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进化之上:思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进化之上:思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作者:寻诸己著
出版社:文汇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23cm 页数: 199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2.6(6.8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进化之上:思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9634149
  • 条形码:9787549634149 ; 978-7-5496-3414-9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进化之上:思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本书特色

本书十余万字,插图若干,属人生哲学书籍,旨在探讨人生意义、人在自然界的定位和理性思考的重要性。作者分析了人类社会进化优于生物自然进化的基础——思考能力——的起源、发展、迥遇、边界条件和未来潜能。推论了人类与动物思考能力的差异。 书中参考引用了物理学、天文学、生物学、社会学、神经科学、哲学等研究成果,并结合人类社会的发展历程,论述了本能、意识、思想的差异;人类思想对婚嫁制度和社会关系的影响;功利主义环境下,理性且富有创见的思考是如何被施以重重障碍的;理性思考的边界和方法。 作者乐观地认为,通过创造性思考,人类终将摆脱当前种内竞夺带来的内耗,走向大合作,让每个个体都发挥自我创造性潜能。 书中表达方式多维,除文字描述外,作者借用曲线图解,直观分析了快乐与物质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指出不同曲线代表类型的人群享受物质快乐的差异和各自极限,批判了片面的享乐主义和物质竞夺思维,提倡应注重对人的关爱和高级志趣的追求。 另,就普罗大众所关心的问题,如人生意义,人类未来,自我修养、学习和日常交流的方法,也给出原理和推证。 书中辅以大量生动案例,以增强阅读体验。同时,对外星人、灵魂之类的大众话题也进行了分析探讨。本书对于阶段性陷入迷茫困顿、焦虑虚无、缺乏目标的人具有一定借鉴意义;也可有益于人们理解幸福、审视生活、建构价值观。极具品读价值。 温馨提示:本书内容次第性较强,阅读本书建议您不要忽略内容简介和前言部分。

进化之上:思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为人生哲理类笔记,计十余万字,配若干幅插图。本书将通过对致力于揭示功利主义环境下,理性且更富长见的思考是如何被施以重重障碍的;本能、意识、思想到底是什么,它们之间有什么区别和联系;智人的思考与婚嫁制度、金钱等社会关系和生产要素之间的相互影响;人类社会的思考认知是如何一步步演化的以及那些存于我们现世被奉为经典的荒谬思维是如何产生并影响我们行为的。作者乐观地相信,我们终将摆脱内耗,走向更深层次的种内大合作,体验更值得期待的幸福,践行人生的意义。为避免书中内容的呆板化,在书中笔者加入了大量的生动案例,颇具阅读品味价值。

