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分析化学(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分析化学(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作者:任健敏
出版社:化学工业出版社出版时间:2014-02-01
开本: 16开 页数: 246
本类榜单:教材销量榜
中 图 价:¥34.0(8.5折) 定价  ¥40.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分析化学(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版权信息

分析化学(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内容简介

全书共十一章:分析化学概论、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滴定分析法导论、酸碱滴定法、配位滴定法、氧化还原滴定法、沉淀滴定法(含滴定分析小结)、重量分析法、吸光光度法、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每章都附有“本章概要”、“思考题及习题”和参考答案,内容涵盖了分析化学的有关概念以及化学分析方法的原理、计算和应用。 本教材语言简练,思路清晰,重点突出,难度适宜。本书可作为高等院校化学、应用化学、生物、环境、材料、食品、医药等专业本科生的教材及参考书,同时也可作为其他相关专业及从事分析测试工作人员的参考书。

分析化学(高等学校十二五规划教材) 目录

第1章绪论
11分析化学的定义
12分析化学的任务和作用
13分析方法的分类
14分析化学的发展与趋势
思考题及习题
第2章定量分析的基本步骤
21分析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211气体和液体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212固体试样的采集和制备
22试样的分解
221无机试样的分解
222有机试样的分解
23分析方法的选择
24干扰组分的处理
25测定及结果的评价
思考题及习题
第3章定量分析的误差及数据处理
31误差的基本概念
311误差来源与分类
312准确度与误差
313精密度与偏差
314公差
315准确度与精密度
32随机误差的分布
321正态分布
322随机误差的区间概率
33有限测定数据的统计处理
331t分布曲线
332总体平均值的置信区间
333可疑测定值的取舍
334显著性检验
34提高分析结果准确度的方法
341选择适当的分析方法
342减小测定误差
343减小随机误差
344检验和消除系统误差
345正确表示分析结果
35有效数字及其运算规则
351有效数字
352数字修约规则
353有效数字的运算规则
36分析化学中的质量保证与质量控制
37Excel软件在分析数据处理中的应用
思考题及习题
第4章滴定分析法引论
41滴定分析法概述
411滴定分析法中的几个常用术语
412滴定分析法的特点
42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和滴定方式
421滴定分析法对化学反应的要求
422滴定分析法中的四种滴定方式
43标准溶液
431标准溶液浓度的表示方法
432标准溶液的配制
433浓度、活度与活度系数
44滴定分析法中的计算
441标准溶液与待测组分之间的计量关系
442分析结果的计算
443滴定分析法计算
思考题及习题
第5章酸碱滴定法
51水溶液中的酸碱平衡
511酸碱质子理论
512酸碱反应的平衡常数
513溶液中酸碱平衡处理的方法
514酸度对弱酸(碱)各型体分布的影响
515酸碱溶液中氢离子浓度的计算
52酸碱指示剂
521指示剂的变色原理
522指示剂变色的pH范围
523影响指示剂变色范围的因素
524混合指示剂
53酸碱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531强酸强碱的滴定
532一元弱酸(碱)的滴定
533多元酸(碱)的滴定
534终点误差
54酸碱滴定法的应用
541酸碱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542应用示例
55酸碱滴定结果示例
思考题及习题
第6章配位滴定法
61乙二胺四乙酸及其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
611EDTA的性质
612EDTA与金属离子的配合物特点
62配位平衡
621EDTA配合物的形成常数
