扫一扫
关注中图网
官方微博
本类五星书更多>
-
>
中医基础理论
-
>
高校军事课教程
-
>
思想道德与法治(2021年版)
-
>
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概论(2021年版)
-
>
中医内科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
>
中医诊断学--新世纪第五版
-
>
中药学·全国中医药行业高等教育“十四五”规划教材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环境生态学/乌云娜 王晓光 版权信息
- ISBN:9787030657268
- 条形码:9787030657268 ; 978-7-03-065726-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环境生态学/乌云娜 王晓光 本书特色
该教材可作为全国各高等院校环境科学、环境工程、地球科学、环境设计、城乡规划、化学工程等专业学生和教师的参考书,也可作为全国各高校环境生态学通识教育类课程参考书。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环境生态学/乌云娜 王晓光 内容简介
本教材是作者在前人工作的基础上结合自身多年从事环境生态学及相关学科教学和科研的实践经验编写完成的。书中系统介绍了环境生态学的相关概念和理论基础,主要内容包括区域性环境污染与生物修复、生态监测、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生态工程、生态规划、民族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保护、优选变化生态学、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等。
普通高等教育“十三五”规划教材环境生态学/乌云娜 王晓光 目录
目录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环境问题与环境生态学的产生 1
1.1.1 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1
1.1.2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 2
1.2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3
1.2.1 定义 3
1.2.2 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4
1.3 环境生态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5
1.3.1 与生态学的关系 5
1.3.2 与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关系 6
1.3.3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7
1.4 全球环境问题及环境生态学发展趋势 7
1.4.1 当今全球环境问题 7
1.4.2 环境生态学发展趋势 10
综合习题 12
参考文献 12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13
2.1 生态因子及其作用规律 14
2.1.1 生态因子 14
2.1.2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14
2.1.3 生态因子的作用分析 15
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7
2.2.1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18
2.2.2 温度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20
2.2.3 水分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25
2.2.4 土壤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28
2.3 种群生态学 29
2.3.1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29
2.3.2 种群的增长 31
2.3.3 种群调节 33
2.3.4 种内和种间关系 34
2.4 群落生态学 37
2.4.1 生物群落及其基本特征 37
2.4.2 生物群落组成和性质 38
2.4.3 群落的结构 40
2.4.4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43
2.5 生态系统生态学 44
2.5.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 44
2.5.2 生态系统的结构、类型和功能 45
2.5.3 生态系统的平衡 53
综合习题 58
参考文献 59
第3章 区域性环境污染与生物修复 60
3.1 环境污染的特征与类型 61
3.1.1 环境污染的特征 61
3.1.2 环境污染的类型 61
3.2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69
3.2.1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与排泄 69
3.2.2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 71
3.2.3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放大 71
3.2.4 主要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72
3.3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76
3.3.1 生物修复概述 77
3.3.2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84
3.3.3 地下水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88
3.3.4 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89
综合习题 92
参考文献 92
第4章 生态监测 95
4.1 生态监测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96
4.1.1 概述 96
4.1.2 生态监测的特点和意义 98
4.1.3 生态监测的理论依据 99
4.2 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 101
4.2.1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101
4.2.2 生态监测方案及其技术方法 102
4.2.3 我国的生态监测现状 106
4.3 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107
4.3.1 水质污染的生物监测 107
4.3.2 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 113
4.3.3 生物污染监测 117
4.3.4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 127
4.3.5 生物监测技术路线及监测项目和方法 131
4.4 生物多样性监测 132
4.4.1 生物多样性概念 132
4.4.2 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132
综合习题 133
参考文献 134
第5章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36
