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历代史略(点校本) 版权信息
- ISBN:9787214243683
- 条形码:9787214243683 ; 978-7-214-24368-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历代史略(点校本) 本书特色
跨越百年,近代官方组织编写、政府认定的中学历史教科书浴火重生;与陈垣、陈寅恪并称“南柳北陈”的国学大师柳诒徵史学研究的起点之作;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开山之作、写作蓝本昔司马迁撰《太史公书》,通古今之变、究天人之际,开创华夏民族之史记;近柳翼谋著《历代史略》,上下五千年、纵横一万里,创新中国历史之叙述。柳氏之著述,辞约事举,脉络清晰,追源溯流,推因及果,既便学子之习业初阶,亦利世人之读史明智。 ——南京大学历史学院教授、六朝博物馆馆长 胡阿祥 欧风美雨浸淫下的近代东亚,中日两国间基于汉字文化的知识往还绵延不断,《历代史略》应运而生。是书融政治史与文明史于一体,上下五千年,言简而意赅,雅正而质朴,元明两代尤为菁华。 ——日本爱知县立大学外国语学部教授 黄东兰 那珂通世以汉文撰述之《支那通史》,光绪二十五年(1899)由东文学社翻刻,罗振玉作序(王国维代笔)赞曰:“持今世之识以读古书。”柳诒徵先生增删而续之,编为《历代史略》。急学子一时之需,殷殷期盼,尽在其中。 ——南京大学教授、学衡研究院院长 孙江
历代史略(点校本) 内容简介
本书是国学大师柳诒徵先生史学研究的起点, 也是近代中国历史教科书的开山之作。首篇总论, 述地理概略、历史大旨。全书分上世史 (唐虞三代至秦统一) 、中世史 (秦至五代) 、近世史 (五代至明末) , 突破纲鉴的编年体例, 从史前时期直通明末, 对中国古代历史做了提纲挈领的介绍和概括, 展现了史学与哲学的思辨、对时空观念的有机把握、对历史鲜活生动叙述的追求, 具有跨越时空的学术价值。
历代史略(点校本) 目录
目录
首篇总论001**章地理概略001第二章历史大旨003
卷一上世史005**篇唐虞007**章尧舜007第二章三皇五帝之说008第三章唐虞之地理官爵008第二篇三代010**章夏后氏010第二章商之兴亡011第三章周之盛衰012第三篇诸侯本末014**章周代封建之制014第二章十四国封地015第四篇春秋017**章齐桓、宋襄之霸017第二章晋文、秦穆之霸018第三章楚庄之霸附吴始兴019第四章晋业复盛附子产相郑020第五章春秋末诸大事021第六章吴越之兴亡附齐弑二君023第五篇战国(上)025**章三晋、田齐兴025第二章秦孝公兴附申子相韩、孟子出仕、楚并越026第三章苏张纵横之谋027第四章燕齐之胜败附孟尝君事029第五章赵武灵王及廉蔺030第六篇战国(下)031**章秦连攻三晋附秦灭周,平原、信陵、春申好客031第二章秦并六国033第三章四夷远斥035第七篇礼俗及文事037**章名字、姓氏及世族037第二章冠婚丧祭之礼038第三章文字之沿革039第四章上古典籍040第八篇教育及学派042**章学校制度042第二章孔孟及荀子043第三章老子及杨墨列庄044第四章名法诸家附稷下诸子及屈原045
卷二中世史(上)047**篇秦049**章始皇之政049第二章秦民离叛051第三章沛公入关052第二篇楚汉054**章项羽为霸王054第二章楚汉分争上055第三章楚汉分争下057第四章汉灭楚058第三篇前汉(上)059**章汉业初定059第二章高祖诸政060第三章高后当国及诸吕之乱062第四章文帝仁俭063第五章景武抑损诸侯064第四篇前汉(中)066**章武帝崇儒又信神仙066第二章武帝穷兵拓疆067第三章武帝暴政及晚年悔改069第四章霍光辅政附霍氏之败070第五章宣帝中兴071第六章汉威震绝域072第五篇前汉(下)074**章元帝任宦者074第二章政归王氏075第三章王莽败灭076第六篇后汉(上)078**章光武复汉078第二章光武平群雄附外夷叛服079第三章光武诸政081第四章孝明、孝章之治083第五章汉威复震西北附罗马通汉084第七篇后汉(下)086**章外戚擅权及宦官蠹国086第二章东汉多清名之士088第三章党锢之祸089第四章汉末大乱091第五章曹操定中原092第六章汉土三分094第八篇三国096**章诸葛相蜀汉附孙权称帝096第二章司马氏世秉魏政附吴之继统及废立,魏人放达成俗098第三章司马氏灭蜀吴099第九篇制度略102**章官制沿革102第二章州郡牧守104第三章爵封品秩附印绶之制105