622MLn型配合物的逐级形成常数和累积形成常数
623EDTA的质子化常数和累积质子化常数
624配位滴定中的副反应与副反应系数
625EDTA配合物的条件形成常数
63金属指示剂
631金属指示剂的作用原理
632金属指示剂应具备的条件
633常用的金属指示剂
64配位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641配位滴定曲线
642影响滴定突跃范围的因素
643单一金属离子准确滴定条件
644单一金属离子滴定的适宜酸度范围
65提高配位滴定选择性的途径
651控制溶液酸度
652使用掩蔽剂
653使用解蔽剂
654选用其他滴定剂
655预先分离
66配位滴定方式及其应用
661直接滴定法
662返滴定法
663置换滴定法
664间接滴定法
思考题及习题
第7章氧化还原滴定法
71氧化还原平衡
711可逆电对和不可逆电对
712条件电极电位
713影响条件电位的因素
714氧化还原反应进行的程度
715氧化还原反应速率及影响因素
72氧化还原滴定的指示剂
721自身指示剂
722特殊指示剂
723氧化还原指示剂
73氧化还原滴定的基本原理
731可逆氧化还原滴定曲线
732化学计量点及滴定突跃范围
733氧化还原滴定前的预处理
74常用的氧化还原滴定法
741高锰酸钾法
742重铬酸钾法
743碘量法
744其他氧化还原滴定法
75氧化还原滴定结果的计算
思考题及习题
第8章沉淀滴定法
81沉淀滴定法的基本原理
811沉淀滴定法概述
812沉淀滴定曲线
82银量法的分类
821莫尔法
822佛尔哈德法
823法扬司法
83银量法的应用
831银量法常用标准溶液的配制和标定
832银量法的应用示例
84滴定分析小结
思考题及习题
第9章重量分析法
91重量分析法概述
911重量分析法的分类和特点
912沉淀重量法对沉淀形式和称量形式的要求
913重量分析结果的计算
92沉淀的溶解度及其影响因素
921溶解度、溶度积和条件溶度积
922影响沉淀溶解度的因素
93沉淀的形成和影响沉淀纯度的因素
931沉淀的类型
932沉淀的形成过程
933影响沉淀纯度的主要因素
94沉淀条件的控制
941晶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942无定形沉淀的沉淀条件
943均匀沉淀法
95常用的有机沉淀剂
951有机沉淀剂的特点
952有机沉淀剂的类型
96重量分析法的应用
961无机沉淀剂的应用示例
962有机沉淀剂的应用示例
思考题及习题
第10章吸光光度法
101吸光光度法的基本原理
1011光的基本性质
1012物质对光的选择性吸收
1013光吸收的基本定律——朗伯比尔定律
1014偏离朗伯比尔定律的原因
102分光光度计的构成和类型
1021分光光度计的构成
1022分光光度计的类型
103显色反应与反应条件的选择
1031显色反应及其要求
1032常用显色剂
1033影响显色反应的因素
104吸光度的测量及误差的控制
1041测量条件的选择
1042吸光度范围的控制
105其他吸光光度法简介
1051目视比色法
1052示差吸光光度法
1053双波长光度分析法
1054导数光度分析法
106吸光光度法的应用
1061定量分析
1062物理化学常数的测定
思考题及习题
第11章分析化学中常用的分离和富集方法简介
111概述
112沉淀分离法
1121常量组分的沉淀分离
1122微量组分的共沉淀分离和富集
113液液萃取分离法
1131萃取分离的基本原理
1132重要的萃取体系
1133萃取分离方法
1134应用
114液相色谱分离法
1141吸附柱色谱法
1142薄层色谱法
115离子交换分离法
1151离子交换剂的种类和性质
1152离子交换树脂的亲和力
1153离子交换色谱法
1154离子交换分离法的操作
1155离子交换分离法的应用
116绿色分离富集技术
1161固相萃取
1162固相微萃取
1163液相微萃取
1164超临界流体萃取
1165膜分离法
思考题及习题
附录
附录1常用酸、碱溶液的密度和浓度
附录2常用基准物质的干燥条件和应用
附录3常用弱酸、弱碱在水中的解离常数(25℃,I=0)
附录4部分金属配合物的累积形成常数(18~25℃)
附录5部分金属离子与氨羧配位剂形成配合物的形成常数
(18~25℃,
I=01mol·L-1)

附录6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标准电极电位(18~25℃)
附录7部分氧化还原电对的条件电极电位
附录8微溶化合物的活度积(18~25℃,I=0)
附录9A与ΔpX的换算表(A=10ΔpX-10-ΔpX)
附录10指数加减法
附录11本书中的符号、缩写及中英文对照
附录12常用化合物的摩尔质量
附录13几种常用缓冲溶液的配制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