5.1 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 138
5.1.1 环境质量 138
5.1.2 生态环境质量 139
5.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类型 140
5.2.1 生态安全评价 140
5.2.2 生态风险评价 144
5.2.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48
5.2.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151
5.2.5 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157
5.2.6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161
5.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64
5.3.1 主成分分析法 164
5.3.2 层次分析法 169
5.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173
5.3.4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174
5.3.5 人工神经网络法 174
5.3.6 生态模型 175
综合习题 175
参考文献 176
第6章 生态工程 179
6.1 生态工程概述 180
6.1.1 生态工程的概念 180
6.1.2 生态工程产生及发展历史 181
6.1.3 生态工程相关术语 184
6.1.4 生态工程类型 185
6.1.5 生态工程意义 190
6.2 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及实例解析 192
6.2.1 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 192
6.2.2 生态工程设计原则 196
6.2.3 生态工程实例解析—桑基鱼塘 200
6.3 生态工程的应用、目标与前景 203
6.3.1 生态工程应用 203
6.3.2 生态工程目标 204
6.3.3 生态工程前景 205
综合习题 206
参考文献 206
第7章 生态规划 208
7.1 生态规划理论 209
7.1.1 生态规划的概念与类型 209
7.1.2 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213
7.2 生态规划内容和方法 216
7.2.1 生态规划内容 216
7.2.2 生态规划的步骤 217
7.2.3 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218
7.2.4 生态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19
7.2.5 生态功能区划的内容与方法 226
7.2.6 生态规划核心规划内容 228
7.2.7 重点工程的设计与方法 235
7.3 生态规划应用案例 236
7.3.1 区域生态规划 236
7.3.2 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240
综合习题 244
参考文献 245
第8章 民族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保护 247
8.1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248
8.2 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特性 252
8.2.1 脆弱生态环境的定义及内涵 252
8.2.2 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 253
8.2.3 脆弱生态环境的类型和分布 256
8.2.4 脆弱生态环境的特性及主要脆弱特征 258
8.3 脆弱生态环境演变规律 259
8.4 民族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260
8.4.1 民族地区主要脆弱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260
8.4.2 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264
综合习题 272
参考文献 272
第9章 全球变化生态学 274
9.1 全球变化的内涵 276
9.1.1 全球变化的定义 276
9.1.2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277
9.1.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变化 285
9.2 全球变化的区域生态响应 286
9.2.1 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中的敏感性、脆弱性和适应能力 287
9.2.2 人类对全球和区域环境变化的适应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88
9.2.3 以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为目标的集成研究 288
9.2.4 我国在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 289
9.3 全球变化的预测与应对对策 290
9.3.1 全球气候变化预测 290
9.3.2 全球变化应对对策 291
综合习题 296
参考文献 297
第10章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98
10.1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进程与内涵 299
10.1.1 生态文明的认识进程与科学内涵 299
10.1.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与内涵 302
10.1.3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03
10.2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304
10.3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任务 313
综合习题 317
参考文献 317
中英文对照 318
序
前言
第1章 绪论 1
1.1 环境问题与环境生态学的产生 1
1.1.1 人类社会发展与环境问题的产生 1
1.1.2 环境生态学的产生 2
1.2 环境生态学的定义、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3
1.2.1 定义 3
1.2.2 研究内容和学科任务 4
1.3 环境生态学与相邻学科的关系 5
1.3.1 与生态学的关系 5
1.3.2 与环境科学和环境工程的关系 6
1.3.3 与其他学科的关系 7
1.4 全球环境问题及环境生态学发展趋势 7
1.4.1 当今全球环境问题 7
1.4.2 环境生态学发展趋势 10
综合习题 12
参考文献 12
第2章 生物与环境 13
2.1 生态因子及其作用规律 14
2.1.1 生态因子 14
2.1.2 生态因子的作用特征 14
2.1.3 生态因子的作用分析 15
2.2 生物对环境的适应 17
2.2.1 光因子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18
2.2.2 温度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20
2.2.3 水分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25