卷三中世史(下)107**篇西晋109**章晋室失政109第二章夷狄乱晋111第二篇东晋113**章元帝保江东附汉改号赵113第二章王敦、苏峻之叛附陶侃镇荆114第三章赵、成、燕代事迹115第四章王导辅政及桓温灭蜀116第五章赵、燕、秦之兴亡附桓温北伐117第六章桓温逆谋119第七章苻坚之败120第八章中原大乱及后魏兴121第九章刘裕篡晋123第三篇南北朝125**章魏太武经营四方附南北分朝125第二章宋齐篡弑相仍127第三章魏孝文尚文治128第四章魏衰乱129第五章侯景乱梁附北齐代东魏130第六章周代魏、陈代梁附北齐暴乱131第七章周平北齐、隋代周并梁陈132第四篇隋135**章炀帝奢淫135第二章隋国分崩136第三章唐定祸乱137第五篇唐(上)140**章李世民擅杀兄弟140第二章太宗之治141第三章太宗威加四夷142第四章武韦之祸附玄宗再定内难145第五章开元之政147第六章安史之乱附吐蕃、回纥之寇148第六篇唐(下)152**章藩镇跋扈附德宗失政152第二章宪宗英武155第三章宦官之祸156第四章牛李之党158第五章宣宗明察159第六章唐末大乱160第七篇外国事略163**章突厥163第二章回纥165第三章朝鲜附渤海国167第四章日本170第八篇学艺宗教173**章学制173第二章儒学175第三章文艺178第四章佛教180第五章道教183第六章西域诸教185第九篇制度之沿革187**章职官187第二章州郡189第三章选举191
第四章赋税194
卷四近世史(上)197**篇五代199**章后梁附列国及契丹199第二章后唐附契丹及列国201第三章后晋附辽及闽203第四章后汉附辽及楚205第五章后周206第二篇宋(上)208**章太祖削平诸国附辽穆宗遇弑208第二章太祖诸政209第三章太宗继述附辽耶律休格三败宋军210第四章澶渊之盟及天书附李沆之明、王旦之悔、丁谓之奸212第五章西夏建国213第六章仁宗守文附英宗入嗣214第三篇宋(中)217**章神宗行新法217第二章神宗用兵附苏轼诗案219第三章正邪分党相挤221第四章徽宗昏德223第五章辽末诸帝223第四篇宋(下)225**章金灭辽225第二章金克宋京228第三章高宗南渡附金立刘豫又废之229第四章金宋讲和232第五章金亮淫虐附高宗内禅233第六章两国贤主同世234第七章宋韩侂胄擅国236第八章金宋之灭236第五篇学艺240**章北宋儒学240第二章南宋儒学242第三章学制科举及党禁244第四章诗文247第六篇制度250**章宋官制250第二章辽金官制252第三章宋滥费暴敛253第四章路、府、州军255第五章货币之制258
卷五近世史(中)261**篇元(上)263**章蒙古之兴263第二章太宗远略266第三章蒙古内乱附辖鲁西征268第二篇元(中)271**章世祖平定诸国271第二章世祖诸政273第三章诸王兵事275第四章成宗征蛮及武仁之立277第三篇元(下)279**章特们德尔之奸279第二章文宗篡弑附顺帝之立281第三章顺帝失国282第四篇西北诸国事略286**章巴哈台附玛拉希286第二章货勒自弥288第三章俄罗斯290第五篇学艺、宗教293**章学校科举293第二章诸儒学派295第三章诗文297第四章释、道诸教298第六篇制度略301**章职官301第二章地理303第三章钞法304第四章河渠漕运305
