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微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微

作者:李晓梅著
出版社:浙江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1
开本: 24cm 页数: 163页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53.0(7.8折) 定价  ¥6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微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8206570
  • 条形码:9787308206570 ; 978-7-308-2065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微 内容简介

本书内容包括: 主体性的命运与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 主体性思想探源 ;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文本分析 ; “实践主体”对“内向性主体”的超越 ; 主体性的历史生成等。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微 目录

绪言 主体性的命运与马克思哲学中的主体性问题
一、主体与主体性:从凯旋到式微与反思
二、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几种基本解读范式
三、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研究的问题域及本书的主要内容

**章 主体性思想探源
一、内向性主体的确立
二、从启蒙主体到浪漫主体
三、黑格尔的综合与费尔巴哈的批判
四、现代主体性的内在矛盾与危机

第二章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文本分析
一、开端之作:博士论文
二、早期文本:从《德法年鉴》到《巴黎手稿》与《关于费尔巴哈的提纲》
三、形成与发展期作品:从《德意志意识形态》到《共产党宣言》
四、后期著作:《资本论》及其手稿
五、小结:马克思主体性思想的连续性

第三章 “实践主体”对“内向性主体”的超越
一、“内向性主体”与“哲学的自恋”
二、马克思实践主体的新视域
三、主体性的社会性奠基
四、实践主体与开放的总体性
五、小结:实践主体对内向性主体的超越

第四章 主体性的历史生成
一、主体性生成的本体论基础
二、主体性历史生成的辩证法
三、现代世界主体性的异化形式
四、个性自由与主体性的自在自为

第五章 主体性的价值维度
一、价值主体的先在性
二、马克思与反讽

第六章 对话:批判理论与后现代哲学
一、批判理论、后现代哲学与马克思的相遇
二、批判理论:非同一性与交往理性
三、后现代哲学对主体的解构
四、重读马克思与当代哲学的主体性批判与重建

结语 马克思的辩证法是现代主体性理论的变革

参考文献
后记
展开全部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微 节选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微》:  二、从启蒙主体到浪漫主体  笛卡儿开创的内向性主体观念在康德哲学中得到了进一步的发展,并且更加精细化以应对更为复杂的理论环境。从某种意义上可以说康德在西方哲学史上**个构建了体系化的现代主体理论。康德在原则上坚持了笛卡尔的规定,仍然采取向自我的回溯,但他反对笛卡尔物质一心灵两种实体的理论,他认为这是无法用经验来证实的。康德不是把主体看成是实体,而是看成逻辑推导的结果。康德认为一切有关具体实体的命题,都可以看成是一种逻辑主体的还原命题,这一逻辑主体是一切判断的基础。他指出,自我只是逻辑主语,而不是实在的基质。康德一方面坚持主体是知识首要的不可置疑的基础的立场,同时又面对经验论,特别是休谟提出的因果联系的问题进行了一次理论综合。康德反对休谟对主体的搁置,也反对洛克等经验论者把逻辑过程还原为心理过程的心理主义观点。在一切心理主义的解释中,主体都被看成是偶然的、转瞬即逝的东西。康德捍卫一个作为知识和行为的前提的、在不同时间中保持同一的主体。在康德看来,我们的经验有两个来源:一个是原生态的未经整理的“感性”的材料;另一个是有条理地加入的心灵。康德致力于为经验提供必然性的保证。对于康德而言,显现或经验的“客观实在性”完全是真实的、必然的和非心灵的。尽管它们是非心灵的,但又是心灵的先验综合的产物,是通过心灵对感性材料加以整理得到的。康德完成了哲学上的哥白尼革命。他把知识和道德建立在主体之上,从主体的立场确定客观秩序和道德法则,主体成为康德哲学的制高点。  康德通过先验论证来定义主体。他认为,主体不是通过经验观察来研究的对象,而是一个先验的统一体。“我思”主体的先验性就在于它是一个我们必然断定它是那样的存在的某物,它认可了我们拥有的对象的经验图式。康德写道:“我把一切与其说是关注于对象,不如说是一般地关注于我们有关对象的,就其应当为先天可能的而言的认识方式的知识,称之为先验的。”康德认为我们的一切知识都是从经验开始的,但并不都是从经验中发源的。对康德而言,人的主观认识能力存在于两个领域当中:一个是人的感性,它能够自发地接受那些给予精神的、被精神直观到的杂多;另一个是知性,即人的思维,它是将杂多汇聚在一起的能力。康德认为,经验永远不能给我们严格普遍性和必然性的知识。真理性的知识只能是先天知识,它来源子人的知性思维。人的知性不是被动接受感官支配,而是自主构建一个世界表象。“我思”是杂多性统一的本源根据。“我思”领悟的统一不是从经验中得来的结论,而是一切经验的先决条件。在康德哲学中,主体性就是自我意识。康德把先验统觉作为阐释主体性的核心概念。康德指出:“这个表象是一个自发性的行动,即它不能被看做属于感性的。我把它称之为纯粹统觉,以便将它与经验性的统觉区别开来。或者也称之为本源的统觉,因为它就是那个自我意识,这个自我意识由于产生出‘我思7表象,而这表象必然能够伴随所有其他的表象、并且在一切意识中都是同一个表象,所以决不能被任何其它表象所伴随。”康德把“我思”主体阐释为“统觉之本源的综合统一”。只有以“我思”为根据,杂多才能给予我。先验统觉获得完全意义上的表象。表象是自我的规定和谓词,而这个思维着的事物,这个谓词之主词,就是主体。康德阐明了自我是真正的主体。康德的哥白尼革命不是让主体依赖于对象,而是要让对象依赖于主体。在他看来,我们在经验这个世界时,外部事物的结构在很大程度上是由我们的心灵决定的。“我思”出现于一切思维中,不管涉及哪种对象,“我思”都作为普遍思维的一般方式起作用。在康德看来,思维功能以“我思”主体的行动为基础,“我思”主体对杂多表象进行联结,先验想象力把纯粹直观的无联系的杂多统一为一个整体。康德写道:“在一切表象中,联结是唯一的一个不能通过客体给予、而只能由主体自己去完成的表象,因为它是主体的自动性的一个行动。”主体的先验统觉是康德哲学的出发点,是其批判哲学的逻辑起点。康德通过先验统觉论证了经验中被给予的对象必须具有一种统一性,而这种统一性是“我思”构造出来的。  ……

马克思主体性思想探微 作者简介

  李晓梅,1988年毕业于吉林大学哲学系,现任东北石油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长期从事马克思主义主义理论教学,近年来在《哲学分析》《学术交流》《学术论坛》等杂志上发表学术论文20余篇,其中若干篇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转载或《新华文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论点摘编。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