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传习录
-
>
无障碍阅读典藏版:庄子全书
-
>
素书
-
>
孔子的世界——儒家文化的世界价值
-
>
王阳明全集(全四册)
-
>
生活与忆念
-
>
名家小全集(4册)
哲学入门:将爱智慧进行到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20360470
- 条形码:9787520360470 ; 978-7-5203-6047-0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哲学入门:将爱智慧进行到底 本书特色
这是一部给人耳目一新的学术专著,作者提出的许多问题都能给人以一定的启发。 这部著作采取了史论结合的形式,以翔实的资料,贯穿一个基本思想:哲学的追问有其不可忽略的生命前提,“爱智范式”的哲学由于把智慧看作是人欲求的对象,而丧失了哲学追问的生命根基,因而陷入困境;“弃绝智慧”针对爱智范式的这一缺失,以终结哲学的形式展开了对哲学的系谱追问,从爱智慧到弃绝智慧,预示着哲学主题和范式的转换。这些观点对于我们思考人的未来和哲学的未来,是很有意义的。 相信读者从这本书中可以获得有益的启示。
哲学入门:将爱智慧进行到底 内容简介
哲学是什么?哲学应该是个什么样子?未来的哲学会是什么样子?这是从事哲学工作的学者们首先碰到的并且也不能不去思考的问题,是要人们倾注一生的热情响应它、思考它的问题。这问题同样也是热爱智慧、思考人生、认识自我的青年朋友爱提出的问题。《哲学入门:将爱智慧进行到底》选取了一个独特的视角,这从它的副标题“从爱智慧到弃绝智慧”就可以看出。对于我们今天思考哲学的未来和人的未来非常重要。哲学,尤其是西方哲学,经历的“从爱智慧到弃绝智慧”的转变,确实值得我们认真地加以总结和对待,值得我们深入思索一番。
哲学入门:将爱智慧进行到底 目录
第二版序:进入哲学之“门”
导论 什么是哲学
一 哲学是永远的追问
二 哲学是“无用”之学
三 哲学是非常性的思
四 哲学是文明的“活”的灵魂
五 哲学是爱智慧的视野和眼光
六 哲学是思想道路的突破
七 哲学是对“爱智慧之困难”的响应
八 哲学是在危机四伏的时代“将爱智慧进行到底”
上篇 哲学的三源与叙事隐喻
**章 哲学三源:印度、希腊与中国
一 通天塔与巴别塔
二 印度河畔的证悟
三 希腊城邦中的理性对话
四 中国哲学:实践的智慧学
五 回到本源,回到哲学的故乡
第二章 哲学的光源隐喻与“光明”叙事(上)
一 哲学与“光”的叙事模式
二 “真正的世界”成了寓言
三 叔本华的邀请:接受远古印度智慧的洗礼
四 尼采的自白:做希腊酒神的弟子
五 海德格尔与中国道家思想的相遇
第三章 哲学的光源隐喻与“光明”叙事(下)
一 希望之“光”与哲学家的“炼狱”
二 光照说与基督教的上帝观念
三 通向康德之路:追求光明的思想道路
四 散播光明与启蒙哲学的光明叙事
第四章 哲学的镜子隐喻及其叙事模式
一 镜中哲学与哲学中的“镜子”
二 哲学的镜喻与哲学反思科学的叙事
三 心镜与心的观念:抽象的镜子模型
四 模型的坍塌:穿破“镜子”的思想
五 知识之问:庄子的知与维特根斯坦的不可说
中篇 哲学的爱智范式
第五章 哲学的爱智梦想
一 为爱智慧而致力于哲学的事业
二 爱智慧的含义
三 哲学之路:智识型的方向
四 爱智的梦想:存在、知识与逻辑
第六章 苏格拉底之死与智慧问诘
一 为爱智慧而受难的哲学家
二 苏格拉底对话录中的智慧问诘
三 再谈柏拉图的哲学视景
四 老斯东别具一格的“申辩”
五 “活”的牛命与“活”的智慧
第七章 世界两分的哲学王者
一 哲学之为物与哲学权力
二 柏拉图为何要驱逐诗人
三 别有洞天:洞穴中的世界及穿越其问的目光
四 哲学的“王者归来”
五 柏拉图是如何开始了哲学
第八章 爱智慧与学术的谱系
一 爱智慧如何成为系统化的学术探索
二 逻辑的力量与思想的力量
三 **哲学:形而上学
第九章 爱智范式的演进
一 “爱智范式”与形而上学的历史
二 爱智慧与哲学形而上学的顶峰
三 哲学:回向何处,出路何在?