进化之上:思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目录

前言......1

思考的起源: 从生命意志到人类的认知......1

生命演进的四重奏......3

生命意志......3

本能......7

意识......9

思想......14

人类的三大本能......18

生命体的三大本能......18

存续本能......21

损益本能......24

容斥本能......25

人类的意识......28

物质与意识......28人类的认知信息......31

认知......31

语言和文字......34

骗人的大脑......41

鬼魂存在吗?......42

外星人是什么?......44

思考的发展: 理性、谬误与社会关系的传承与沉淀......51

理性探索三部曲——神学、宗教和科学......53

神话传说与神学......54

道教与《道德经》......57

佛教......59

基督教......61

伊斯兰教......62

科学......63

哲学......65

奉为经典的荒谬......70

社会差异代表先天差异吗?......70

智力是一成不变的吗?......71

毁灭是人类的终章吗?......73

不只是圣贤才有发言权......74

人工智能必将取代人吗?......75

人类*终会分化为神人与无用阶级吗?......76

社会关系中的两大核心: 婚嫁与生产......79

婚姻制度......80

资本、劳动力与生产资料......88

社会进化的目的......93思考的窘遇: 功利主义的困局及其对哲学思考的障碍......95

功利主义的困局......97

史前五次物种大灭绝......99

人类近年来对自然生态的破坏......100

人类种内竞争造成的危害......103

哲学思考的社会性障碍......108

哲学思考改善不了当前生活......109

大脑对非即时反馈事件的惰性反应......110

沉迷于“奶嘴式享乐”......112

“求是”精神的社会性缺失......114

部分哲学家的结局并不好......115

思考的规则: 终于伦理始于理性......117

伦理原则......119

电车难题和伦理原则......120

金钱对伦理的冲击......122

伦理进步才是社会进步......123

思考的陷阱与基础......125

非理性信息陷阱......125

理性思考的基础......129

社会性因素......132

理性思考的思维方法......136

思考的邀约: 探寻思考的规律,迎接人类的未来......139

大脑的工作原理与社会的发展趋向......141

感知模型......143

你的大脑没有你那么“功利”......150

如何遇见更好的自己......154

未来的几种可能......162

人类的痛苦、快乐与幸福......171

痛苦......172

快乐......172

幸福......175

幸福的追求方式......177

创造性思考是人类未来的唯一出路......179

人类的生存和发展需要创造性思考......180

环境信息对创造性思考的影响与启示......183

创造性思考是人脑*大的优势......186

我们当下应做的几件事......191

未来社会是创造与合作的社会......196

参考文献......198


展开全部

进化之上:思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节选

