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习录
-
>
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庄子全书
-
>
素书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
>
王阳明全集(全四册)
-
>
生活与忆念
-
>
名家小全集(4册)
儒家哲学史讲演录(四)——儒家心学及其意识依据
¥138.6¥198.0朱子涵养工夫研究
¥113.2¥169.0理想国(精装)
¥44.3¥75.0理解人性(西方心理学大师经典译丛)
¥31.9¥49.0理解资本主义: 竞争、统制与变革 (第四版)
¥119.3¥168.0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0279473
- 条形码:9787300279473 ; 978-7-300-27947-3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本书特色
★这是我所看到的有关王阳明研究的一部佳作。 作者从一个新的视野出发,对阳明心学展开多维度的阐释,思路开阔,创见颇多,具有开拓性。尤其从“存在”的维度阐明阳明心学的个体性特征,进而提出“存在意义”的转换问题,明确肯定阳明心学将情感、意志视为主体应有的规定,这都是同类著作中少见的。 又如从阳明学关于“心体”、“本体”与“工夫”等方面所表现的二重性引出其演变分化的历史叙述,得出阳明形而上学的消解过程完成于黄宗羲的结论,亦有前人所未言者。 此书的出版必将推进阳明学研究的深入发展。 ——蒙培元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内容简介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当代中国人文大系》作者从一个新的视野出发,对阳明心学展开多维度的阐释,思路开阔,创见颇多,具有开拓性。尤其从“存在”的维度阐明阳明心学的个体性特征,进而提出“存在意义”的转换问题,明确肯定阳明心学将情感、意志视为主体应有的规定,这都是同类著作中少见的。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目录
**章 为学、为道与为人
一、早年经历与哲学问题的萌发
二、多向度的探索
三、龙场悟道
四、事与思
五、晚岁的弦歌诵读与哲学论辩
第二章 心体与性体
一、历史的前导
二、心体的重建
三、心与理
四、心体与内圣之境
第三章 心物之辩
一、沉思存在的二重路向
二、心与物:意义世界的建构
三、天人之际:存在与境界
第四章 良知与德性
一、成就德性
二、化德性为德行
三、德性与规范
第五章 人我之间:成己与无我
一、成己:成就自我
二、万物一体:个体间的沟通
三、无我的二重意蕴
第六章 本体与工夫
一、作为本体的良知
二、先天之知与后天之致
三、本体与工夫之辩
四、意见的悬置与解构
第七章 知行合一
一、知行秩序与过程
二、知行互动与人伦的理性化
三、销知入行与销行人知
第八章 言说与存在
一、心体与言说
二、名言与道
三、“说”与“在”
第九章 心学的内在张力
一、无善无恶与可能的存在
二、可能的展开
三、二重趋向与内在的紧张
第十章 心学的分化与演变
一、心体的展开与性体的回归
二、致良知说的衍化
三、心无本体,工夫所至即是本体
附录一 哲学之路
附录二 儒家的人格学说
附录三 理学的衍化——从张载到王阳明
后记
再版后记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节选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当代中国人文大系》: 王阳明在庐陵的时间并不很长。正德五年八月,刘瑾伏诛,王阳明的政治生涯出现了转机。同年十二月,王阳明升任南京刑部主事。翌年调至京师,任吏部主事。公事之余,常与友人、学生论学。当时,其弟子徐成之和王舆庵争论朱陆异同,王阳明致书徐成之,阐述了自己的看法。王舆庵认为陆象山专以尊德性为主,徐成之则认为朱晦庵专以道问学为事,王阳明对此提出了不同看法。根据他的观点,陆象山固然重德性,但亦未尝忽视读书;朱晦庵讲道问学,但亦并非不重德性。总之,“晦庵之与象山,虽其所以为学者若有不同,而要皆不失为圣人之徒”(《年谱-》,《全集》,1233页)。这里既肯定了尊德性与道问学的统一,又表现出范围朱陆而进退之的思维趋向。 居京师期间,王阳明与湛若水的交往有了进一步的发展。早在弘治十八年(1505年),王阳明已结识湛若水。当时阳明开始收弟子讲学,并以立志成圣为讲学宗旨,但却被时人目为标异好名,惟湛若水对此颇为赞赏,二人一见定交,共以倡明圣学相勉。后王阳明因抗疏直谏遭谪,赴谪前,湛若水曾以诗相赠,勉励他继续追求圣学:“愿言崇明德,浩浩同无涯。”