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孟子大略

作者:郭伟宏
出版社: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8-02
开本: 大32开 页数: 165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19.1(5.5折) 定价  ¥34.8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孟子大略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3257454
  • 条形码:9787303257454 ; 978-7-303-25745-4
  • 装帧:一般胶版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孟子大略 内容简介

  孟子是儒家思想的集大成者,有“亚圣”之称;《孟子》一书对中华文化及民族性均有极大影响,书中有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丰富素材,有能体现中国人民创造性智慧和文化精神的中国元素。结合当下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强国、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时代需求,以孔子和孟子思想为核心的儒家思想对中华文化和社会发展有着重要的意义。  《孟子大略》从孟子的少年时代开始,讲述了孟子的生平,重点介绍了孟子的游历生涯、教授生涯等,既整理了学界对孟子及《孟子》的研究现状,又对《孟子》中的思想进行了解读,深入分析了其现实意义和局限性。

孟子大略 目录

**章 绪论
**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
第二节 中国传统文化研究的意义与方法
第三节 中国传统文化产生与发展的客观条件

第二章 孟子的生平与历史地位
**节 孟子的早年经历
第二节 孟子的作品与历史地位

第三章 孟子的游历
**节 早年求学
第二节 游说诸侯
第三节 再游齐国
第四节 退居邹国
第五节 孟子的教育方法

第四章 孟子的思想要旨
**节 天道观
第二节 人性论
第三节 道德论
第四节 仁政说
第五节 历史影响

第五章 孟子的治国思想研究
**节 王道与霸道
第二节 王道政治对君臣的要求
第三节 王道政治的天、君、民
第四节 王道政治的重要措施
第五节 王道政治的际遇与命运
第六节 孟子的政治思想与中国文化

第六章 孟子的道德观研究
**节 理论前导与问题
第二节 性善论的思路与立论
第三节 性善的真谛与道德的成就
第四节 孔孟心性思想的分歧
第五节 孟子人性思想与中国文化

第七章 《孟子》与孟子
**节 《孟子》与孟子研究概况
第二节 《孟子》的历史传承
第三节 《孟子》的影响

第八章 《孟子》的现实价值和局限性研究
**节 仁政思想的现实意义与局限性
第二节 “性善论”的现代意义与局限性
第三节 孟子孝道论的现代意义和局限性
第四节 孟子交友观的现代价值
附录 《孟子》中的成语、名句
参考文献
展开全部

