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1949-2009)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1949-2009)

作者:邱冰著
出版社:东南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271
本类榜单:建筑销量榜
中 图 价:¥59.6(6.7折) 定价  ¥89.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1949-2009) 版权信息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1949-2009) 内容简介

  《风景园林的语言(1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1949-2009年)》从分析当代中国风景园林“失语”现象入手,以风景园林设计语言为贯穿研究过程的线索,首先应用语言学原理,参考建筑学相关研究成果,建立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理论框架及分析模型作为揭示本土化实践规律性内容的理论依托与研究工具;其次,以社会学、历史学视角与方法以“意识形态变迁”为考察中心,分析中国近现代风景园林发展主导线索(1840-2009年),即中国近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变迁的“语境”、内在动力机制及本土化实践的发生机制;*后,结合当代“语境”,归纳出传统园林设计语言延续的操作规律、地域性景观设计语言的建构规律、西方现代园林设计语言在中国的本土化规律,并提出应用方法。  《风景园林的语言(1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1949-2009年)》可供从事园林与景观规划设计、环境艺术设计、城市设计等相关专业研习者阅读参考。

中国现代园林设计语言的本土化研究(1949-2009) 目录

1 绪论
1.1 研究缘起与背景
1.1.1 中国当代风景园林的“失语”
1.1.2 国际化、现代化与本土化
1.1.3 中国当代风景园林形式的追问
1.2 研究范畴与概念
1.2.1 研究的时间范围
1.2.2 实证研究的对象
1.2.3 主要概念的界定
1.3 研究目标与意义
1.3.1 研究目标:回归母语的策略
1.3.2 研究意义:走出风格的困惑
1.4 研究框架与思路
1.4.1 研究框架:从机理到策略
1.4.2 研究思路:从理论到实证
1.5 研究原理与方法
1.5.1 研究原理:语言化与结构化
1.5.2 研究方法:类型化与图式化
1.6 本章小结

2 国内外研究概述
2.1 国内风景园林本土化的研究述评
2.1.1 传统(古典)园林继承问题
2.1.2 地域性园林(景观)研究
2.2 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研究述评
2.2.1 国内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研究
2.2.2 国外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研究
2.3 视知觉的研究概况
2.3.1 国内视知觉的研究
2.3.2 国外视知觉的研究
2.4 本章小结

3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基础理论建构
3.1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特征
3.2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系统
3.2.1 结构语言系统
3.2.2 形态语言系统
3.2.3 意境语言系统
3.3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框架
3.3.1 语形
3.3.2 语义
3.3.3 语境
3.3.4 文体
3.3.5 修辞
3.3.6 文本
3.4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语法
3.4.1 词法
3.4.2 句法
3.4.3 修辞
3.5 本章小结

4 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分析模型
4.1 背景解读
4.2 分析流程
4.2.1 句法分析
4.2.2 词法分析
4.2.3 修辞分析
4.3 模型应用一:中国传统园林设汁语言特征分析
4.3.1 句法规则分析
4.3.2 词法规则分析
4.3.3 修辞规则分析
4.4 模型应用二:源自勒·诺特尔式园林的西方现代园林若干实例分析
4.4.1 结构主义作品分析
4.4.2 极简主义作品分析
4.4.3 后现代主义作品分析
4.4.4 解构主义作品分析
4.5 本章小结

5 中国近代风景园林发展概述(1840一1948年)
5.1 中国古典园林(1840年以前)的基本特征
5.2 清末园林(1840-1911年)
5.2.1 意识形态主线:空间殖民主义与民智开启
5.2.2 阶段发展概况
5.2.3 清末园林特征
5.3 民国园林(1912-1948年)
5.3.1 意识形态主线:生活教化与政治控制
5.3.2 阶段发展概况
5.3.3 民国园林特征
5.4 本章小结

6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综述(1949-2009年)
6.1 恢复、建设时期(1949-1957年)
6.1.1 意识形态主线:苏联榜样与文化休息
6.].2阶段发展概况
6.2 调整时期(1958-1965年)
6.2.1 意识形态主线:社会主义内容与民族形式
6.2.2 阶段发展概况
6.3 损坏时期(1966-1976年)
6.3.1 意识形态主线:破旧立新与红色园林
6.3.2 阶段发展概况
6.4 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年)
6.4.1 意识形态主线:拨乱反正与以园养园
6.4.2 阶段发展概况
6.5 巩固前进时期(1990-2009年)
6.5.1 意识形态主线:精英意志与宏大叙事
6.5.2 阶段发展概况
6.6 本章小结

7 中国近现代风景园林发展主导线索分析(1840-2009年)
——以公园为考察中心
7.1 中国近现代公园建设的意识形态变迁规律
7.2 公园的原初属性与功能
7.3 中国近现代公园属性的偏离
7.4 本章小结

8 中国现代风景园林设计语言的演化(1949-一2009年)
8.1 恢复、建设时期(1949-1957年)
8.1.1 典型作品
8.1.2 设计语言抽样分析
8.1.3 设计语言特征总结
8.2 调整时期(1958-1965年)
8.2.1 典型作品
8.2.2 设计语言抽样分析
8.2.3 设计语言特征总结
8.3 蓬勃发展时期(1977-1989年)
8.3.1 典型作品
8.3.2 设计语言抽样分析
8.3.3 设计语言特征总结
8.4 巩固前进时期(1990一2009年)
8.4.1 典型作品
8.4.2 设计语言抽样分析
8.4.3 设计语言特征总结
8.5 本章小结

9 设计意识层面的本土化策略
9.1 反思:中国当代风景园林本土化的若干误区
9.1.1 对传统园林的误读
9.1.2 对文化承载力的忽视
9.1.3 将文字游戏等同于风景园林特色
9.2 策略:传统园林与地域性园林并重
9.2.1 传统园林是中国现代风景园林发展的基础
9.2.2 地域性园林是生态园林、节约型园林的理想形态
9.3 方法:综合创新法
9.4 态度:多元、包容
9.4.1 建立多元并存的风景园林审美标准
9.4.2 调整宏大叙事的心态
9.5 本章小结

10 设计操作层面的本土化策略
10.1 传统园林设计语言的延续
10.1.1 传统园林设计语言继承的难点
10.1.2 传统园林设计语言的延续方法
10.2 地域性园林设计语言的构建
10.2.1 地域性园林设计语言的构建模式
10.2.2 地域性园林设计语言的词汇来源
10.2.3 地域性园林设计语言的词法规则
10.2.4 地域性园林设计语言的句法规则
10.2.5 地域性园林设计语言的修辞规则
10.3 本土化作品(老公园)的保护与改造
10.3.1 意义——设计语言与城市记忆双重保护
10.3.2 切入点——城市记忆
10.3.3 方法与步骤
10.4 案例分析:园林建筑实践(1945-1989年)中传统园林文本的转译
10.4.1 转译的对象
10.4.2 转译的手法
10.5 本章小结

11 基于三个尺度的风景园林设计语言发展方向探讨
11.1 山水林田湖草:生态学意义上的景观语言
11.1.1 特性:系统完整性
11.1.2 意义:生态系统的保护
11.1.3 设计:科学性设计
11.2 看得见的乡愁:地理学意义上的景观语言
11.2.1 特性:文化差异性
11.2.2 意义:文化二元结构的保护
11.2.3 设计:协作性设计
11.3 城市开放空间:城市设计意义上的景观语言
11.3.1 特性:空间开放性
11.3.2 意义:人居环境的优化
11.3.3 设计:融合性设计
11.4 本章小结

12 结语与展望
12.1 研究结论
12.2 创新点
12.3 研究前景

致谢
展开全部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