前言 人为什么会在做一件事情的时候走神?人工智能会取代人类吗?外星人是什么?为什么有人会对钱有着浓厚的兴趣?为什么很多人一面竭尽全力谋生改善生活境遇,一面又觉得人生没有任何意义?神灵、天堂和地狱以及灵魂等概念是从哪里来的?人活着究竟是为了什么? 强行运用人的现有的、有限的外界知识体系解答这些问题,必然导致荒谬的世界观和价值观。人们现有的知识体系是人们经过理性思考对客观世界探究得来的,几乎都是用来解答外界信息问题的,但唯独对大脑自身如何进行思考的这一领域的研究却几乎一片空白,而上述问题则恰恰是属于这一空白领域范围内的。正因此,现有的知识在这些问题面前才表现得无能为力。也曾有西方学者试图用这些外界信息建立的知识体系解释人生的意义,并得出人活着就是为了去苦求乐的结论,也得到了相当一部分人的共鸣,但却因此给人们的世界观带来了相当大的麻烦。 快乐的实质是外界刺激在感识系统中形成的激励效应,而感识系统的灵敏度与心理和生理状态有关。比如,一个满怀心事的人即使对着一桌平素喜爱的美食可能也没什么胃口了。激励效应对每个人的效用都是不同的,对同一个人的不同时期的效用也是不同的,但这些激励效应本身无疑都是外界刺激。为了获得产生快乐的激励效应,个体有时候不得不承担相应的痛苦,但基于“去苦求乐”的原则,个体往往倾向于将痛苦“技巧性”地转嫁给了其他个体,而谋夺其他个体获取快乐的权力。这种将快乐作为人生追求的价值观念,几乎不可避免地会走上物质竞夺的发展道路。物质竞夺在一定程度上的确会锻炼种群的生存能力,但另一方面却会形成种内的激烈竞争,这种竞争形成巨大的种群内耗,降低生产效能、阻滞生产发展,严重时甚至会导致亡族灭种的危机。 可见,“去苦求乐是人生追求”这一理论并不能令我们完全满意。那些源于人类大脑内部思考认知本身的问题,必须从大脑的思考方式出发寻找答案。 事实上,人类的大脑有一种特殊的能力,就是抽象思维的能力。我们前述的所有问题,都是抽象思维能力给我们制造出来的麻烦。人们*信赖的感识系统中的眼耳鼻舌身,天然都是探究外界信息的,依靠这些感识系统发展出来的对外界世界的认知,自然是无法解释人脑内部抽象出来的这些问题的。我们必须对思考方式进行探讨。 现代科学已经证明,人类的记忆、思维、情绪等发生于大脑内部的行为,实际上都是大脑产生的特殊物质发挥作用进而让我们有了不同的生理表现,产生这些物质的环境条件千差万别,也就造成了人们意识思维的千差万别。而这些特殊物质绝不是“庸俗唯物主义”理解的那样机械式地产生并机械式地发挥作用,它们的产生和作用方式虽复杂多变但却是可以被我们所主导和调节的。一位“路怒症”司机开车遇到“挑衅”行为,在欲发雷霆的瞬间突然想起清早女儿稚嫩的声音提醒自己开车注意安全时,他的愤怒也许会潮水般退却并做出文明行车的举动。当我们对一件事缺乏信心时,我们会表现得沮丧焦虑;而当我们对之信心十足时则会表现得轻松振奋。在外界信息并没有发生变化时,我们表现出的迥异的差别正是由于我们大脑内部不同种类的、不同浓度水平的特殊物质发挥着调节作用。我们可以通过对这些大脑中特殊物质产生条件的研究,分析大脑内部的工作原理,了解我们前述问题是怎么形成的,还可以根据大脑工作原理制定我们的学习计划,有针对地锻炼我们的思考能力,并更加深刻认识到快乐和幸福的本质究竟是什么。谈到这里,如依旧有人对意识或思考抱有更多兴趣,不必心急,我们在本书后续会多次谈及这些话题。 当然,我们还必须承认人只是自然界的一部分,如果抛开自然界孤立地看人类存在的意义,一定会失之偏颇,人活着的意义一定包含着人与自然关系的正确解读。大脑正是解读人类个体与外界关系的使者,对二者关系解读的水平和质量决定了一个人的成长高度和其思想的厚度。 在人与自然的关系中,人与动物的区别是人们思考*多但至今尚未完全清晰界定的一个问题。而这个问题对思考的探究无比重要,以至无可回避。 人们曾认为直立行走是人类区别于动物的特征,但研究人员发现能够短期直立行走的动物有20余种,包括猴子、猫鼬、熊、企鹅等。*令人类震撼的是1933年被定名的波诺波黑猿,它们生活在刚果河中游东面,它们在地面上行走时50%的时间是用双足行走,这是为了携带食物或物品。 人们也曾以为是制造工具是人类与动物的区别,但研究人员曾经观察到野外的黑猩猩能够用摘掉枝叶的细枝条伸进蚂蚁洞,待蚂蚁爬满枝条时,快速抽出枝条,大快朵颐。 