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它们:水怪时代
-
>
寻找中国龙立体书
-
>
非遗里的中国(全3册)一千年国粹 匠心巧思 薪火相伴
-
>
郁金香①+②(全10册)
-
>
数学简史
-
>
汴京的一天
-
>
地图上的地理故事-长城
二十四美在中国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1616879
- 条形码:9787501616879 ; 978-7-5016-1687-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二十四美在中国 本书特色
1. 高效率读懂“美”,掌握审美基本方法:24种审美方法,24节给美育课程,奠定读者的审美基础; 2. 介绍中国人独特的审美观:以《二十四诗品》中的24种美学意境为基础,介绍中国古典美学观; 3. 场景感受:带领孩子欣赏中国名胜古迹、山川风景之美,开阔孩子眼界; 4. 文化沉浸:引导孩子欣赏中国古物珍宝、解读古诗文经典,普及中华优秀传统文化; 5. 美在日常:以独特的洞察力,给读者呈现出一种前所未见的生活之美和细节之美,让读者感受生活里的一切小事,都有美丽的一面; 6. 透过谈“美”读懂中国,读懂珍宝藏品的传世价值,读懂文明的薪火相传
二十四美在中国 内容简介
在中华文明的传统中,美育从来不只是技艺的传习,还有文化沉浸和场景感受。本书以《二十四诗品》为灵感,以中国的山川风景、名胜古迹、古物珍宝为欣赏对象,把原本对诗歌艺术风格的探讨,拓展为审美的二十四种方法,引领青少年身临其境地领略中国之美,透过谈“美”感受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提升审美的能力和境界。
二十四美在中国 目录
第1美:雄浑之美
第2美:冲淡之美
第3美:纤秾之美
第4美:沉着之美
第5美:高古之美
第6美:典雅之美
第7美:洗炼之美
第8美:劲健之美
第9美:绮丽之美
第10美:自然之美
第11美:含蓄之美
第12美:豪放之美
第13美:精神之美
第14美:缜密之美
第15美:疏野之美
第16美:旷达之美
第17美:清奇之美
第18美:委曲之美
第19美:实境之美
第20美:悲慨之美
第21美:形容之美
第22美:超诣之美
第23美:飘逸之美
第24美:流动之美
二十四美在中国 节选
柏林:慢下来交由时间酝酿 自然之美在日常,还可以怎样去发现? 四言诗里讲“如逢花开,如瞻岁新”。在摄影师发明后期加速处理技术前,我们很难观察花儿从含苞吐萼到盛开怒放乃至凋谢化泥的全过程。 自然之美的生长是缓慢的,我们不慢下来,怎么能感受得到呢?慢下来,我和你分享一个关于天坛的故事。 天坛里的祈年殿始建于1420年,但在1545年才改建成现在的三重顶圆殿形制,不过当时殿顶覆盖的是三色琉璃瓦,上青、中黄、下绿,寓意天、地、万物。直到1751年,才统一使用天蓝色的琉璃瓦。1889年农历八月二十四日,祈年殿被闪电击中引燃,烧得片瓦无存,之后重建,直到1896年方才完工。 这座浴火重生的建筑,其实很年轻。远比它古老的,是两侧的柏树林。据统计,天坛现存古柏有三千六百多株,大多种植于明清两代。九龙柏、迎客柏、问天柏、莲花柏,各有各的姿态,各有各的传说。郁郁苍苍的枝丫间,黑色的松鼠穿梭跳跃。树下有人慢跑,有人打太极,有人抖空竹发出好听的嗡鸣声——日复一日,缓慢生长,六百年的时间酿就天坛柏林的自然之美。 曾有媒体采访北京天坛公园原总工程师徐志长。问:来天坛公园参观的外宾中,谁来的次数*多?徐总工的回答是:美国原国务卿基辛格来的次数*多。从1971年至上世纪末,他前后来天坛参观竟有十次之多。为何基辛格对天坛有着格外浓厚的兴趣?或许我们能从他**次参观天坛公园时的一个细节找到答案。 1971年10月25日,基辛格**次参观天坛。他的专车穿过古柏林间的御道,停在丹陛桥坡下。基辛格走上中轴线,步入祈年殿内仔细参观,又回到祈年门前,久久回望。临走时,基辛格感慨道:“这里真美啊!以美国的经济实力和科技水平,能够再造出好几个祈年殿,但复制不出这片古柏林,复制不出这样的氛围。” 基辛格确实目光犀利,一下就洞察到寻常中的不寻常。