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无半面创新:创新的可计算学说

无半面创新:创新的可计算学说

作者:周宏桥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1-01-01
开本: 16开 页数: 376
本类榜单:管理销量榜
中 图 价:¥70.8(6.0折) 定价  ¥11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无半面创新:创新的可计算学说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317815
  • 条形码:9787301317815 ; 978-7-301-3178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无半面创新:创新的可计算学说 本书特色

奠基科学的两大思维范式是归纳和演绎。而自计算机诞生的三十年后,计算思维作为介于演绎与归纳之间的崭新的科学方法,逐步成为人类第三思维范式。 《半面创新》是跨界创新者周宏桥教授在中美践行创新近30年以及在国内外近20所重点商学院为EMBA学员讲授创新课程的理论和实战经验总结。在《半面创新》一书中,作者开宗立派,首次人类第三思维范式——计算思维——切入创新,创构了“半面创新”学说体系,并以该学说打通了计算机、经管、历史、诗歌、艺术等各个领域,旁征博引、妙论迭出。 全书中不仅有精妙的理论阐释,也有丰富的企业案例分析加以佐证。本书是有志于变革创新的企业高层管理人员、创新创业者、商学院学生的必读参考书,对于相关领域的研究者及普通读者也颇具启发和借鉴价值。

无半面创新:创新的可计算学说 内容简介

本书是作者在近30年创新实践以及16年EMBA创新课程教学实践的基础上形成的原创性成果。全书通过“半面创新、三层架构正反合”,结构化地囊括了各类创新创造的基本规律、切入角度、思维方法及落地实施的流程工具。本版为作者在2017年出版的《半面创新》的升级版。本版对内容和结构进行了重大调整,将侧重点放在半面创新的思想、体系、工具以及如何将之应用于商业企业的日常创新创造,并大幅精简篇幅,以高度聚焦于经管领域的读者。本书适合企业家及中高层管理者阅读,也适合作为DBA/EMBA/MBA课程的教材。

无半面创新:创新的可计算学说 目录

目录

导论??人类问题与我的思辨??
??????——“创新创造何以可能”之“半面创新”可计算解

内篇??半面学说之创构

**部分??认识论——半面创新思想??
第1章??小元素架构大世界:*小原子构件的自由组合??

第二部分??方法论——创新推演虚拟机
第2章??思想的体系化实现:半面创新虚拟机
第3章??“输入”:各领域待解的原生态问题
第4章??“存储器”之问题抽象:四大数据结构原语
第5章??“运算器”之算法抽象:四大计算原语与四大架构原语
第6章??“控制器”之大脑抽象:四大控制原语
第7章??“输出”:创新结果、产品本质与开宗立派的审美理想

第三部分??实践论——半面创新工具
第8章??**工具“上中下”:人类的行为过程模型
第9章??第二工具“左中右”:创新的实体关系模型
第10章??第三工具“正反合”:简版算法与四大状态
第11章??第四工具“宏范图式”:经营的*小完备性集合

第四部分??本体论与价值论——“半面”作为存在何在何往
第12章??“半面创新”是意志以创新创造成全自由与审美的
??????????演化函数??/??79

外篇??商业创新之推演

第五部分??“天地人”——环境约束“一命二运三风水”
第13章??“一命”:初心格局创始人,组织基因价值观
第14章??“二运”:时来天地皆同力,运去英雄不自由
第15章??“三风水”:何用别寻方外去,人间亦自有丹丘

第六部分??“上中下”——人类的行为过程模型“观念—结构—实现”
第16章??“形而上”:思想解放与观念创新
第17章??“枢而中”:战略与商业模式创新
第18章??“形而下”:资源与能力的配置效率与使用效率

