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逼近宇宙的秘密

逼近宇宙的秘密

出版社:江苏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32开 页数: 288
本类榜单:科普读物销量榜
中 图 价:¥23.0(4.8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温馨提示:5折以下图书主要为出版社尾货,大部分为全新(有塑封/无塑封),个别图书品相8-9成新、切口
有划线标记、光盘等附件不全详细品相说明>>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逼近宇宙的秘密 版权信息

  • ISBN:9787571315757
  • 条形码:9787571315757 ; 978-7-5713-1575-7
  • 装帧:一般纯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逼近宇宙的秘密 本书特色

◆200年来9次科学大发现,亲历人类揭开宇宙秘密的瞬间 ◆物理版人类群星闪耀时 ◆跟随爱因斯坦、麦克斯韦、狄拉克、伽莫夫等科学家的所思所想揭密宇宙 ◆科学家的奇趣故事:历史上首先用黑洞支付房屋贷款的人,爱因斯坦也被编辑退稿 ◆作者3次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提名 ◆理查德??道金斯(《自私的基因》作者)读了乔恩的作品后赞叹:“何其美妙。” ◆布莱恩??梅(皇后乐队的吉他手)称赞:“马库斯??乔恩绝了(Marcus Chown rocks)!” ◆翻开本书,看科学家如何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逼近宇宙的秘密 内容简介

200年来9次科学大发现,亲历人类揭开宇宙秘密的瞬间! 1862年,麦克斯韦计算出光的本质是电磁波。 1927年,狄拉克认为存在着一个由反物质构成的镜像世界。 1936年,爱因斯坦通过相对论推测出引力波的存在。 1952年,霍伊尔认为创造生命所必需的碳元素存在于遥远的恒星内部。 1964年,希格斯声称有一种能够解释质量起源的“上帝粒子”。 ………… 近200年来,人类历史上伟大的物理学家们,在办公室的书桌旁,仅靠一张纸、一只笔,就揭示了万事万物的本质。那些潦草写下的方程式,如同魔法师的魔法棒,勾勒出震撼人心的奇异世界。 在这本纪录片式的科学断代史中,一幅幅描绘近代物理学重大发现的画卷,将带领我们一步步逼近宇宙的秘密。 翻开本书,看科学家如何改变人类对世界的认识。

逼近宇宙的秘密 目录


引言:科学的核心魔力

第1章 未知世界的地图——海王星

一个坐在巴黎书桌前的人怎么可能借助数学“看到”宇宙呢?这就好比蒙着眼睛的天文学家用夫琅和费望远镜发现了彗星一样。但是奇迹就是奇迹,勒维耶的行星就在漆黑的太空深处若隐若现,而且就在他预测的那个位置。

第2章 超链接世界的诞生——电磁波

仅1 小时之前,麦克斯韦的理论还只是猜想,但现在,在国王学院图书馆查阅了参考书,确定了理论中的一些参数后,麦克斯韦已经非常肯定他知道了一些世界上从未有人知道的事情:什么是光!

第3章 镜子啊,墙上的镜子——正电子

在科学史上,很少有一个方程能预测这么多新奇的东西。“科学有一种迷人的魅力,”马克·吐温说,“根据零星的事实,增添一点猜想,竟能赢得那么多收获!”科学上没有任何类似的东西能比狄拉克方程更正确了。

第4章 金发姑娘的宇宙——元素起源

你血液中的铁、你骨骼中的钙、你每次呼吸吸入的氧气,所有这一切都是在地球和太阳诞生之前的恒星中锻造形成的。你的肉体就是从星尘变来的。你简直就是天堂制造。

第5章 幽灵猎手——中微子

正是从恒星中涌出的中微子将核心的内爆转变为超新星爆炸,将恒星的外壳吹向太空。这些气体注定会成为酝酿、诞生新一代恒星的温床。如果没有中微子,生命所必需的元素将永远禁锢在恒星内部。

第6章 大爆炸的余晖——宇宙微波背景辐射

COBE卫星将在大气层之外拍摄宇宙微波背景辐射。此次拍摄的成果将是一张宇宙的“婴儿照片”,那时的宇宙大约只有38万岁,冷却的大爆炸物质刚刚开始在引力作用下聚集在一起,构成那些*终会形成星系的东西。