黑猩猩制造工具充分说明动物也具有思考能力,而这一点已经不止在猿类等身上能够证实,人们还发现鸟类也具有优秀的思考能力。绿鹭鸟能够把游客的面包碎片置于水面当作捕鱼的饵料,当来吃面包的是小鱼或觉得捕鱼并无把握时,绿鹭鸟会及时叼走面包片,直到成功捕到大鱼为止。 无论是绿鹭鸟用面包片做诱饵捕鱼还是黑猩猩用摘掉枝叶的枝条伸进蚂蚁洞捕食蚂蚁,它们的思考方式都是与具象的事物直接相关联的,并且是延迟发生的。如果绿鹭鸟在发现水面之前就懂得准备面包片,黑猩猩在发现蚂蚁洞前就有意识地随身携带摘掉树叶的枝条,那么人类要从自然界中胜出恐怕分外困难了。 虽然思考能力也不是人类的专利,但进一步研究发现,动物们的思考能力还处于比较初级的状态,并不具有抽象思维能力,这可以由一个研究实例证实: 研究人员曾经教会了一只黑猩猩制造石器,但发现这只黑猩猩无法看出什么样的石料适合做什么样的石器工具,它制造工具的方式就是将石料不加甄别地摔在笼子边的水泥地上。 人类的抽象思考能力,不仅让人类对外部信息认知能力进一步增强,也使得人类能够重组众多信息,这些信息又进一步丰富了感识系统的认知客体库。抽象思考能力也让人类具备了创造性认知能力,从而将人类从动物王国中彻底分离出来。当然,也是抽象思考能力,让人们对诗词、数字、电子游戏、金钱有不同程度的喜好。 抽象思考能力已经属于一种很高级的思考能力,人类也是比较晚期才进化出这种能力的,这从早期人类制造的石器工具可以做出判断。在更久之前,将人类推向物种竞争胜利的是人类优异的信息分辨能力。人类任何单一的感识能力都没有形成压倒性优势,不像动物们一些感官系统异常发达,另一些感官系统就退化了,人类只能依靠多感官间的平衡和协调进行信息分辨。这样一来,人类能够依靠各种感官摄取的信息不断修正大脑中的信息印象,正是这种自觉的信息修正能力让人类对外界信息认知得更加全面而细腻。 人类大脑的思考,按其思考过程和思考产物的作用方式,可归结为两种: 一种是以对外界信息获取为目的的,称为外反馈式思考,这种思考必须有外部信息参与,所有具备大脑组织的动物都具备外反馈思考能力;另一种是对大脑内部信息梳理为目的的,称为内反馈式思考,内反馈是对外部信息印象进行反省和洞见,无需外部真实信息的介入,思考的对象只是信息印象。内反馈思考是人类独有的思考方式。抽象思考就是一种内反馈思考能力。 动物的思考要么受到本能需求的驱动,要么是对外界信息做出相应的反馈。动物表演时,驯兽师需要不断地给动物们发出指令,或在表演场地内建立起动物们可识别的信号,动物才能按部就班地进行节目表演。表演一阵子节目后,驯兽师往往需要给动物们喂食作为“奖励”。 人类区别于动物的不只是内反馈思考,还因为人类具有优异的外反馈思考能力。人类在外反馈思考时,也能建立从大脑内的一个信息到另一个信息的思考环节,而动物的思考方式则只能是外部信息到大脑内部信息再到外部信息的思维传递模式。简单说来就是,人脑具有从外界实体信息中隔离出来的思考能力,而动物大脑只有针对外界信息刺激反馈的思考能力。 外反馈思考支配了人类绝大部分行为,并催生出各类实践知识、劳动成果和各类社会制度及社会现象;内反馈思考则通过反思构建我们的世界观和人生观,并将知识系统化、理论化。外反馈思考,是依据个体了解的客体信息通过思考发现新的客体信息;内反馈思考,是将缺乏客体信息的问题通过大脑虚化出一个答案,或对现存的客体信息虚化出一个与之相关的信息。无论是虚化出来的答案还是虚化出来的问题都是大脑“脑补”出来的,尚不存在客体信息的档案,自然就无法在现存的知识体系中找到答案了。 我们试着用几个例子,来说明外反馈和内反馈思考的差异性。当我看到一颗果树的顶端上结着几颗果子,我想要拿到它们,可是我发现果子太高了,我看了看果树,低处没有落脚的枝杈,我觉得以我的肢体攀爬上去似乎不现实,我四下寻找没有发现趁手的当长杆用的工具可以抽打下果实,我于是捡起一旁的几颗石子向树冠里扔去,碰碰运气。在这一过程中,我每一步的思考都属于外反馈思考,都有着手段与目的的直接比较。