卷六近世史(下)309**篇明(上)311**章太祖开国311第二章太祖诸政313第三章惠帝削藩及成祖篡位315第四章成祖武功317第二篇明(中)320**章仁宣致治320第二章王振乱国及英宗复辟附景帝321第三章宪孝二宗之政324第四章武宗失德326第五章大礼之议及严嵩之奸327第三篇明(下)331**章张居正执政331第二章万历中兵事附矿税332第三章党祸及阉祸334第四章庄烈帝失国337第五章福王及诸藩之亡339第四篇东南诸国事略342**章朝鲜342第二章日本344第三章安南346第五篇学艺宗教348**章学校科举348第二章诸儒学派350第三章诗文353第四章喇嘛教355第五章天主教附中西之交通及历算西学356第六篇制度略358**章职官358第二章地理360第三章田赋及钱钞361第四章河渠漕运363
附录367历代兴亡禅代图369三代世系370齐晋及七国世系371周秦列王在位年数373秦汉三国世系374诸帝在位年数及年号秦汉三国375两汉后家多破灭376晋及列国世系378南北朝隋唐世系380诸帝在位年数及年号两晋南北朝隋唐383历代官名沿革表385历代命品表388唐百官表389五代列国世系391宋辽金夏世系392诸帝在位年数及年号五代宋辽金393宋儒传授图394文庙从配沿革表395宋辽金职官沿革表401宋百官品秩表404元及诸国世系408元帝在位年数及年号411明及诸国世系412明帝在位年数及年号416元明职官沿革表附录元代太后中宫官属417明百官品秩表421明儒传授图423
点校后记424
历代史略(点校本) 节选
柳诒徵《历代史略》(点校本)序一
柳诒徵《历代史略》(点校本)承苏州高新区教育局张华中名师工作室认真点校,江苏人民出版社郑重推出,近期得以面世,是一件令人高兴的事。
柳诒徵《历代史略》首篇“总论”分述“地理概论”和“历史大旨”。又分别论说各个历史时期概貌:卷一《上世史》、卷二《中世史(上)》、卷三《中世史(下)》、卷四《近世史(上)》、卷五《近世史(中)》、卷六《近世史(下)》。自“唐虞”时代至明末,应当说,这是一部比较完整的中国通史专著。以我稍微熟悉一些的秦汉史而言,卷二《中世史(上)》包括秦、楚汉、前汉(上)、前汉(中)、前汉(下)、后汉(上)、后汉(下)、三国、制度略,介绍了这一时期的历史脉络,也对重要制度有所说明。又有“附录”27 种,包括图表,以及诸帝在位年数及年号的说明,便于读者检索参考。
有关《历代史略》(点校本)的由来,张华中先生在“后记”中已经申说明白。他特别写道:“近代历史教科书特别是《历代史略》均是在开篇介绍地理沿革或地理概况,让我们大概领略了空间观念培养的路径。”这一特点其实非常重要。这里有必要说明这种教育学理念的历史渊源。《汉书》卷二四上《食货志上》说到先秦两汉农耕社会的生产和生活秩序的基本原则,即所谓“先王制土处民富而教之之大略”,其中是包括如何“教之”的内容的:“是月,余子亦在于序室。八岁入小学,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始知室家长幼之节。十五入大学,学先圣礼乐,而知朝廷君臣之礼。其有秀异者,移乡学于庠序;庠序之异者,移国学于少学。诸侯岁贡少学之异者于天子,学于大学,命曰造士。行同能偶,则别之以射,然后爵命焉。”这里所说的教育程式中的“八岁入小学”,“十五入大学”,小“学”是指初级教育。对于教学主要内容所谓“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颜师古的解释引用了苏林和臣瓒两种说法:“苏林曰:‘五方之异书,如今秘书学外国书也。’臣瓒曰:‘辨五方之名及书艺也。’师古曰:‘瓒说是也。’”颜师古赞同“瓒说”。而确实“瓒说”较苏林说更为接近教育史的真实,但是可能也并没有完整说明《食货志》的意思。“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并不仅仅是“辨五方之名”,“书计之事”也不仅仅是“书艺”。所谓“学六甲五方书计之事”,应是指基本知识和书写计算的技能。顾炎武说:“‘六甲’者,四时六十甲子之类;‘五方’者,九州岳渎列国之名;‘书’者,六书;‘计’者,九数。瓒说未尽。”周寿昌说:“此《礼记·内则》之言。礼,‘九年教之数日’,郑注,‘朔望与六甲也’,犹言学数干支也。‘六年教之数与方名’,郑注,‘方名,东西’,即所云‘五方’也。以东西该南北中也。
