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重庆老商号——宝元通口述历史

重庆老商号——宝元通口述历史

出版社:重庆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2-01
开本: 24cm 页数: 289页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87.7(6.8折) 定价  ¥12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重庆老商号——宝元通口述历史 版权信息

  • ISBN:9787568923064
  • 条形码:9787568923064 ; 978-7-5689-2306-4
  • 装帧:暂无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重庆老商号——宝元通口述历史 本书特色

本书通过采访、整理宝元通的历届经营管理者、员工及其家属、相关研究者等的口述资料,真实、系统、多角度地展现了宝元通这个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当代借鉴意义的工商企业的发展历程,结合相关的图片和文献资料,深入挖掘了宝元通这一重庆知名老商号从创立、发展到转为国营的过程中的精彩故事,从口述史的角度呈现了重庆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条件,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代中国西南地区工商业的发展脉络,对当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鉴往知来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重庆老商号——宝元通口述历史 内容简介

本书通过采访、整理宝元通的历届经营管理者、员工及其家属、相关研究者等的口述资料, 真实、系统、多角度地展现了宝元通这个具有历史研究价值和当代借鉴意义的民族工商企业的发展历程, 结合相关的图片和文献资料, 深入挖掘了宝元通这一重庆知名老商号从创立、发展到转为国营的过程中的精彩故事, 从口述史的角度呈现了重庆民族工商业发展的历史背景和条件, 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近代中国西南地区民族工商业的发展脉络, 对当下民营企业的发展具有鉴往知来的参考和借鉴作用。

重庆老商号——宝元通口述历史 目录

百年传承
我所知道的宝元通百货公司
渝商典范,百年重百
重庆:“大本营”寻踪
一生的时光都给了宝元通
宝元通培养了我家属
再忆宝元通
宝元通的大家庭
亲身经历的宝元通
无意发现家族辉煌史
陈老头的宝元通生涯
生活在宝元通
事业兴则家兴
老实的父亲
受荫于父,辗转百货多个岗位
忘不了宝元通的家具
“牺牲小我”的父亲
重百里的“宝二代”
翻拍家中老照片
成都:发展地觅迹
父亲影响了我的一生
我的父亲“萧大帅”
此生不忘宝元通
字里行间的深情
童年的大院
宝元通二三事
宝元通的力量
难忘邻里情
由父母结婚六十周年而引发的记忆
父亲身上的“宝元通”
双手打算盘的父亲
宜宾:创始地溯源
宜宾有个宝元通
宜宾人的“宝元通”情结
档案中的“宝元通”
附录
重要人物
萧则可:联一大楼见证泸商
经世史略
论“宝元通公司”
宝元通公司章程
卢作孚对宝元通的评价
《宝元通志概》
宝星纺织厂相关档案
宝元通参与航空运输部分资料
宝元通与华润公司股份转让合同
主要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重庆老商号——宝元通口述历史 节选

