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行走中的阅读

行走中的阅读

出版社: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21cm 页数: 229页
本类榜单:文化销量榜
中 图 价:¥51.7(7.6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行走中的阅读 版权信息

  • ISBN:9787313247377
  • 条形码:9787313247377 ; 978-7-313-24737-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行走中的阅读 本书特色

怎样“阅读”一座城市?在这本书中,作者给出了答案:行走。迈开脚步吧,在城市的街道上走一走,看看城市独特的建筑与店铺,带走一个故事,或是留下一段记忆。 有三千多片茶叶收藏的茶书房,情牵三代人的温馨咖啡馆,会为流浪猫狗寻找主人的酒吧,在城市中追寻“远方”的书屋主人,“拆家什”起家的乐器维修师,做过邮轮摄影师的咖啡馆店主……总有一个地方、一段故事、一些人物,能够牵动你的心弦。这些点点滴滴,汇聚成一首生动的城市变奏曲。 装帧简约,易于随手翻阅。收录近百幅精美图片,后附手绘行走地图,带你穿越都市,开启一场别开生面的海派文化之旅。

行走中的阅读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本关于城市、文化和空间的文化行走随笔。该书以“阅读城市”为贯穿全书的线索, 以行走的姿态主要介绍了上海的城市街区及其中的一些独特的、极具文化内涵的店铺、建筑等, 带领读者在行走中读城、品生活。

行走中的阅读 目录

慢记一

红砖墙内的白色空间

山房里面有时光

阁楼上的那只橘猫

穿旗袍的女人很“嗲”

淮海路上“做个头”

粉红色的“饨门”

有一种文学叫“思南”

“M”女士的时尚经

慢记二

一片叶子的异世界,茶书房里的天地

理想的阳光院子

都市市集的生命体

三只老鼠的故事

弄堂里的JZ

桂花树下的流光漫影

无用的1984

慢记三

**百货里的光之海

今日,只谈风月

三代人的“东海”

红砖楼里的“自然之美”

“文创里”:流动的集市摊

慢记四

钟书阁的“镜厅”

我们的常德“三分钟”

这个买手,不太冷

忘不了那一笼“市井”味

隐藏在闹市的伊甸园

近在眼前的“远方”

慢记五

竹林深处的“鹿鸣”

当LI遇到HER

HOMELESS,已经流浪了七年

那幢心中永远牵挂的“绿瓦”

慢记六

言几又的湖滨时光

“靓爷”的生活哲学

长乐路上的经常“快乐”

“钲”一个上海给大家看

玛赫告诉我们的事

慢记七

“建投”的那一片江景

在“白马”喝一杯咖啡

水和天空变奏的油罐

在安藤的座位上,看流动的外滩

作为艺术品的“艺仓”

慢记八?? 特别推荐

有个女儿叫钟书

守护艺术的独角兽

女孩和巴尼熊的故事

有一种生活,叫作“苏州慢”

找一座流浪的“诗歌”

