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李光前传/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李光前传/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作者:李如龙
出版社:厦门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3-01
开本: 16开 页数: 190
本类榜单:传记销量榜
中 图 价:¥43.2(7.2折) 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暂时缺货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李光前传/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580943
  • 条形码:9787561580943 ; 978-7-5615-8094-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李光前传/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本书特色

这本小书记述了一个历史人物——李光前先生。这位不平凡的历史人物是特殊的时代、特殊的地域造就出来的。 李光前先生虽然未曾在厦大生活过,却是在厦大创办的*艰难时期,接手陈嘉庚先生的事业,给厦大注入活力的功臣。他数十年间对建设厦门大学的热情奉献,至今都在延续,他的精神应该成为厦大人的永恒记忆。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李光前传/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是厦门大学百年校庆系列丛书之一。李光前,嘉庚先生的爱婿,有名华侨实业家、慈善家、教育家,为侨居国和祖国的文化教育事业做出了可贵的贡献,是陈嘉庚之后东南亚地区很为杰出的华侨之一,给予厦门大学重要的办学经费资助。高度赞扬李光前的爱国爱乡之心,称“嘉庚先生、光前先生翁婿的爱国壮举,是一段千秋佳话!” 本书详细介绍了李光前先生波澜壮阔的一生,重点介绍了先生在经营实业、投资教育、推动社会公益发展方面的贡献。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李光前传/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目录

**章 少小努力(1893—1912)
故乡的童年
南渡就学
回国深造
第二章 初露锋芒(1912—1927)
步入社会
伯乐得马
首创奇迹
第三章 大展宏图(1927—1937)
倾家的教训
艰难行进
跃然腾飞
第四章 烈火真金(1937—1947)
投入救亡
高尚情怀
第五章 再攀高峰(1947—1954)
高瞻远瞩
顽强坚持
再度腾飞
第六章 高山仰止(1954—1967)
奉献社会
高风亮节
一代完人
灿烂的晚霞
第七章 源远流长
青山长存
大浪淘沙
升华与回归
回望弥高
参考文献
附录李光前先生的远见卓识和崇高品格
附录一 李光前先生生平大事年表
附录二 李光前先生的远见卓识
和崇高品格
附录三 芙蓉李氏族谱节录
附录四 有关诗词一束
初稿后记
展开全部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李光前传/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节选

