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地震灾害频发地区的人口迁移与分布问题研究——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地震灾害频发地区的人口迁移与分布问题研究——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出版社:西南财经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200
本类榜单:自然科学销量榜
中 图 价:¥42.9(5.5折) 定价  ¥7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地震灾害频发地区的人口迁移与分布问题研究——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0445390
  • 条形码:9787550445390 ; 978-7-5504-4539-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地震灾害频发地区的人口迁移与分布问题研究——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本书特色

本课题选取四川省龙门山断裂带4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该区域是地震灾害频发区域,大约每隔几十年就会发生一次7级以上大地震,5级6级及以上的地震则更加频繁,地震灾害及地震次生灾害频发,是该区域的基本特征。除此之外,该区域还是一个多重属性粘合在一起的特殊区域:首先是地质和生态脆弱区域,也是其他自然灾害频发区域;其次,除与成都平原邻近区域外,其他大部分区域都是经济社会发展相对缓慢和落后区域;再次也是民族人口聚居和贫困人口集中连片区域。总体而言,该区域人口规模大,人口密度高,且分布极为不合理,人口要么大规模集聚在灾害危险度高的区域,要么分散居住在自然环境和经济社会环境较差的区域。在灾害频发且生态如此脆弱的区域,却不合理地分布着如此巨量的人口,势必进一步提升了灾害的破坏力和危险度。当灾害来临时,特别是大型地震或地质灾害来临时,该区域生命财产将不可避免地遭受不可估量的损失。大量的历史资料和数据证明,龙门山断裂带自古以来就是一个地震和地震灾害频发地域,大约每隔几十年就会发生一次7级及以上大地震。频发的地震灾害给区域带来了巨大的生命、财产损失,严重破坏了区域的经济、社会、文化及生态系统,地震灾害的破坏力很好大,危险度很好高。这种高危险度与人口及人口迁移、分布是否有关系?有什么关系?有多大关系?这是一个在理论上和实践上都需要重点研究的问题。但是,通过系统的文献梳理,发现对这个问题的研究要么泛泛而谈,要么不系统不深入。因此,研究这个问题,具有很好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地震灾害频发地区的人口迁移与分布问题研究——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内容简介

本课题选取四川省龙门山断裂带42个县市区作为研究区域。通过系统的理论研究和实证研究,期望达到的总体目标在于:探究该特殊区域人口迁移及分布与地震灾害发生(地震本身并非灾害,只有与人类发生关联时才会成为灾害)及灾害危险度上升的联系机制和原理,探寻通过人口迁移与再分布,使人类与自然环境之间和谐共处、协调发展的可持续模式。