十‘年出就外傅,居宿于外,学书记’,即‘书计’也。‘书’,文字;‘计’,筹算也。六书九数,皆古人小学之所有事也。”(金少英:《汉书食货志集释》,中华书局1986 年10 月版,第37 页)“数”学,是当时“小学”的重要内容之一。《论衡·自纪》中,王充自述童年经历,言“六岁教书”,《太平御览》卷三八五引《会稽典录》写作“七岁教书数”,这里是包括了“数”的。《四民月令》说“正月”事:“研冻释, 命幼童入小学,学书《篇章》。”据原书本注,《篇章》包括《九九》之属。后世将数学知识看作科学的基点。所谓“六甲五方”,“六甲”是关于时间的知识,“五方” 是关于空间的知识。汉代将地理知识纳入学童教育的思想,将“辨五方之名”作为早期教学内容,是值得赞美的教育学的重要进步。而《历代史略》(点校本)“后记”所说历史教学重视“介绍地理沿革或地理概况”,提示了“空间观念培养的路径”,其实是沿承了古来这种好的教育传统的。
汉代的初级教育“小学”,其实可以和近代教育之“小学”相类比。王国维《观堂集林》卷四《汉魏博士考》写道:“刘向父子作《七略》,‘六艺’一百三家,于《易》《书》《诗》《礼》《乐》《春秋》之后,附以《论语》、《孝经》、‘小学’三目,‘六艺’ 与此三者,皆汉时学校诵习之书。以后世之制明之:‘小学’诸书者,汉小学之科目;《论语》《孝经》者,汉中学之科目;而‘六艺’则大学之科目也。”(王国维:《王国维遗书》,上海古籍书店1983 年9月版,第1册第7页)王国维“汉小学之科目”“汉中学之科目”与“大学之科目”之说,古今比况,认识基础应与西方近代教育体系对中国教育的影响有关。“小学”是与“大学”对应的,起初指初级教育。大致正是在西汉时期,“小学”又曾经专门指称文字学。有学者指出,“以‘小学’ 指称文字学,始于西汉,具体说,始于刘向、刘歆父子。他们在那部可称为世界上**个图书分类目录的《七略》里,**次把周秦以来的字书及‘六书’之学, 称为‘小学’。小学的创始人,便是扬雄、杜林、许慎、郑玄。”(胡奇光:《中国小学史》,上海人民出版社1987 年11 月版,第1—2页)《汉书》卷一二《平帝纪》记录了汉平帝元始五年(5)宣布的*后一道政令:“征天下通知逸经、古记、天文、历算、钟律、小学、《史篇》、方术、《本草》及以《五经》《论语》《孝经》《尔雅》教授者, 在所为驾一封轺传,遣诣京师。”据说响应征召前来长安的学者多达数千人。科学史家李约瑟认为,这是在王莽的倡议下召开的“中国历史上**次科学专家会议”(李约瑟:《中国科学技术史》,科学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1990 年7月版,第1卷《导论》第112 页)。在这样的全国“科学专家会议”中,*高执政集团对“天下通知”“小学”的学者予以郑重征召。可见,“小学”当时俨然已经能够与“《五经》《论语》《孝经》《尔雅》并”列,成为一个重要学科方向了。《汉书》卷三〇《艺文志》中“小学”专为一种,列于《易》《书》《诗》《礼》《乐》《春秋》《论语》《孝经》之后。“小学”一种中的书目,有闻人名家编纂者。如:“《苍颉》一篇。上七章, 秦丞相李斯作;《爰历》六章,车府令赵高作;《博学》七章,太史令胡母敬作。” “《凡将》一篇。司马相如作。”“《训纂》一篇。扬雄作。”又有“扬雄《苍颉训纂》一篇;杜林《苍颉训纂》一篇;杜林《苍颉故》一篇。”班固对当时的学术史进行了总结,对于“小学”有所说明。班固总结“六略三十八种”文献学成就中,对于“小学”一种的综合分析,是字数*多的。其中说到“臣复续扬雄作十三章……”,颜师古注引韦昭曰:“臣,班固自谓也。作十三章,后人不别,疑在《苍颉》下篇三十四章中。”就是说,当时一流学者,是参与了童蒙教材的编写的。“小学的创始人”和积极建设者,是一时声名显赫的学术领袖们。这其实是文化盛世的景况。理解中国文化的这一传统,中国教育的这一传统,就不会对柳诒徵这样的著名学者编写《历代史略》有所诧异了。
