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内经)古今医案析要

(内经)古今医案析要

作者:苏颖
出版社:上海科学技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1-01
开本: 其他 页数: 146
本类榜单:医学销量榜
中 图 价:¥29.8(6.2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内经)古今医案析要 版权信息

  • ISBN:9787547851203
  • 条形码:9787547851203 ; 978-7-5478-5120-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内经)古今医案析要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中医药院校师生、临床中医师通过阅读,能够更好理解《内经》理论的临床指导意义和在临床治疗中的作用

(内经)古今医案析要 内容简介

本书遵从《内经》旨意,从古今医学著作中精选医案225例,每案依照《内经》理论予以分析。全书根据医案内容分为病因病机、经脉气血、脏腑阴阳、病证、五运六气及治则治法六章。每章下分类,所引经文下包含1个或数个医案。本书对于学习者运用《内经》理论指导临床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内经)古今医案析要 目录

**章病因病机·001

一、外感因机·002

1. 诸风掉眩,皆属于肝·002

2. 诸湿肿满,皆属于脾·008

3. 诸痛痒疮,皆属于心·009

4. 诸逆冲上,皆属于火·009

5. 诸躁狂越,皆属于火·011

6. 诸呕吐酸,暴注下迫,皆属于热·012

7. 因于暑,汗·013

8. 因于湿,首如裹·014

9. 湿热不攘,大筋软短,小筋弛长·014

10. 汗出见湿,乃生痤疿·015

11. 寒薄为皶,郁乃痤·016

12. 夏暑汗不出者,秋成风疟·017

13. 夏伤于暑,秋必痎疟·018

14. 燥胜则干·019

15. 湿胜则濡泻·019

16. 夫寒盛,则生热也·021

17. 夫不得卧,卧而喘者,是水气之客也·021

18. 气虚身热,得之伤暑·022

19. 寒气客于肠外息肉乃生·022

20. 风雨寒热不得虚,邪不能独伤人·027

21. 积之始生,得寒乃生·028

22. 人卒然无音者·028

23. 邪气独留,发为偏枯·029

24. 邪气居其间而不反,发为筋瘤·030

25. 虚邪之中人,起毫毛而发腠理·030

二、内伤因机·031

1. 高梁之变,足生大丁·031

2. 因而饱食,筋脉横解·032

3. 大怒则形气绝·033

4. 勇者气行则已,怯者着而成病·033

5. 膈塞闭绝,上下不通,则暴忧之病也·034

6. 入五脏则满闭塞·034

7. 宗筋弛纵,发为筋痿·035

8. 食则呕者,物盛满而上溢·036

9. 恐惧而不解则伤精·037

10. 水谷之海不足,则饥不受谷食·037

11. 清浊相干,乱于头则为厥逆·037

12. 上虚则眩·038

13. 故饮食不节,喜怒不时,津液内溢·038


第二章经脉气血·039

一、经脉·040

1. 太阳之脉,其终也,戴眼,反折,瘈疭·040

2. 少阳常少血多气·040

3. 月事不来者,胞脉闭也·041

4. 阳明者五脏六腑之海,主润宗筋·042

5. 少阳厥逆,发肠痈·043

6. 少阴之脉,贯肾系舌本·044

7. 肝脉小缓为肠澼·044

8. 疝少腹肿·045

9. 任脉为病,男子内结七疝,女子带下瘕聚·046

10. 督脉为病女子不孕·049

11. 邪客于足少阳之络,令人胁痛不得息·050

12. 少阴有余,病皮痹瘾疹·051

13. 厥阴所致,为胁痛呕泄·051

14. 肾脉小甚为洞泄·052

15. 少阴终者面黑齿长而垢·052

16. 脾足太阴之脉是动则病舌本强·053

17. 冲脉者,为十二经之海·054

18. 五脏六腑之精气上注于目而为之精·055

二、气血·056

1. 清气在下,则生飧泄;浊气在上,则生胀·056

2. 头痛耳鸣,九窍不利·057

3. 气复反则生,不反则死·058

4. 血气者,喜温而恶寒·058

5. 营气衰少而卫气内伐,故昼不精夜不瞑·059

6. 中气不足,溲便为之变·060

7. 气脱者,目不明·061

8. 气上逆则六输不通·061

9. 气为上隔者,食饮入而还出·062


第三章脏腑阴阳·063

一、脏腑·064

1. 膀胱者,州都之官,津液藏焉·064

2. 主不明则十二官危·065

3. 肝者罢极之本·066

4. 脾之合肉也,其荣唇也·067

5. 腰者肾之府,转摇不能,肾将惫矣·068

6. 脾病者腹满肠鸣·068

7. 疾走恐惧,汗出于肝·068

8. 肝病者气逆头痛·069

9. 胆热移于脑,则辛鼻渊·070

10. 膀胱移热于小肠·071

11. 热气留于小肠·072

12. 肝气热,则胆泄口苦·072

13. 肝痹夜卧则惊·073

14. 膀胱病小便闭·074

15. 肾所生病者,口热舌干,咽肿上气·074

16. 肾气通于耳·075

17. 肺和则鼻能知臭香矣·075

18. 咽喉者,水谷之道也·076

二、阴阳·076

1. 阳气者,若天与日·076

2. 阳气者,烦劳则张·077

3. 阳气者,大怒则形气绝·077

4. 阴在内,阳之守也;阳在外,阴之使也·077

5. 阴不胜其阳则脉流薄疾·079

6. 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080

7. 二阳之病发心脾,女子不月·080

8. 阴虚阳搏谓之崩·082

9. 四肢者,诸阳之本·083

10. 气至阳而起,至阴而止·084

11. 阳络伤则血外溢,血外溢则衄血·084

12. 卫气不得入于阴目不瞑·085


第四章病证·087

1. 咳·088

2. 痹·089

3. 脾风·092

4. 消瘅·095

5. 瘰疬·098

6. 疝·099

7. 虫病·101


第五章运气·103

1. 乙酉岁案·104

2. 乙亥岁案·105

3. 丙寅岁案·106

4. 丁丑岁案·107

5. 丁未岁案·108

6. 丁酉岁案·108

7. 戊子岁案·109

8. 戊寅岁案·110

9. 己卯岁案·110

10. 己巳岁案·111

11. 癸丑岁案·112

12. 癸酉岁案·113

13. 火郁岁案·114

14. 太阳太阴司天案·114

15. 因时因地辨治案·115


第六章治则治法·117

1. 在下者引而竭之·118

2. 治痿独取阳明·118

3. 肝苦急,急食甘以缓之·120

4. 痈气之息者,宜以针开除去之·120

5. 热淫于内,治以咸寒·121

6. 寒淫于内,治以甘热·122

7. 微者逆之,甚者从之·123

8. 结者散之·123

9. 诸寒之而热者取之阴·124

10. 土位之主,其泻以苦·124

11. 火位之主,其泻以甘·125

12. 塞因塞用,通因通用·125

13. 审查病机,无失气宜·126

14. 气积于胸中者,上取之·127

15. 上气不足,推而扬之·128


主要参考书目·129


展开全部

(内经)古今医案析要 作者简介

苏颖,长春中医药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研究生导师,五运六气研究所所长,中华中医药学会内经学分会副主任委员,中华中医药学会五运六气研究专家协作组副组长,吉林省中医经典与临床专业委员会主任委员,中医基础理论学科、内经学科带头人、国家精品资源共享课负责人,主编多部专著和教材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