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技术哲学导论

技术哲学导论

作者:胡翌霖
出版社:商务印书馆出版时间:2021-05-01
开本: 32开 页数: 172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6.5(8.1折) 定价  ¥4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技术哲学导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0196215
  • 条形码:9787100196215 ; 978-7-100-19621-5
  • 装帧:100g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技术哲学导论 内容简介

本书基于作者从2018年起在清华大学开设“技术哲学导论”本科生通识课的课程讲稿整理而成,总共十四讲的课程整理为七章内容。内容围绕问题与历史双重线索,讨论与技术相关的若干哲学问题。例如,什么是技术?人类的起源与技术有什么关系?技术与科学的关系(自然哲学)?现代技术与古代技术有何异同(集置)?现代技术有什么危险(工具理性批判)?技术是自主的吗?

技术哲学导论 目录

**章 技术哲学作为哲学

一 我是谁? 我在哪? 我要干什么?

二 由深入浅

三 是是,不是不是

四 作为的“作”是制作的“作”

五 一件东西何以是“一”?

六 原始的学习

七 认识与记忆

八 记忆的剪辑

九 尘世中的轮回

第二章 技术是人的延伸

一 什么是技术?

二 来回“摩擦”

三 延伸人的边界

四 透过现象看现象

五 反思要趁热

六 当生活“卡住”时

七 让人膨胀的语言

八 人即延伸

九 自恋狂还是熊孩子

第三章 技术与人性的起源

一 人的本性是什么?

二 人的起源或发明

三 人人生而残缺

四 宏观的遗传物质

五 人性观与技术史

六 技术不只是征服自然

七 理想的人和理想的城市

第四章 自然与技术的分与合

一 什么是自然?

二 发明自然

三 贬低技术

四 人造自然

五 机械论哲学

六 内在性的复辟与衰亡

七 数学的自然化

第五章 古今技术之别

一 现代技术和古代技术有何区别?

二 正确的废话不够真实

三 原因会聚和结果登场

四 技术为真理搭台

五 抱上科学大腿的现代技术变质了吗?

六 从角儿到导演

七 时刻准备着

八 时代在召唤

九 命运与自由

十 出路要靠技术与艺术的暧昧关系

第六章 现代技术批判

一 现代是糟糕的吗?

二 倒立的倒立或脚踏实地

三 有血有肉的人

四 镜中观肉

五 工作是为了不工作?

六 舒服的奴隶也是奴隶

七 手段成了目的

八 怎么也跳不出五指山

九 大众文化批判

第七章 人还能做什么?

一 技术有自主性吗?

二 人还有自主性吗?

