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西洋镜第三十三辑 :中华考古图志
-
>
(花口本)(精)读一页就上瘾的唐朝史(全4册)
-
>
长安梦华录
-
>
安史之乱
-
>
埃及法老图坦卡蒙
-
>
纸上起风雷:中国文人(1900—1949)
-
>
西洋镜:第二十三辑 五脊六兽
俄国来信(全四册)
¥184.9¥268.0美国K-12原版语文课本--初中·下(全12册)
¥98.3¥298.0民歌40:再唱一段思想起:1975-2015
¥52.8¥160.0清嘉录:中国人的节日之书
¥54.6¥88.0发现东极(全3册)
¥49.7¥108.0
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 版权信息
- ISBN:9787559832054
- 条形码:9787559832054 ; 978-7-5598-3205-4
- 装帧:简裝本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 本书特色
★ 着意的是近世中国的历史变迁;立足和放眼的,是一个两千年的中国
从1860年庚申事变(火烧圆明园)到甲午战争清朝一败涂地,短短数十年,关联着千百万人的死亡,几亿人生活方式和心灵秩序的变化,而这一切有着何种内在的因果?本书从“外患”入手,着重的却是解释“内变”:中国由“变局”,进于“危局”,至于“残局”; 由“衰世”而入“乱世”,以“百年”改变了“二千多年”——在更长程的历史脉络与士林精神中,讲述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变迁。 ★ 断代而有通识,真正的“中国式”历史写作
余英时说:20世纪以来,中国学人有关中国的著作,*有价值的都是*少以西方观念作比附的。中国的史学,强调的,是叙事,以及在叙事中解释历史。这不同于西方那个“讲故事”的传统,更不同于社科化、理论化之后的史学。它着重于在具体的人物和事件中,找出历史问题,分析这些问题的因缘际会,起承转合。《衰世与西法》所提出的问题,无一本于外来理论,皆从历史本身中来,而解释,亦皆持议于“国家盛衰”、“生民休戚”。 ★ 史学大家杨国强积数十年之功,增补三十万字,洋洋六十万言,勾勒一幅晚清中国的高清图
晚清呈现"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衰世景象;开明士大夫援引西法以自强,在"旧邦新造"的努力中却处处是蹇窒困窘。史学大家杨国强细心体察晚清变局中的史事、人物、因果,从多个面向剖析晚清中国动荡不安的历史剧变。 ★ 史识与史观,见于提问,形于文字,力透纸背
作者的文字皆植根于历史事实和对这些历史事实进行解释基础之上的周密。因周密,则对历史的解释更加深刻。
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 内容简介
经历18世纪的康乾盛世后,数十年间清王朝就跌入了忧患丛生的衰世之中。在西力东侵和西潮激荡的历史
背景下,外来的器物与制度长驱直入,以靠前的规模与力度改变着中国的世道人心。史学名家杨国强细心体察晚清变局中的史事、人物、因果,从 “外患”入手,着重的却是解释“内变”:吏治失范,绅权扩张,灾荒饥馑,教案四起,晚清呈现"日之将夕、悲风骤至"的衰世景象;开明士大夫援引西法以自强,在"旧邦新造"的努力中却处处是蹇窒困窘。十九世纪的数十年,中国由“变局”进于“危局”,至于“残局”;由“衰世”而入“乱世”,以“百年”改变了“二千多年”。本书在更长程的历史脉络与士林精神中,讲述中国政治与社会的变迁;拣选的是近世中国五十年,立足和放眼的,是一个两千年的中国。
