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宗庆后:有一种人生叫“大器晚成”
-
>
苏轼全传(特装版)
-
>
人类的群星闪耀时
-
>
水浒人物之最
-
>
爱因斯坦(藏文)
-
>
张之洞督鄂纪年
-
>
我还能看到多少次满月升起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萨本栋传(民族危机中的大学校长)/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1577981
- 条形码:9787561577981 ; 978-7-5615-7798-1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萨本栋传(民族危机中的大学校长)/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本书特色
本书记载了一位大学校长、教师与他一生所追求的科学事业的动人故事。他聪慧内敛,受中西方文化润泽,成长于一个忠公体国的大家族;他倾心教研,热爱学术,投身于诲人不倦的三尺讲台;他抛家舍子,在抗战爆发的连天烽火中临危受命,兢兢业业于战火中复兴大学;他寄情学术,甘作人梯,任劳任怨为科学进步偿尽甘苦;他壮志未酬,年仅47岁,累死在工作台上,临终惦念着未及整理的学术著作……他就是抗战时期厦门大学的校长——萨本栋。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萨本栋传(民族危机中的大学校长)/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内容简介
本书记载了一位大学校长、教师与他一生所追求的科学事业的动人故事。他聪慧内敛,受中西方文化润泽,成长于一个忠公体国的大家族;他倾心教研,热爱学术,投身于诲人不倦的三尺讲台;他抛家舍子,在抗战爆发的连天烽火中临危受命,兢兢业业于战火中复兴大学;他寄情学术,甘作人梯,任劳任怨为科学进步偿尽甘苦;他壮志未酬,年仅47岁,累死在工作台上,临终惦念着未及整理的学术著作......他就是抗战时期厦门大学的校长——萨本栋。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萨本栋传(民族危机中的大学校长)/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目录
一、雁门萨氏榕城望族
二、家传教养心仪教育
三、清华浸润全面发展
四、留美历练心智渐成
第二蕈盛誉清华
一、立足本±致力科教
二、为人师表教学相长
三、热心校务初露锋芒
四、幸福之家和乐融融
第三章 执掌厦大
一、赤子之心临危受命
二、延续文脉选址长汀
三、融入当地共赴国难
四、苦心经营顽强奋进
第四蕈治学之道
一、敦聘名师专注教学
二、建国育才创设工科
三、以质为先培养通才
四、创立省院倡导学术
第五章 治校方略
一、匡正学风充实条件
二、行政集中 民主管理
三、保护师生负重坚守
四、人文精神大学认同
第六章 进中研院
一、美英讲学寻求突破
二、任总干事复原重建
三、公正谨严评选院士
四、心血呕尽壮志未酬
附录
萨本栋外甥、清华大学杨福生教授
访谈录(摘要)
中央研究院追悼萨本栋
厦门大学全体员生追悼萨本栋
萨公颂(墓碑文)郑朝宗
萨本栋年谱
萨本栋主要论著和论文
参考文献
后记
再版补记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萨本栋传(民族危机中的大学校长)/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节选
一、雁门萨氏 榕城望族清光绪二十八年(1902年)7月24日,萨本栋出生于福建闽侯朱紫坊(今福州市鼓楼区津泰路南侧的安泰河沿)萨家大院。其时,是中华民族正遭受列强欺凌,处于内忧外患的动荡岁月;其地,是文化昌盛、人文荟萃的榕城古巷;其家,是忠公体国、豪杰辈出的名门望族。1902年,这是中国历史上看似平静的一年,实则玄机重重。这一年,慈禧太后**次撤帘露面,召见各国驻华使节,在国内进一步实行“新政”;这一年,日本与老牌帝国英国订立《英日同盟条约》,主要内容是保护双方在中国和朝鲜的既得利益,矛头直指俄国,进一步暴露出其吞并中国的野心;这一年,中俄签订《交收东三省条约》,但俄国后来不仅违约不撤兵,反而增派军队,欲将东三省划归其统治,由此激起中国人民轰轰烈烈的拒俄运动,日本与俄国对东三省的争夺愈益激化;这一年,闽江上游溪洪暴发,福州城内平地水深2~3米,大批田园庐舍被浸没。这样的时代环境,萨本栋可谓生逢乱世。然而,这样的历史背景正好实践“天将降大任于斯人”的现实考验。这一年,孙中山应邀出任“支那亡国二百四十二年纪念会”主席,参会的很多人后来成为1905年同盟会的骨干成员,萨本栋的父亲萨君陆名列其中;这一年,张百熙拟定《钦定京师大学堂章程》,这是中国近代学堂教育体系整体设计的*初方案,也是《钦定学堂章程》的前身;这一年,榕城出现多所公私立学堂,北城小学堂创立,萨君陆任堂长;这一年,清政府据《辛丑条约》议定,开始交付“庚子赔款”。