“人生无百岁,百岁复如何?”1大树“以八千岁为春,八千岁为秋”2。如此看,再巧夺天工的人造奇迹,相比大自然的伟力都是渺小的。所以慢下来,循着从前日色变化的节奏,耐心品味寻常中的不寻常吧。这不寻常由光阴酝酿,正是“自然”四言诗中所说的“真与不夺,强得易贫”——人力无法强求,违背自然地刻意为之,反倒自取其辱。 文徵明:日日精进,衡山仰止 日常的风景缓慢生长,人也在不知不觉中成长。《管子??权修》说:“一年之计,莫如树谷;十年之计,莫如树木;终身之计,莫如树人。”大意是做一年的规划,*好种庄稼;十年的规划,*好种树;一生的规划,*好是培养人才。国家育人如此,对个人来说,*好也能像天坛缓慢生长的柏树一样,不急不躁,终身学习,修养不辍。在此,我给大家讲一位明代书画大师的故事。 1470年冬天,一个叫文壁的小男孩降生了。小时候的他显得很愚钝,七岁还不会说话,“八九岁语犹不甚了了”1。只有他父亲文林不以为意,认为“儿幸晚成,无害也”2。 文壁十一岁时终于开口说话了。作为官宦子弟,通过科举考试走仕途是既定的人生方向,偏偏文壁考试不灵光。对比鲜明的是同岁好友唐伯虎,十六岁以童子试**名考中秀才,二十九岁以乡试**名考中举人。文壁则屡考屡败,屡败屡考。关键时刻又是父亲写信安慰他。在信中谈到“别人家的孩子”唐伯虎,文林说:“其人轻浮,恐终无成。吾儿它日远到,非所及也。”3 文壁非但考试不行,年少时还遭受过别的惨痛打击:老师说他的字写得太差,考评只给了第三等。好在迟钝的文壁有一个优点,他相信世上无难事,只要肯登攀——字不好就练!相传他临写智永《千字文》,每天至少写十本。日课一万字,日复一日勤学苦练,文壁的书法水平不断提升。 自然之美存在于日常,需要慢下来感受,作为美的创造者,则要像天坛里缓慢但绝不停止生长的古柏那样,每日精进,才能在创作中呈现出自然之美。从四十二岁开始,文壁“以字行”1于世。他就是我们今人熟悉的文徵明。文徵明祖籍湖南衡山,自号衡山居士,大家尊称其“文衡山”。 据说文徵明一辈子写字,从没苟且敷衍过,哪怕随便写封信,如果有字写得不到位,就重写一遍。他的书法越老越神妙,八十岁后仍眼不花、手不抖,蝇头小楷愈加精彩。1559年初春,九十岁的文徵明为御史严杰的母亲书写墓志,还没写完便置笔端坐而逝。 同为明四家、同是江南四大才子,唐伯虎天资超凡,文徵明早年愚钝,文父所说“吾儿它日远到”的成就,非唐伯虎所能及,确实有预见。文徵明,虽少年愚钝,不见光彩,却是精进一生,勇猛不懈,终究自成一家,留名百世。 通观文徵明留下的书画作品,几乎看不到风格突变。书法,一以贯之的秀劲温润,谨严稳重;绘画,一以贯之的精细鲜丽,清雅抒情。他像深山中涉水采集草的幽人,通过自身缓慢的成长,转日常为神奇,让从容的自然之美充溢于作品中,也让后人,如观巍巍衡岳,“高山仰止,景行行止”2,虽不能至,心向往之。 愿我们都能顺乎岁月,日日精进,得以在此生撷取这“悠悠天钧”的自然之美。
二十四美在中国 作者简介
乔鲁京,北京广播电视台导演。主要作品有《书画里的中国》《记忆的力量??抗美援朝》《军情解码》《青年网络公开课》《融通之路》《钢铁记忆》等。出版绘本《带你看故宫》,散文集《果然是猴子的旅行》。酷爱旅行,钻研文化与自然遗产,在《人民日报》《光明日报》《中国文化遗产》等报刊发表多篇文章。
- >
唐代进士录
唐代进士录
¥15.1¥39.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6.4¥42.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10.5¥30.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 - >
自卑与超越
自卑与超越
¥14.7¥39.8
-
诗词里的中国故事 小学版
¥10.6¥20 -
画说我们的成语故事:手绘版
¥15.7¥42.8 -
古文观止
¥13.5¥15 -
中国古典文学名著白话美绘版-西游记(上下卷)
¥22.6¥48 -
惊弓之鸟/马小跳发现之旅.成语故事
¥10.6¥20 -
名师推荐阅读书目--完整版:唐诗精选
¥12¥39.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