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 目录
增订版序 001
初版序 002
上编
从庚申到甲午:古今中西之间的冲击与回应
智勇俱困之秋 015
“庚申之变”:创钜痛深中的审视和省思 017
经世之学的延伸与中国近代化的历史起点 032
中国人的历史经验和历史经验之外的世界 055
19 世纪后期中国兵工业的起始及其内在困境 077
华洋杂处:夷夏之防崩溃后的中国与西方 107
借法自强和进入了中国历史的外国人 109
条约制度:西方世界与晚清中国之间的改造和被改造 127
中西交冲:晚清中国的传教与教案 159
中外贸易和中国经济牵入世界市场 195
分解和重组:自然经济的变迁与变迁中的失路 222
衰世社会相 247
19 世纪后期中国的绅士与绅权 249
捐纳、保举和晚清的吏治失范 271
“丁戊奇荒”:衰世里的天灾和赈济 293
强邻迫视与边患四起 319
海国变比邻:“马嘉理案”的始末因果 321
日本侵台湾、灭琉球 331
中国、日本与朝鲜:从“壬午事变”到“甲午事变” 343
内乱外患与西北边疆危机 351
中法战争 371
19 世纪中叶以来的中国、越南与法国 373
士议激越和中法之间的交涉与冲突 380
越北、台湾、马江:从宗藩义务到中法民族战争 392
力战艰难之后的“仓卒而成和议” 407
西法入华和中国社会的节节变迁 417
天朝体制之后:外国使节觐见皇帝和中国派遣驻外公使 419
借法图强催生的**批留美学生 434
回应与冲击(一):新疆建省和台湾建省 443
回应与冲击(二):北洋舰队 456
移接的富强:国家权力与近代企业的相互依傍和彼此扞格 486
以洋务为中心的三十年历史与士大夫在古今中西之间的分化 503
中日战争:“大野招魂哭国殇” 531
“朝日变起”:日本用战争把中国拖入战争 533
平壤溃师,黄海重挫 547
兵火延及辽东、威海和一败再败之后的马关议和 562
争战留下的震荡:甲午乙未之际清流的重起和剧变 591
...
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 节选
中国、日本与朝鲜:从“壬午事变”到“甲申事变”
中日台事之后日本既已着手灭琉球,同时又在岌岌乎谋朝鲜。因此同治十三年(1874)日本向朝鲜再派使节再被拒绝之后,次年的春天、夏天和秋天遂有日本军舰直入朝鲜近海并径入釜山港,接着又以示威为目的测量朝鲜的东海岸和西海岸。其中的云扬号且驶近韩京汉城附近的江华岛,因之而遭戍兵炮击,随后日舰还击,毁其炮台并登陆烧杀。日本的示威演为日韩炮战。而由此造成的时势,又拽着中国卷入了其间的冲突和纠葛。同治九年(1870)日本遣使与中国议“修好条规”,其动因之一便是借此进入朝鲜。然而此后数年日本的使节依然进不了朝鲜。彼时韩王生父李昰应以大院君名义执国政,由于其先人之墓曾遭教民引来寻金宝的西洋兵挖掘,而致心中留有一段切骨的痛史,因此大院君极恨天主教而深恶西洋人,以至于执政十年,已杀教民二十万。当日本变法效西洋
之后,又因之而憎日本,曾布告八道与之绝交。对于日本来说,则其屡次叩门面对这种一意绝交遂不能不一挫再挫。江华岛炮战之时大院君刚刚罢政,而日本一方在遣使的同时动用军舰,正是屡挫之后引武力作震慑,以期在亲政未久的韩王手里压出一个不同于过去的局面。21 年之前美国东印度舰队司令柏利(Perry, M.C)强制日本开国,用的也是领四艘军舰入江户湾内作示威性测量的办法。当初日本屈服于武力,遂使此后的日本极相信武力。因此江华岛的示威变为炮战之后三个月,日本已指派陆军中将黑田清隆为“特命全权办理大臣”专程赴朝鲜,并由三舰军舰和三艘轮船组成舰队一路随行。在“全权办理”这个名目之下,日本向朝鲜追究江华岛炮击的责任,是同日韩之间的“修好谈判”连为一体的,然则借助于这个题目,“修好”也因之而能够与强制连为了一体。当时美国驻日公使平安以《柏利提督日本远征记》一书赠黑田一行,1 显见得是取21 年前的旧事作类比,而启其效法之心。当黑田动身之前,日本驻华公使森有礼曾奉命向总署递节略,又与李鸿章