如果我在扔出石子之前,想到让我身旁的伙伴先行避开,以免石子落地时误伤到他,这一思考行为就属于内反馈思考了,因为在石子未扔出去前我已经思考到了两个未发生的场景:扔出的石子会落下来,下落的石子可能正朝着我的伙伴击来。如果我的伙伴是一条狗,在石子朝向它落去前它是很难理解我为何要求它要先行避开的,但当这种场景持续了很多次后,它大概看见我仰身做投掷姿态时就会远远躲开,甚至我手中可能并没有石子了,狗的思考就是外反馈思考。 我们日常中打牌时,在对手出牌后决定出哪些牌的思考属于外反馈思考,在对手出牌前进行思考判断推导应该如何出牌并对对手可能出牌做判断的思考过程就是内反馈思考。纸牌的发明者在世界上不存在纸牌前,发明出规则和纸牌式样的思考属于内反馈思考的功劳;后人在已经存在纸牌及其规则的前提下打纸牌属于外反馈思考的游戏。内反馈思考是可以借助于外物的,我们在纸上写写算算进行推理论证就是内反馈思考,借助软件、计算机进行建模推敲也是内反馈思考。学生做题时读题过程和直接调用知识点进行解题的思考属于外反馈思考,解题过程要用到的推理分析则属于内反馈思考。研究创造主要归功于内反馈思考,而对研发成果提出并不深刻的质疑则属于外反馈思考。 对人类来说,内反馈思考和外反馈思考的过程错综交织,但总体来讲,内反馈思考的步骤越多、资讯越庞杂、推理越艰深,就越少有人愿意思考,但其作用和思考质量却往往更高,历史发展的事实也表明,高质量的内反馈思考也变得越来越重要。而单纯的或掺杂些简单的内反馈思考过程的外反馈思考则更容易被人们接受和践行。 外反馈思考更容易被大脑理解,也更容易体现实用价值,所以得到不断地发展,以致于内反馈思考被长期压抑。我们的大脑也就表现得对生存和发展的问题更偏爱,而对哲学和人生的思考兴趣淡漠。 大卫·休谟,这位有着巨大影响力的哲学家,其撰写的《人性论》这本书是其*具代表性、*重要的一部著作,然而,即使他想尽一切办法试图引起当时人们对此书的兴趣,都没能成功。甚至他为自己匿名写书评,但当时的人们对这本巨著依旧反应平淡。讽刺的是,休谟*终因出版的《大不列颠史》而以历史学家的身份闻名。事实上,人们不仅对于哲学类的内反馈思想主张有着自我压抑,甚至还有着向外压抑别人思想的倾向,休谟就遭遇过这类事件。在当时基督教影响巨大,不可以任何形式被亵渎,休谟即便隐晦地表达自己的理论仍遭到世人排斥。他曾不慎滑入爱丁堡市中心一片干涸湖泊的泥沼里,因身体肥胖被卡住了,一群路过的壮硕卖鱼妇女强迫他答应信奉基督教,并朗读主祷文和信经信经,基督教权威性的基本信仰纲要,来源于拉丁文credo,原意为“我信”。才将他拉起来。 大脑中内反馈思考和外反馈思考存在较大的不平衡,正是这种不平衡,才导致人类社会的种种病态心理和观念问题的涌现。 迫于生存压力,人类对物质认知方面的信息建设更多,而对自身的思考方式的探究工作则做得少得可怜。即便我们现在已经展开的对大脑*前沿的研究,也仍旧倾向于将大脑作为客体进行研究,而没有探求大脑作为“主体”的需求。恰恰现实中,有很多人拥有了较为丰富的物质和荣耀,却常感到郁郁不乐,这或许是对我们忽视了大脑“主体需求”的一种惩戒吧。 我们的生命活动,有些受控于大脑,有些则不然。为了将这些生命的需求加以分类,区别对待,我们尚需对本能、意识和思想做个清晰的概念澄清,这三者由于被广泛而缺乏统一确切定义地引用,导致很难清晰分辨了。 关于本能、意识和思想的定义我们将在后续章节中具体展开,这里可以做个简单描述: 本能是一切生命体都有的特征;意识是有神经网络的生命才有的;而思想是人类所独有的。 生命信息是指对外有主动表达能力、对内有演进完善能力的信息集,其表达和完善的过程也就是从本能到意识,从意识到思想的这样一个过程。外反馈思考是神经感识系统对外界刺激信息进行的策略针对,故,外反馈思考终究属于基于意识层次的思考方式。内反馈的思考模式则是绕开神经感识系统中的感觉系统,在大脑中进行的,属于思想层次的思考方式。 每一次生命的进化都远超之前生命信息的理解范畴,本能无法“理解”意识,意识无法“理解”思想。