李光前先生1893年10月18日出生于福建省南安县芙蓉乡,现今为南安市梅山镇竞丰村的后田自然村。李氏聚居的芙蓉乡位于南安县中部,因为李姓占绝大多数,这里的李姓也称“芙蓉李”。芙蓉乡包括现今梅山镇的竞丰、蓉中、蓉溪和梅峰四个村,这里是在泉州入海的晋江上游(西溪)的一片低山丘陵地,南边是有几分威严的大小两座“杨梅山”,北边是连绵起伏的“鹅角髻”,有大小两条芙蓉溪(俗称“大溪”和“溪仔”),分别从西边和北边蜿蜒而来,夹着一片不太宽阔的河谷盆地。四山环绕,两水中分,汇流在“双溪口”,出去便是晋江的西溪了。旧时,小山坡上有几片不大的林子,种的是相思树和松树,低洼处还散落着一些木芙蓉,开着深红和浅红混杂的大花。瓦房、田园和沟渠错落其间,从东到西,有一条可通泉州和永春的乡间土路,旧时可供脚夫挑担营生,大小芙蓉溪有不大的“渡船头”,造桥都是后来的事,修公路是1951年的大事。当时,泉州的“福建省晋江中学”内迁到西邻的新兰村,借用几座华侨的新屋大厅上课,我是高一的学生,还参加过义务劳动。寂静的乡村,还算有一片风光。先辈的文人作诗,在门联上爱说“钟灵毓秀”一类的话,寄托一点希望,也是可以理解的。然而周边的小山丘无法灌溉,只有一些高高低低的望天旱地,两条小溪却又常常因山洪泛滥成灾,沿河的良田,几乎每年都会被洪水冲击而崩塌,变成了一无所用的填满沙石的河滩。这样的村落,幅员并不广阔,资源也比较短缺。在一百年前水利不兴、交通不便的情况下,真有几分萧条。所以就开始显得人多地少,难以开拓了。本地的穷汉们流传着一句俗谚——“船头走马,进前无步,退后无路”,便是这种状况的写照。据族谱记载,芙蓉李氏开基于明朝初年,相传开基祖李广孙(1324-一1379)携妻儿逃难经过此处,向人借吊桶往井里打水止渴,因为不习惯从井里吊水,一不小心,把小水桶打烂了,小桶片破散井中,无法捞起,一时不得离去,遂在此定居。水桶的木片俗称为“桶墙”,桶破了,木片散浮水上,就是“浮墙”,土音是【puciun】(和“浮墙”同音),于是这里就叫作“浮墙乡”。其实,这里就有不少野生的“木芙蓉”,土音是[pulinghtle],很有可能“浮墙”就是“芙蓉”的旧时的发音,在音韵学上叫作古今音有别的“文白异读”。究竟是因“浮墙”而雅称“芙蓉”,还是先有野地里的木芙蓉,把更早的古音附会成“浮墙”之说,就难以稽考了。到了明代中叶的第六世,出了个能人李汝夏(1475—1534),凿开四条水渠,便有了些灌溉之利,增加了一片水田,李氏家族才渐渐兴盛起来。但是,不到二百年工夫,就又是人满为患,无地垦殖,难以维持生计了。从那个时候起,数百年间,芙蓉李氏经历了三波外出移民潮。南安县的地形是斜状长条形,西北部的“里山”称为“顶(上)南安”,东南部的沿海称为“下南安”。明末清初的时候,“下南安”的石井乡,出了个民族英雄郑成功,明末隆武皇帝赐他姓朱,起兵反清复明,十数年间,养兵数十万,于1661年渡过海峡,驱除荷兰殖民者,收复了台湾,又让士兵和一些闽南老乡去开垦那地广人稀、土地肥沃的宝岛。他的壮举和业绩在闽南一带远近闻名,南安、晋江的乡亲,便跟着这位“国姓王”的部将和兵士东渡台湾,不少就在那里安家落户。后来,清政府为了防备“延平王”的攻击,竟然在闽粤沿海下令禁海迁界,把沿海数十里的原有居民内迁外地,夷平原有的家园。顺治十八年(1661)和康熙十七年(1678)两度下令迁海之后,千余里沿海一片荒凉,人民流离失所。至康熙二十二年(1683),才宣布“复界”。那时,李氏家族在芙蓉乡大约传至第12世,年轻人又陆续渡台谋生,那里果然是个人丁稀少、土地肥沃的好地方,特别适合农耕,营商也有利可图。不久就被闽南人称为“侥幸山”,意思是“让你一去就不想回”。到了第14至15世,李氏移居台湾达到高潮,长房因为住在西边的山地过穷日子,基本上都搬迁过去了。1992年,台湾云林县元长乡由族长李请带领着“李氏宗亲谒祖团”来原乡访问探亲,据他们的报告,云林县的元长乡就是因为移居者多为李氏家族的长房人士而命名的。那年,该乡的芙蓉李氏宗亲就有1387户,9617人。前几年我去台湾地区参加学术会议时还顺道去元长乡拜访过这位长者,受到热情接待。20多年过去了,那里的宗亲应该有1万多人了。这是芙蓉人向外移民的**波。清代中叶之后,厦门成了通商口岸。人多地少的闽南农村,又有更多的人陆续远渡南洋,俗称“过番”。本地方言称南洋为“番平”。由于跨洋过海、旅费昂贵,语言不通,南渡移民只能以投亲靠友的方式,按照祖居地的籍贯、姓氏和宗亲的血缘聚居,还逐渐建立了宗亲会、同乡会的组织,“旧客”照顾“新客”,强者帮助弱者,靠着勤劳和节俭,在那肥沃的热带地方披荆斩棘,也都生存下来了。如今,散居在菲律宾、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尼、泰国、缅甸等地的“芙蓉人”已经难以统计,主要散居在菲律宾(吕宋)、新加坡、马来西亚和印尼(实叻),应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