地震灾害频发地区的人口迁移与分布问题研究——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目录

1绪论 /11 1研究背景与问题提出 /11 1 1研究背景 /11 1 2问题提出 /21 2研究目的与研究意义 /31 2 1研究目的 /31 2 2研究意义 /31 3研究思路、 方法和内容 /41 3 1研究思路 /41 3 2研究方法 /51 3 3研究内容与框架 /61 4论文可能的创新与不足 /91 4 1本文可能的创新之处 /91 4 2存在的不足 /102文献回顾及述评 /122 1贫困的概念、 贫困测量及类型 /122 1 1贫困的概念 /122 1 2贫困的测度 /132 1 3贫困类型的划分 /162 2贫困成因理论 /172 2 1一般贫困成因理论 /182 2 2空间贫困与贫困地理理论 /212 2 3灾害贫困成因理论 /232 3反贫困理论与扶贫模式 /242 3 1经典反贫困理论 /242 3 2我国反贫困模式的理论与实践 /252 3 3灾害扶贫模式的创新研究 /272 4文献述评 /282 4 1贫困成因文献述评 /282 4 2反贫困理论与实践模式文献述评 /292 5文中概念界定及说明 /302 5 1地震灾害 /302 5 2地震灾害频发地区 /312 5 3贫困 /312 5 4扶贫模式 /31本章小结 /313地震灾害频发地区区域特征及贫困现状研究 /333 1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灾害情况 /333 1 1龙门山断裂带地理环境总体情况 /333 1 2龙门山断裂带地震灾害发生情况 /353 1 3数据来源及说明 /373 2龙门山断裂带区域特征分析 /383 2 1龙门山断裂带人口特征分析 /383 2 2龙门山断裂带经济社会特征分析 /413 2 3龙门山断裂带资源、 环境特征分析 /463 3龙门山断裂带贫困现状分析 /50本章小结 /534地震灾害频发地区贫困发生机制分析 /554 1地震灾害频发地区贫困发生机制的理论阐释 /554 1 1自然灾害与贫困发生的空间关系 /554 1 2地震灾害频发地区的贫困发生机制 /584 2地震灾害频发地区贫困发生的影响因素分析 /594 2 1自然地理环境客观因素 /604 2 2社会经济发展因素 /644 2 3贫困人口自身因素 /67本章小结 /705地震灾害频发地区贫困发生影响因素实证分析 /715 1变量选取理论分析及指标说明 /715 1 1人均 GDP 与财政扶贫支出 /725 1 2公共服务供给支出 /735 1 3人力资本与健康状况 /735 1 4自然地理资本及空间相关 /745 1 5*终选定指标 /755 2方法选择与模型设定 /765 2 1对选择面板数据的说明 /765 2 2对选择空间面板数据的说明 /775 2 3空面面板数据实证模型的构建 /815 3实证结果检验 /845 3 1各县 ( 市) 历年贫困发生率的空间相关性检验 /845 3 2基于二元邻近原则的空间权重矩阵 /845 3 3固定效应模型与随机效应模型选择 /855 3 4固定效应估计结果 /865 4实证结果分析 /885 4 1从各自变量的估计系数分析 /885 4 2从空间滞后系数进行分析 /905 4 3从各个模型对比进行分析 /91本章小结 /916对构建地震灾害频发地区扶贫模式的思考 /936 1地震灾害频发地区扶贫模式的特殊性 /946 1 1灾害风险管理与扶贫模式 /946 1 2区域内部不平衡性与扶贫模式 /956 1 3贫困空间依赖与扶贫模式 /966 1 4人口贫困、 区域贫困与扶贫模式 /986 1 5扶贫主体单一化、 扶贫绩效缺乏持久动力 /996 1 6扶贫受体参与性缺乏、 *终制约扶贫效益 /1006 2地震灾害频发地区扶贫模式构建 /1016 2 1多元扶贫主体及其职能定位 /1016 2 2双重扶贫受体及其特征分析 /1086 2 3多样扶贫方式及其方案设计 /110本章小结 /1187地震灾害频发地区扶贫实践个案分析 /1207 1都江堰市及向峨乡基本情况简介 /1207 2社会经济、 地震危害与贫困问题 /1237 3都江堰市向峨乡灾后重建与扶贫模式探究 /1237 3 1灾后评估 /1237 3 2灾后重建与扶贫相结合扶贫模式 /1257 4都江堰市向峨乡扶贫实践的经验与问题 /130本章小结 /1328研究结论与研究展望 /1338 1研究结论 /1338 1 1关于贫困成因 /1338 1 2关于扶贫模式 /1338 1 3关于成果价值 /1348 2研究展望 /1358 2 1微观分析与宏观分析结合不够 /1358 2 2理论阐释与案例分析还需深入 /1368 2 3跨学科融合研究仍有待加强 /136参考文献 /138附件 /145
展开全部

地震灾害频发地区的人口迁移与分布问题研究——以四川龙门山断裂带为例 作者简介

张俊良,1996年获法学(人口学专业)博士学位,教授,博士生导师。自1988年以来,先后为人口学专业本科生、硕士生和博士生开设了“人口社会学”“人口理论”“老年人口学”“生育文化学”等课程。还为其他专业本科生开设过“人口经济学”和“社会学原理”等课程。主要研究领域:人口社会学和老年社会保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