附录:文化地图

后记

展开全部

行走中的阅读 节选

有一种文学叫“思南” 书店 | 思南书局 上海市黄浦区复兴中路517号 *初这里并不叫思南路,而是马斯南路。马斯南是个外国人的名字,用这个名字来命名这里是为了纪念一位叫马斯南的法国音乐家。他*为出名的作品是《沉思曲》,这个作品也是歌剧《泰伊思》的间奏曲。这位著名音乐家于1912年在法国巴黎去世。当时这里是上海的法租界,于是法租界公董局就将这条新开辟的马路命名为RUE MASSENET,即马斯南路。 马斯南的《沉思曲》取材于法朗士的小说,他的另一部歌剧《维特》改编自歌德的小说《少年维特的烦恼》。他还创作过《玛侬》,意大利的普契尼也曾写过同名的歌剧,这两部歌剧都是根据法国作家普雷沃的著名小说《玛侬·莱斯科》改编的。可见艺术是相通的,只是运用不同的方式来演绎人类的生活与经历的事件。或许这条用马斯南名字命名的道路,也延续着这位法国音乐家对艺术的实践,并将这种实践融入自己的故事,形成了新的街区艺术。 很难想象原先这里的居民都是临水而居的,一派鸡犬相闻、树木葱郁的景象,即便是在上海开埠后的数十年后也依旧如此。要形成现在的模样,马斯南路的修筑本身就是一段历史。*初的马斯南路只是环龙路(现在的南昌路)到辣斐德路(现在的复兴中路)之间的一段。后来北边延伸到霞飞路(现在的淮海中路),南边扩展到薛华立路(现在的建国中路),不久继续往南延伸到了贾西义路(现在的泰康路),这样今天的思南路就基本形成了。到了1946年,这里以贵州省思南县命名,于是就有了思南路的重生。 很多人喜欢这里,因为这里的气质,和具有欧陆风格的住宅区。这里有各种形态的建筑式样,这些式样可都是当年的欧美流行设计,现在依旧延续着那个时代的模样。但设计只不过是一种形式,真正骨子里的是这里的文化和历史的诸多联结。这里曾经的居住者与他们身上发生的故事,成就了一段又一段的传奇。人们讲述这些传奇,犹如讲述这座城市的成长史,它的重生与城市的重生一样,带来一次又一次新的变革与憧憬。 听说原先距离这里不远的地方,有一家叫红鸟书店的法文书店,店主是一位名为卡松的法国人。他书店里的法文图书、报纸和杂志曾是沪上法文书店中*为完备的。卡松博学多才,藏书极为丰富。店里的绝大多数书籍都是从法国运来的,顾客大多是居住在上海的法国侨民。附近的震旦大学、中法工业专门学校、中法药科专门学校的用书也都是向卡松的书店购买的。逐渐地,一些中国人也来光顾书店了。他们来主要是为购买原版图书阅读,法国的文学作品也逐渐受到中国读者的喜爱。这也促成了一些中国作家将法国文学作品翻译成中文,当时有不少作家选择居住在马斯南路这一带。 正是这些人文思想与作品令这一带的文化氛围变得更加包容并蓄。看着眼前依旧是一只红色小鸟标记的思南书局,这样的错觉还会时不时地萦绕在心头,这既是文化的延续,也是对于这个街区*为合适的继承。 当你随着石阶拾级而上,看着一旁墙壁上绿茵茵的爬山虎,就仿佛游走在时光的阶梯上。不经意地坐在室内的木制楼梯上,靠着一旁的旧式窗架,偶尔飘来的风带起几片绿叶浮动,伴随着远处传来的自行车铃铛声。 文学源自生活,尽管它有艺术加工和作者个人主观的感受。有一次来思南参加邹韬奋纪念馆的活动,在不大不小的场地里面,一排排的座位全都坐满了。台上一位白发老者深情地朗诵了邹韬奋先生的《转到光明方面去》,曾经的场景又再次浮现在眼前:读大学时参观过邹韬奋纪念馆,在这个隐藏于闹市高架旁的居所内,我们看到了邹韬奋先生的文字。每个新闻专业学子的心中都会有一个新闻偶像,只怪当时年少,只是听说过那些所谓的“偶像”。跟着带我们参观的教师,只感觉这是个极为拥挤的地方。待到工作后,接触了邹韬奋先生的文字,才发现他心中有一个特别真善美的世界,在那个兵荒马乱、国破家亡的年代里,他将自己内心的无限光明给予充满迷茫的青年人,还有在当时似乎是看不到希望的民族。 或许与这里的房屋一样,凡事皆需要经历一些风雨,才能够感受到一些内在的涌动。历经大浪淘沙后沉淀下来的才是真正能留在心底的。如今这样的内涵又重新出现在摩登的氛围中,成为现世的弄潮儿所推崇的又一种海派摩登。你可以在书店里选择一本书翻看,或在LONDON REVIEW角边的壁炉架上发现一辆伦敦红的双层巴士模型。这里的复古键盘像极了那个时代的打字机,让你仿佛置身于那个时代的文学产生过程。 如今这里依旧会产生它的文学,因为它有一个响亮的名字“思南”。