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中医基础理论
-
>
高校军事课教程
-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
>
中医内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
中医诊断学--新世纪第五版
-
>
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茶艺学 版权信息
- ISBN:9787518422296
- 条形码:9787518422296 ; 978-7-5184-2229-6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茶艺学 本书特色
该教材全面系统地总结和介绍了已有的茶艺学理论知识,而且含有大量一线教师的茶艺实践内容。全书结构清晰,系统完整,内容丰富,理论与实践并重。
茶艺学 内容简介
茶艺是茶文化*具活力的部分,同时,也形成了茶艺师这一职业。本教材全面系统地总结了茶艺学的理论知识,包括茶艺发展简史、茶艺组成、古代茶艺、茶艺用具、泡茶技艺、品饮技艺、茶艺礼仪、茶艺配饰、茶席设计、茶艺环境、茶艺表演、茶艺编创、茶艺鉴赏、茶艺训练、茶艺实践、茶会举办等内容。全书突出理论,更强化技能,配套制作丰富的多媒体教学资源,可作为本科、高职、培训机构的教学用书,也可作为茶文化爱好者的学习资料。
茶艺学 目录
**章 茶艺发展简史
**节 中国古代茶艺的发展
第二节 中国现代茶艺的发展
第三节 国外茶艺的发展
第二章 茶道、茶艺、茶艺精神与茶德
**节 茶道
第二节 茶艺与茶艺精神
第三节 茶德
第三章 茶艺与茶艺学
**节 茶艺的命名与分类
第二节 茶艺的组成与特性
第三节 茶艺的功能与作用
第四节 茶艺学的概念与任务
第四章 古代茶艺
**节 煮茶茶艺
第二节 煎茶茶艺
第三节 点茶茶艺
第四节 泡茶茶艺
第五章 茶艺用具
**节 茶具材质
第二节 茶具种类
第三节 茶套
第四节 其他茶艺用具
第六章 泡茶技艺
**节 选茶
第二节 择水
第三节 沏泡技艺
第七章 品饮技艺
**节 品饮内容
第二节 绿茶品饮技艺
第三节 乌龙茶品饮技艺
第四节 红茶品饮技艺
第五节 黑茶的品饮技艺
第六节 其它类茶的品饮技艺
第八章 茶艺礼仪
**节 礼仪的特性与作用
第二节 茶艺礼仪基础
第三节 茶艺礼节
第四节 茶艺演示礼仪
第五节 茶艺服务礼仪
第六节 涉外茶礼仪
第九章 茶艺配饰
**节 茶艺服饰
第二节 茶艺音乐
第三节 茶艺点心
第四节 茶艺插花
第五节 茶艺书画
第六节 茶艺用香
第七节 其他茶艺配饰
第十章 茶席设计
**节 茶席概念与分类
第二节 茶席的基本构成
第三节 茶席设计
第四节 茶席设计案例
第十一章 茶艺环境
**节 茶艺场所
第二节 茶艺心境
第三节 茶艺环境的设计
第四节 茶艺环境的布置
第十二章 茶艺表演
**节 茶艺表演的基本理念
第二节 茶艺表演的类型
第三节 茶艺表演的要素
第四节 茶艺表演案例赏析
第十三章 茶艺编创
**节 茶艺编创的原则与途径
第二节 茶艺编创技巧
第三节 茶艺编创注意事项
第四节 茶艺编创实例
第十四章 茶艺鉴赏
**节 茶艺美学特征
第二节 茶艺美
第三节 茶艺的鉴赏与升华
第四节 茶艺评价
第十五章 茶艺训练
**节 茶艺知识培训
第二节 茶艺师的设置
第三节 茶艺师的仪态训练
第四节 备具与布具训练
第五节 茶艺冲泡训练
第六节 奉茶与品茗训练
第七节 茶艺礼仪训练
第十六章 茶艺实践
**节 杯泡法茶艺
第二节 盖碗泡法茶艺
第三节 壶泡法茶艺
第四节 调饮茶艺
第五节 民俗茶艺
第六节 其他茶艺
第十七章 海外茶艺
**节 日本茶道
第二节 韩国茶礼
第三节 英国下午茶
第四节 俄罗斯茶艺
第十八章 茶会举办
**节 茶会的历史与发展
第二节 茶会的功能
第三节 现代茶会的类型
第三节 茶会的策划
第四节 茶会举办的要领
第五节 典型茶会案例
第十九章 无我茶会
**节 无我茶会发展历程
第二节 无我茶会的理念
第三节 无我茶会的准备与实施
参考文献
茶艺学 节选