第七部分??“左中右”——创新的实体关系模型“技术推动—产品驱动—
??????????需求拉动”??
第19章??“左”之技术推动:科学革命与技术创新
第20章??“右”之需求拉动:市场趋势与需求洞察
第21章??“中”之产品驱动:产品创新、服务创新、体验
??????????与设计创新
第八部分??“前中后”——运营的三端流程“输入—处理—输出”
第22章??前端输入:供应链体系创新
第23章??中端处理:生产与运营创新
第24章??后端输出:营销与销售创新
第九部分??复合创新及创新属性
第25章??行差链:行业势差,他山攻玉
第26章??产融链:产业为本,金融为器
第27章??跨界链:纵横捭阖,再造格局
第28章??属性链:属性特征,独善兼济

补篇一??学术创造之推演

第十部分??半面创新推演学术求真
第29章??学术创造示例,求真之路

补篇二??艺术创造之推演

第十一部分??半面创新推演艺术求美
第30章??艺术创造示例,求美之途
展开全部

无半面创新:创新的可计算学说 节选

“Hello,World!” ——用计算思维范式切入人类真善美 以期开创“创新的计算主义流派” 打印出“Hello,World”是所有计算机编程语言的**句,宣告梦想着改变世界的我们来了!而我相信一个读书人的*高梦想,是“你站在桥上看风景,看风景的人在楼上看你”,即将所观之景写成打上个人烙印的传世作品,成为后人眼中的一道风景。 何以传世?何曰个人烙印? 我的看法:无原创,不传世!即用一个前无古人的原创思想与体系,回答一个跨越地域、超越时代的人类问题,逻辑自洽、言成一统以期开宗立派……当然,还应以自铸机杼的语言风格或艺术形式呈现,将内容与形式统一于简洁、优雅的和谐之美的宇宙人生至境。 我将人类创新创造分为“开宗、立派、好产品”三大量级:首先是开宗,即开创领域;其次是在领域之下开新流派;*后为在流派之下做好产品。例如,摩托罗拉以发明手机而开宗,另据1G模拟信号流派,诺基亚GSM 2G流派,高通CDMA 3G流派,联发科山寨流派,再后是苹果iOS、谷歌安卓的网络生态流派。故人生进路,既可选择将一款安卓手机做好以达到好产品层级并获取实在收益,也可如微软—诺基亚,屡败屡战欲以Windows Phone开创流派,亦不失为一种悲壮的审美。 但是,开宗立派是范式革命!宇宙人生本质的热力学定律认为非平衡态才能产生更复杂的结构。如何破局学术共同体的线性平衡态?何若跳出三界。以我心中的百年*佳作品《人间词话》的作者王国维先生为例,陈寅恪先生在其遗书序中举三目概其治学之道:一曰取地下之实物与纸上之遗文互相释证,二曰取异族之故书与吾国之旧籍互相补正,三曰取外来之观念与固有之材料互相参证。故举一反三,我另辟蹊径,以*底层思维之变切入人类真善美之追求。 奠基科学的两大思维范式是归纳和演绎,我觉其似乎与生俱来,以我教女儿数字的英文读法为例,在她一岁多刚会说话时,我先教一到十都正常;然后教“十一是eleven”,女儿跟着念“e-leven”;我再教“十二是……”,女儿抢答:“2-leven”。我惊为天人!显然女儿把“十一”理解为“1-leven”,于是她应是归纳建模:“十几”就是“几-leven”,再对“十二”的问题演绎推理为“2-leven”……我激动地抱着女儿又亲又夸。 还有其他思维吗?1946年计算机诞生,30年后,计算仿真模拟逐步成为人类第三大思维范式,它是介于演绎与归纳之间的崭新的科学方法,其实质在于它不是对客观现象进行实验,而是对自然过程进行模拟仿真,其目的在于获得某些新发现、新灵感,再通过演绎论证与实验验证来进一步确证……这些年的诺贝尔科学奖得主大抵是对三大范式的综合使用。 