我所知道的宝元通百货公司 宝元通百货公司自1920年开始合伙经营,至重庆解放后1950年转为国营,共经历了30年。其资金,开始仅有银圆840元,至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时己积累达一百余万元。后来虽然饱受国民党政府的种种摧残,到重庆解放后转为国营时,全部资产折合人民币仍有400万元左右。其业务,从经营铁锅、毛铁开始,逐渐扩大到以百货、匹头(编者注:匹头是指布或绸缎等剪好的成件成套的衣料)零售为主、兼营批发的多种经营,进而又投资工业生产,开办了纺织、印染、茶叶、皮鞋等工厂。其机构,由四川宜宾林家巷口的一家小铁锅铺,发展为宝元通百货商店,逐步扩大到江安、南溪、泸州、重庆、成都及昆明、上海、南京等地都有分支机构。抗战胜利前,宝元通就在印度设立了贸易机构,胜利后在中国香港也设立了贸易机构。 宝元通能够在30年的时间内发展得这样快、这样大,无疑在经营管理上是有其独特之处的。我曾在宝元通工作了18年,对它有一些了解,但由于自己的认识水平和工作经历的限制,不可能全面介绍出来。现在仅就自己所知,择要叙述于下。 “宝元通”的由来 宝元通是从1920年10月开始在川南宜宾县合伙经营的。*初两年,并没有挂出什么字号招牌,完全以私人名义对外营业。开始时合伙人为萧则可、萧雨笙弟兄及熊荫村、王镜初。次年初,熊荫村的大哥熊郁村(编者注:当时任宜宾隆茂洋行会计)也来入伙。萧则可原是宜宾一家锅厂的学徒,熊荫村是做匹头生意的,王镜初是宜宾的大地主,他们都是瓜葛亲戚。由于这种情况,他们刚开始经营铁锅,后来又经营匹头、百货。 合伙资金开始共为840元,其中萧则可出280元,其余四人各出140元。经营了一年多,业务发展很快,他们都感到若再继续用私人名义对外,于营业有诸多不便,当年年终结账时,便决定成立一个企业组织。某天,大家正在为给这个企业起个吉利名字而苦思不得时,适逢一个姓徐的亲友赌“红宝”回来,手上拿着一串押宝时用的筹码——制钱,每个钱上都有“元宝”或“通宝”字样,徐某就指着小钱向他们说:“做生意总望赚钱,就在钱上想招牌名字吧,我看就叫‘宝元通’如何?”(编者注:“宝元通”定名还有另外两种说法,见后文)就这样,合伙人一致决定以“宝元通”为企业的名称。当时用的号章,也完全仿照古钱形式镌刻。以后宝元通各地分店的命名,也均用“宝元”二字冠在各地简称地名之前,如宝元泸、宝元蓉、宝元渝、宝元昆、宝元申等。他们还特别选择了若干铸有“元宝”“通宝”字样的古钱,嵌在玻璃木框内作陈列品,高挂在宝元通的客厅墙壁上,以示对这一名称永志不忘。 六年经营,奠定了发展的基础 宝元通初期的业务经营,主要是由萧则可、熊荫村两人负责,王镜初只管理账务和银钱收缴。熊郁村仍在隆茂洋行当会计,他和萧雨笙两人都是在业务有了发展后才来参加经营管理的。当时的铁锅、毛铁,主要产于川南合江、泸州等地,萧则可、熊荫村常年穿着草鞋奔走在这一带,相互约定,每人每天只能开支旅费银二角。 不久,宝元通扩大了业务,兼营洋钉、铅丝等五金器材的贩运。这些货物都来自长江下游,萧则可首先跑到重庆采购,接着又追到宜昌、汉口,*后延伸到上海。宝元通为了不让别人夺去中间利润,一贯是尽量设法到产地去进货。这样,在**个大结账期(编者注:1920—1923年,以后每隔三年为一个大结账期),资金就由原来的840元积累到3000多元。 1925年,川南一带土匪猖獗,乐山、犍为和犍属清水溪所产的毛铁都运不出来,一般铁厂积压很多存货,生产陷入瘫痪,而宜、泸一带又底货空虚,行市飞涨。萧则可抓住这一大好机会,不惜冒着生命危险,穿过重重匪区,抢先赶到上述产地去压价收购。他不仅顺利地订购了大批毛铁,而且大部分货款都获得一年的赊期,只交了少数订金。结果宝元通在短期内便获得了几倍的暴利。到第二个大结账期(编者注:1924一1926年),它的资金又由3000多元积累到10000多元。是年农历除夕,宝元通通宵燃放鞭炮,大事庆祝。它对门的一家苏货店——姜荣昌也赚了很多钱,但还不能与宝元通相比,所以鞭炮只是放到半夜即止。这样一来,宝元通便扬名于整个宜宾市场,萧、熊、王等人的亲友对这几人更加另眼相看。当时就有宜宾的大地主朱树三要求入股2000元,但萧、熊等只承认他入股1000元,其余1000元作为长期存款,每年向宝元通支取利息。此例一开,不少人都步朱树三的后尘,希望能入一点股或存一点款,好分享赢利。于是宝元通又趁机吸收了一些存款,使营业资金更加充实,为企业的进一步扩展打下了稳固的基础。 之后,宝元通便逐渐扩大业务范围,从事百货、匹头的经营。开始时,宝元通都是小心翼翼的,如以线袜来说,每次只购进5打或10打作为试销。当时正值帝国主义商品倾销,“洋货”比“土货”便宜,川南一带又是富庶地区,因而试销业务蒸蒸日上,经营的品种和数量都不断扩大。至1929年,宝元通便在宜宾林家巷对面购地,新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