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新工业思维(第二版)

新工业思维(第二版)

作者:杨青峰
出版社:电子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4-01
开本: 16开 页数: 356
本类榜单:工业技术销量榜
中 图 价:¥65.9(7.4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新工业思维(第二版) 版权信息

  • ISBN:9787121352973
  • 条形码:9787121352973 ; 978-7-121-35297-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新工业思维(第二版) 内容简介

现在,很多企业正在向新工业转型,但通常情况下把企业转型落实到新兴技术的利用上,如机器换人,这将导致大量的社会问题和企业运营问题。本书认为企业向新工业转型首先必须进行一场彻底的思维革命,即站在全球新技术革命的背景下对工业元素进行全方位的再思考,充分认知新技术对产业转型的深层次影响。这种思维革命要从工业本身出发,对新技术革命背景下工业生产的所有元素,如:用户、时空、创新、产品、生产、机器、工厂、组织、管理、竞争等等各个方面,进行全方位全面的逻辑重构。本书**次系统的提出了一套完整的新工业思维方法,包括:新用户思维、虚实时空思维、充分利用知识资本的创新思维、效用产品思维、个性化智慧生产思维、产用融合思维、虚拟共享工厂思维、全员创客化的组织思维、以分利自治为核心的新管理思维、能力竞争代替规模竞争思维等十大思维。这十大思维不是孤立的,而是一个系统的逻辑整体。同时,本书通过大量的实证案例来帮助企业落地实施这些思维逻辑。总体来说,这本书在全球新工业革命背景下将会引领一场全方位、深层次的思维革命。

新工业思维(第二版) 目录

第1章 新技术革命、新工业革命与新工业文明 1
1.1 新技术革命:互联网、互联网+与万物智能 3
1.1.1 互联网 3
1.1.2 互联网+ 4
1.1.3 万物智能 7
1.2 发现横向世界和纵向世界 9
1.3 从新技术革命到新工业革命的逻辑 13
1.4 德国工业4.0:一个可以参照的新工业蓝图 15
1.4.1 德国工业4.0战略首先是德国的 15
1.4.2 以信息物理融合系统(CPS)为核心的技术基础 16
1.4.3 指向个性化定制的智慧生产 16
1.4.4 支持分布式网络化制造的智慧工厂 17
1.4.5 端到端、横向、纵向三个维度的集成 17

1.4.6 德国工业4.0参考架构 18
1.5 新工业文明与生态系统 21
1.5.1 新工业文明=智慧工业文明 21
1.5.2 正在形成的生态系统 23
第2章 新时空观:虚实融合 25
2.1 定义虚实融合时空 27
2.1.1 物理学的五维时空 27
2.1.2 虚实融合时空的节点 30
2.1.3 虚实融合时空的运行机制 31
2.1.4 虚实融合时空的特征 32
2.2 虚实融合时空思维 34
2.3 数字主线与数字孪生 37
2.3.1 数字主线 37
2.3.2 数字孪生 38
2.4 CPS:虚实融合时空中的系统 40
2.5 信任与价值传递:区块链 41
2.6 场景:虚实融合时空的局部空间 44
2.7 新零售:基于虚实融合的未来零售业 46
2.8 新工业:基于虚实融合的未来工业 48
第3章 生产和用户的新关系 51
3.1 技术的高端化,应用的普适性 53
3.2 大众生产与“我们思维” 55
3.3 丰饶经济与个人生产者的崛起 60
3.4 从需求链到价值环流 62
3.5 突破碎片化屏障 65
3.6 用户的安全问题:隐私 69

