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比较生理学

出版社:科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30cm 页数: 11,253页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68.9(4.1折) 定价  ¥1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比较生理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83564
  • 条形码:9787030683564 ; 978-7-03-068356-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比较生理学 本书特色

本书的基本内容是讲述人体和常用实验动物的各器官、系统的生理结构、功能和调节机制。同时, 为了增加本书的实用性,在每个系统中,相应介绍了各系统的生理动物模型的制作和应用。

比较生理学 内容简介

本书重点比较分析人体与常用实验动物的生理功能之间的相似性和差异性。全书共11章。**章概述了比较生理学的概念、研究内容、研究方法和应用四个方面。第二章到第十一章分别系统性比较分析了人体与常用实验动物的内稳态平衡、血液、血液循环、免疫、消化与吸收、呼吸、内分泌、神经、排泄和生殖的生理功能, 并论述了各系统的生理相关动物模型。本书以人体生理学为主线, 适时介绍动物生理学的相关知识点, 内容新颖, 编写过程中既浓缩了长期从事人体生理学、实验动物学教学和科研工作的经验与体会, 也搜集了部分国内外人体生理学、比较生理学、动物生理学领域专家的科研成果和研究进展。

比较生理学 目录

目录
**章 绪论 1
**节 什么是比较生理学 1
一、比较生理学的定义 1
二、比较生理学的简史 2
第二节 比较生理学的研究内容 2
一、研究对象 2
二、研究目的 3
三、研究范围 3
第三节 比较生理学的研究方法 3
第四节 比较生理学的应用 4
第二章 内稳态平衡 5
**节 概述 5
第二节 体液组成及其调节方式 5
一、体液的组成成分 5
二、体液的功能 8
三、体液的调节 9
四、人工体液 12
第三节 体温调节 13
一、人类的体温调节 13
二、体温调节的方式 14
三、体温调节的活动 15
第四节 内稳态平衡生理动物模型 17
一、酸碱平衡紊乱模型 17
二、发热模型 18
三、水肿模型 18
参考文献 18
第三章 血液系统 19
**节 概述 19
第二节 造血功能及调控 19
一、造血系统 19
二、血细胞分化和发生 24
三、血细胞增殖、成熟 26
四、造血调控 28
第三节 血液的主要组成、代谢特征和功能 29
一、血液的化学成分 30
二、血液的主要功能 30
三、血细胞及功能 31
第四节 生理性止血 35
一、生理性止血的基本过程 35
二、生理性止血的调节 36
第五节 人类及常用实验动物血型系统 37
一、人类 37
二、小鼠 37
三、兔 37
四、犬 37
第六节 血液系统疾病常用动物模型 38
一、缺铁性贫血动物模型 38
二、再生障碍性贫血动物模型 38
三、溶血性贫血动物模型 38
四、急性淋巴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 39
五、急性非淋巴细胞白血病动物模型 39
参考文献 40
第四章 血液循环 41
**节 概述 41
第二节 循环系统功能和调节 41
一、循环系统的演化与构成 41
二、心脏的泵血功能及其机制 42
三、心脏泵血功能的基本评价指标 43
四、影响心输出量的因素 44
五、心音 45
第三节 心脏的电生理学及生理特征 45
一、心肌工作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46
二、心肌自律细胞的跨膜电位及其产生机制 47
三、心肌的生理特性 49
四、体表心电图 51
第四节 血管生理 52
一、血管分类 53
二、血流动力学 54
三、动脉血压 54
四、静脉血压和静脉回心血量 56
第五节 心血管活动的调节 57
一、神经调节 57
二、体液调节 62
三、自身调节 65
四、动脉血压的长期调节 66
第六节 循环系统生理动物模型 66
一、心脏发育异常模型 66
二、心脏电生理异常模型 66
三、心脏功能异常模型 67
四、血管结构和功能异常模型 67
参考文献 68
第五章 免疫系统 69
**节 概述 69
第二节 免疫器官 69
一、中枢免疫器官 69
二、外周免疫器官和组织 71
第三节 免疫细胞 76
一、T淋巴细胞 76
二、B淋巴细胞 78
三、抗原提呈细胞 79
四、造血干细胞 80
五、固有免疫细胞 80
六、其他免疫相关细胞 81
七、动物的免疫细胞 82
第四节 免疫分子 82
一、免疫球蛋白和抗体 82
二、补体 85
三、细胞因子 87
四、白细胞分化抗原和黏附分子 89
五、主要组织相容性复合体 89
第五节 免疫相关疾病动物模型 90
一、迟发型超敏反应动物模型 90
二、过敏反应动物模型 91
三、自发性狼疮动物模型 91
四、诱发性狼疮动物模型 92
五、自发性免疫缺陷动物模型 92
六、获得性免疫缺陷动物模型 93
参考文献 93