三 学以致用

四 技术哲学课对技术哲学的应用


展开全部

技术哲学导论 节选

  《技术哲学导论(清华科史哲丛书)》:  人类的自由不仅体现为可以在米饭还是面条之间选择,更是在于这种随时能够超拔出来的反省能力。  而在现代社会,由工业体系和工具理性所支配的总体性越来越让人丧失了总体上进行反省的能力,“掀桌”成为疯子的臆想,而不再是一种真实的可能性。  这种束缚方式经常被包装为“务实”的美德——眼前紧迫的问题没有解决,就不要谈遥远的、不切实际的问题。如果你拿不出可行的、可操作的方案,就不要说风凉话。  一列失控的火车开过来,你眼前有一个操纵杆,你可以选择原地不动从而让火车碾死5个人,也可以选择扳动操作杆从而让火车碾死另一轨道中的1个人,你该如何选择呢?这个著名的“电车难题”中,我们纠结于扳还是不扳这两个选项,但并没有机会去追究一个更根本的问题:究竟是谁让火车失控的?又是谁把那6个人绑在铁轨上的?  这些问题固然更为根本,但在火车碾来之际,“可操作”的只有那一根操作杆,于是所有的思考和争论都必须围绕着这一操作杆展开。  作为一道伦理学的思考题,我们的讨论受到题面的限制,这很正常。但是在现实的政治议题中,人们仍然被可操作性支配的话,就失去了批判的维度。  工人们甚至无权提出“工作让人痛苦”,因为这只是一句空洞的抱怨,工具理性要求工人把话说清楚、说具体——究竟是工作中的哪个具体环节,以何种实际方式,让你感受到痛苦呢?  比如,你嫌工作环境脏,那么解决方案可以是添置几个垃圾桶;如果你嫌吵,是不是可以建立隔音设施;嫌孤独,我们可以搞联谊、搞团建;如果是嫌钱少,那就给你加薪,还是嫌少的话,不如跳槽;所有的公司都不好?那你移民去吧;全世界都不好?那是你太矫情了,回家歇着吧!  因此,在19世纪还试图掀起革命的无产阶级,在20世纪*大的要求也无非是提高待遇了。  甚至是哲学家,都开始进入严格的分工,细致人微地讨论起一个个具体的概念或命题,越来越少地跳出操作语境,进行一种整体的批判。  现代工业体系的流水线生产模式,就是操作主义的集中体现。每一个工人面前都有一个具体的“操纵杆”,每个人可操作的空间都被压缩到*极限的程度。工厂的逻辑要求每个人管好自己眼前的事务,流水线上不断袭来的工件就仿佛那列碾来的火车一样紧迫,让你无暇追问它的来龙去脉。每个人都务实地完成自己眼前的可由自己操作的工序,而不是好高骛远。  但是,还有谁来反思整个流水线的意义呢?谁又该为整个流水线负责呢?  鲍曼在《现代性与大屠杀》中提示出,纳粹的大屠杀正是现代工业逻辑的极端体现。为整个大屠杀的运转添砖加瓦的参与者们,大部分都不是嗜血狂魔,他们理性、冷静、遵守秩序、在各自的岗位上尽职尽责。在整个大屠杀的无数具体环节中,参与者们所做的无非是像*普通的工人和公务员那样整理文件、设计方案、运输人员、铺设管道……。他们难道不知道他们的忙碌指向的*终结果吗?也许知道,但也被视而不见。就好比一个流水线工人并不关心*终的产品是什么。  古代人运用技术时,直接的作用对象往往离自己不远,行动者很容易区分用锤子击打钉子与用锤子击打另一个人的脑袋之间的差别。然而,在现代技术所封闭巨大的系统,每一个人在技术系统面前都是渺小的螺丝钉,他们只负责流水线上的一小块清晰明确的事务,他们只需等待早已订置好的事物以早已订置好的方式来到自己面前,然后做出预订的动作。整个技术系统下秩序井然,不存在任何模糊暧昧之处。  但是*终究竟是谁为结果负责呢?一套工厂流水线也许还能找到其法人代表,但整个现代技术系统往往找不到那个总负责人。但如果工业社会作为整体的运转正在将人类推向深渊,那么哪一颗螺丝钉为此担责呢?  流水线上的无数中间环节遮挡了工人的视线,让他们不能直接面对*终的结果,但他们就一点都没有责任吗?事实上,他们的过错不在于选择了错误的行为,而是在于“不选择”。他们把真理委托给现成的秩序,不关心无法一目了然的“边缘”,不在意自己控制之外的事情,因而他们可以在大屠杀之后回避自己的责任,因为他们本来就没有在完成预订工作之外承担过什么责任。  纳粹高官艾希曼在接受审判时说:“我是齿轮系统中的一环,只是起了传动的作用罢了。”这句名言道出了现代工业社会的本质。与其说每个人都只盯着自己眼前的“操纵杆”,不如说我们更像是被捆绑在轨道上的人,我们可以在既定的轨道中前后运动,却跳不出被技术的列车碾压的命运。  ……

技术哲学导论 作者简介

胡翌霖,1985年出生于.上海,2004-201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科学技术哲学专业博士学位。2017年起入职清华,现为清华大学科学史系副教授。研究方向为技术史与技术哲学。著作有《过时的智慧:科学通史十五讲》《媒介史强纲领――媒介环境学的哲学解读》《人的延伸――技术通史》《什么是技术》。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