作长谈,皆以一面之词陈述江华岛炮击,而旨在说动中国出面“令高丽接待日本使臣”。2 但自总署言之,则“朝鲜虽隶中国藩服,其本处一切政教禁令向由该国自行专主,中国从不与闻”。这是一种由明代继承下来的旧轨,至清代又执守了二百三十多年。因此,此日“日本国欲与朝鲜修好,亦当由朝鲜自行主持”。在东亚的历史秩序和文化秩序里,“外藩”不同于“内属”的区别便在于“政教禁令”的“自行专主”。就这个意义说,总署表达的是一种古已有之的事实和当下仍然在延续的事实。然而日使引“中国曾无干预内政”为词,而截去其形成于历史过程之中的来路和含义,之后悬空论断,说是“由是观之,朝鲜是一独立之国,而贵国谓之属国者,徒空名耳”。并径直由中国与朝鲜的关系推演到中国、朝鲜与日本之间:“因此,凡事起于朝鲜、日本间者,于清国与日本国条约上无所关系”。这些话虽出自对于总署的一时回应,而以日本政界和军界中翻腾起伏并经久不息的征韩论为背景,则显然是蓄积多时之后的一为显露。由此曾引发总署与之照会往来作相互论辩,但牛头不对马嘴,*终都成了一种不能沟通的对话。而日本公使与中国人的争执尚未了结,“全权办理大臣”黑田清隆和他所统带的舰队已经起航,并很快地到达了朝鲜的釜山。彼时的朝鲜因韩王亲政而致闵妃干政,又因闵妃与大院君为敌而尽反旧政。是以当此日本军舰停泊海岸之际,已不能久持往日的执着排外与深闭固拒。随后,自日本军舰到达釜山算起,不过一个月的功夫,朝鲜便与日本立《江华条约》(“修好条规”)12 款。日本借助于这个条约获得了通商口岸、领事裁判权以及使节驻留朝鲜京城等等利权。在那个时候的日本和朝鲜之间,这些利权只能是单方面的,因此这个条约只能是不平等的。而同这些从西方人那里学来的东西相比,则12 款中首列“朝鲜国自主之邦”1 一节尤其旨深意远,其着力处全在于用条约的方式切断朝鲜与中国之间久有的宗藩关系。虽说这一节文字以朝鲜与日本共认“自主”和互认“自主”为直观的表象,但引森有礼与总署围绕同一个题目的争执为《江华条约》作衬映,则显见得两者前后穿连而一以贯之,其旨深意远皆出自日本一方筹划东亚大陆的国策。对于日本来说,这是积久之后得以一逞,而由此搅动中国和东亚,却使本来以朝贡制度和宗藩关系相维持的国家之间的古老秩序因之而承受深度冲击,并在朝鲜被戳开了一个窟窿。随之是戮开的窟窿便会成为一种样式。6年后美国继日本与朝鲜立约通商,虽然这个过程始终都是在中国政府的主持下实现的,而议约的美国使节薛斐尔(Shufeldt, Robert Wilson,Commodore)却力拒将“朝鲜为中国属邦”一款列入条约。同年,英国和德国依美国样式与朝鲜立约,后数年间意大利与俄国又先后继之。而朝鲜同中国的关系则都成了被各国约议置之度外的东西。因此,每一个条约都像是在同日本作呼应。曾经深闭固拒的朝鲜沿着这些条约开始
与列国交往,而后进入了朝鲜的外国人又会直接和间接地牵动这个国度里的内政。
朝日《江华条约》签订之后,中国对于朝鲜仍然以“政教禁令”一任其“自行专主”为立场。而日本则一旦进入便步步伸展,数年之间已能影响宫廷,在用事的大臣中形成一群亲日派。而后有派遣学生留学日本,聘请日本军官训练新军等等以日本法度变朝鲜“政教禁令”的事。但更多的朝鲜人历经大院君十年排外之后犹在历史惯性之中,他们并不喜欢日本法度。同时是亲近日本的大臣大半因用事而贪渎,因贪渎而聚怨。所以当这些人亲近日本的时候,又在把聚集于他们身上的怨恨带到