七年后,美国将所得“庚子赔款”的半数退还给中国,专用于资助留美学生,清华大学前身——游美学务处正式设立,招考录取了梅贻琦等47人为首批清华“庚子赔款”留学美国公费生;这一年,陈嘉庚开始他在新加坡创业的成功起步,不久,他的菠萝罐头厂和米店赢利数万元,以商养教、振兴中华的蓝图开始在他的脑海中绘制……这些为实现社会转型而日渐生发的变异基因,与萨本栋短暂而又永恒的人生紧密地联系在一起。除了时代背景,社会、家族及其文化环境更能为剖析历史人物思想品格的形成轨迹提供重要线索。萨本栋先祖系色目人。13世纪,色目人萨拉布哈协助元世祖忽必烈征战开国,建立元朝统治。其后,萨拉布哈与其子傲拉齐“累著勋伐,留镇云代”。长孙萨都剌生于山西雁门,官至江南行台侍御史,为官清正,救助难民,深得百姓拥戴。不仅如此,萨都剌博学能文,尤工诗词,被誉为“元四大诗人之一…‘有元一代词人之冠”,著有《雁门集》传世。《雁门集》博大典雅,蕴藉宏深。元英宗时,萨都剌被赐姓“萨”,由是萨氏家族被称为“雁门萨氏”。元统元年(1333年),萨仲礼中进士,官至“福建行中书省检校”,举家由山西雁门迁至福州定居,成为雁门萨氏“入闽始祖”。清代时萨家重为名门望族,名列榕城八大家族。厚实的物质基础和人文环境为萨本栋童年和少年时期的成长提供了优越的条件。萨本栋的出生地福建闽侯朱紫坊,位于福州市鼓楼区滓泰路南侧的安泰河沿。安泰河,历史上是福卅I的护城河,安泰桥是唐罗城的利涉桥。据《榕城景物考》记载,“唐天复初,为罗城南关,人烟绣错,舟楫云排,两岸酒市歌楼,箫管从柳荫榕叶中出”,足见当时的繁荣。宋时,修筑外城,街区全部被包入城中。安泰河两岸榕荫匝地,巷坊交错,舟楫楼连,酒市笙歌,颇有古南京秦淮河的风光,宋代曾巩《夜过利涉门》诗云:红纱笼烛照斜桥,复观翚飞入斗杓。人在画船犹未睡,满堤明月一溪潮。该诗虽然是描绘提灯游城的夜色,却从侧面反映了当时朱紫坊的繁荣景象。朱紫坊因宋代有四兄弟——通奉大夫朱敏功、儒林郎朱敏中、朝请大夫朱敏元、南安令朱敏修居于此而皆登仕门,朱紫盈门,故得名。坊内仍留有额题为“朱紫达善境”的石牌坊。旧时坊内有一峰书院。明代长史谢汝韵的泊台别馆亦在坊内。朱紫坊街区也是古福州文化教育机构集中地,从宋太平兴国开始到清末,这个街区内设有三个孔庙(分属福州府、闽县、侯官县)、两个县学、两个县衙、一个府学院署。因为学院林立,学子云集,所以成为“路逢十客九青衿”的“弦歌不绝”之地。萨家大院始建于明末清初,清道光年间萨氏后裔进行了重修、扩建。同治壬申年(1872年),入闽萨氏**支长房第十六世孙萨多荣再次扩建右花园,买园添建小筑。不久,延建至第四进。至清末,该院已形成坐南朝北,共四进、一花厅的格局;第四进之背面(南面)还筑有坐北朝南的一进小院,故实有坊深五进,通宽21.5米,纵深97米,占地总面积为2080平方米。整座院落前(北)宽后(南)窄,呈畚箕形,民间以为如此地理形胜可以聚财。大院临街有大门六扇,两侧为高耸的马头墙,东墙头有一泥塑狮子,西墙头有一泥塑如意。门头房在围墙外,木结构。入大门为门厅,过石框门为**进院落。天井由大石板铺成,周围三面环廊,东、西廊为安放仪仗执事牌处。大厅面阔、进深均五间,前三进建筑均为双坡顶、穿斗式木构
百年精神文化系列萨本栋传(民族危机中的大学校长)/百年精神文化系列 作者简介
石慧霞,女,教育史博士,1974年9月出生于内蒙古自治区鄂尔多斯市,祖籍陕西户县。现任职于厦门大学校友总会,2011—2012年作为***第七批援疆干部在新疆乌鲁木齐市教育研究中心任职。在《厦门大学学报》(哲社版)、《江苏高教》、《现代大学教育》、《复旦教育论坛》等刊物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已出版专著“抗战时期的厦门大学——民族危机中的大学认同》。主要研究领域:大学历史与文化研究、校友与大学关系研究。
- >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中国人在乌苏里边疆区:历史与人类学概述
¥35.5¥48.0 - >
巴金-再思录
巴金-再思录
¥14.7¥46.0 - >
朝闻道
朝闻道
¥8.8¥23.8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 >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人文阅读与收藏·良友文学丛书:一天的工作
¥14.7¥45.8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我从未如此眷恋人间
¥32.4¥49.8 - >
山海经
山海经
¥17.7¥68.0
-
走出晚清:大师们的涅槃时代
¥19.1¥45 -
钱杨摭拾:钱锺书、杨绛及其他
¥14.5¥39 -
陈寅恪与中国文化精神
¥15.5¥29 -
耙粪者自述
¥13.8¥36.8 -
陈寅恪论稿
¥32.9¥58 -
1873-1898-梁启超传-(增订版)
¥13.2¥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