(《九章赠别序》,《甘泉文集》卷二十六)自庐陵入京,王阳明与湛若水重逢,并与黄绾相识(黄绾后执弟子礼),三人遂定为至交,“订与终日共学”。在学术上,阳明与湛若水并不完全相同。湛若水为学主随处体认天理,王阳明则自龙场始,便侧重理与心的统一,但这并不妨碍二者在学问上的相互切磋。当湛若水在正德六年出使安南时,王阳明颇为之怅然,特为文相赠。文中写道:“夫惟圣人之学,难明而易惑,习俗之降愈下而抑不可回,任重道远。”(《年谱一》,《全集》,1234页)这既是对湛若水的厚望,也是一种自勉,而其中又蕴含着拒斥流俗(世儒之学),重建和光大圣学之意。 正德七年(1512年),王阳明升任南京太仆寺少卿,此时阳明已多年未回越地老家,遂决定顺道回越探亲。恰好其妹婿徐爱亦升为南京工部员外郎,于是两人便于翌年初同舟归越。早在正德二年,王阳明赴谪之前,徐爱已执弟子礼,此次同行,又使徐爱获得了问学的机会。在舟中,王阳明着重向徐爱阐发了《大学》宗旨,内容涉及心与理、知与行、心与物等关系,从中已可看到其心学体系的某些基本思想。徐爱“闻之踊跃痛快,如狂如醒者数日,胸中混沌复开”(《年谱一》,《全集》,1235页)。归越后,又与徐爱同游四明山,在山林之中继续心学的讨论。事后,徐爱将王阳明的论学内容记录下来,编入《传习录》卷首。 赴南都前,王阳明先至滁州督马政。这是一个闲职,有较多的时间可以从事论学。滁州虽然地方偏僻,但风景秀丽,环境清静,是读书讲学的好去处。居京师期间,王阳明的弟子便已日增,有的虽地位在阳明之上,但闻阳明之学后,深为感佩,乃师事之,如吏部郎中方献夫。至王阳明离开京师前,受业门生已差不多有二十来人。王阳明到滁州后,门生又渐集,日遨游于山水间,在秀峰清泉中相与讨论“**等事”。有时数百人在月夜环龙潭而坐,“歌声振山谷”,其情景蔚为壮观。学生常当场提出问题,王阳明则随时加以阐释,弟子开悟之后,往往踊跃歌舞,师生间的问答显得十分生动。龙场之后,阳明曾一度让弟子静坐,以补小学收放心一段工夫。滁州期间,王阳明虽仍提静坐,但同时强调静坐并非禁绝思虑。其弟子孟源曾就“静坐中思虑纷杂,不能强禁绝”请教王阳明,王阳明回答到:“纷杂思虑,亦强禁绝不得;只就思虑萌动处省察克治,到天理精明后,有个物各付物的意思,自然精专无纷杂之念。”(同上书,1236页)这里已注意到把静与佛家的坐禅人定区别开来,以避免由静流于虚寂。 滁州讲学历时约半年。正德九年,王阳明又升任南京鸿胪寺卿。当王阳明离滁州时,门生弟子依依难舍,一直送至江边,仍不愿离去,表现了至深的师生情感。王阳明到南京后,周围很快又汇集了众多的门生。师生共聚一处,相与辨析义理,几乎每日都不间断。王阳明在滁州时已隐隐感到过分执著于静,有流于虚寂之虞,这种趋向后来在滁州游学的弟子中确实有所显露。他们立志固高,但实地工夫却较少,有时不免放言阔论,标立新奇,甚而背离阳明所教。这种现象使王阳明感到忧虑:“吾年来欲惩末俗之卑污,引接学者多就高明一路,以救时弊。今见学者渐有流人空虚,为脱落新奇之论,吾已悔之矣。”(同上书,1237页)高明一路,主要侧重悟见本体,仅仅明见本体,则很容易导向疏放。 ……
心学之思:王阳明哲学的阐释 作者简介
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资深教授、人文社会科学学院院长、校学术委员会副主任。教育部长江学者,国务院学位委员会第五、第六届哲学学科评议组成员。主要研究领域包括中国哲学、中西比较哲学、伦理学、形而上学等,在三联书店、中华书局、人民出版社、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等出版学术著作20余种,多种论著被译为英文、韩文,在Indian University Press、Brill等出版。主要学术兼职包括国际形而上学学会(ISM)主席、国际哲学学院(IIP)院士、国际中国哲学学会(ISCP)会长等。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名家带你读鲁迅:故事新编
¥13.0¥26.0 - >
莉莉和章鱼
莉莉和章鱼
¥14.3¥42.0 - >
月亮虎
月亮虎
¥14.4¥48.0 - >
二体千字文
二体千字文
¥14.0¥40.0 - >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名家带你读鲁迅:朝花夕拾
¥10.5¥21.0 - >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上帝之肋:男人的真实旅程
¥19.3¥35.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小考拉的故事-套装共3册
¥36.7¥68.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