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公路车宝典(ZINN的公路车维修与保养秘籍)
-
>
晶体管电路设计(下)
-
>
基于个性化设计策略的智能交通系统关键技术
-
>
花样百出:贵州少数民族图案填色
-
>
山东教育出版社有限公司技术转移与技术创新历史丛书中国高等技术教育的苏化(1949—1961)以北京地区为中心
-
>
铁路机车概要.交流传动内燃.电力机车
-
>
利维坦的道德困境:早期现代政治哲学的问题与脉络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三江源水资源演变及其生态环境效应评价
¥96.6¥138.0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附草案说明)
¥3.8¥5.0中国湖泊调查报告
¥205.4¥260.0新时期水利工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研究
¥22.1¥62.0长江三峡工程
¥20.1¥29.8
河湖水系连通战略问题研究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7095262
- 条形码:9787517095262 ; 978-7-5170-9526-2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河湖水系连通战略问题研究 内容简介
本书从人与自然的关系出发,对河湖水系连通面临的水资源、防洪、环境、生态、哲学、经济和法律问题进行了梳理,并对典型案例进行了研究。全书分为三篇,主要内容包括:探讨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内涵和驱动机制,构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框架,探讨了规划设计层面和运行管理层面的关键技术,讨论了河湖水系连通的总体布局和国家战略;分析了河湖水系连通战略实施对水资源、防洪、环境、社会、经济的影响,全面剖析和研究了河湖水系连通中的新问题和新情况;依托关中地区和山东潍坊典型案例,分别研究了连通的环境影响、生态效应、法规建设和经济效益,以南水北调工程为例,对我国河湖水系连通的基本格局进行了实证分析,提出了我国河湖水系连通的总体战略格局。
河湖水系连通战略问题研究 目录
序
前言
第1篇 理论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主要水系及其连通演变分析
2.1 主要水系演变分析
2.1.1 主要河流演变分析
2.1.2 主要湖泊演变分析
2.2 河湖水系连通的驱动因素及其主要特征
2.2.1 河湖水系连通的驱动因素
2.2.2 河湖水系连通的演变特征
2.3 河湖水系连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2.3.1 气候
2.3.2 泥沙
2.3.3 人类活动
第3章 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实践分析与总结
3.1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功能与作用
3.1.1 提高抵御洪涝灾害能力
3.1.2 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
3.1.3 修复生态环境功能、保障河湖健康
3.2 国内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典型案例
3.2.1 南水北调工程
3.2.2 浙江省河湖水系连通工程
3.2.3 海河流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
3.2.4 太湖流域河湖水系连通T程
3.3 国外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典型案例
3.3.1 莱茵河跨界治理工程
3.3.2 多瑙河一莱茵河水系连通T程
3.3.3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
3.3.4 美国芝加哥调水工程
3.4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经验与教训
3.4.1 经验
3.4.2 教训
3.5 我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面临的挑战
第4章 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基础
4.1 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和内涵
4.1.1 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4.1.2 河湖水系连通的内涵
4.1.3 河湖水系连通分类
4.2 河湖水系连通的基本原理
4.2.1 水量平衡原理
4.2.2 能量守恒定律
4.2.3 生态平衡原理
4.3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研究框架
4.3.1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研究对象
4.3.2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研究目的
4.3.3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研究内容
4.3.4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研究方法
4.4 河湖水系连通的驱动机制
4.4.1 社会经济、河湖水系、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4.4.2 社会经济、河湖水系、生态环境之间的正反馈机理
4.4.3 社会经济、河湖水系、生态环境之间的负反馈机理
4.4.4 河湖水系连通的调节作用
4.5 河湖水系连通的支撑理论
4.5.1 水循环理论
4.5.2 水资源配置理论
……
第2篇 专题研究
第3篇 案例研究
前言
第1篇 理论研究
第1章 绪论
1.1 研究背景和意义
1.1.1 研究背景
1.1.2 研究意义
1.2 研究对象、研究内容与研究方法
1.2.1 研究对象
1.2.2 主要研究内容
1.2.3 研究方法
第2章 我国主要水系及其连通演变分析
2.1 主要水系演变分析
2.1.1 主要河流演变分析
2.1.2 主要湖泊演变分析
2.2 河湖水系连通的驱动因素及其主要特征
2.2.1 河湖水系连通的驱动因素
2.2.2 河湖水系连通的演变特征
2.3 河湖水系连通的主要影响因素
2.3.1 气候
2.3.2 泥沙
2.3.3 人类活动
第3章 国内外河湖水系连通实践分析与总结
3.1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功能与作用
3.1.1 提高抵御洪涝灾害能力
3.1.2 提高水资源统筹调配能力
3.1.3 修复生态环境功能、保障河湖健康
3.2 国内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典型案例
3.2.1 南水北调工程
3.2.2 浙江省河湖水系连通工程
3.2.3 海河流域河湖水系连通工程
3.2.4 太湖流域河湖水系连通T程
3.3 国外河湖水系连通工程典型案例
3.3.1 莱茵河跨界治理工程
3.3.2 多瑙河一莱茵河水系连通T程
3.3.3 澳大利亚雪山调水工程
3.3.4 美国芝加哥调水工程
3.4 河湖水系连通工程的经验与教训
3.4.1 经验
3.4.2 教训
3.5 我国河湖水系连通工程面临的挑战
第4章 河湖水系连通的理论基础
4.1 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和内涵
4.1.1 河湖水系连通的概念及基本特征
4.1.2 河湖水系连通的内涵
4.1.3 河湖水系连通分类
4.2 河湖水系连通的基本原理
4.2.1 水量平衡原理
4.2.2 能量守恒定律
4.2.3 生态平衡原理
4.3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研究框架
4.3.1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研究对象
4.3.2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研究目的
4.3.3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研究内容
4.3.4 河湖水系连通理论的研究方法
4.4 河湖水系连通的驱动机制
4.4.1 社会经济、河湖水系、生态环境之间的关系
4.4.2 社会经济、河湖水系、生态环境之间的正反馈机理
4.4.3 社会经济、河湖水系、生态环境之间的负反馈机理
4.4.4 河湖水系连通的调节作用
4.5 河湖水系连通的支撑理论
4.5.1 水循环理论
4.5.2 水资源配置理论
……
第2篇 专题研究
第3篇 案例研究
展开全部
河湖水系连通战略问题研究 作者简介
徐宗学,男,1962年出生,山东省淄博市人。1988年毕业于武汉水利电力大学,获博士学位,同年到清华大学水利系任教。1997年获德国“洪堡”奖学金。
书友推荐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21.6¥48.0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32.9¥58.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20.2¥35.0 - >
月亮与六便士
月亮与六便士
¥19.1¥42.0 - >
山海经
山海经
¥18.7¥6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5.7¥46.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24.0¥32.8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9.9¥29.8
本类畅销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孤独感
¥12.9¥30 -
不良情绪应急处理包--精神内耗
¥12.9¥30 -
孩子、家庭和外部世界
¥17.8¥56 -
北魏政治史(二)
¥26.2¥70 -
北魏政治史(四)
¥24.4¥65 -
北魏政治史(八)
¥20.8¥55
浏览历史
渐行渐近的金融周期
¥40.0¥65.0化工传递过程导论
¥33.4¥39.0地理与世界霸权
¥39.2¥56.0土木工程专业英语
¥23.3¥36.0中小学英语教学指导丛书小学英语整本书阅读:精品课例选粹(第1辑)
¥23.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