日本一面。于是日本伸展影响的过程一定又会成为伸展矛盾的过程,而影响和矛盾都始终同朝鲜的社会动荡纠结在一起。至壬午年(1882),军队因长期积欠军饷已久蓄不满,又因别立新军并厚此薄彼激生普遍的愤怒。这种自下而上的不满和愤怒经罢政的大院君作自上而下的撺煽动员,遂使驻京城的旧军一触即发而群起兵变,从守军变成了叛军。之后,乱兵攻入王宫,袭击日本使馆,杀执政大臣并杀新军里的日本教官、日本翻译等等,驻朝日本公使花房义质仓惶出逃,仅以身免。另一
个易服潜逃的是大院君痛恶的闵妃。论其因果属连,显然是这一场兵变在放手犯上作乱的同时,又在以凌厉的排拒回应锲入的日本。但已经锲入的日本是不肯接受排拒的,因此“壬午事变”发生之后,日本立即遣兵会同花房重入汉城与朝鲜政府交涉,并在国内下达召集令以准备战争。迨中国得报,朝旨以日本动兵为“其情尚难测度”,令署直隶总督张树声筹划提调,“派水陆两军迅赴
事机”。 随后丁汝昌统带的三艘军舰和吴长庆督率的6 营淮军奉命以平乱为名义到达朝鲜,并在很短的时间里逮捕大院君而且镇压了变乱。同一个时间里,已经开始的朝日交涉也在兵变平息之后以《济物浦条约》和朝日《修好条规续约》作了结。其要目是朝鲜惩凶、赔款、道歉、允日本驻兵保卫使馆等等。于是在日本的使节进入朝鲜之后,日本的武装也进入了朝鲜。 ........
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 作者简介
杨国强 华东师范大学思勉人文高等研究院教授。
1948年出生,1985年考入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师从陈旭麓先生。2003年被聘为上海社会科学院终身研究员。
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近代史,尤其侧重于晚清知识分子与中国近现代社会变迁史的研究。 代表作品有《晚清的士人与世相》(2008,2014,2017)、《义理与事功之间的徊徨:曾国藩、李鸿章及其时代》(2008)、《脉延的人文: 历史中的问题和意义》(2017)、《衰世与西法:晚清中国的旧邦新命和社会脱榫》(增订版,2020)
- >
随园食单
随园食单
¥15.4¥48.0 - >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龙榆生:词曲概论/大家小书
¥13.5¥24.0 - >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新文学天穹两巨星--鲁迅与胡适/红烛学术丛书(红烛学术丛书)
¥9.9¥23.0 - >
诗经-先民的歌唱
诗经-先民的歌唱
¥13.5¥39.8 - >
朝闻道
朝闻道
¥15.0¥23.8 - >
山海经
山海经
¥20.4¥68.0 - >
回忆爱玛侬
回忆爱玛侬
¥9.8¥32.8 - >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苦雨斋序跋文-周作人自编集
¥6.9¥16.0
-
论李贽
¥18.9¥49.8 -
宋朝的腔调
¥17.1¥39.8 -
罗马考古-永恒之城重现-发现之旅.历史卷
¥11.6¥35 -
史学遗产六讲-大家小书
¥12.1¥24 -
公主之死:你所不知道的中国法律史
¥29.4¥49.8 -
中国史学名著题解(新版)
¥20.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