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缘起:佛教譬喻文学的流变

缘起:佛教譬喻文学的流变

作者:范晶晶
出版社:中西书局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32开 页数: 323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4.8(5.8折) 定价  ¥6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买过本商品的人还买了

缘起:佛教譬喻文学的流变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517550
  • 条形码:9787547517550 ; 978-7-5475-1755-0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缘起:佛教譬喻文学的流变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广大读者
★ 如何理解“譬喻”这一佛经文体?
★ 譬喻故事的内容结构是什么?
★ “缘”之一词从何而来?
★ 轮回因缘结构在中国古典文学中经历何种变化,又有什么表现?
★ 一部见微知著、行云流水的中印文化交流史,一次结合中印两国文学史与思想史的深度探索。

缘起:佛教譬喻文学的流变 内容简介

本稿以佛经中的譬喻因缘文学为研究对象。介绍对譬喻、因缘类佛典的研究史以及相关的思想背景、印欧语言中的各种譬喻类文献,分析佛经中的譬喻类文献是如何一步步本土化。介绍话本、小说、杂剧、弹词中的因果业报与转世框架概述佛教譬喻类文献中的轮回与业报思想对中国古代文人的影响以及对今天的意义。

缘起:佛教譬喻文学的流变 目录

目录

序 1

绪论?? 十二分教中譬喻的兴起与研究史:文献整理、影响

研究与多学科并进 1

一、对印度—伊朗语族譬喻类佛典的整理、校勘、 翻译与研究 6

二、对汉译譬喻类佛典的翻译与研究 21

**章?? 佛教譬喻文学源流 27

**节 与譬喻文献相关的思想:轮回、业报与宿命智 29

一、轮回学说的萌芽与发展 30

二、业报:印度宗教文化的核心观念之一 34

三、宿命智:对轮回、业报的洞察 39

第二节 犍陀罗语譬喻类文献:譬喻的初期形态 46

一、犍陀罗地区的譬喻师与当地传统 47

二、体裁的逐渐定型与口语的灵活性 51

第三节 梵语譬喻类文献:佛教叙事文学的宝库 65

一、avadāna 词义探源 65

二、经、律中散见的譬喻故事选集:《天譬喻》 70

三、木鹿的譬喻故事集:纲要本 72

四、《撰集百缘经》:独立成熟的譬喻故事集 74

五、各类譬喻藤、譬喻鬘:韵文化的改写 77

第四节 巴利语譬喻类文献:量少而精的选集 81



一、巴利语 apadāna 82

二、巴利语故事集《譬喻》(Apadāna) 83

三、相关文献:《天宫事》(Vimānavatthu)与 《饿鬼事》(Petavatthu) 88

第五节 于阗语譬喻类文献:折衷、生动的改编 91

一、《阿育王譬喻》 95

二、《迦腻色迦譬喻》 98

三、《难陀譬喻》 100

四、《爱情故事》 103

五、《善财譬喻》、于阗语《罗摩衍那》故事与 《本生赞》 104

第六节 汉译佛典中的譬喻类文献:从风格多样到两世 因缘的主旨 106

一、汉译譬喻类经典举要 110

二、汉译譬喻类文献的价值:譬喻文体的发展与 史料宝藏 116

第二章?? 汉译譬喻佛典的本土化:从释氏辅教之书到因缘

变文、文人诗笔 121

**节 从印度的譬喻师到汉地的唱导师 123

一、印度的譬喻师:撰集、宣讲譬喻故事 124

二、唱导师:从印度的咒愿颂佛到汉地的 身兼譬喻师之职 127

三、汉地的“譬喻—唱导师”:道纪及其《金藏论》 133

第二节 六朝志怪与史书中的业缘思想 138

一、譬喻对志怪类灵验故事的影响 138

二、从刘阮故事看遇仙类型的佛教化与业缘说 142

三、轮回因果说对正史书写的渗透:失衡中的平衡 148

第三节 敦煌文献中的譬喻故事选集与因缘变文 153

一、譬喻故事的选编本、简编本与纲要本 154

二、因缘变文:对譬喻文体的突破与汉化 162

第四节 唐代诗文中的三生缘会:乱离中的寄望 170

一、元白交游圈的前生、后世之念 170

二、三生石的传说:生死不渝之义 175

三、小民的愿望:重结后身缘 181

第三章?? 轮回因缘结构对俗文学的全面渗透 187

**节 宋、元以降的说因缘(果):对俗讲的继承 与发扬 189

一、两宋时期的说因缘(果):劝善话本 190

二、元明清时对俗讲说因缘的继承:故事宝卷 193

三、元明清时广义的说因缘(果):文学作品中 的记录 198

第二节 话本小说、杂剧戏曲中的两世相逢 205

一、苏轼的前后身:词场好话柄 205

二、度柳翠的传说:悟前世、了尘缘 211

第三节 讲史话本、小说中的转世与下生:教化与捏合

216

一、因果相循、眷属相随 217