张华中先生主持的《历代史略》点校工作,谨慎认真。对于杨共乐、张昭军主编“我国20 世纪文化史大家柳诒徵的作品———《柳诒徵文集》(全12 卷)”(杨共乐:《柳诒徵文集》“前言”)的**卷《历代史略》的若干疏误有所补正。如题“第二编《中世史上》”(张华中主持点校《历代史略》作“卷二《中世史(上)》”)的部分,“九篇”只有“八篇”,完全缺失“第二篇楚汉”。这一篇有四章:**章“项羽为霸王”,第二章“楚汉分争上”,第三章“楚汉分争下”,第四章“汉灭楚”。杨共乐、张昭军主编本在**篇“秦”的第三章“沛公入关”于“刘邦攻屠武关(在陕西商州东), 高恐诛,使人弑二世,立二世兄子子婴为秦王,不复称皇帝,子婴既立,刺杀高,夷三族”句后,直接接续“汉六年,人有告楚王韩信反……” 事,不仅“楚汉”部分完全缺写,甚至此章题名所谓“沛公入关”事也并不涉及。并且“前汉上”部分**章即作“高祖诸政”,张华中主持《历代史略》点校本**章为“汉业初定”,其中部分文字杨共乐、张昭军主编《柳诒徵文集》本杂入“沛公入关”一章。在子婴杀赵高与刘邦杀韩信之间,史事情节残断,全不连贯。为了勉强衔接上下文,不得不作整理者按:原“文此叙事混乱不明,只好试接《史记》补,以通文字。”(杨共乐、张昭军主编《柳诒徵文集》,商务印书馆2018 年3月版,第1卷第61 页)
“楚汉”部分及“汉业初定”部分,张华中主持《历代史略》点校本较杨共乐、张昭军主编《柳诒徵文集》本补足文字约六千字。也就是说,顾颉刚以为《史记》“*精彩及价值*高部分”即“楚汉之际”,其“笔力之健,亦复震撼一时,叱咤千古”的这段历史记述,在《历代史略》(商务版)中竟然意外消失。这部分历史内容,江苏人民出版社版现今终得补全。
柳诒徵的历史意识以及历史普及方式的高明之处,还表现在他对于“国学” 的判断。对于“国学”的学术品质、“国学”的文化内涵、“国学”的社会价值、“国学”的时代意义,学者多有不同理解,各存歧见。进行相关分析,必然涉及有关“国学”真正内容的认识。对于“国学”内涵的定义,我们曾经看到有“国学的核心是儒学,儒学的核心是经学”的说法。回顾春秋战国中国思想学术原创时代的文化形势,儒学当时只是百家之学中的一家。传统文献学经史子集四部分类中,经学列位*先,但是学术总量有限,其实远远不如史学。《隋书》的《经籍志》分四卷,正式以“经”“史”“子”“集”四部进行图书文献的分类。我们可以大略统计四部文献卷数以及在所著录文献总体中所占比例,史部书籍13264 卷,竟占到经史子集四部合计卷数的36.13% 。而“六经皆史”的说法,其实也是有合理性的。列入经部的《尚书》《春秋》等儒学经典著作,唐代史学家刘知几在所著《史通》中已经将其归入史书一类。北宋年间,参与编写《资治通鉴》的著名学者刘恕,也曾经提出古时的经书其实也是史书的见解。这种认识后来得到许多学者的赞同。王阳明说:“《五经》亦只是史,史以明善恶,示训戒。善可为训者,时存其迹以示法;恶可为戒者,存其戒而削其事,以杜奸。”([ 明]王守仁撰,吴光、钱明、董平、姚延福编校:《王阳明全集》,上海古籍出版社1992 年12 月版,第9 页至第10 页)明末清初的著名思想家顾炎武在说到《春秋》这部书时,也曾经指出:“《孟子》曰‘其文则史’,不独《春秋》也,虽《六经》皆然。”他还写道:“《春秋》,因鲁史而修者也,《左氏传》,采列国之史而作者也。”([ 清]顾炎武:《日知录》卷三“鲁颂商颂”条,《日知录》卷四“春秋阙疑之书”条,[ 清]顾炎武著,黄汝成集释,栾保群、吕宗力校点:《日知录集释》(全校本), 上海古籍出版社2006 年12 月版,第175 、183 页)章学诚则更进了一步,他在《文史通义》中开宗明义**句就响亮地提出“六经皆史也”的观点([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一·易教上》,[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上海古籍出版社1993 年7月版,第1页)。他指出,三“代学术,知有史而不知有经,切人事也。后人贵经术,以其即三代之史耳。”([ 清]章学诚:《文史通义内篇二·浙东学术》,[ 清]章学诚著,仓修良编:《文史通义新编》,第70 页)就是说,在夏、商、周三代,说到学术,只知道有“史”而不知道有“经”,“史”是更准确的人文现象的记录。关于“经”和“史”的关系的讨论,绝不仅仅限于图书分类问题,而具有更深刻的文化意义。