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图网文创礼盒,买2个减5元 读者节开场福利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文选》校雠史稿

《文选》校雠史稿

出版社:上海古籍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其他 页数: 359
本类榜单:古籍销量榜
中 图 价:¥36.0(7.5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文选》校雠史稿 版权信息

  • ISBN:9787532597628
  • 条形码:9787532597628 ; 978-7-5325-9762-8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文选》校雠史稿 本书特色

适读人群 :供广大读者阅读历代的《文选》校雠不仅为我们保存了一些珍贵的《文选》学成果,而且一定程度上能够显示《文选》文本演变的轨迹,对这些成果的梳理有助于《文选》版本的研究,也可为重新校勘整理《文选》提供丰富的原始文献资料,并有助于吸收历代的校雠成果,借鉴前人的校雠经验。   历代《文选》校雠成果在一定程度上也反映了古代学者对《文选》的关注以及古代校雠学的理论与实践,其校雠活动可以称之为“《文选》校雠史”,对这些成果的总结,即对《文选》校雠史的研究,可作为《文选》学史研究的一个分支,也有助于古代校雠学的研究。   目前学界对校雠学史的研究还较为薄弱,更没有从《文选》校雠史角度进行的专门研究,本书通过对某一重要文献典籍的校雠史进行专题研究的探索,丰富校雠学史研究的思路、方法和内容。   

《文选》校雠史稿 内容简介

本书旨在全面占有文献、史料的前提下,梳理、述论历代《文选》校雠的实践内容、成果概貌、发展演变、时代特征,总结历代《文选》校雠的经验及特点,并总结历代《文选》校雠对当今《文选》文献整理、研究的价值。

《文选》校雠史稿 目录

《中州问学丛刊》总序刘志伟001

前言001

**章隋唐时期的《文选》校雠

——抄本时代《文选》的流传与整理001

**节隋唐时期《文选》的流传及校雠概述001

第二节唐代《文选》注释中的校语013

第三节抄本时代《文选》校雠探微034

小结051

第二章宋元明时期的《文选》校雠

——从抄本时代到刻本时代053

**节宋代李善注《文选》的刊刻与校勘056

第二节宋代五臣注《文选》的刊刻与校勘077

第三节宋代六臣注《文选》的刊刻与校勘088

第四节元明时期《文选》的刊刻与校勘110

第五节例证分析

——由现存版本探讨《文选》刊刻的校勘之迹129

第六节宋元明时期《文选》的著录概况145

小结153

第三章清代的《文选》校雠(上)

——《文选》校雠的繁盛期(总述)157

**节清代《文选》校勘概况159

第二节清代学者对《文选》版本的著录与研究188

第三节清代几种重要《文选》版本的刊刻与校勘215

第四章清代的《文选》校雠(下)