所以,即使人类能够还原自身的进化历程,恐怕也无法在对过去的研究中找到人类存在的意义,古猿不进化到人,就永远都不会思考生命意义这个问题,有关人生意义的思考也是进化出来的,我们必须用进化和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个问题。更直接地说,我们人类存在的意义在于我们对未来所持的思想观念,如果我们坚持认为人生没有意义,不管明天洪水滔天,把握当下享受快乐就好。或者对既有问题视而不见听而不闻,认为我们不需要做任何努力,世界自然会变好,那么生态崩溃人类盛极而衰是必然之事;若我们将自己看作是大自然的一部分,善待进化出我们的大自然,把解密自然信息并建立合理的信息秩序作为我们的发展目的,我们或可拥有无法想象的璀璨文明。 把人生说成毫无意义或认为人生如何赋予就有如何意义的思想,是无法组织起人类创造潜能的有效合力的,归根结底还是不可知论,起不到积极有益的作用。 从已知的地球经历的灾难来看,生命就是在经历信息之谜的限时破译考验。地球已经经历过五次物种大灭绝,那些没能力完成信息破译或不能适应信息演化的生物大多灭绝了,只留下化石作为其存在过的证明。 我们生活的时空中充斥着各种信息,它们都在不停地演化着,信息之间既互相合作又互相竞争——环状食物链就是*好的例证,每一种信息都试图让自己能够延续下去并散播开来。 2003年的SARS病毒和2020年的新冠病毒都给人类带来了巨大的创伤。病毒自身并不具备新陈代谢能力,必须依靠感染宿主细胞得以繁衍,但就是这种介于生命与非生命之间的物种,也从不甘心就此湮没,一有机会就出来肆虐,表达它的信息意志。 其实不仅是病毒,小到细菌大到非洲象、美洲狮每个物种都在极力地捍卫着自己生存繁衍的权力。甚至一块没有生命的石头,它也在努力维持着自己的模样,倔强地对抗着岁月的侵蚀。生命体依靠代间遗传将种族信息向下传递,而非生命体仅能依靠自身表达信息,虽然看起来生命更具有主动性,但却不得不使尽浑身解术不断演进以适应生存环境。当空气中的氧气稀薄、温度降低时,对于非生命体的影响是有限的,但对生命体的打击可能是灭绝性的。生命体只能不断演进出各种应对策略和手段,才有机会得以生存和发展。本能、意识和思想都是演化而来的,自然首先肩负着维持种族信息传续的重任,这也是我们的大脑更善于思考生存问题的生命演化渊源。即便理性不断得以发展,但到了今天我们社会中仍旧是几乎人人都懂得赚钱谋生,却很少有人愿意耗费心神用哲学眼光去审视人生。更何况,抽象思考比起具象的外反馈思考要复杂困难得多。 当讲述复杂问题或论述观点时,以图形、数据和案例的方式讲解,往往更加能够让受众快速理解并接受,而不至于有枯燥乏味的感觉。这也说明了人脑抽象思考能力远不如感性认知能力,纵然枯燥乏味难以理解的信息可能代表着更高级的理性思考,但大脑对感性信息总是更加偏爱。 只有当内反馈思考者终于克服重重困难,取得了成就并使之成果化后,这些已经被建立起来的新的参考信息才可能被外界模仿、习得和利用,从而实现了内反馈思考向外反馈思考的转化。喜欢下棋的人有许许多多,但发明象棋的人却只有一个。象棋爱好者肯定知晓象棋大师的名字,却不见得关心过是谁发明了象棋。这种现象,我不知道该说遗憾还是该说有趣。 即使有了专利保护和知识产权,也还是从外反馈思考方式来保护内反馈思考的成果的,必然不能在根本上起到鼓励内反馈思考的作用。我们现代生活中,各种“山寨”和高仿恰恰证明了内反馈思考没有受到足够重视,人们只是愿意享受内反馈的成果,而不愿意将精力投入到短期难以兑现利益的内反馈思考上面。用外界信息激励内反馈思考本身就是不正确的,虽然内反馈思考者也需要必要的物质条件,但那些毕竟不是促成他们进行内反馈思考并取得成就的根本动因。内反馈思考更需要的是鼓舞创造性思考的环境和氛围。 内反馈思考由于距离生产和获取外界激励较远,从而对人来说不具有吸引力。纵使内反馈远比外反馈思考方式对人类认知和探求更具效力。但人类历史表明,只有当外反馈思考方式无法应对生存环境或内反馈思考已经成果化并发挥威能的时候,该种内反馈的思考方法才得以占据上风。内反馈思考越具有革命性,其被接受和推广的阻力就越大,而其一旦被大众接受并得以转化,它表现出来的优势和进步也就越巨大。