超值优惠券
¥50
100可用 有效期2天

全场图书通用(淘书团除外)

不再提示
关闭
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光影论丛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光影论丛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作者:苏涛
出版社:北京大学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10-01
开本: 16开 页数: 276
本类榜单:艺术销量榜
中 图 价:¥35.5(7.4折) 定价  ¥48.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光影论丛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版权信息

  • ISBN:9787301314456
  • 条形码:9787301314456 ; 978-7-301-31445-6
  • 装帧:一般雅质纸
  • 册数:暂无
  • 重量:暂无
  • 所属分类:>>

光影论丛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本书特色

本书聚焦“南下影人”这一特殊群体,考察了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起,一大批从上海南下香港的电影界人员,包括制片、编导、演员等,如何参与和改造了香港战后的电影生态,并与上海形成互文和对话,书写了“上海—香港”的“双城记”。他们的南下以及持续耕耘,使得香港逐渐取代上海的电影业中心地位,成为新的“东方好莱坞”;其间所表现出来的努力和坚持、无奈和摇摆,也呈现了电影交流及发展史上的丰富面向。

光影论丛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内容简介

本书试图重返“历史现场”,将“南下影人”的创作置于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来沪港电影交流的文化脉络,以及中国电影传承与分流的历史框架中,借此深入讨论沪港电影的内在关联、“南下影人”共同的精神气质与创作母题、“南下影人”对战后香港电影的深远影响等。通过对社会历史背景的观照,对相关制片机构的发展历史及制片策略的梳理,对重要“作者”的创作个案及明星形象的研究,本书深入呈现了战后香港国语片的丰富性和复杂性,并在此基础上对香港电影史做出新的解读和阐释。

光影论丛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目录

序一
序二
导论

**部分??传承与分流
**章??从战后电影到左派电影:朱石麟与龙马影片公司
第二章??观望与游移:张善琨与远东影业公司
第三章??文化冷战与香港右派电影的文化想象:以亚洲影业有限公司为中心

第二部分??作者策略与离散情结
第四章??左翼的演变与重生:程步高与战后香港电影
第五章??“恐怖”的政治:《琼楼恨》与马徐维邦的香港电影生涯
第六章??在历史的旋涡中前行:岳枫与战后香港电影
第七章??传统与现代的双重变奏:易文与战后香港电影

第三部分??明星、类型与片厂
第八章??丑角、小人物与“边缘人”:韩非的银幕形象与沪港之旅
第九章??歌舞女郎、性别政治与中产想象:葛兰的银幕/明星形象
第十章??玉女、孤女与跨地域的女性:尤敏在“电懋”
第十一章??现代性、片厂制与女明星:“电懋”女星的形象塑造与身份定位

