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2版)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2版)

作者:李平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320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29.4(6.0折) 定价  ¥4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2版) 版权信息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2版) 本书特色

本书为电大汉语言文学专业教材,历时性地梳理了自“五四”至当下的中国大陆文学,侧重于对具有文学史意义的作家作品和文学思潮的知识点整合,间或穿插一些较有代表性的经典评论,概括全面,详略得当,语言平实,能够比较准确地反映现当代文学的历史面貌。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2版) 内容简介

本书在《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版)的基础上修订而成,增加了若干重要的知识点,比原来更丰富、全面。本书是专为电大、函授汉语言文学专业的学生编写的中国现当代文学教材。既涵括五四迄今中国现当代文学目前重要的文学史现象、文学思潮及流派,也重点分析了一些重要的作家作品。是一本深入浅出的教材。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2版) 目录

绪论 从“现代文学”到“当代文学”
一 中国现当代文学的历史分期
二 从“启蒙文学”到“文学启蒙”

**章 “五四”时期的文学(1917-1927)
**节 古代文学的终结与现代文学的诞生
一 前“五四”文学
二 新文化运动与文学革命
三 文学革命中的斗争
第二节 周氏兄弟与“五四”散文的繁荣
一 《新青年》作家群
二 鲁迅的前期杂文和散文
三 周作人、林语堂与小品文
四 冰心、朱自清与“五四”美文
第三节 郭沫若与白话诗的崛起
一 胡适、郭沫若与初期白话诗
二 《雪朝》、繁星体、湖畔诗社与冯至
三 徐志摩、闻一多与新格律诗
第四节 鲁迅与现代小说的开端
一 《呐喊》《彷徨》和《故事新编》
二 人生派小说与乡土小说
三 郁达夫与艺术派小说
第五节 现代话剧的引进与摹仿
一 文明戏、问题剧与爱美剧
二 欧阳予倩、田汉、洪深、郭沫若、丁西林与初期话剧

第二章 左翼时期的文学(1928-1937)
**节 从文学革命到革命文学
一 “革命文学”
二 “左联”与左翼文艺运动
三 东北作家群与“两个口号”
第二节 诗歌的艺术化与革命化
一 李金发与象征诗派
二 戴望舒与现代诗派
三 蒋光慈、殷夫与臧克家
第三节 小说的三足鼎立与四分天下
一 茅盾与左翼小说
二 海派与新感觉派
三 废名、沈从文与京派小说
四 巴金、老舍与李劼人
第四节 曹禺与话剧的中国化
一 曹禺、李健吾与话剧的中国化
二 夏衍与左翼戏剧
第五节 散文的战斗性与多样化
一 鲁迅的后期杂文
二 小品文的繁荣
三 京派与开明派散文
四 游记与报告文学

第三章 战争时期的文学(1937-1949)
**节 三个地区文学的不同发展
一 “文协”与抗战文艺运动
二 《讲话》与延安文艺座谈会
第二节 小说的成熟与收获
一 讽刺暴露性小说
二 张爱玲的《传奇》
三 巴金、老舍、萧红与战争中的文化反思
四 赵树理、孙犁与解放区小说
第三节 诗歌的愤怒与智慧
一 抗战初期的诗歌运动
二 艾青、阿垅与七月诗派
三 穆旦与九叶诗派
四 民歌与民谣
第四节 戏剧的拟古与写实
一 郭沫若与历史剧的繁荣
二 曹禺与现实题材的收获
三 解放区的戏剧改革
第五节 报告文学的崛起与杂文的“鲁迅风”
一 报告文学的崛起
二 杂文的“鲁迅风”

第四章 新中国时期的文学(1949-1965)
**节 文学批判与文学运动
一 **次文代会与建国初的批判运动
二 “双百”方针与“反右”运动
第二节 诗歌的颂歌潮流
一 、颂歌潮流的兴起
二 郭小川与颂歌主流
三 绿原、曾卓、唐湜与潜在写作
第三节 散文的朴素与精致
一 巴金与通讯特写
二 杨朔与模式化散文
三 邓拓与《三家村札记》
四 《从文家书》与《傅雷家书》
第四节 小说的现实主义精神
一 赵树理、孙犁、周立波与农村小说
二 吴强、曲波、茹志鹃与战争小说
三 梁斌、欧阳山、杨沫与革命史小说
四 王蒙与“干预生活”小说
五 姚雪垠与历史小说
第五节 戏剧的衰退与繁荣
一 现实剧艺术的普遍下滑
二 老舍、田汉与历史剧
三 革命史戏剧的繁荣

第五章 “文革”时期的文学(1966-1976)
**节 文学浩劫与灾难
一 《海瑞罢官》与“文革”开始
二 《纪要》与“九一三事件”
第二节 样板戏与帮派文学
一 “样板戏”的样板化
二 “帮派文学”与公开创作
第三节 潜在写作与地下文学
一 穆旦、丰子恺与潜在写作
二 张扬、赵振开与地下文学
三 黄翔、食指与白洋淀诗派

第六章 新时期的文学(1976-1984)
**节 文学的回归与复兴
一 拨乱反正与思想解放
二 新时期的文学思潮
第二节 散文的沉思与报告文学的辉煌
一 巴金、冰心、杨绛与孙犁的晚年散文
二 徐迟与报告文学
第三节 诗歌的呼喊与朦胧
一 艾青与“归来者”
二 北岛、舒婷、顾城与朦胧诗
第四节 小说的反思与寻根
一 刘心武与伤痕文学
二 王蒙、张贤亮、古华与反思文学
三 戴厚英、张洁、张弦、铁凝与人道主义文学
四 蒋子龙、高晓声、谌容、路遥与改革文学
五 张辛欣、刘索拉与荒诞小说
六 汪曾祺、陆文夫、邓友梅、冯骥才与乡土市井小说
七 韩少功、张承志、阿城与寻根文学
第五节 话剧的改革与实验
一 沙叶新与话剧改革
二 高行健与探索戏剧

