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电视记录片创作

电视记录片创作

作者:陶涛
出版社:中国电影出版社出版时间:2004-02-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0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19.8(5.5折) 定价  ¥36.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电视记录片创作 版权信息

  • ISBN:9787106020927
  • 条形码:9787106020927 ; 978-7-106-02092-7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电视记录片创作 内容简介

  介绍纪录片历史及美学的专业书籍已是汗牛充栋,但关于纪录片导演技巧的书却是甚少,而电视纪录片,尤其是电视栏目纪录片作为一种新兴的纪录片形态,尽管其综合了电视传播特质和纪录片的品格正逐步形成独特的创作观念与生产模式,但对于它的创作定性研究却是凤毛麟角,《电视纪录片创作》试图总结多年来学术界关于电视栏目纪录片创作的理论成果,并结合作者自身从事电视栏目纪录片创作的感悟与经验,旨在从电视栏目纪录片本体特性与创作两个层面大胆为电视栏目纪录片作一次全方位理性梳理,《电视纪录片创作》的任务不仅仅着眼于训练导演领导摄制组与后期剪辑创作,它也包含了张扬与融合电视栏目纪录片类型风格与作者风范的一整套结合技术、知识与情感三者的技巧。

电视记录片创作 目录

引言
上篇 艺术本体论
**章 关于纪素片
**节 纪录片发展历程
一、纪录片的发明:电影形式的可贵尝试
二、纪录片的发展:技术更新形式
第二节 关于纪录片定义的争论
第二章 关于电视栏目纪录片
**节 栏目纪录片的产生:中国文本研究
一、栏目纪录片的历史沿革
二、发展轨迹
第二节 栏目纪录片界定探析
第三章 电视栏目化纪录片创作的特性研究
一、符合纪录片的传播特性
二、符合电视栏目传播的特性
第四章 电视栏目化纪录片的类型分析
一、时事写真型
二、历史题材型
三、问题调查型
四、常态生活型
五、民族志范畴栏目纪录片
六、科学题材纪录片
第五章 栏目纪录片传播实务分析
一、明确传播模式:目标人群的定点传播
二、明确传播理念——劝服引导性过程
三、保障传播产业化——严格生产计划
四、实施传播反馈——规范收视调查反馈制度
五、栏目品牌资产评估
六、市场发行与宣传
第六章 电视纪录片可能出现的问题
一、隐私公众化
二、职业化
三、媚俗与煽情的唯收视率论导致栏目纪录片
忘却社会责任
第七章 电视纪录片的未来之路
一、发展潜力
二、发展方向
……

下篇 创作论
附录
后记
展开全部

电视记录片创作 节选

  《电视纪录片创作》:  一、放弃你的所谓政府意识,像朋友一样关注被拍摄对象  放弃你的所谓社会历史责任感,放弃你的所谓对文化的深层次思考;像朋友和亲人一样去关心你的被拍摄对象。这是针对在新闻传播机构里工作,导演长期以来形成了一种思维模式,关注事物总是带有一种政府的角度来指手画脚,导致拍摄对象与拍摄者之间的关系形成一种人际的扭曲,拍摄成为一种对任务的配合,*终导致你无法获取*真实的影像生活,获得*真诚的人际交往,在意识形态范畴里,自然也看不到*真挚的责任,实现*深刻的批判,纪录片的民主精神丧失殆尽。  例如在《生活空间》的创作中,如果影片想表现保姆的生活,你可能拍到保姆如何在农村老家不同意的情况下出外打工,进城以后面临不同工种转换的故事,这种影片好像也在关注普通人,但实际上关注的可能只是农村人口向城市流动的问题,而忽略了这个个体人物的命运,片子没有进入到她内心深处。这种开拍前的选择实际上是一种潜意识,是创作习惯造成的,不会用人和人之间的关怀去关注这件事,只会用像政府看待社会问题的角度来看待这件事。而站在亲人的角度上去关注,还是站在政府的角度上去关注,纪录片所获得的影像生活是绝对不同的,影片的境界也会有质的差异。  二、弗拉哈迪的工作方式,互动观影消除镜头的神秘感  弗拉哈迪在历史上的特殊意义是:他在拍摄《北方的纳努克》的具体操作过程中*早意识到了这种关系的存在,并首先开始身体力行地去实践了这样一种电影方法:自觉地把拍摄活动有机地融入到一种现实的人际交往过程里去,发展与被拍摄者的平等友谊。例如他与纳努克交朋友,每天固定放映为纳努克拍摄的纪录其生活片段的电影胶片,以通过这种互动观影方式来消除摄影机镜头的神秘感。  从人际交往的心理分析,任何被拍摄对象都不是在被动地被人拍摄,面对摄影机与摄影机后的人际交往对象,他们都有一个逐渐拉近心理距离的过程,只有当他们了解拍摄工作的性质和具体的环节之后,他们才会认可被拍摄这种现实存在,才会理解、逐渐适应直至完全接纳甚至主动配合纪录片的拍摄,在国内纪录片工作者中,段锦川是互动观影方式的坚定执行者,他在拍摄中,经常会故意纪录一些被拍摄者骂人的场景,一开始,他们在观看时,会觉得很不好意思,就问段:“你怎么把我骂人的话也拍进去了?”段就会回应:“难道你平时不骂人吗?”久而久之,被拍摄者就会习惯了镜头的纪录,尤其当拍摄对象是农民时,在他们的概念里,电视往往只有两种,一种拍的是新闻,摄影机是来批评我的,另一种拍的是电视剧,到了后来,他们会发现纪录片摄制组拍的完全不是这个样子,纪录片创作不是在批评他们,也不是进行一种虚构,而完全是为了纪录和表现他们活生生的生活,所以,即使在摄像机开始拍摄的时候,他们也就不会像开始那样掩饰了。  应该说,拍摄一个与个人生活有关的纪录片时,肯定要有一个创作磨合时期,拍摄者跟被拍摄者之间有一个从不熟悉到熟悉的过程,包括摄制组对他们环境的熟悉,对他们性格的熟悉,再有一个就是让他们了解创作者,通过让他们看创作者拍摄的素材,了解纪录片正在进行的工作性质。当然,要完全消除镜头对人物的影响不可能,尤其是当你代表了媒体机构实际到场时,而且受制于拍摄周期的限制,栏目纪录片也不太可能允许深入发展镜头与被拍摄者的关系,依赖前期拍摄时的互动观影的交往方式,可以建构创作者的一种平视生活的态度,某种程度还是能够解决这方面的一些问题。  ……

电视记录片创作 作者简介

  陶涛,1974年出生于湖南长沙2002年北京广播学院电视系纪录片专业硕士毕业。现执教于中央戏剧学院电视艺术系导演创作及获奖作品:纪录片《西藏班的新学生》,获第9届全国少数民族题材电视骏马奖一等奖.入围2002年度日本国际教育节目评审日本奖:专题片《曾经是神童》,获2001年度中国广播电视学会科技教育节目奖文化类一等奖,获2000年度中国视协电视纪录片学术委员会纪录片学术奖长片三等奖;另创作多部电视专题、广告作品获得国家、省级奖励。学术成果:参与国家课题研究“一国两制香港及大陆电子媒体比较”,撰写《香港内地传媒比较、一书第三章“两地传媒的文本差异”,另发表多篇学术文章,其中,《电视栏目化纪录片特性研究》,获2003年第4届中国金鹰电视艺术节电视艺术论文理论类一等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