第六章 消化与吸收 95
**节 概述 95
第二节 消化系统的组成 95
一、口腔 96
二、咽 96
三、食管 96
四、胃 96
五、小肠和大肠 97
六、肛管 98
七、小消化腺 98
八、大消化腺 98
第三节 消化 99
一、机械性消化 99
二、化学性消化 105
三、营养物质的消化 109
第四节 消化道内物质的吸收 112
一、主要的吸收部位 112
二、水、无机盐的吸收 113
三、营养物质的吸收 114
第五节 消化活动的调节 116
一、消化系统的神经调节 116
二、消化系统的胃肠激素调节 118
第六节 消化系统生理动物模型 119
一、胃部减肥手术模型 119
二、间歇性禁食动物模型 120
三、巴甫洛夫小胃模型 120
四、胆石症动物模型 120
五、小肠吸收动物模型 121
六、肠运动动物模型 121
七、肠道菌群动物模型 121
八、胰液分泌动物模型 122
九、唾液分泌动物模型 122
参考文献 122
第七章 呼吸系统 124
**节 概述 124
第二节 呼吸系统的组成 124
一、上呼吸道 124
二、下呼吸道 125
三、肺 126
第三节 呼吸系统的生理功能 129
一、人的外呼吸功能 129
二、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133
三、呼吸力学 135
四、呼吸调节 135
第四节 呼吸器官的防御功能 138
一、生理性免疫反应 138
二、防御反射 139
三、呼吸器官的代谢生理 140
第五节 呼吸系统生理动物模型 142
一、慢性气道阻塞性炎症反应模型 142
二、肺气肿型生理功能异常模型 142
三、肺水肿型生理功能异常模型 143
四、支气管痉挛、高敏反应型生理功能异常模型 143
五、缺氧型生理功能异常模型 143
六、肺纤维增生型生理功能异常模型 143
七、呼吸调节模型 144
参考文献 144
第八章 内分泌系统 145
**节 概述 145
第二节 内分泌系统组成与演化 146
一、内分泌系统组成 146
二、内分泌系统演化 146
第三节 激素 147
一、激素的类别 147
二、激素的合成和释放 147
三、激素的作用和特点 148
四、激素分泌的调控 150
第四节 主要的内分泌器官及其分泌物 151
一、下丘脑-垂体系统 152
二、松果体、胸腺和尾下垂体 154
三、甲状腺内分泌 155
四、胰岛内分泌 159
五、肾上腺内分泌 163
六、组织激素和功能器官内分泌 168
第五节 内分泌生理动物模型 169
一、生长激素模型 169
二、生物节律模型 169
三、催乳素模型 169
四、生殖模型 169
五、甲状腺激素模型 170
六、促甲状腺激素释放激素模型 170
七、胰岛素模型 170
参考文献 170
第九章 神经系统 171
**节 概述 171
第二节 神经信息的传导 172
一、神经信息传导机能的发展 172
二、神经信息突触传递的方式 174
第三节 脑 177
一、脑部结构和功能分区 177
二、学习与记忆 185
第四节 脊髓 189
一、脊髓结构 189
二、脊髓功能 190
第五节 周围神经系统 191
一、脊神经 191
二、脑神经 192
三、内脏神经 192
第六节 中枢神经系统生理动物模型 194
一、脊髓损伤 194
二、脑出血 195
三、脑缺血 195
四、老年性痴呆 195
五、帕金森病 196
参考文献 196
第十章 排泄系统 198
**节 概述 198
第二节 肾脏生理 198
一、肾脏的类型和结构 198
二、尿液的生成 202
三、尿生成的调节 205
四、几种动物尿的性状 209
第三节 输尿管、膀胱、尿道生理 210
一、输尿管 210
二、膀胱和尿道 210
第四节 肾外渗透调节和排泄功能 211
一、伸缩泡 211
二、肾器官 211
三、触角腺 215
四、马尔皮基氏小管 215
五、鳃 215
六、盐腺 216
七、直肠腺 218
第五节 含氮废物的排泄 218
一、氨的排泄 218
二、尿素的排泄 218
三、尿酸的排泄 218
第六节 泌尿系统生理动物模型 219
一、肾小球功能障碍动物模型 219
二、尿路生理功能障碍动物模型 220
三、肾小管-间质功能障碍动物模型 221
参考文献 221
第十一章 生殖系统 222
**节 概述 222
第二节 雄性生殖 222
一、雄性生殖系统组成 222
二、睾丸的生精功能 224
三、睾丸的内分泌功能 225
四、睾丸功能的调节 226
第三节 雌性生殖 227
一、雌性生殖系统的组成 227
二、卵巢的生卵功能 229
三、卵巢的内分泌功能 233
四、卵巢功能的调节 234
第四节 生殖活动 237
一、性成熟 238
二、性周期 239
三、受精 241
四、胚胎着床 243
五、妊娠 244
六、分娩 246
七、泌乳 247
第五节 生殖生理动物模型 249
一、早孕检测模型 249
二、精子穿卵模型 249
三、超排卵模型 249
四、刺激性排卵模型 250
五、延迟着床模型 250
六、胎盘发育模型 250
七、异位妊娠模型 250
八、卵巢早衰模型 251
九、妊娠糖尿病模型 251
十、自然流产动物模型 251
十一、多囊卵巢综合征模型 252
十二、自发性前列腺增生动物模型 252
参考文献 252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