书馨卡帮你省薪 2024个人购书报告 2024中图网年度报告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历史教育论

历史教育论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696
本类榜单:历史销量榜
中 图 价:¥112.8(6.0折) 定价  ¥18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历史教育论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2597215
  • 条形码:9787532597215 ; 978-7-5325-9721-5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历史教育论 本书特色

文献收录的全面性与多元性,是了解中国近代历史教育发展历程和基本风貌的重要参考资料。

历史教育论 内容简介

本书收录不同学派学者关于历史教育的论文,全面展现了中国近代历史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基本风貌。其编校以保存文献原貌为原则,反映了多元化的历史教育需求与风格。

历史教育论 目录

丛刊缘起
前言
《历史教育论》
自序
**章 历史与民族
第二章 历史与现实
第三章 历史与将来
第四章 历史与文化演进
第五章 历史与文化建设
第六章 历史与戏剧
第七章 历史与小说及其他艺术
第八章 论史观
第九章 历史的特性
第十章 论大时代
第十一章 史学风气之改革
第十二章 历史教育之实施
近代历史教学转型
历史教育及教授法
教授历史卮言
适应主义之历史教育
历史教育上之心理问题
今夏中华教育改进社关于史地教育之提案及历史教育组、地理教学组之会议纪录
教育观点上的历史学科
中学历史教育
关于中学历史教育的几句话
高中历史教师应注意的几个问题
小学历史教学问题
历史教学的我见
略谈历史教学的诸大问题
中等学校历史教学漫谈
中学本国历史的教学及其设备问题
中学历史教学法的商榷
历史教育的重要与中学历史教学法的检讨
小学历史教育之改进
中小学本国史教授的目标
中小学本国史教材的运用
中学历史教学的基本原则
中小学历史教育的改善
我国各级学校历史课程及其教育之沿革
论大学历史教育
对于中国历史教学的几点意见
中等学校外国史教学问题
中学生与历史的教育作用
……

历史教育思想
历史教育社会化
抗战历史教育
外国历史教育
展开全部

历史教育论 节选

  《历史教育论》:(二)创造需要是事实之母,实际生活上有此需要,自然有此供给。不要说人类繁衍,人事日趋复杂,需要随之增加,而人生的希望也是需要的源泉。旧的不够,随时要创造新的,以资补充而谋适应。*初为生活需要而制造文字,继而为文字而创笔墨、纸张,更后为推广而创印刷术。层层推进,愈创愈多,都是应需要而产生。根据人类进化的道理,是需要一天天增加,因之文化上的创造也是一天天加多。如果把近五十年的发明创造和前五十年作一比较,无疑地是有极大的差异。逐层推上,愈少愈慢;递推而下,愈多愈快。社会学家、考古学家讲人类历史,有史阶段较史前阶段不够几十万分之一。现在大家所孜孜研究的历史,在人类全部历史中不过仅仅这短短的一段,即在这一段中又已分出多少小阶段,在这许多小阶段中已是明显地表出后来居上。准此推想下去,以后的进化、创造,简直是不可思议。但话又说回来,如果听任优秀的民族跑在前面,自己坐在后面看热闹,睡大觉,等候拾人牙慧,或吃现成饭,那他前途的黑暗也将是不可思议的。(三)吸收自己创造的,自己固然可以享受应用,旁人创造的成货如果于我们生活方式和理想不违背,也未尝不可吸收,世界各民族都不免,而以我们中国文化吸收力为*大。“秦山不让土壤,故能成其大;河海不择细流,故能就其深”,此亦我文化所以伟大之一因。无庸讳言,我国文化以汉文化为主,但汉文化自始即富于吸收能力,有兼容并包之精神。从历史上一一数下来,北方各宗族的文化显著的如胡床、胡椅、胡琴、胡服、骑射等都被我们吸收过来。寝假融化改良,成了我们全民族的,也成了新的。西方的宗族亦有,如羌笛,即来自西羌。若论中国外来的,则较早有佛教、耶教、回教,较近的有天文、历算、地理,更近的则精神方面的哲学、政治学、社会学、文学……物质方面自然科学及其工业品,一股脑儿被我们这大嘴吞了下去。直到现在,仍然继续吸收,只要是我们所没有的,或是比我们强的,我们都吸收、容纳。所以要分析起我们文化的成分,则无论国内各宗族、国外各优秀民族,或多或少的都包含一点,且所包含都是其优秀部分,这是我国文化的特色。(四)融化吸收是一件事,消化运用又是一件事,如果只吸收而不消化,则不能起融化作用,而仍不能算是自己的。如果邯郸学步而忘其故步,只跟着人跑,而忘其故我,则既失自己的个性与立场,则必至于非驴非马,并不适合于自己生活的需要,也并不能算是自己的文化。如果吸收只于是不加别择地囫囵吞枣,则能吸收并不是可贵的特点。吸收之所以可贵,是在乎能融化,融化的效果直接的是消化之后得到它的营养,间接的是使之与自己的精神相融合,而产生新文化。此新文化不纯出于自己,也不全是外来的生货,而是经过自己制炼,适合于自身需要的熟货。一个民族的文化全凭自力去创,未始不好,但究竟难期其如何渊博完备。一个民族的天然条件和本身智力、体力,究竟有相当限度;不加入新血球,不受外文他的刺激和启示,不易焕发新生命,增加创造力,也很难开阔文化上的新领域。但是话又说回来,到底是吸收易,而融化难,继而开创新文化尤难。说到此,才又觉得我国文化真真可贵,我们不但大量的吸收,且都能融化、运用,且更因而创新,*显著的是佛教。佛教是印度文化,传人中国之后,我们接受了。佛教有大小乘,虽都来到中国,但我们真正吸取精髓加以发扬的,是大乘而非小乘,我们所悦者大乘精妙之哲理,对趣味低下的小乘不能满足我们的要求,不能使我们折服,所以我们对它并不感觉兴趣。虽也流行,至多只在民间,未登大雅。对吸收进来的部分,研究发挥,加入中国的精神成分,乃创出新的东西。据梁任公研究,佛教十宗之中,有三宗是印度所无而中国自创。也有几宗大乘佛印度极衰微而中国特盛。论禅宗则有印度禅,有中国禅,据专家研究,两相比较是以中国为胜。这是中国文化特殊、可贵之点。准此而推,大都类是,三民主义、五权宪法固然大部分是中国旧有文化而加……

历史教育论 作者简介

尤学工,男,历史系主任,副教授,硕士生导师。主要研究领域为中国史学理论和史学史。 尤学工老师1991至1995年就读于河南师范大学历史系,获历史学学士学位,1995至1998年就读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获中国古代史硕士学位,2002至2005年就读于北京师范大学史学研究生,获史学理论及史学史博士学位。1998年至今,任教于华中师范大学历史文化学院中国古代史教研室,承担《史学概论》、《中国古代史》、《中国史学史》、《历史与人生》等本科课程和《20世纪中国史学思潮》、《中国古代史学思想史》、《历史教育学研究》等研究生课程。曾先后在《史学史研究》、《史学理论研究》、《光明日报》等刊物发表论文十余篇,主持和参与多项国家级和省部级科研课题。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