大家慕名而来,不仅仅因为这里的曾经,也因为它的现在,还因为这里可以在不经意间遇见文学。原本不属于这块土地的文化,用文学的方式降临在这里,就像20世纪涌现的那些翻译作品一样,这里的翻译和交流也还在继续。这种延续随着一家家书局的开设,让更多的人意识到这片街区的特别气质,不管你是不是曾经仰慕过,不管你是不是曾经怀疑过,这里就是文学的一部分,因为过去的、现在的、将来的人都会出现在文学中,也会从文学中收获自己。 今日,只谈风月 西餐馆 | THE PRESS(申报馆店) 上海市黄浦区汉口路309号申报馆1楼A1—03 白色冷光的简单线条勾勒出这里的“言简意赅”,似乎只需要一点点的亮光就能将这铭刻在石板内的被岁月熏黑的三个字“申报馆”照亮,照亮的一瞬间让人感受到了一种凝重。《申报》是一份有百余年历史的报纸,从英国人美查创办开始,这份报纸便与城市的呼吸有了一种长时间的关联。 这份报纸的报名与这座城市是一致的,同为一个“申”字,可报名的诞生还有这样一段小插曲。一般来说一份报纸的创办人总是希望将自己的报纸冠上当地的地名,这样一看便知这是哪个地方的报纸。美查自然也是这样想的,可他并没有找到报纸的理想名字。有次,他从徐家汇去闵行的路上,沿途经过一个叫春申桥的地方,桥下曾有一座春申君的庙宇,庙旁还曾有一座纪念春申夫人的庵堂,美查察觉了这个在上海民间有着深远影响的字“申”,于是自己的报纸也有了名称。《申报》就这样与这片土地有了一种联结。 研究它,就是在研究近代发生的一幕幕,它记载了很多历史,也因由它诞生了许多人物。当年《申报》的创始人美查邀请到定居在沪北吴淞江滨淞隐庐的王韬做编辑,那年王韬56岁,这位流亡了22年的晚清文人得以在他阔别了半生的上海,继续自己的笔耕之旅。他将自己二十多年来“所见所闻可惊可愕”的事情写了下来,这些文字出现在了申报发行的《画报》上,虽在当时还是文言笔记形式的单篇连载,却也对那个时代乃至后来文人们的小说有着不可言喻的影响。当然这些文字早已离我们远去,其所留下的印记也变成了“申报馆”那三个字里的一点尘埃。 “申报馆”几个大字下,是THE PRESS的字眼,它的名字来源于“ESPRESSO”里面的“PRESS”。这家由毕业于20世纪80年代的复旦校友们所创办的咖啡馆,保留着这里百年来的老照片。在这些至今高挂墙壁之上的老照片旁边,是原来的那个雕花穹顶。这是个吸引人的穹顶,可能在欧洲并不罕见,但在上海这确实是个让人惊喜的意外,当初有多少人因为这个穹顶而踏入这里,喝一杯咖啡,试图与穹顶所见证过的那些个人、事、物打个他们自己认可的照面。 但复旦学子的80年代依旧在这里延续着,那是一个自由而不羁的时代。那时候校园里应该洋溢着诗歌的味道,在这样的味道下,也许很多人的大学时代是被诗歌占据的,以至于写诗在一些人的眼中是一种幸福。几乎每个同学的床头都会放一本或几本诗集,在那些至今珍藏着的私人手册上,抄写的是自己喜爱的诗篇;存在于相辉堂和那个“3108”阶梯教室的诗歌朗诵会,将这群复旦诗人们变成了那个时代备受宠爱的校园焦点。 当这些曾经的复旦诗人们再一次在THE PRESS朗诵起那些包含着他们曾经记忆的诗歌时,那个所有诗人梦想中的时代,就变得不再遥远。这段日子透过字里行间散发出能量和光,他们应该会怀念那种一碰面就把新写的作品递给对方的校园生活,也应该会怀念台下少女们的如痴如醉。在如今这个物质早已不匮乏的年代,这里依旧是他们心灵的栖息地。二楼时常会亮起“只谈风月”四个字,伴着组成它的彩色灯管跳跃着。这跳跃唤醒了散落的泛黄的报纸版面。如今,它们被小心翼翼地收集在画框里。在杯盏之间,完成了另一种奇妙的碰撞。 再次来到这里时,正处于外滩行走中,当嘉宾再度为大家讲述起史量才的《申报》故事时,报馆内的学生拍摄者按下了快门。一张与时间延续重叠的照片出现了:窗外听着故事的读者们,窗内等待着孙辈婚礼开始的老者,还有窗下方的那句出自史量才的“国有国格,报有报格”。这何尝不是一种让这里保持丰富的*好的方式,这种丰富隐匿于街头巷尾和人间烟火之中。这里没有变,只不过成了更多人心中*美好的时光片段。

行走中的阅读 作者简介

张莹:上海图书馆馆员,“微阅读·行走”系列阅读推广项目执行人 樊诗颖: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编辑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