第7章 太空中的洞——黑洞

之所以把黑洞看成怪物,主要是因为其内部包含一个奇点。当恒星无法抵御引力坍缩而形成黑洞时,*终会被挤压成密度无穷大、体积无限小的点。这种奇点标志着空间和时间的崩溃——实际上是物理学本身的崩溃。

第8章 微物之神——希格斯玻色子

如果没有希格斯玻色子,你体内的夸克和电子将是无质量的。这意味着这些粒子将以光的速度运动,从而不会停留在原子中,那么一切物质都会分崩离析。没有希格斯场,你和我、恒星和星系都不会存在。

第9章 来自宇宙的声音——引力波

如果LIGO探测到的黑洞真是*早一批恒星的遗迹,那就太神奇了!就好比走在伦敦的牛津街上,在熙熙攘攘的购物人群中突然发现了两个奇迹般幸存下来的罗马军团的士兵。要知道,自公元410年之后,罗马帝国的士兵们就已不复存在了。

第10章 逻辑思想的诗篇

真正的哲学是写在那本经常在我们眼前打开的*宏大的书里面的,这本书就是宇宙,就是自然界本身。人们要想读懂这本书,首先就要理解书写它的语言、解读其中的字符。书写自然这本书的语言就是数学。

注释

致谢

名词对照表


展开全部

逼近宇宙的秘密 节选

逼近宇宙的秘密:第9章 来自宇宙的声音——引力波 1936年7月,新泽西州普林斯顿大学(爱因斯坦被编辑退稿) 整整10分钟,爱因斯坦的新任助理、波兰人利奥波德·英菲尔德(Leopold Infeld)一直在赞扬霍华德·珀西·罗伯特森(Howard Percy Robertson)。英菲尔德坐在办公桌的另一边,与爱因斯坦之间隔着一堆摇摇欲坠的文件。*近英菲尔德似乎与刚从加州理工学院学术休假回来的罗伯特森建立了相当好的友谊。事实上,那天爱因斯坦从办公室的窗户里看到了他们在草坪上,在7月明媚的阳光下,二人兴致勃勃地聊着天,罗伯特森时不时地吸上一口烟斗。当罗伯特森沿着高级研究所宽阔的车道离开时,手里提着公文包晃来晃去。 爱因斯坦对罗伯特森这个人还是颇有些了解的。就在1935年,普林斯顿大学的这位年轻教授在对整个宇宙物质的均匀性做出了一些貌似合理的假设后,用爱因斯坦的引力论设法求得了一个宇宙解,从而完美地诠释了爱德温·哈勃1929年发现的宇宙的膨胀。这给爱因斯坦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英菲尔德从那堆文件的左侧或右侧探出身体,徒劳地想要与桌子另一边的老板有目光接触。英菲尔德说,他跟罗伯特森谈及了爱因斯坦和他的前助手内森·罗森(Nathan Rosen)曾写过的一篇关于引力波的论文,罗伯特森发现了其中的缺陷。说出这个情况的时候,英菲尔德很紧张,不知道爱因斯坦会做何反应。但他的担心是多余的。“嗯,”爱因斯坦说,“*近,我也意识到了这个错误。” 英菲尔德一离开办公室,爱因斯坦就马上把那篇论文的手稿找出来开始修改。引力波的问题比他预想的要复杂得多。1916年,在提出革命性的引力理论——广义相对论——的短短几个月时间里,爱因斯坦就意识到,振动时空并由此产生以光速向外传播的涟漪是可能的。这种引力波类似于在电磁场中荡漾的波——电磁波,早在1862年,麦克斯韦就把光认定为电磁波。 但是,爱因斯坦发现,直接从广义相对论中推导出准确的预测几乎是不可能的。这并不奇怪。为了描述引力场的各种能量分布,爱因斯坦被迫采用一组含有10 个方程的方程组来代替牛顿的1个方程。如果这还不够复杂,那么所有形式的能量(不仅是质量能)都具有引力,包括引力本身。引力产生引力!为了避免理论陷入无法计算的非线性,爱因斯坦别无选择,只能考虑弱引力的情况,并且申明没有额外引力的参与。这样,爱因斯坦不仅把10 个方程简化为易于处理的1 个,而且得到了1 个波动方程,就像麦克斯韦发现的那个方程一样。引力波似乎必须存在。 