**节 中国古代茶艺的发展 在中国几千年的茶文化历史中,尽管古代还无明确的“茶艺”一词,但可从对茶利用方式的发展来了解古代茶艺的萌芽与发展。 一、中国茶艺萌芽于春秋时期 中国自古就有“神农尝百草,日遇七十二毒,得荼而解之”的传说,被认为是*早发现茶、利用茶的记录与开端。春秋以前,吃茶作药是*早对茶利用的方式。古人是直接嚼食茶树鲜叶来作药,到今天我国一些少数民族依然保留着凉拌生吃茶树鲜叶的习俗。除了生食,《晏子春秋》记载:“晏子相景公,食脱粟之饭,炙三弋、五卵苔菜耳矣”,表明当时茶树鲜叶被加工成菜来食用了。“炙”可以理解为是烘或烤,这种加工方式至今还保留于现代茶叶加工过程中,如茶叶加工需要采用烘或烤的方式干燥茶叶、发展茶叶色香味形等品质。云南少数民族的瓦罐茶在制备时也保留有“炙”的特殊工序,将瓦罐中的成茶于火上烤制一定时间,再加冷水煮饮。此外,当前在我国很多区域都保留有用茶树鲜叶或成茶做菜食用的习俗,如龙井虾仁、大红袍煎烤,在我国云南部分少数民族、泰国、缅甸、老挝、新加坡等地还保留有食用酸茶的习俗。日本抹茶道也依然保留吃茶的习惯,众所周知日本茶道延续的是我国唐宋时期的饮茶特征。茶树鲜叶由生食作药、到熟食作菜,是茶叶加工的开端,也为茶树鲜叶经药食利用进化到饮用提供了基础,因此可以看作是茶艺萌芽的起始。 二、中国茶艺成形于晋代 西汉四川王褒在人口契约--《僮约》中写到家僮的职责有“舍中有客,提壶行酤,汲水作哺。涤杯整案,园中拔蒜,斫苏切脯。筑肉臛芋,脍鱼炰鳖,烹荼尽具,已而盖藏”及“武阳买茶,杨氏池中担荷”等,表明西汉时期茶叶在我国已成为商品进行市场销售了,茶叶也已经开始烹煮饮用;饮茶已成为当时贵族阶层的生活必需,已经开始对选茶、备具、择水有了一定的要求,并且开始有“客来敬茶”的礼仪。《僮约》是当前*早以文字记载饮茶的文章,其中的饮茶法是煮茶法,说明此时茶艺正处于初始发展时期。东汉华佗《食经》中“苦茶久食,益意思”,记录了茶的医学价值,说明在东汉依然保留有吃茶的习惯。《桐君录》记载:“巴东别有真香茗,煎饮,令人不眠”,“茗,西阳、武昌、晋陵皆出好茗”,证明东汉末年茶叶产地已向我国各地传播开来,也说明当时饮茶法为煎茶法。 三国时期,我国江南一带饮茶成为习惯,并开始流传到北方。三国魏代《广雅》记载:“荆巴间采茶作饼,叶老者,饼成,以米膏出之。欲煮茗饮,先炙令色赤,捣末,置瓷器中,以汤浇覆之,用葱、姜、桔子芼之。其饮醒酒,令人不眠”,其中包括了饼茶的制作法,更详细描述了如何制备茶水;泡茶前需先炙茶,使茶叶色赤,即提香;再把茶碾碎成茶末,放入瓷质容器中;用沸水浇到茶末上,并使沸水盖过茶末,然后调入葱、姜等;饮用这种茶,可以醒酒,让人精神而不瞌睡;这表明在三国时期饮茶法是冲泡法,类似于日本抹茶道,但也是一种调饮法,至今都值得借鉴。
茶艺学 作者简介
黄友谊,华中农业大学园艺林学学院茶学系教授,博导,主要从事茶科学、茶艺等方面的教学、科研与推广工作。为中国农村专业技术协会茶叶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湖北省茶叶学会副秘书长、湖北省三区人才、湖北省茶产业创新体系岗位科学家、国家职业技能鉴定质量督导员。曾主持国家自然基金3项、横向课题60多项,参与国家科技支撑计划、国家重点基础研究发展计划、卫生部重大专项等课题多项。主编著作5部,参编教材5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3项,获省级技术成果7项,制定湖北省地方标准4项,先后荣获湖北省“全省优秀茶业科技工作者”“湖北省脱贫奔小康试点县工作先进工作者”“华中农业大学社会服务先进科技工作者”“2016年以来全国科技助力精准扶贫工作先进个人”等荣誉。
- >
月亮虎
月亮虎
¥20.2¥48.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8.7¥39.8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李白与唐代文化
李白与唐代文化
¥12.5¥29.8 - >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罗曼·罗兰读书随笔-精装
¥17.4¥58.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13.4¥42.0
-
食品添加剂
¥33.5¥45 -
VB语言程序设计
¥29.9¥39.8 -
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与实验指导
¥9.1¥18 -
地下建筑结构-(第三版)-(赠课件)
¥49.4¥55 -
模具制图
¥37.8¥49 -
工程机械结构认知
¥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