下篇 将爱智慧进行到底
第十章 危机时代的哲学之思
一 “爱智范式”的哲学之终结
二 世纪的忧虑:与虚无主义相遭遇
三 在一个危机四伏的时代,哲学何为
第十一章 在生命之爱中的肯定
一 生命的叩问与绝对肯定
二 上帝死了:形而上学走进了虚无
三 权力意志的自我游戏
四 生命之意义:让快乐热望永恒
五 谱系学家:生命肯定中热情的灵魂史
第十二章 存在之追思
一 海德格尔的哲学之问
二 存在之澄明:对人生在世的分析
三 听命于存在之邀请
四 现代技术之本质的追问
五 克服形而上学
第十三章 主体之悼亡
一 从“上帝死了”到“人之死”
二 知识轴线:知识考古学
三 权力轴线:权力系谱学
四 一位新型档案员的启示
结语 哲学的展望
一 将爱智慧进行到底:从“爱智慧”到“思”
二 哲学的范式:从科学范式到人文学范式
三 哲学主题:人的类生命与类哲学
附录 游离的片断
附录一:光源隐喻与哲学的叙事模式
附录二:镜子隐喻与哲学转向三题
附录三:哲学为何在古希腊诞生
附录四:澄明的阶梯:从真“人”到真“物”
参考文献
**版后记
第二版后记
哲学入门:将爱智慧进行到底 节选
《哲学入门:将爱智慧进行到底》: 哲学是人类爱智慧的活动,就人类热爱智慧的天性来说,哲学是每一个人的事业。哲学植根于人的独特实在之中,人都有从事哲学的能力。而且,在我们的日常生活中,我们多多少少都会介入到哲学的思考。然而,仅有这些是不够的。我们还必须思考,哲学是如何产生的,它是如何影响人的,它为什么是每一个人的事业,以及哲学的事业到底是什么。这些问题促使我们对我们不可回避的主题,也就是哲学的事业,作进一步的思考。人们从事哲学,却不一定能说清楚哲学的事业何在,或者哲学到底是什么。这样的事经常发生。甚至对于哲学的定义,人们也无法给出一个比较一致的看法。试图定义“哲学”一词,*终可能把人引向历史、文化和语言学等许多途径上去。因此,*令人奇怪的事情是,对于从事哲学的人来说,*难以回答的问题恰恰是“什么是哲学”。为了对哲学及其事业有所了解,让我们从“爱智慧”这个由古希腊哲学家提示出来的朴素的经验说起。 据说是古希腊的哲学家毕达哥拉斯创造了哲学(philosophia)这个词,这个词的古希腊词义就是“爱智慧”。今天,当我们用“智慧之爱”来了解哲学及其事业的时候,在古希腊语境中显然陷入了同语反复。有人可能会指责说,这根本无助于我们理解哲学及其事业。然而,我要说,在今天的时代,重述这个对于古希腊人来说可能是同语反复的思想异常重要。尽管现代哲学有着各种迷人的外表,但是深入到哲学爱智的核心,它就会令人顿感失望。许多哲学理论家和哲学家急于解决的问题似乎往往与我们自己关心的东西不太相干。有鉴于此,我这里试图表明那种包含在古希腊人“爱智慧”这个词组中的素朴的哲学经验,以及它蕴涵着的普遍性与真理性。古希腊人从“爱智慧”来理解哲学及其事业,他们很单纯地认为哲学应该在某种方式上帮助人们生活得更好。这个美丽的理想随着“philosophia”被翻译为各种外来词而被人们遗忘了。现代人惊奇地发现,他们在哲学中根本找不到使人生活得更好的那种“智慧之爱”。很多人热衷于躲在哲学这个崇高的字眼后面故弄玄虚,不愿意将“爱智慧”的态度和精神还给哲学,“哲学”愈来愈远离了真正意义上的智慧之爱。哲学如果一再地陈述着太多的“智慧”“真理”“理论”和“知识”,而唯独缺少对智慧的爱,这种哲学必然走向终结。今天人们已经意识到了现代哲学的这种危机。尽管我们习惯于把“新的”与“优越的”联系在一起,但古代哲学家总能让我们自愧弗如。相对于当今的思想家来说,*早时期的哲学家们对哲学及其事业可能有更好的认识。因此,我们应该不厌其烦地重复这一点:唯有从“爱智慧”,才能理解哲学及其事业。 我们如何从“爱智慧”理解哲学及其事业呢?爱智慧难道不是人的自然倾向吗?人有爱智慧的天性,就是说凡是健全的人都爱智慧。那么,从这一平凡的事实中我们将如何找到哲学的奥秘呢?爱智慧,对于人来说,是*容易的,然而进一步看,它又是*困难的。我想从这个事实谈起。尽管我要说的并不是什么新的或者揭露奥秘的东西,但可能仍然值得一说。因为哲学家,特别当他们专门从事哲学研究的时候,往往忽略了他们从事的事业所触及的那些有趣的可能关联着我们人性丰富性的方面。如果哲学真的有什么奥秘的话,这个奥秘就是作为人固有的自然倾向的智慧之爱。我只想表明这个为种种哲学理论或者哲学活动所共有的品质,它可以说明哲学是何以及哲学为何,并能够为我们真正理解哲学及其事业指明道路。例如,如果我们从价值角度看,“智慧”是伴随着人对于生活中真善美的理解出现的理想,它在人的生活样式中表现为对于世界的基本的认识以及对于自身存在的基本的决断。这本身并没有什么问题。然而,如果人没有对智慧的爱,也就不会有对真善美的追求,实际上“智慧”也就不会存在。无论人生活在何时何地,也不论人和人类的处境如何,智慧之爱始终是支撑一切人类价值的基石,同时也是使真善美等人类价值得到实现的动力。 ……
哲学入门:将爱智慧进行到底 作者简介
田海平,北京师范大学哲学学院、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教授,现任北京师范大学伦理学研究所所长,价值与文化研究中心副主任,国际价值哲学学会会长。在《中国社会科学》《哲学研究》《哲学动态》等杂志发表论文二百多篇,其中二十多篇被《新华文摘》全文转载,四十多篇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等报刊全文转载。出版《哲学的追问》、《西方伦理精神》、《教育伦理》(合著)等学术专著六种。曾于2000年起任东南大学教授,2013年起任东南大学特聘教授。现为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首席专家和北京市重大项目首席专家。主要研究领域为西方道德哲学、伦理学理论与伦理学重大现实问题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