孟子大略 节选

  《孟子大略》:**章绪论中国传统文化博大精深,源远流长,在全世界四大文明古国的文化体系中,只有中国传统文化生生不息地延续下来。在有文字可考的4000多年的漫长岁月里,勤劳智慧的祖先们以其非凡的创造力,给我们留下了极为丰硕的文化遗产。这些文化遗产不仅对中华民族的社会发展产生了巨大而深远的影响,而且对世界文化的发展也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学习中国传统文化,不仅对我们自身的成长和素质的提高具有重要意义,而且对落实素质教育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也具有深远意义。**节 文化与中国传统文化一、文化概述每个中国人都可以随口举出诸多中国文化的象征物,大到长城、故宫、颐和园、兵马俑,小到渗透到我们日常生活各个方面的用品,比如苏扇、玉佩等。文化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一个有机的系统。我们每个人都处在这个系统之中,谁也离不开它。“文化”是我们日常生活中使用频率*高的词汇之一。在中国古代语言体系中很早就出现了“文化”这个词,在甲骨文中,“文”字如同一个人正面站立,这个人的胸口有一个交错的图案,图案较简单,可能是纹身,也可能是衣服上的花纹。这表明“文”的*初含义是指交错的纹理,是外在的美好东西。《易·系辞下》中说:“物相杂,故日文。”《礼记·乐记》曰:“五色成文而不乱。”《说文解字》称:“文,错画也,象交文。”这些典籍中的“文”均指此义。对此,我们可以理解为这种美好和内在的东西是一致的。“化”,本义为“改易、生成、造化、改变为”。“文”与“化”并联使用,*早出于《易经·贲卦·彖传》:“观乎天文以察时变,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这里的“人文”当指人类社会关系的构成及其规律,包括文明礼仪、人伦道德在内。而对于“人文”与“化成天下”之问的联系,《周易正义》一书中解释道:。“观乎人文以化成天下者,言圣人观察人文,则诗书礼乐之谓,当法此教而化成天下也。”所以,“文”“化”合在一起的意思是指以“人文”来“教化”。汉代以后,“文”与“化”开始结合生成“文化”整词。南朝齐王融的《三月三日曲水诗序》中云:“设神理以景俗,敷文化以柔远。”文化在这里的意思是用体现伦理道德、政治秩序的诗书礼乐来教化世人,是与“武力”“武功”“野蛮”相对应的。可见这时的“文化”一词含有一种正面的理想主义色彩,既有政治内容,又有伦理意义。从语法结构上来说,中国古代的“文化”一词是主谓结构,当属于一种狭义的文化范畴。作为一种治理社会的方法和主张,它既与武力征服相对立,又与之相联系,相辅相成,所谓“先礼后兵”“文治武功”。这种政治主张构成的古代“文治主义”思想对中国政治文化影响深远。在现代汉语中,“文化”是讨论人类社会的专属语。文主要就是基础与工具,其中涵盖了语言以及文字,在这个词义当中“教化”仍然属于重点内容。而且“教化”本质上属于名词,属于人群精神活动以及物质活动的共同规范的内容,而且这个规范可以在精神活动以及物质活动的成果当中得到较为良好的体现。而把“教化”当作动词理解的话,就是共同规范的产生、传承以及传播和得到认同的一个重要过程和方法。如今,“文化”往往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是指人类社会历史实践过程当中物质以及精神财富创造的重要活动,即创造方式和创造成果的总和。换言之,人的物质生产和精神生产,包括生产过程和生产的方式方法,以及由这些生产创造出来的物质产品、精神产品和社会关系等诸多形式,都属于文化范畴。这样的文化,涉及人类社会从生产力到生产关系,从经济基础到上层建筑的各个领域。至于“狭义的文化,往往就是指意识形态、精神生活以及与之相适应的制度和组织结构。具体地说,狭义的文化主要包括政治思想、伦理道德、哲学观念、文学艺术、宗教崇拜等社会意识的各种形式,以及相应的政治法律制度、仪式活动、生活习惯和人们的理想追求、情感意志、道德信仰等等”。综上所速,文化是一个社会历史范畴,是人类社会特有的现象,是以人的活动方式和人的实践活动而创造出的物质产品和精神产品为内容的系统,本质上属于人类社会发展的重要标志。文化的主体是人,客体是客观世界。二、文化的结构文化的内部结构包括下列三个层次:物质文化、制度文化、精神文化。(一)物质文化物质文化是人类进行物质生产活动的重要结果和内容,本质上是文化基础的重要构成部分,属于文化当中相对活跃的因素。物质文化把人类赖以生存的衣、食、住、行等各种生活条件当作重要目标,可以把人类对自然认识的情况以及科学利用和改造自然的具体程度有效地反映出来,并且其中还涵盖了物质实体文化事物。人类在发展中,往往会对自然环境进行合理利用,以保障生存。为了生存,远古时期的人们利用石器以猎捕野兽,穿戴的是树叶和动物的皮毛,居住的是山洞和窝棚。进入奴隶社会和封建社会后,伴随着劳动工具以及生产力的快速发展和进步,人类物质生产也发生了天翻地覆的改变。对穿戴的要求越来越高,因此就出现了服饰文化;随着食物越来越多,出现了饮食文化;人们的居住环境在不断变化,形成了建筑文化;人们的出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于是有了车船文化。这些与人类日常生活息息相关的文化基本上都属于物质文化。……

孟子大略 作者简介

郭伟宏,现任山东管理学院中文教研室主任,副教授,中国古典文献学博士,曾发表多篇相关论文,并著有赵岐《孟子章句》研究,参与了省部级多项课题。如全国高等院校古籍整理研究工作委员会课题《二十五史艺文经籍志考补萃编,.主持山东省社会科学规划管理办公室重点课题:《续孟子》二卷《伸蒙子》三卷课题;主持山东省文化厅课题《传统文化影响下女性文学研究——以杨绛散文为例》课题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浏览历史
  • 礼记

    礼记

    语文出版社教材研究中心
    ¥13.8¥25.0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