编辑成书,作为青少年“三史”教育的教材,广为发行,在全国取得了良好反响。 血和泪的控诉 ——长沙电厂“三史”展览侧记 我们怀着激愤的心情,看了在长沙市青少年宫展出的长沙电厂的“三史”展览,内心里久久不能平静。 *近,我特地去访问了这个厂。一进厂区,展现在眼前的是一片生气勃勃、欣欣向荣的景象:成行的夹竹桃迎风起舞,崭新的建筑物栋栋毗连;吊煤机、鼓风机和马达高奏起欢乐的进行曲;一根根高压线从这里伸展开去,把光和热送给用户。新中国成立以来,这个厂的基建面积比新中国成立前38年的总和还扩大了两倍,每年的发电量增加16倍以上。 车间里,做晚班的工人结束了8小时的劳动,洗罢澡,收拾得精精致致,下班了。上早班的工人来了,他们用工作服、安全帽、劳动手套、长筒套鞋“武装”着,正在紧张地操作。在这劳动的行列里,我们还看到了厂党委副书记邱文访和厂长柴培元都在忙个不停。 但当我们参观了“三史展览馆”,听到了老工人对往日生活的控诉时,我们的心又回溯起那凄风苦雨的当年。 进厂难进厂难三个铺保九连环 “解放前,要找到一碗糊口饭,真不容易!”老工人们感叹地说:“那时,我们没有劳动的权利,只有受人剥削、挨冻挨饿的‘自由’。”工厂是资本家的,他们耀武扬威,作威作福,巧立着各种名目的剥削制度。新中国成立前湖南电气公司(即现在长沙发电厂的前身)制订了一个“工人管理规定”,那洋洋的46条,正好像46根绳索勒住工人的颈项。譬如说,工人人厂就“须觅得妥保,填具保证书”。铺保少则一个,多则三个;作保的铺子还要是有钱有势的金银号、绸缎铺、钱庄。有了铺保,还需十个连环保。那时节,穷人和大老板怎能高攀得上?工人们还没有进厂,就得经受住沉重的盘剥。 那是1946年的事情。宋文兴由于生活实在过不下去,想在电厂找个正式工作。起初,他想方设法找了一个铺保,送到厂里。“不行!”资本家说:“一家保证无效,起码三家。”可怜,宋文兴能找到一家,已经够费力了。自己还有什么办法可想?他只好人上托人,保上托保,又是筹钱送礼,又是登门求情,好不容易才找到一家鸡鸭铺和一家杂货店作保。他满以为可以了。这天,他好像放下了重担,满怀希望地去见管理员。可是,管理员冷言冷语地说:“你就不能找到几个大一点的铺家?’’宋文兴诉说了自己的苦衷,并且保证只要让他人厂,一定发狠干。那又有什么用呢?“找不到,就莫进来,而且期限是三天。”这就是答复。为了生计,宋文兴哪顾得天寒地冻,南门跑北门,东门钻西门,夜里白天,有时饭也顾不上吃,忙着找铺保。真不知费了多少口舌,送了多少礼,总算托人找到三家称得上像样的铺家作保。但进厂“手续”还不止于此。管理员又要他找了十个连环保,连环保上规定:一人出事,其他九人一起受罪。这些还不行,把头又给他两担大水桶,逼着他挑满河水,在几丈高的河岸上跑上跑下,“测验”他的力气。直到这些关都过了,老宋才算进了厂。 恶人当道欺穷人生老病死有谁问 工人们进了厂,要经受住沉重的劳动,那“电话接线工管理规则”上就明文规定:每日工作时间,由上午8点至夜间12点,整整16个小时。一年干到头,从来就没有什么假日礼拜。P1-3

记者,要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一位八旬记者的亲身经历和心灵感悟 作者简介

周永龄,男,1936年12月出生。1961年毕业于上海复旦大学新闻系,全国首批、湖南省第一个高级记者,全国一级优秀新闻工作者,湖南省政府立功奖获得者。他曾任湖南日报社记者部主任、编委、社委(副总编辑)。1980年至2002年,他连续五届当选为长沙市人大代表,先后应聘担任10余个省、市和区政府及司法单位的形象监督员。 周永龄同志时刻把人民放在心中,几十年来坚持到一线采访,抓住人民群众关心的焦点和热点问题进行报道。在他采写的4000余篇(件)新闻稿件中,有近60%的与人民群众生产、工作、生活密切相关。他为民鼓与呼的事迹,新华社、中央人民广播电台、《新闻战线》杂志、《光明日报通讯》、《新闻三昧》杂志、《人民之友》杂志、湖南人民广播电台、湖南卫视等10余家媒体作过专门报道。 2020年7月1日,湖南日报社(集团公司)党组给他颁发优秀党务工作者证书。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