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中国影视往何处走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实录

中国影视往何处走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实录

出版社:文化艺术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16开 页数: 440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70.6(7.2折) 定价  ¥9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中国影视往何处走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实录 版权信息

  • ISBN:9787503969133
  • 条形码:9787503969133 ; 978-7-5039-6913-3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中国影视往何处走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实录 内容简介

2018?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于2018年12月在中国艺术研究院举行。本书为2018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的学术活动实录,全面、客观地展现了中国影视2017年的发展面貌。

中国影视往何处走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实录 目录

影视艺术与产业的历史巨变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影电视艺术的发展”论坛摘要
论改革开放40年中国电影演进及其文化逻辑
以共同体美学创造中国电影理论批评的新景观
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国影视讲好中国故事的核心
主旋律电影的嬗变与拓展
机遇与挑战:让大湾区影视产业绽放出新的时代丰采
从华语圈到全球化
——40年来中国内地与境外电影合拍的流变及影响
对中国动画产业改革开放40年的思考
中国电视剧60年的历时性描述:本体、身份和制播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电视剧的变化与发展
改革开放40年都市题材电视剧的类型表征与现代性审美趋向
影视史学的当下状态与创新发展
——“新语境下中国影视史学发展现状及趋势”论坛摘要
电影史学的微观研究和批评精神
——兼评丁亚平著《中国电影通史》(两卷本)
当代中国电影理论概观
关于电影史料学作为一门学科建设的若干思考
“形象化的政论”再探
——新影传统的历史生成及其影响
1906年“楚同快舰进水式”活动写真及其视觉文化意义
金焰:20世纪30年代银幕男性气质的现代性重塑
民国时期商务印书馆电影图书出版探析(1918-1938)
20世纪20年代中国电影企业现代化探索
《中国电影史学》的出版价值及意义
中国电视剧产业沿革、问题、前景
时代真实风貌和思想印迹的新表现
——“当下国产电影创作中写实精神的回归”论坛摘要
中国电影的写实精神与现实主义
军事电影的现实性思考
呼唤写实主义美学原则在当下中国影视创作中的回归
植根现实土壤,创作前景可期
——国产写实题材影片现状分析
现实主义电影中人物形象的创造
作为一种文艺史传统的现实主义与作为电影理念的写实质感
商业类型片的现实主义因素
类型杂糅与审美意趣:国产写实题材电影创作观察
动画中遥远的现实情怀
正在崛起的现实题材浪潮
——以《北方一片苍茫》为例
从《云水谣》看21世纪中国写实题材电影的商业化路径
拓展中国电影国际化传播的新路径
——“中国电影走出去与艺术电影的发展”论坛摘要
……
展开全部