——《文选》校雠的繁盛期(校勘学者与专著研究)225

**节清初学者钱陆灿、潘耒、陆贻典、冯武等人对

《文选》的批校226

第二节何焯的《文选》校勘

附陈景云《文选举正》、姚范《援鹑堂笔记·文选》、余萧客《文选音义》、孙志祖《文选考异》234

第三节许巽行《文选笔记》256

第四节顾广圻、彭兆荪《文选考异》266

第五节梁章钜《文选旁证》284

第六节清代一些考据、笺释类“《文选》学”专著的

校勘292

小结299结语301

附录305

现当代《文选》校雠的概况与展望305

李善注《文选》留存旧注综论315

引用书目333

后记357


展开全部

《文选》校雠史稿 节选

  《校雠史稿/中州问学丛刊》:  《访书志》著录的尤刻本为绍熙壬子(1192)修补本,距尤刻本初版的淳熙辛丑(1181)仅十一年,但据书末计衡跋称补版有三百二十二,亦可见修补之多。杨氏叙录重在考究版本源流,所论颇具启发性,但失误亦较多。杨氏谓:“唐代《文选》李善注及五臣注并各自单行,故所据萧《选》正本亦有异同,至五代孟蜀毋昭裔始以《文选》刊板,传记虽未言以何本上木,然可知为五臣本。”所论尚大体得当。然杨氏似过于信从《四库全书总目提要》以及胡氏《考异》序所说,认定世无李善单注本,虽注意了袁本所载国子监准敕节文,却做出了错误解读。实际上对此文稍加研读,亦可知宋时国子监刊有李注本。杨氏又以尤袤所称的四明、赣上刻本亦为从六臣本摘出的李注本,则属草率。杨氏随手抽第十三卷与胡刻本对勘,发现两者有所差异,有胡刻本误而此本不误者,故“以斯而例,则胡本亦未可尽据”,这是不错的。由于尤刻本经过多次修补,故虽同为尤刻本,若为不同的修补本,则二者亦有所差异。而杨氏又称“原本俗字胡本多改刊,原本中缝下有刻工人姓名,胡氏本则尽刊削,是皆足资考证者”,所谓胡本多改刊,恐是胡本所据底本所为,非胡刻本所改,而今见胡刻本中缝亦有刻工姓名,不知杨氏何以有此说,或其所据乃胡刻本的翻刻本。  杨氏叙录称在日本时又见枫山官库藏宋赣州刊本,足利所藏宋本(当即明州本),又得日本庆长活字重刊绍兴本及朝鲜活字本(当即奎章阁本),据诸本校胡氏本,认为“延之当日刻此书,兼收众本之长,各本皆误,始以书传校改”,这是较早对尤刻本性质所作的推测,值得重视。版本所见既多,前人校勘之局限则愈明,故杨氏曰:“胡氏勘尤本,仅据袁本、茶陵本,凡二本与尤本不同者,皆以为尤氏校改,此亦臆度之辞。如《西都赋》‘除太常掌故’,袁本、茶陵本并作‘固’,尤作‘故’,《考异》谓尤氏校改,不知绍兴本、朝鲜本及翻刻茶陵本并作‘故’,非尤氏冯臆也。”从今天看,《考异》误认尤袤臆改的例子确实不胜枚举,亦足见版本在校勘中的重要意义。  《访书志》著录的另一种刻本为赣州本。“书中善注居前,五臣居后,今以袁褧本校之,凡五臣所引书与善注复者则删之,其不复而义意浅者亦多删之,其善注往往较袁本为备,盖袁本以五臣为主,故于善注多削其繁文,此以善注为主,故于五臣多删其枝叶也。”杨氏所述甚是。“又其中凡善注之发凡起例者,皆作阴文白字,如《两都赋序》‘福应尤盛’下,善注‘然文虽出彼’以下十九字作阴文,又‘以备制度’下,善注‘诸释义’至‘类此’二十字亦作阴文,此当有所承。”可谓细心,而此种特点还值得探讨。杨氏又曰:“善注单行之本久佚,余疑袁氏刊本即从此本录出,若元茶陵陈仁子刊六臣本及明吴勉学刊六臣本,虽亦善注居前,而又多所删节改窜,更不足据。”对茶陵本、吴勉学本的论断属实,然疑袁本从赣州本录出则误。杨氏曾见明州本、奎章阁本,皆六家本,不知何以有此疑,或是在见诸本之前所作叙录耶?总之,从杨氏《访书志》所作叙录看,其收藏或寓目版本颇多,且多为珍本,其对《文选》版本的研究也值得参考,但其中失误不少,与其所见版本的贵重不相符,大概是因未深入综合研究之故。另杨氏还曾应田潜之邀为田氏所得《文选集注》撰有题跋,是较早对《文选集注》的研究成果之一,杨氏结合自己所见诸多古抄本,认为“可知当唐时,《文选》流传异同甚夥,不得以善注、五臣本遂谓足尽《文选》之蕴也”,认识较前人更趋深入。  另,日藏《文选集注》残卷的发现是这时期《文选》版本的一大收获,罗振玉、杨守敬、田潜、董康等人对此皆有贡献,罗、杨诸人还对《集注》作了初步的研究。  ……

《文选》校雠史稿 作者简介

  刘群栋,男,1974年生,汉族,河南方城人,文学博士,郑州大学古代文学与文献学教研室教师。发表学术论文《〈文子〉撰作年代考》、《读曹植作品序文发疑》、《〈文选〉五臣注的评价问题》等十余篇。主持国家社科基金项目“《文选》唐注研究”。参与国家新闻出版总署、全国古籍整理出版规划领导小组实施的“十一五”国家古籍整理重点图书出版规划项目奎章阁本《文选》点校项目“新校订六家注《文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