半面创新的学说创构就是基于第三大范式——计算思维。概言之,就是运用计算机科学的基本概念去求解问题、设计系统和理解人类行为,通过约简、嵌入、转化、调度、并发、自动化、抽象、关注点分离、架构、递归、迭代等方法来迎战复杂问题或设计巨系统;其一般做法是先提出理论假设,再搜集数据,然后通过模拟仿真进行理论验证;其结果评价除了准确、效率和容错,还有简洁、优雅的和谐之美。 半面创新的学说创构。一切学说皆假说。我先提出康德式问题“创新创造何以可能”。我的理论假设是:“如果将人类社会的进化视为思想/观念、制度/模式、技术/产品等一切人造物新陈演替的连续过程,那么从其初始创生态(0)到全面完成态(1)的这一过程可用计算来模拟仿真。我的解法是:将这个演替过程的任一单元切面称为“半面”构件(0.X),这一切割可能在原子单元层面,也可能在子系统单元层面,而子系统继续切割*终可切至原子构件层面,于是,复杂多样的创新可以通过原子“半面”构件的计算与架构而拼装为整体全面,这种思想及其虚拟机实现与原语形式推演命名为“半面创新”。 可类比微积分,科研仿若微分的切割,创新则像积分的求和。科研需要切割到不可再分的原子,创新的耦合可基于原子或子系统,“半面”术语用于抽象这两类切割,其运算则借用操作系统术语“原语”,指由若干条指令组成去实现特定功能的程序段,在执行中不可被中断。 “半面创新虚拟机”是“半面创新”思想的体系化实现,其参照了当今主流计算机系统——冯·诺依曼(John von Neumann)体系,它以“计算原语”和“架构原语”作为“如何创新”的算法;将“在哪创新”的问题域与环境约束抽象为“数据结构原语”,创新者通过“控制原语”推演“算法+数据结构=创新”,并在环境中试错、经由反馈修改而拟合出“全面”之美的世界。 于是,创新就成为一台计算机,或曰创新可计算,而半面创新是对创新的虚拟机计算推演,或曰半面创新是用“运算器”中的“算法”对“存储器”中问题域与环境约束抽象的“数据结构”,在大脑“控制器”的作用下进行计算与架构的逻辑计算机。 其实,作为浸沉信息技术近三十年的“极客”,更进一步,我认为生命也可视为一台计算机,它是通过生物分子算法对外部环境的输入信息及体内的变化信息(变异可视为随机计算)进行存储与计算的过程,这样人类思维认知、智能活动、创新创造的本质就是计算。再进一步,整个宇宙也可视为一台计算机。当然,“宇宙人生皆计算”不作为半面学说的前提。 半面艺术形式的创构。除了求真求善,我还将计算范式用于审美创造,如这首颇具争议的给母校北大计算机系的卌年庆诗,我将编程的四大原子构件语句——赋值、判断、迭代、反射入诗,写人生初赋去修正(debug)这个不甚美丽的世界,即闻道宇宙人生本质是自由意志调用自身的递归函数(if-then),于是生命历程就是追随自我心灵初赋的迭代(do-while)之旅。 《组诗·青春赋值Debug World》其一: 《七律·“Hello World”》 那年星慧耀天衣,落赋燕园计算机。 闻道递归if-then判,随心迭代do-while依。 未名问影青名未?博雅寻真尔雅期。 莫负扉词“Hello-World”,乾坤重构de-bug时。 基于多年诗词创作的审美直觉,我想为理性的思想体系创构感性的艺术形式,这种形式既能传神地表达创新创造的本质,又能把创新类型与要素及其关系整合于一身,以一种主观精神再现客观实在。