二、捏合幻化:结构的勾连 222

第四节 明代的主情派与女性作家的创作:从“因缘” 到“姻缘” 229

一、夫妻姻缘与怨家相逢 231

二、女性作家群体的创作与弹词中的“姻缘” 237

第四章?? 中国古代士人对轮回因缘说的接受及其

社会效用 245

**节 从“怀此恨其谁诉”到“生生世世宿因缘” 247

一、“三世之事,信而有征” 252

二、春秋笔法:对轮回因缘说的矛盾心态 256

第二节 轮回因缘说的社会效用 261

一、说因果,勖善良,结善缘 262

二、个人层面的改恶向善与心理抚慰 267

三、从表演到阅读:“灵晕”的丧失 269

余论?? “缘”——????一种文学类型的跨文化迁徙 273

一、“缘”构成一种文学类型吗? 279

二、“缘”对古代长篇小说的兴起与文学史研究的意义 288

参考文献 295

后记 319

展开全部

缘起:佛教譬喻文学的流变 节选

褚人获在改编《隋唐演义》时也有结构的考虑。他指出:前人辑纂的隋唐志传,虽有优点,但“始于隋宫剪彩,则前多阙略;厥后补缀唐季一二事,又零星不联属”,遭人非议。他曾从友人袁于令处看到“所藏《逸史》,载隋炀帝朱贵儿、唐明皇杨玉环再世因缘事”,于是“编入本传,以为一部之始终关目。合之《遗文》《艳史》,而始广其事;极之穷幽仙证,而已竟其局。其间阙略者补之,零星者删 之。更采当时奇趣雅韵之事点染之,汇成一集,颇改旧观”。但有学者提出,袁于令的《隋史遗文》中并无再世因缘之事,而唐朝卢肇的《逸史》到明代已经亡佚,袁氏不应独有此书,且《太平广记》所录《逸史》内容也未见此条,所以推测转世之说乃是褚人获本人的杜撰。不过,《太平广记》所录《逸史》条文虽然没有玄宗杨妃的因缘之说,却有一条关涉玄宗的前世及其与安禄山的因缘:开元末年,玄 宗梦见有人劝他向回向寺布施五百条手巾与五百领袈裟,醒来后询问 左右,无人知晓所在。于是招募高僧寻访,一狂僧应募,一番神奇的经历过后,到达回向寺: 见一老僧曰:“唐皇帝万福。”令与人相随,历房散手巾等, 唯余一分。一房但空榻者,亦无人也。又具言之。僧笑令坐,顾侍者曰:“彼房取尺八来。”乃玉尺八也。僧曰:“汝见彼胡僧否?”曰:“见。”僧曰:“此是权代汝主也。国内当乱,人死无数。此名磨灭王。其一室是汝主房也。汝主在寺,以爱吹尺八,谪在人间。此常吹者也。今限已满,即却归矣。”明日,遣就坐 斋。斋讫曰:“汝当回,可将此玉尺八付与汝主,并手巾袈裟令自收也。”狂僧膜拜而回,童子送出。才数步,又云雾四合。及散,则不复见寺所在矣。乃持手巾尺八,进于玄宗。及召见,具述本末。玄宗大感悦,持尺八吹之,宛是先所御者。后二十余年,遂有安禄山之乱。其狂僧所见胡僧,即禄山也。 此处暗示了玄宗与安禄山的前身均是回向寺的五百僧人之一。考虑到五百在佛经中经常是罗汉之数,似乎也可认为玄宗是因执着俗物而被谪下凡的罗汉。这则故事又被收入《容斋四笔》《文献通考》《宋高僧传》《佛祖统纪》《佛祖通载》《神僧传》等书。不过,在后四种佛教文献中,做梦者乃僧人法秀,而非玄宗本人。《逸史》还记录了唐明皇游月宫的故事,此事也见于其他唐人笔记、小说集,只是细节略有不同。唐代马总《通历》记载玄宗退位后辟谷服气,临死前称言:“吾奉上帝所召,为元始孔升真人。”这一情节后又见于宋代王铚的 《默记》(称出自孙光宪《续通录》)、陈葆光的《三洞群仙录》(称出自《天宝遗事》)、乐史《杨太真外传》等,可见流传之广。与褚人获交好的洪昇在创作《长生殿》时,将玄宗杨妃的前世身份设定为孔升真人与蓬莱仙子,二人的结局是永居忉利天宫为夫妇。上文已经提及,褚人获不满意前人给杨妃设定的女仙身份与团圆结局,认为那是导人走向邪淫一路,故而将其前世写成一只怪鼠,结局是幽禁思过。 从序言来看,褚人获采用隋帝、唐帝两世因缘的框架,一方面是为了勾连叙事之用,充作联结主要情节的“关目”,另一方面则是增加趣味性,吸引受众。他的改编应该说是相当成功的。《隋唐演义》 自问世以后,几乎取代了其他说隋唐的本子,成为演说隋唐*流行的作品。褚人获也料到有人会批评再世因缘荒诞不经,预作了回答:“事虽荒唐,然亦非无因,安知冥冥之中不亦有账簿,登记此类,以待销算也?”此话大概三分戏谑调笑,三分旨在教化,未必是真相信再世之说,这从他评价苏轼的两世传闻就可看出:“大苏死去忙不彻,三教九流都扯拽。纵好事者为之,亦词场好话柄也。”之所以采择炀帝、明皇的再世因缘,多半也是为了用作讲史的话柄。

缘起:佛教譬喻文学的流变 作者简介

范晶晶,北京大学中文系博士、北京大学东方文学研究中心博士后,现为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助理教授。发表有《早期佛教译经与经典的书面化确立》《佛教官方译场与中古的外交事业》等学术论文多篇,译有《印度诸神的世界:印度教图像学手册》(中西书局2016年版)、《恐惧的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无聊的哲学》(北京大学出版社2010年版)等。主持2014年国家社科基金青年项目“梵语、巴利语、汉语中的佛经譬喻故事对比研究”,参与社科基金重大项目“丝路南道非汉语文书的释读与研究”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