第七章 后新时期的文学(1985-1999)
**节 纯文学与俗文学
一 从启蒙文学到文学启蒙
二 市场经济与文学读物
第二节 诗歌的混乱与美丽
一 诗人的分流和诗坛的坚守
二 海子、于坚与“新生代”
第三节 小说的变化与探索
一 徐怀中、朱苏进与军旅小说
二 方方、刘恒、刘震云与新写实小说
三 苏童、王朔与世俗小说
四 莫言、张炜与新历史小说
五 马原、余华与先锋小说
六 陈忠实、贾平凹与“陕军东征”
七 王安忆、陈染、林白与女性写作
第四节 散文的大众化与市俗化
一 散文热潮与新散文运动
二 史铁生、周涛、王小波与文人散文
三 余秋雨与文化散文
第五节 话剧的彷徨与变脸
一 探索戏剧的余热
二 孟京辉与小剧场话剧
展开全部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2版) 节选

  《中国现当代文学基础(第二版)》:  高老太爷是高家的封建家长,是高家的独裁者。他的态度不但决定了觉新的命运,而且凭着他兴之所至的一句吩咐,就要把只有17岁的丫头鸣凤送给年已花甲的冯老太爷做小老婆,鸣凤被迫投湖自尽后,竟然又让另一个更小的丫头做了替身。他在年轻时与妓女鬼混,老来又找了一个姨太太,还与儿子一起玩戏子,父子勾结一起侮辱一个小丫头。《家》对封建制度的批判,首先是通过对高老太爷专横和腐败的思想性格特征的描写来实现的。在高家“克”字辈中,克明虽然看到了家族正在没落的趋势,也已经向资产阶级转化,不再买田地而投资股票,但是他在高老太爷的压制下,无所作为。而克安和老五克定,则龟缩在家庭的笼子里,成了坐吃山空的败家子,既没有看到家族的未来,更没有振兴的愿望,只是花样翻新地发展了高老太爷的荒淫和无耻。而在高家“觉”字辈的第三代人中,觉群和觉世是继承封建传统的代表,他们从小就醉生梦死,除了调戏丫头,享乐腐化外,没有任何能耐。在他们身上,封建阶级一代不如一代的特征和趋势表现得*为明显。  然而,《家》描写的重点是“要写一些可爱的年青的生命怎样在那里面受苦、挣扎而*终不免灭亡。我*后还要写一个叛徒,一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我要把希望寄托在他身上,要他给我们带来一点新鲜的空气,在那旧家庭里面我们是闷得透不过气来了”①。高家长房的三兄弟中,觉新走向了灭亡,而觉慧则是那个“幼稚而大胆”的叛徒。  觉新是一个新旧参半的人物。一方面,他是在“五四”前就已经成家的地主大少爷,较早地接受了封建正统观念,是一个恭顺的封建阶级的奴仆,因而被克明选为接替他挽救高家命运的人;另一方面,他又是封建制度的受害者,他与表妹钱梅芬青梅竹马,心心相印,也提过亲,却仅仅由于双方母亲在牌桌上的纠纷,被随意断送了幸福,*后服从父亲“拈阄”的结果,娶了李瑞珏。“五四”后,觉新对家庭的腐败和自己的屈辱都产生了不满,形成了矛盾的双重性格:在旧家庭中,他是一个暮气沉沉的少爷;与觉慧一起时,又是一个渴望新生活的新青年。作者说:“觉新不仅是书中人物,他还是一个真实的人,他就是我大哥,”是作者“一生中爱得*深的人”。①然而,他承受着太重的旧文化的因袭重担,在封建意识的压迫和自我矛盾的痛苦中,无力自拔,无法找回自我。  觉慧也是一个少爷,也具有地主少爷的性格弱点。他爱鸣凤,又因鸣凤不是“小姐”而遗憾;他想以少爷的身份来保护鸣凤,但又不能真正给她自由和解放。他对封建家庭的反抗是*坚决*激烈的,但他并没有成熟的思想和彻底的精神,常常在反抗中流露出感伤的情绪,怀疑自己是聂赫留朵夫②,甚至对高老太爷也存有幻想。作者在真实地描写觉慧矛盾而复杂的性格的同时,又突出地表现了他的叛逆性格以及这种性格产生的原因。在高家长房中,由于父亲克文早逝,遗妇周氏又是继母,不便对子女进行管束,长兄觉新的思想较为开明,性格也较为软弱,对外人一概以“作揖主义”和“不抵抗主义”相对,因而觉民和觉慧能获得较多的自由,很快接受了“五四”新思想的影响。觉慧不但参加了《黎明周报》的编辑和宣传,而且还参加了反对地方督军的游行和请愿,这终于导致了他与高老太爷的直接冲突。在高家,觉慧是**个敢于违抗高老太爷旨意的人。觉慧的形象有着“五四”时期反封建的时代色彩,他的出现,敲响了封建家族灭亡的丧钟。  《家》中的鸣凤、梅、瑞珏都是具有梅花一样美好而高洁品质的女性形象,然而,她们都在封建家庭中“受苦、挣扎而*终不免灭亡”。鸣凤因反抗自己被当作礼物的命运而自杀,梅被拆散姻缘而远嫁,守寡后憔悴而死,瑞珏顺从命运的安排,却被逼到郊外分娩,难产而死。她们的悲剧是作品中*为感人的部分。  ……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