这种形式在第三版时筛出了与宇宙人生简洁、优雅的和谐本质契合的“半”字和“面”字(将“面”字的一撇变为一竖,做对称处理),故曰“半面是创新的解耦,创新是半面的耦合”。 其一,形式上,“半”呈阳态,乾刚铁划,似尼采所言的酒神精神狄俄尼索斯,激情似剑;“面”具阴像,包容四方,如日神精神阿波罗,理性柔暖;两字之间“象形”出阴阳交合、相反相成的创生本质,即《易经·系辞下》中“昔者圣人之作易也,将顺性命之理,是以立天之道曰阴与阳;立地之道曰柔与刚;立人之道曰仁与义”,所谓万物肇始于天道的阴阳交合,成形于地而刚柔各异,于是再由天道本体论而推演人生价值论,宇宙与人生天人合一。 其二,内容上,“半”字模型是创新切入的全景视角,“面”字模型是思考创造的整体框架,并兼及学术与艺术创造。创新是创造的实用态,创造是创新的审美态。当然,本模型也将避免把哈耶克所言的“理性的自负”设计进去。 宇宙人生,何若开宗立派。我将冯友兰先生在哲学领域的“照着说”与“接着说”之别扩展至一切领域。前者面向传统,照着前人著述来诠释,“我注六经”,这是哲学史家;后者面向现实实践,面向时代问题,创造新学说,或对传统问题在新时代有新发展,“六经注我”,别开新面,这是哲学家。我认为,虽后者才有可能彪炳史册,但若无前者经年之窥象,焉有后者顿悟之运斤? 但为什么人类历史上多为前者而罕见后者?在我看来,运斤之才情是一种审美直觉。凡开宗立派级的创新创造皆具简洁、优雅的和谐之美,其鉴别需调用柏格森意义上的“创造性直觉”,或波普尔意义上的非理性;甚至数学,彭加勒概之为用直觉发明、用逻辑验证;甚至物理,如海森堡关于精密科学之美的内涵、爱因斯坦关于思维元素是视觉型或肌肉型,等等。故*佳实践,唐人刘知几“史有三长,才、学、识”得之,即将“照着说”的严谨科研之后天学养与“接着说”的审美性灵之天赋才情统合于智识与自由意志之高格,由斯而达审美之境,因为美即自由! 创新领域的开宗者是奥地利经济学家熊彼特(Schumpeter,J.A.),1912年在《经济发展理论》中首倡。各国立派者,美国如哈佛大学克里斯坦森(Christensen,C.M.),1997年以《创新者的窘境》开颠覆式创新流派,我2006年曾和他以其理论推演中国汽车业未来横扫美国之场景,不想斯人已逝;日本如野中郁次郎,1995年以《知识创造公司》开知识管理流派;中国,不算体制外或中外合办的DBA,我多时在12所“985工程”大学的商学院给EMBA讲授创新,熟悉且以为才学兼大者不下五六人,何若天下方家将孔子创立之教师志业,由体制“教授”而出彀至开宗立派之“先生”甚至入“诸子”。中华民族*伟大的读书人,孔孟老庄朱、屈陶李杜苏,不管自愿或被迫,其巅峰创造无一不在独立自由时,如此方能获得“逍遥乎天地之间”的绝对自由作为个体生命的终极价值。 意在斯乎何敢让!我不揣浅陋,欲以“半面创新”立言,开创“创新的计算主义流派”。就像计算机能处理一切事物,半面创新的设计目标是处理人类一切创新,包括商业、学术与艺术,它通过对任意领域的输入问题在存储器中进行数据结构的抽象转化而使之通用化,于是创新是对世界的计算,计算是对世界的创新,计算技术升华为人类真善美三大追求的计算主义。一般地理解,创新与可计算是对立的,创新似乎天马行空,计算仿若推演可控,其实计算有随机计算以仿真偶然,故创新与可计算也各是“半面”之相反相成。其他支撑产品,如《创经:人类创新主脉与结构之演进逻辑》(中信出版社,待出版)是用半面创新去架构人类创新之历史哲学,《跨界引爆创新:唐诗+互联网=企业创新》(电子工业出版社,2014)是用半面创新去架构“科技+人文=创新”等。 