2.2.4 土壤的生态作用和生物的适应 28
2.3 种群生态学 29
2.3.1 种群及其基本特征 29
2.3.2 种群的增长 31
2.3.3 种群调节 33
2.3.4 种内和种间关系 34
2.4 群落生态学 37
2.4.1 生物群落及其基本特征 37
2.4.2 生物群落组成和性质 38
2.4.3 群落的结构 40
2.4.4 影响群落组成和结构的因素 43
2.5 生态系统生态学 44
2.5.1 生态系统的概念和组成成分 44
2.5.2 生态系统的结构、类型和功能 45
2.5.3 生态系统的平衡 53
综合习题 58
参考文献 59
第3章 区域性环境污染与生物修复 60
3.1 环境污染的特征与类型 61
3.1.1 环境污染的特征 61
3.1.2 环境污染的类型 61
3.2 环境污染对生物的影响 69
3.2.1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吸收、分布与排泄 69
3.2.2 污染物在生物体内的转化 71
3.2.3 污染物在食物链中的传递与放大 71
3.2.4 主要污染物对生物的影响 72
3.3 环境污染的生物修复 76
3.3.1 生物修复概述 77
3.3.2 土壤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84
3.3.3 地下水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88
3.3.4 海洋石油污染的生物修复技术 89
综合习题 92
参考文献 92
第4章 生态监测 95
4.1 生态监测的概念和理论依据 96
4.1.1 概述 96
4.1.2 生态监测的特点和意义 98
4.1.3 生态监测的理论依据 99
4.2 生态监测的基本方法 101
4.2.1 生态监测指标体系 101
4.2.2 生态监测方案及其技术方法 102
4.2.3 我国的生态监测现状 106
4.3 区域生态环境监测 107
4.3.1 水质污染的生物监测 107
4.3.2 大气污染的植物监测 113
4.3.3 生物污染监测 117
4.3.4 土壤污染的生物监测 127
4.3.5 生物监测技术路线及监测项目和方法 131
4.4 生物多样性监测 132
4.4.1 生物多样性概念 132
4.4.2 生物多样性的测度 132
综合习题 133
参考文献 134
第5章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 136
5.1 环境质量与生态环境质量 138
5.1.1 环境质量 138
5.1.2 生态环境质量 139
5.2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类型 140
5.2.1 生态安全评价 140
5.2.2 生态风险评价 144
5.2.3 生态系统健康评价 148
5.2.4 生态系统服务功能评价 151
5.2.5 生态系统稳定性评价 157
5.2.6 生态环境承载力评价 161
5.3 生态环境质量评价方法 164
5.3.1 主成分分析法 164
5.3.2 层次分析法 169
5.3.3 模糊综合评价法 173
5.3.4 AHP-模糊综合评价法 174
5.3.5 人工神经网络法 174
5.3.6 生态模型 175
综合习题 175
参考文献 176
第6章 生态工程 179
6.1 生态工程概述 180
6.1.1 生态工程的概念 180
6.1.2 生态工程产生及发展历史 181
6.1.3 生态工程相关术语 184
6.1.4 生态工程类型 185
6.1.5 生态工程意义 190
6.2 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设计原则及实例解析 192
6.2.1 生态工程的理论基础 192
6.2.2 生态工程设计原则 196
6.2.3 生态工程实例解析—桑基鱼塘 200
6.3 生态工程的应用、目标与前景 203
6.3.1 生态工程应用 203
6.3.2 生态工程目标 204
6.3.3 生态工程前景 205
综合习题 206
参考文献 206
第7章 生态规划 208
7.1 生态规划理论 209
7.1.1 生态规划的概念与类型 209
7.1.2 生态规划的理论基础 213
7.2 生态规划内容和方法 216
7.2.1 生态规划内容 216
7.2.2 生态规划的步骤 217
7.2.3 生态调查的内容与方法 218
7.2.4 生态评价的内容与方法 219
7.2.5 生态功能区划的内容与方法 226
7.2.6 生态规划核心规划内容 228
7.2.7 重点工程的设计与方法 235
7.3 生态规划应用案例 236
7.3.1 区域生态规划 236
7.3.2 自然保护区建设规划 240
综合习题 244
参考文献 245
第8章 民族地区脆弱生态环境与保护 247
8.1 民族地区生态环境现状 248
8.2 脆弱生态环境类型、分布及特性 252
8.2.1 脆弱生态环境的定义及内涵 252
8.2.2 脆弱生态环境的成因 253
8.2.3 脆弱生态环境的类型和分布 256
8.2.4 脆弱生态环境的特性及主要脆弱特征 258
8.3 脆弱生态环境演变规律 259
8.4 民族地区脆弱生态环境的治理和保护 260
8.4.1 民族地区主要脆弱生态环境的综合整治 260
8.4.2 民族生态文化与生态环境保护 264
综合习题 272
参考文献 272
第9章 全球变化生态学 274
9.1 全球变化的内涵 276
9.1.1 全球变化的定义 276
9.1.2 全球变化研究的主要内容 277
9.1.3 生物地球化学循环与全球变化 285
9.2 全球变化的区域生态响应 286
9.2.1 全球变化区域响应中的敏感性、脆弱性和适应能力 287
9.2.2 人类对全球和区域环境变化的适应同可持续发展之间的关系 288
9.2.3 以全球变化的区域响应和适应为目标的集成研究 288
9.2.4 我国在全球变化生态学研究领域的重要进展 289
9.3 全球变化的预测与应对对策 290
9.3.1 全球气候变化预测 290
9.3.2 全球变化应对对策 291
综合习题 296
参考文献 297
第10章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 298
10.1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认识进程与内涵 299
10.1.1 生态文明的认识进程与科学内涵 299
10.1.2 可持续发展理念的由来与内涵 302
10.1.3 生态文明与可持续发展的关系 303
10.2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面临的挑战和压力 304
10.3 生态文明建设与可持续发展的战略思路和任务 313
综合习题 317
参考文献 317
中英文对照 318
展开全部
书友推荐
- >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罗庸西南联大授课录
¥13.8¥32.0 - >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企鹅口袋书系列·伟大的思想20:论自然选择(英汉双语)
¥6.3¥14.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3.4¥42.0 - >
史学评论
史学评论
¥22.7¥42.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22.4¥40.0 - >
姑妈的宝刀
姑妈的宝刀
¥9.0¥30.0 - >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大红狗在马戏团-大红狗克里弗-助人
¥3.5¥10.0 - >
有舍有得是人生
有舍有得是人生
¥17.1¥45.0
本类畅销
-
食品添加剂
¥33.5¥45 -
VB语言程序设计
¥29.9¥39.8 -
C语言程序设计习题与实验指导
¥9.1¥18 -
地下建筑结构-(第三版)-(赠课件)
¥49.4¥55 -
模具制图
¥37.8¥49 -
工程机械结构认知
¥10.5¥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