正是由于内反馈思维表现出来的巨大的能量,使其受到了越来越多的关注,我们当今社会的艺术创作、各种设计都是内反馈思维受到关注的证据。但迄今为止的所有人类历史时期,不具备直接的实用价值的内反馈思考方式均没有受到过应有的重视。这也正是哲学等远离物质生活和外界信息反馈的学科发展进步缓慢的原因。 富尔顿的蒸汽轮船是**次工业革命时期重要的发明之一,然而他发明轮船的过程并不顺利。起初,经过九年时间,在1803年才终于建造出**艘笨重的蒸汽轮船,首次在法国塞纳河上试航时,轮船走走停停,甚至干脆熄火,更在当天夜里毁于暴风雨。据说,他曾因经费问题去求助拿破仑,被拿破仑拒绝了。富尔顿于1806年返回美国纽约,在1807年终于造出了“克莱蒙泰号”蒸汽轮船,该船仅用了32小时就行驶了240公里,速度达当时普通帆船速度的3倍多。拿破仑也因拒绝了富尔顿,而被后世说成亲自拒绝了英法海战的胜利。尽管这种说法有些夸大,但仍可见在科技成果表现出巨大威能之前,创造性思考受到应有的重视是相当困难的。 但外反馈思维所能利用的终究不过是已知探明的物质而已,即使对外部世界从事探索也仅能依靠已知的手段。对未知的或已知手段无法触及的信息,外反馈思考方式就无能为力了。从而,外反馈思维建立的活动,仅能在一定范围内展开竞夺,由于限定范围内资源的相对匮乏性,也就必然导致种间、种内的竞争,因此必然发生灭族、灭种的惨事,因为外反馈思考构建的文明触角仅能看到有限的局域,没有能力向更广延的领域进行开拓。 很显然,我们应该走依赖内反馈思维的发展道路。内反馈带给我们的远远不止物质开拓方法的创新与革命,还包括对感官激励的创新,我们因思考问题而获得成就感的快乐激励的能级要高于从外界物质获得快乐激励的能级。甚而,前者更加持久且容易让我们获得更高层次的追求并免受外界条件的制约。如,一顿丰盛的大餐或许在结束后不久就会让人忘记亨用它时所带来的快乐,但参与一次竞赛并获奖的经历会长期持续激励获奖者并给他以信心和自豪感。内反馈思维可以建立目标形成观念并不断升华我们大脑的控制中心,将控制激励行为的决策权交给思考本身,而不是外界物质条件。 以内为主、以外为辅的反馈思考方式,必然会使得人类内部的创造性潜能源源不绝地发挥作用,从而避免陷入受限条件下的竞夺思维模式。创造性的源动力在于人本身,故这种思考方式下主导的文明,自然不会产生竞夺思维模式下所谓的“无用阶级”,进而可依靠全人类的思考合力,更高效地认知世界,解密宇宙信息,使人类摆脱困惑和无意义的种内竞争。内反馈思维主导下的文明,人人都是合作者,社会是每个个体思想成果的放大器,越是合作放大效用越显著,也就不存在恶意竞夺的反伦理的社会关系。 我们也必须声明,不是说强调内反馈思维,就是鼓吹放弃物质生产,是让生产服务于人类的发展智慧而不是人类的竞夺欲望。内反馈文明不以物质生产为终极目标,而以更高级别的信息掌握为目的,在更高级别的信息面前,之前的物质将会显得微不足道。我们人类依靠创造性思维生产出来的一切成果的历史已经充分说明了这一切。 至于人类的朝代更迭,我认为那只是属于不同的外反馈思维者构建的不同时空的外反馈文明而已,其模式都是大同小异的,在本质上都属于功利主义文明,我们不做任何的叙述。我们只谈与思想、意识、本能有关的话题。

进化之上:思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 作者简介

作者寻诸己,系同济大学工学硕士,在专业领域内的核心期刊发表过多篇学术论文,并组织撰写专业书籍推动相关领域学术发展。 作者热爱读书与思考,近年来对人类意识与心理产生浓厚兴趣,阅读了大量哲学、心理学、社会学等方面书籍,认为人的意识也是有物质基础,有内在规律可循的。同时,发现在欧美有众多研究意识和思维方面的书籍,而国内相对较少,遂产生跨学科探索的尝试之心,编写《进化之上——思考之于人类的重要性》,期望国人在务实之余,也能对思想意识加以关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