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保护与建设

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保护与建设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1-01
开本: 26cm 页数: 10,270页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146.6(7.8折) 定价  ¥1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保护与建设 版权信息

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保护与建设 内容简介

本书在作者长期从事高原山地理论及实践研究基础上, 全面结合云南省城镇建设的量化分析、案例探讨、实践检验等环节, 在科学研究积累中编写而成。全书共分8章, 包括高原山地及适应性、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类型及特点、高原湖泊及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空间格局及形态特点、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垂直分异及立体空间特征、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评价、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建设、高原山地城镇空间格局适应性建设策略。全书兼具理论性、资料性、指导性和实践性。

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保护与建设 目录

目录
1高原山地及适应性1
1.1山地1
1.1.1山地自然环境2
1.1.2山地人居环境8
1.1.3山地城镇规划与建设 10
1.2高原山地11
1.2.1高原山地诠释及内涵 11
1.2.2高原山地及其特殊性 14
1.2.3高原山地主要研究成果 15
1.2.4云南省基本概况 17
1.3高原山地适应性建设21
1.3.1生态适应性内涵 21
1.3.2主要研究方向及成果 22
1.3.3在人居环境方面的适应性研究 25
2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类型及特点28
2.1高原山地类型划分及特点28
2.1.1按山水特点划分 28
2.1.2按自然地理特点划分 29
2.1.3按垂直梯度划分 29
2.2高原山地人居环境30
2.2.1与自然环境相适应 30
2.2.2人文环境适应性表现 32
2.2.3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特征 32
2.2.4海拔特征 37
2.2.5坡度特征 41
2.2.6地表覆盖及土地利用特征 42
2.2.7山脉走向特征 43
2.2.8水文特征 44
2.2.9经济结构特征 44
3高原湖泊及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45
3.1高原湖泊、高原湖泊流域及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 45
3.1.1高原湖泊 45
3.1.2高原湖泊流域46
3.1.3环高原湖泊人居环境47
3.2高原湖泊研究概况47
3.2.1高原湖泊流域 LUCC研究48
3.2.2高原湖泊流域土壤侵蚀研究49
3.2.3高原湖泊流域环境污染研究49
3.2.4高原湖泊流域可持续发展研究50
3.2.5高原湖泊流域景观生态与生态安全研究50
3.2.6高原湖泊流域综合管理研究51
3.2.7高原湖泊流域沉积物研究51
3.2.8高原湖泊流域人居环境研究52
3.3云南省九大高原湖泊及人居环境53
3.3.1九大高原湖泊概况53
3.3.2九大高原湖泊及人居环境概况55
4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空间格局及形态特点61
4.1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空间格局61
4.1.1依托坝区中心效应突出61
4.1.2城镇规模难以形成集聚效应64
4.1.3人居空间差异巨大65
4.1.4公共服务设施及基础设施建设极其薄弱65
4.2典型高原山地区域人居环境景观格局特征68
4.2.1大理景观格局概况及分析68
4.2.2环洱海人居环境景观格局指数特征78
4.2.3环洱海人居环境景观格局特征84
4.2.4景观格局变化特征86
4.3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特征89
4.3.1高原山地聚落形态特征89
4.3.2高原山地人居环境人文特征111
4.3.3传统聚落空间分异特征127
4.3.4环湖聚落空间分异特征135
5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垂直分异及立体空间特征141
5.1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垂直分异特征141
5.1.1海拔与人居环境分布、人口规模及经济发展垂直分异特征141
5.1.2海拔与各景观类型垂直分异特征156
5.1.3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垂直分异特征158
5.1.4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垂直分异区划159
5.2高原山地聚落垂直分异特征159
6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评价164
6.1高原山地人居环境影响因素164
6.1.1自然驱动因素164
6.1.2人为因素164
6.2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评价166
6.2.1高原山地人居环境聚落适应性评价体系166
6.2.2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评价体系167
6.3大理市人居环境适应性评价176
6.3.1适应性评价176
6.3.2地形适应性评价177
6.3.3土地利用适应性评价180
6.3.4气候适应性评价182
6.3.5水文适应性评价188
6.3.6垂直分异性适应性评价188
6.3.7适应性评价权重确定190
6.3.8人居环境适应性评价191
6.4环异龙湖人居环境的生态敏感性评价 196
6.4.1地形地貌生态敏感性评价198
6.4.2自然生态敏感性评价204
6.4.3自然条件生态敏感性评价208
6.4.4地被生态敏感性评价209
6.4.5人类干扰生态敏感性评价211
6.4.6规划中的生态敏感性评价218
6.4.7适应高原山地人居环境的区划划分223
7高原山地人居环境适应性建设239
7.1生态保护与恢复建设策略239
7.1.1生态系统及生态环境的保护239
7.1.2高原山地资源的保护与利用239
7.1.3避免高原山地灾害的发生239
7.1.4大山水格局特征的保护与利用239
7.1.5生态策略及生态技术的运用240
7.2城镇空间格局建设策略240
7.2.1选择多核心组团式的城镇空间扩展模式240
7.2.2内涵式更新与集约化发展241
7.2.3分散化集中建设241
7.2.4科学引导城镇空间扩展方向241
7.2.5限定城镇用地扩展边界242
7.2.6保护山体、河流、湖泊等自然生态景观242
7.3土地利用及规模效应适应性策略242
7.3.1集中与分散相结合243
7.3.2保护生态环境与基本农田243
7.3.3尊重自然现状243
7.3.4科学控制城镇建设243
7.4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修护与利用244
7.4.1高原湖泊生态环境保护244
7.4.2生态、生产、生活有机结合244
7.4.3完善人居环境基础设施建设245
7.4.4强化中心城镇职能245
7.4.5打造以核心城镇为中心的低密度城镇化246
7.4.6组团式发展模式246
7.4.7提高保护可操作性246
7.5区域整体开发利用247
7.5.1 “串珠式”城市空间形态247
7.5.2护山、建城、保田、亲水247
7.5.3生态保护与生态建设并存247
7.5.4引导土地开发利用强度247
7.5.5兼顾旅游观光功能248
7.6高原山地城镇体系建设248
7.6.1城镇职能结构建设248
7.6.2城镇规模等级结构建设251
7.6.3空间体系结构与形态251
7.6.4基础设施网络建设252
7.7高原山地城镇人居环境适应性保护与发展252
7.7.1人居环境适应所处自然环境的保护与发展252
7.7.2人居空间和水系适应关系255
7.7.3城镇空间的适应性建设257
7.8高原山地人居空间街巷体系适应性保护与建设259
7.8.1方格网街巷体系260
7.8.2放射状街巷体系261
7.8.3 鱼骨状街巷体系261
7.8.4 自由式街巷体系265参考文献266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