第4章 创新的原动力:知识资本 73
4.1 知识经济与知识资本的崛起 76
4.1.1 知识的价值 76
4.1.2 知识资本的崛起 77
4.1.3 “知识资本”主义 78
4.2 显性知识和隐性知识 80
4.3 知识创造的螺旋 82
4.4 知识资本与职业迁移 84
4.5 知识资本的构成与成长 85
4.5.1 知识工作者 85
4.5.2 知识工作自动化 86
4.5.3 知识资本成长机制 88
4.6 个体知识工作者的前景 90
4.6.1 零工经济 91
4.6.2 零工社区 93
4.7 “创新、创造、创业”运动 96
4.8 应对知识资本保护的全新挑战 98
第5章 提供智能的效用产品 99
5.1 新产品创造浪潮 101
5.2 升级产品观念 104
5.2.1 产品观念的进化 104
5.2.2 效用产品观 106
5.2.3 大规模个性化生产 108
5.2.4 自主生产 110
5.2.5 社群生产与价值生态 111
5.2.6 三种交付形态 112
5.3 煎蛋模型与“全新”的含义 114
5.4 汽车产业的效用产品革命 116
5.5 价值链的颠覆(以电视业为例) 121
5.6 新工业创业家的产品定位 124
第6章 重新定义机器与工厂 127
6.1 重新域定与赋能万物的逻辑 129
6.1.1 理解重新域定 129
6.1.2 赋能万物的逻辑 131
6.2 让机器拥有智能 133
6.2.1 连接一切 134
6.2.2 虚实融合 137
6.2.3 可伸缩的算力 141
6.2.4 边缘计算 146
6.2.5 智能控制与人工智能 150
6.2.6 自治的智能机器 153
6.3 智慧工厂 155
6.3.1 立足于社会化协作生产 156
6.3.2 超越互联与智能 158
6.3.3 面向未来的技术架构 161
6.4 共享工厂 164
6.4.1 工厂即资源 165
6.4.2 连接即生产 166
6.4.3 制造即服务 168
6.5 虚拟工厂 169
6.5.1 沙漠工厂 169
6.5.2 软件定义 170
6.5.3 互联网上的工厂 171
6.6 工业互联网:“超级生产机器”与“超级工厂” 173
6.6.1 联网工业 173
6.6.2 “超级生产机器”和“超级工厂” 175
6.6.3 全网制造资源配置 178
6.6.4 初始演进:工业互联网的若干种模式 180
第7章 有边界的个性化智慧生产 185
7.1 个性化的智慧生产 187
7.1.1 个性化与大规模的统一 187
7.1.2 社会化生产 188
7.1.3 全过程的智慧化 189
7.1.4 动态的配置 190
7.1.5 虚实融合空间的生产活动 191
7.1.6 匹配商业模式 191
7.2 工匠精神与精益思维 192
7.2.1 工匠精神 192
7.2.2 精益思维 196
7.3 工业基准和个性化空间 198
7.3.1 工业基准 198
7.3.2 个性化空间 200
7.3.3 “董雷对赌”分析 202
第8章 构造第五制造范式:产用融合 205
8.1 范式理论与制造范式演进规律 207
8.1.1 范式理论 207
8.1.2 制造范式的三次跃变 209
8.1.3 四个关键影响因素 210
8.1.4 新制造范式形成的可能性 213
8.2 从商业模式探索开始:C2B到C2M 216
8.2.1 C2B:用户权利的崛起 216
8.2.2 C2M:用户主导生产 218
8.3 未来制造的魔力拼图 220
8.3.1 面向共享的生产 221
8.3.2 服务型制造 223
8.3.3 协同生产 224
8.4 产用融合:第五制造范式 226
8.4.1 为什么产用融合是未来 226
8.4.2 走向产用融合的道路 229
第9章 全员激活:建立创客化组织 243
9.1 众造应对众需 245
9.1.1 不可逆转的趋势 245
9.1.2 众造与众需的双重动力 247
9.1.3 拆除边界,迎接浪潮 248
9.2 塑造有活力的小团队 249
9.2.1 从科层制到创客化组织 249
9.2.2 理论解释:内部分工社会化 252
9.2.3 企业创客化,以激发活力为出发点 254
9.2.4 目标一致的弱耦合,塑造有活力的小团队 256
9.2.5 趋势:大型企业的碎片化 257
9.3 构造创客化企业世界 259
9.3.1 量子物理的启示 259
9.3.2 创客化企业世界蓝图 262
9.3.3 自治运行的创客化世界 265
9.4 大数据驱动:消除创客化世界的熵增 266
9.5 创业就是要找到创客化工业世界的位置 268
第10章 管理的进化:分利、自治与协同 271
10.1 管理进化的轨迹:从分工协作到分利协同 273
10.1.1 早期的野蛮管理:分工协作 273
10.1.2 人力是一种资源:分权协作 275
10.1.3 知识资本的力量:分利协同 279
10.2 大数据驱动的自治管理 283
10.2.1 数据驱动创客 283
10.2.2 实时性与自成长 285
10.2.3 5M1E的数据驱动分析 286
10.3 基于技术的自治是未来管理的细节 289
10.3.1 自治系统 289
10.3.2 机械外骨骼 289
10.3.3 3D打印 290
10.3.4 滴滴出行 292
10.4 分利、自治和协同的共生机制 293
10.5 人工智能:自治的强化 295
10.6 智慧企业――有能量并聪明的工“场” 296
第11章 未来竞争优势:新工业能力与“黑洞效应” 301
11.1 凭空塑造的力量:“双11”的竞争力解读 302
11.2 流行三原则:引爆虚实世界 307
11.3 流量思维是一个创富逻辑 309
11.4 n+n=4n2:生态圈构造的能量 314
11.5 能力竞争框架与逐级迭代 318
11.6 “黑洞效应”:小企业大能量 321
11.6.1 虚实时空中的“黑洞效应” 321
11.6.2 正反馈原理 323
11.6.3 小企业大能量 325
11.7 基于规模的竞争优势可能都是劣势 328
11.7.1 传统核心竞争力要素评价的失效 328
11.7.2 波特五力分析模型的失效 330
11.8 未来归根结底是新工业人和新工业思维的竞争 332
参考文献 334
展开全部

新工业思维(第二版) 作者简介

杨青峰,信息系统项目管理师,高级工程师。拥有丰富的信息化实践和理论研究经验,信息化理论研究和咨询服务领域的知名专家。积聚多年的信息化实践和研究经验,杨青峰先生围绕新信息技术革命和新工业革命陆续撰写和出版了《智能爆发:新工业革命与新产品创造浪潮》、《智变:新工业思维》、《智慧的维度:工业4.0时代的智慧制造》、《信息化2.0 :云计算时代的信息化体系》、《业务高管信息化领导力的16项修炼》等专著,逐渐形成了一套独到的新信息技术革命和新工业革命的理论体系。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