真实的情况是,依据广义相对论,爱因斯坦只能证明在引力很弱的特殊情况下,引力波才存在。但假如在更一般的情况下,引力波不存在,那引力波只是海市蜃楼。要想证明在所有情况下,广义相对论都能推导出引力波存在,那简直就是一场噩梦。这个推导太复杂,爱因斯坦一点灵感也没有。然而,20年来,证明引力波必定存在的愿望一直跟着爱因斯坦。当他逃离纳粹德国,在南加州逗留了一段时间后,*终在普林斯顿高级研究院(Princeton Institute for Advanced Study)落脚时,这件事再次浮现在他的脑海中。 值得注意的是,爱因斯坦和他的**位美国学生罗森发现了方程组的一个引力波解。这本该是一场胜利,但不幸的是,这个解中包含了一个奇点——引力波在一些地方激增到了无穷大——因此这个解毫无意义。本来要着手证明引力波的存在,但爱因斯坦和罗森似乎无意间证明了引力波根本不存在。 爱因斯坦丝毫不觉得失望。考虑到所有其他已知的场——电磁场、空气、水等——都可能有波的荡漾,而引力场却没有,他认为这是非凡的发现。A爱因斯坦曾给远在德国的朋友、量子先驱马克斯·玻恩(Max Born)写信:“我与一位年轻的合作者得出了一个有趣的结论,引力波并不存在。”之后,爱因斯坦和罗森共同撰写了一篇论文,标题为《引力波存在吗?》并于1936年5月底投送到了美国《物理评论》杂志社。 7月23日,《物理评论》的编辑约翰·泰特(John Tate)提出了退稿的要求,这让爱因斯坦大吃一惊。泰特在附信中说,一位匿名的审稿人指出该论文中有误。该审稿人声称,爱因斯坦和罗森以无穷大为由,证明引力波不存在,但这个令人困扰的无穷大是可以轻易消除的数学假象。泰特说,如果爱因斯坦能对审稿人的评论做出回应,他会非常高兴。 幸亏罗森已离开普林斯顿大学,到苏联担任学术职位去了,否则,他会目睹导师大发雷霆的情景。在德国,像《物理学年鉴》(Annelender Physik)这样的期刊会毫无异议地发表爱因斯坦寄来的所有东西。如果计算中出现了差错,会有人发表一篇后续论文来指出这个错误。这是德国人做科学的方式。爱因斯坦不相信《物理评论》竟会如此傲慢地拒绝这篇论文。这倒不是说爱因斯坦自命不凡,或者骄傲自大,而是他觉得事情本来就不应该是这样做的。 爱因斯坦给泰特写了一封言辞激烈的回信: 1936年7月27日 亲爱的先生: 我们(罗森先生和我)将手稿寄给你意在发表,而不是授权你在付印之前呈现给专家审读。我看不出有什么理由回应你那匿名专家的评论(且还是错误的)。有鉴于此,我宁愿将论文发表到别处。 谨启 爱因斯坦 (又及:已经去苏联任职的罗森先生授权我在此事上代表他回复。) 爱因斯坦说到做到。**次遭遇同行评议的蜇伤,爱因斯坦决定将这篇论文寄给他以前发过论文的小型出版物《富兰克林学会杂志》(the Journal of the Franklin Institute)。幸运的是,英菲尔德向爱因斯坦转述罗伯特森的意见时,论文还没寄出,否则爱因斯坦就没有机会纠正错误了。

逼近宇宙的秘密 作者简介

[英]马库斯??乔恩(Marcus Chown) 前美国加州理工学院射电天文学家,《新科学家》宇宙学顾问。曾在诺贝尔奖得主费曼的指导下学习。 他的著作《我们需要谈论开尔文》《创造的余晖》和《这世界何其美妙》都获得英国皇家学会科学图书奖提名,《扔一个苹果到宇宙边缘》获评《星期日泰晤士报》年度科学图书。 理查德??道金斯赞叹马库斯??乔恩的作品:“太美妙了(Pretty Wonderful)!” 他的朋友布莱恩??梅则高呼:“马库斯??乔恩,绝了(Marcus Chown rocks)!”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