王国维于1914 年完成的震惊国内外学术界的名著《流沙坠简》以及此后发表的一系列论文,都是在对出土汉代简牍文书进行研究的基础上完成的。鲁迅写道:中“国有一部《流沙坠简》,印了将有十年了。要谈国学,那才可以算一种研究国学的书,开首有一篇长序,是王国维先生做的,要谈国学,他才可以算一个研究国学的人物。”(《不懂的音译》,《热风》,《鲁迅全集》,人民文学出版社1981 年版,第1 卷第398 页)在“国学”名义得到肯定的民国时期,国学学者的工作对象绝不仅仅是经学。考察清华国学院导师们的教研内容,多在儒学、经学之外。其他一
些可以称为“国学”家的学者的研究方向和研究路径,也多专注于史学。
柳诒徵曾经论《讲国学宜先讲史学》,明确表达了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国传统学术中对史学的特殊看重。他写道:“现在有许多人都知道要讲国学,但是中国的学问很多,首先应讲那一种学问,自然各有各的嗜好习惯。喜欢讲某一种学问的,就先讲某一种学问,以为旁的学问都在其次。譬如讲小学,讲经学,讲理学,讲文学,讲考古学,等等,都是很重要的。许多专家都认为讲国学莫要于此,我也承认这许多学问都应当讲的。但是我们要讲国学,必须先将各国的学问来比较一下,那一种学问在世界各国都有的,那就要问某一种学问在中国是特别发达、特别完备。自然中国的小学、经学、理学、文学等,比较他国特别发达,但是*初发达的,无过于史学,后来逐渐进步,尤其完备,所以我说讲国学宜先讲史学。”他又对“何以说中国的史学特别发达、特别完备”做了进一步的说明。他指出:“一切的学问,在古时候都是史官所管。”“中国构成国家的时候,特别注重纪载人事的历史,那是各国都没有的。”我“们要知道中国有两个*大的学问的人:一个是老子,一个是孔子。这两个大学问家的学问,从何处产生呢? 都是从史学产生出来的。”他回顾“老子是周朝的柱下史”的经历,又说“孔子是删订经书的,其实各种经书也都是史书。”所“以孔子并不是经学家,孔子是一个史学家。孔子说:‘其事则齐桓、晋文,其文则史,其义则丘窃取之矣。’孔子是据史书上的事情,看出道理来,讲明立国和做人的大义。”并“非孔子自己要创造一种学说,他是从史书上看出这种道理,是不可违反的。柳”诒徵站在一个史学教育家的立场上,说了很多恳切的话。他指出:现“在的教育,自然不能叫个个人都讲史学,但是只有一点一滴的史事在胸中,那就比以前相差得不知多远了。” (《广播周报》1935 年第25 期)读了这些文句平和的诚挚的劝告,再手抚我们面前这部《历代史略》(点校本), 就会更加出自内心地感谢承担点校任务的张华中名师工作室,感谢承担出版任务的江苏人民出版社。感谢他们的辛劳! 感谢他们的贡献!
王子今北京大有北里2020 年11 月4日
历代史略(点校本) 作者简介
柳诒徵(1880—1956),字翼谋,晚号劬堂,江苏镇江人。著名历史学家、教育家、古文献学家,“学衡派”灵魂人物。早年任南京江楚编译局编辑,负责编写教科书。毕业于三江师范学堂,后任教于两江师范学堂、南京高等师范学堂、东南大学等。1927 年任江苏省立国学图书馆馆长。抗日战争期间, 赴重庆任教于国立中央大学。1945 年回南京复馆,1948年与冯友兰、胡适等当选为中央研究院第一届院士。新中国成立后,任上海市文物管理委员会委员。代表作有《历代史略》《中国文化史》《国史要义》等。
点校主持者简介: 张华中,1972年生,江苏赣榆人。本科毕业于南京师范大学,辽宁师范大学在读博士研究生。现为江苏省中小学正高级教师、江苏省历史特级教师、江苏省中青年学术技术带头人、江苏省“333工程”高层次人才培养对象、江苏省基础教育课程改革先进个人、苏州市第十批名教师、姑苏教育领军人才、苏州市学科带头人。现工作于苏州高新区教研室。在《历史教学》《教育理论与实践》等杂志发表文章70余篇,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5篇,索引15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