开派初心:期望半面创新既能诠释过往创新,更能预判未来创新。具体地,在观念层,“凌云健笔意纵横”,期冀创构思想并赋予自由的诗性精神与狂涓的人文气质;在结构层,“意匠惨淡经营中”,力求简洁优雅之架构设计与格致精微之细节处理的和谐统一;在实现层,将思想学术写出“文似看山不喜平”和“晚节渐于诗律细”的艺术级水准。 书至半程,传来父亲过世的消息。由于疫情回不了国,视频中看着教书育人一辈子而在睡梦中安详长眠的父亲,虽是福报喜丧,却也百感交集。我生于书香门第,长于大学校园,很小发蒙,父母在图书馆的两张借书证被我自小征用,敦悦诗书至今;在1978年读小学三年级的时候,我参观了计算机系的纸带穿孔机,四年级跟着父亲学习BASIC语言,并在乔布斯的Apple II上用盖茨的MS BASIC编程,感恩父母从小言传身教。只是我才情迟钝,尽管在求真的IT、求善的经管、求美的文艺三个领域耕耘多年,还是用了13年 5个版本20几个印次的迭代,才逐渐将三者融通如图0-1所示,其中内篇是学说创构,约4万字;外篇是由学说推演至商业创新,约13万字;两个补篇是作为学说适用范畴的补充,分别推演至学术与艺术,各约4 000字,也作为后书之伏笔。 图0-1??真善美之融通 致谢:感谢为5个版本撰文推荐的各位学者、企业家与EMBA/DBA学员。全书以案例实证为主,来源既包括自己技术与文艺方面的直接实践,亦有其他渠道的间接经验,如:学位课后的学生作业,或培训课前的调查问卷,以及在上百家企业参访或评审时与企业家的访谈,间或配以与访者一觞一咏的诗词曲赋,在此一并致谢。还要感谢读者、学员及朋友多次通过邮件、微信交流阅读心得并提出改版建议,特别感谢好友陈榕辉关于增加落地工具的建议,前复旦大学管理学院、现湖畔大学梁晓雅教授的阅读与反馈。 在本书即将付梓之时,作为一个创新创造的原教旨主义者,我仍心生焦虑。文学评论大家布鲁姆有曰“影响的焦虑”——作品是否有人问津及问津后是否有知音能窥其独到。其实我之焦虑并非上述的在世焦虑,在我看来,作品中打上自由意志特立独行的烙印本身就是对尘俗之矜持;我之焦虑也不全是“千秋万岁名”的传世焦虑,创新创造过程本身已是高峰体验之迷狂,传世与否只有时间能判。我之焦虑乃是历史焦虑,是自己之所思所言是否早已被前辈学者做过,只因自己学识浅“半”而未窥其“全”,只好不断“半面创新”而趋全面至人的审美自由之境。 Hello,World!观毕断言仍须“debug”,回屋敲字,移轩仰望,“明月装饰了你的窗子”,希望本书亦能装饰你创构一个更美的世界之梦。 周宏桥 2020年8月25日 留下个人邮箱,欢迎各位方家指正: hongqiao@gmail.com

无半面创新:创新的可计算学说 作者简介

周宏桥,极客、诗家、学者 作为极客,中美软件与互联网技术职涯近三十年十几款大中型创新产品的架构设计与编程实施;其间三次创业前两败;讲授“算法与数据结构”“操作系统原理”“系统架构设计”等课程。 作为诗家,创作如诗集《细柳诗绦》/大型诗剧《货值新传》《孔老之会》等;研究如成书《跨界引爆创新:唐诗+互联网=企业创新》等;讲授“中华诗史:创新创造视角”“杜甫之创新研究”等课程。 作为学者,创构“半面创新”思想体系并成书《半面创新:创新的可计算学说》《创经:人类创新主脉与结构之演进逻辑》;每年的半年给中外十几所大学商学院EMBA/DBA讲授创新课程,另半年旅行/参访/持续创作。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