中国影视往何处走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实录 节选

  《中国影视往何处走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实录》:  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影视艺术从艺术创新、技术更新、体制出新、市场革新等路径发力,成为既深度介入老百姓生活又实现自身巨大发展的艺术样态。虽然存在这样那样的问题,但都是发展中的问题,从整体上看,中国影视取得了令人瞩目的成就,成为思想文化领域、社会生活领域一个巨大而深刻的存在,与百姓生活、时代进程发生着越来越广泛、越来越紧密、越来越内在的联系。就产业规模、艺术创新、人才队伍等方面而言,当下影视行业所取得的业绩,是改革开放刚刚起步时所无法想象的。影视艺术早已极大地扩展了自己的功能,越来越成为构建国家形象、宣传主流价值、表达文化自信、愉悦百姓生活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媒介。影视艺术早已溢出自己的边界,而成为全民分享、全民言说的社会现象。  *为典型的案例,莫过于电影《战狼2》。它以出乎所有人意料的“速度与激情”,创造了神话般的票房,引爆了全民的观影热情、言说热情、传播热情。而比票房更重要的是,其中的家国情怀、社会心理、市场逻辑、传播机制、创作得失、文化态度、审美维度,都可以在改革开放40年来中国崛起的历史语境中进行评论、辨析乃至争论,成为观察“越来越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的中国的生动标本。而在电视剧领域,有着大体相似的发展进程。从《渴望》到《人民的名义》,两部相隔20多年的电视剧,同样引发了全民观剧的奇观,创造了收视率神话,同时收获了口碑,其中折射的是创作者和观众的家国情怀,分别从“家”和“国”的维度上引发强烈共鸣,成为一种全民集体记忆。这两个例子,生动而深刻地表明,中国影视艺术改革开放40年来的巨大发展。  在改革开放40年这样的节点上,在产业发展、技术奇观、媒介革命的背景下,重提影视艺术作为一种审美的存在,我想是非常必要的。中国影视艺术要想真正成为中国影视艺术,强调其作为审美的存在,强调中华美学精神的核心,就是必要的、必然的、必需的。著名导演李安曾说:“你要注意你的特色,你不能把自己的本色去掉,因为你不可能比好菜坞拍摄的美国片更像他们。”在影视生产越来越全球化的今天,李安的提醒是非常重要的。如何才能描绘中国电影的本色?这并不是说你拍摄的是中国题材、使用的是中国资本、全都是由中国人主创就能够自然而然地实现的,因为你虽然拍摄的是中国题材、使用的是中国资本、全都是由中国人主创,但很可能如同李安所担心的那样,是好莱坞的,也就是说,是非中国本色的。其背后的原因可能有很多,但十分重要的一条,就是在视觉盛宴背后有意无意被遮蔽的审美的贫困,中华美学精神的贫困。  习近平总书记在文艺工作座谈会上的讲话中强调指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命脉,是涵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重要源泉,也是我们在世界文化激荡中站稳脚跟的坚实基础。要结合新的时代条件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中华美学精神这一概念的提出,对文艺创作和文艺批评意义重大,对影视艺术来说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可以说,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是影视艺术以审美方式观照时代、服务大众、确立自己身份的核心要义,也只有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才可能如李安所说,不把自己的本色去掉,才可能走出“比好莱坞拍摄的美国片更像他们”的迷思,中国电影才可能是中国电影,中国电视剧才可能是中国电视剧。  学界近年来倡导建立“中国电影学派”,并对它的内涵进行了深入探讨,非常有意义。而“中国电影学派”的建立,首要的是不能没有中华美学精神的观照。侯光明先生认为,“中国电影学派”是一个庞大的系统工程,它由中国电影学派创作体系、理论体系、产业配套系统等构成,而现阶段的发展重心是中国电影学派创作及理论体系的构建。如何构建中国电影学派创作及理论体系,包括三个方面。**,基本方向:“活化文化传统,赓续中华美学”;第二,主题内容:“摹写时代历程,推动创新发展”;第三,科技手段:“前瞻科技革命,锻造工业体系”。这里是把“活化文化传统,赓续中华美学”作为基本方向来考虑的,放在三个方面的**位。把传承和弘扬中华美学精神放到这么重要的位置,这一点是非常有战略眼光的,也有很强烈的现实针对性。  ……

中国影视往何处走2: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评论周实录 作者简介

  丁亚平,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教授,博士生导师。中国传媒大学电影专业博士生导师。中国电影评论学会副会长,中国高校影视学会副会长。出版个人著作《中国电影通史》(两卷本)、《艺术文化学》等20余部,发表学术文章500余篇。曾获首届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优秀成果奖、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著作一等奖等国家、省部级奖项。担任国家社会科学基金艺术学重大项目和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的首席专家,并任《中国大百科全书》(第3版)影视学科的主编。获选2016年度“文化部优秀专家”、2017年文化名家暨“四个一批”人才、第三批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    赵卫防,中国艺术研究院电影电视研究所副所长、研究员、博士生导师,学术丛刊《影视文化》执行主编,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副会长,中国电影评论学会秘书长。多年来从事港台电影特别是华语电影互动的研究与教学工作。出版个人专著《香港电影史(1897-2006)》《香港电影产业流变》《华语电影:历史、现状与互动》等,主编《华语电影新视野》《治史有凭勤勉厚德——邢祖文学识与人格研究》等著述;发表学术文章近200篇。曾获中国电影金鸡奖理论评论奖论文一等奖,中国台港电影研究会优秀著作奖及中国艺术研究院优秀科研成果论文奖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