参考文献
参考影片
后记
展开全部

光影论丛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节选

第九章 歌舞女郎、性别政治与中产想象: 葛兰的银幕/明星形象 一、一个明星的诞生:葛兰的星途 1957年,“电懋”推出了易文导演的《曼波女郎》,这部影片的问世,不仅标志着香港国语歌舞片的崛起,而且令女主角葛兰一跃成为香港*受欢迎的女演员之一。然而,《曼波女郎》的成功,不过是葛兰熠熠生辉的星途的一个前奏。依靠出众的才艺和“电懋”的大力包装,葛兰成为战后香港影坛崛起的新一代女明星的佼佼者。在接下来的几年中,以“电懋”的大制片厂制度为依托,葛兰主演了近二十部影片,角色涉及大学生、职业女性、家庭主妇、舞女等,她或清纯可爱,或率直独立,甚或妖冶迷人的银幕形象,几乎成为大制片厂主导下的香港电影工业的一个缩影。 事实上,《曼波女郎》公映时,葛兰已经进入电影界数年之久,她曾辗转于几家公司之间,一直没有大红大紫。葛兰原名张玉芳(英文名Grace Chang),祖籍浙江海宁,1934年生于南京的一个中产之家,少年时期在上海度过。1949年随家人移居香港,就读于香港德明中学,在学生时代便热衷音乐、话剧,显露出表演方面的才华。1952年,尚未高中毕业的葛兰迎来了人生的重要转折点,她投考了资深导演卜万苍主持的泰山影业公司(简称“泰山”),成为“泰山”重点栽培的新星之一。 多年后的一篇报道追溯了葛兰演艺之路的开端,作者特意引用卜万苍导演的话强调葛兰的潜质:她的“一双眼睛显得特别大,清澈明亮,骨溜溜的比任何人都灵活,透露出她的青春气息和超人的聪明,这正是电影明星所*需具备的条件” 。正是在这家几乎已经被电影史遗忘的独立制片公司,葛兰的星途开始起步,她参演了三部影片,即《七姊妹》(1953,卜万苍导演)、《恋春曲》(1953,卜万苍导演),以及《再春花》(1954,卜万苍、吴景平联合导演),并凭借出色的歌唱才能崭露头角。正如当时的媒体所报道的那样,“她对歌唱有天才,‘半古典’与爵士俱佳” 。事实上,从职业生涯起步之日起,出众的歌舞才华便始终是葛兰令竞争对手相形见绌的重要资本。 20世纪50年代初期,受到国际局势及市场变化的影响,香港的国语片制作一度处于低迷状态,不少独立制片公司难以为继,陆续停业。1954年,“泰山”因经营不善而停止制片业务,葛兰随后辗转于几家右派独立制片公司之间,谋求新的发展。例如,她在“香港新华”的《碧血黄花》(卜万苍、马徐维邦等联合导演)中饰演了一个小配角。此后,葛兰又受聘于“亚洲影业”等制片机构,出演了《长巷》《金缕衣》《爱与罪》(1957,唐煌导演)等片。虽然以饰演配角为主,但她都能出色地完成导演交付的任务,隐约透露出明星气象。 《雪里红》是葛兰早期职业生涯的一部重要影片,她饰演的鼓书艺人“小荷花”单纯、善良,不满父亲包办的婚事,一心与金虎(罗维饰)相恋,却遭到“雪里红”(李丽华饰)的妒忌。在这部小成本影片中,葛兰清新靓丽的形象和本色演出,让人眼前一亮。编导特意安排了“小荷花”演唱京韵大鼓的情节,显示了她多方面的才华。在一群“南下影人”(如李丽华、王元龙、洪波、吴家骧、胡金铨等)的演绎下,影片的角色塑造十分成功,尤其是李丽华、葛兰两代女明星在片中有相当精彩的对手戏。不过,相比李丽华圆熟、自如的演技,葛兰对角色的塑造还略显单薄。 《酒色财气》同样是一部由“南下影人”执导的小成本国语片,导演马徐维邦放下一贯深沉的主题和阴郁的格调,转而采取嬉笑怒骂的方式讽喻人性、批判社会。影片围绕资本家汪其昌(罗维饰)的一连串骗局展开,反映了上流社会的虚伪、欺骗和道德败坏。多重的三角关系构成了人物关系的核心,令人想起《雷雨》,而影片对资本主义的批判,则与左派的《说谎世界》有异曲同工之妙。葛兰在这部讽刺喜剧中饰演阔太太崔兰瑛,她与丈夫貌合神离,并试图诱惑家庭教师。为了寻求自由,她与丈夫达成协议,施展“美人计”诱惑保险公司的调查主任,以期骗取高额保费。这场骗局*后演化成一场荒唐的闹剧。兰瑛*终醒悟,告发了丈夫的阴谋。编导同样利用葛兰的歌舞才能,在片中安排了几个歌舞片段。葛兰在片中的表演略显夸张,不够自然,对人物心理的挖掘亦有表面化、简单化之嫌。 大体上说,葛兰在20世纪50年代前半期的职业生涯算不上成功,她的角色以配角为主,尚未形成相对稳定的银幕形象。值得注意的是,在职业生涯的早期,葛兰饰演的各种银幕形象,成为卜万苍、马徐维邦、唐煌、李翰祥等右派导演或批判资本主义的纸醉金迷,或表现“南下影人”的流离心绪和家国之思的重要手段。 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在困境中挣扎了数年的香港国语电影界,经历了一次重要的洗牌和重组,大量独立制片公司倒闭,就连战后香港*重要的制片机构之一—永华影业公司亦无可避免地走向停业。 与此同时,来自东南亚的资本登陆香港,在接下来的二三十年中主导了香港的电影工业,*明显的标志便是“电懋”及“邵氏”的先后成立,并由此开启了一个绚丽多姿、五光十色的片厂时代。就在此时,崭露头角的葛兰被“电懋”的前身—国际电影发行公司(简称“国际”)看中,成为其旗下的基本演员。彼时的“国际”正在谋求涉足电影制片业务,并大力延揽人才,葛兰以其明星潜质被“国际”相中 ,而“‘国际’对她的重视,仅次于林黛而已” 。一年后,“国际”接收了“永华”片厂,并组建“电懋”。加入“国际”/“电懋”是葛兰职业生涯的分水岭,在这里,她得到了成为大明星所必不可少的资源,为日后的走红铺平了道路。 “电懋”是一家现代化的跨国电影企业,以垂直整合的模式将电影的制作、发行、放映统合在一起,并效仿好莱坞的大制片厂制度,以流水线的方式制作影片。其重要举措还包括引入全年制作计划、财政预算及剧本策划,成立多个部门,负责宣传、发行、制片等环节。 与此同时,“电懋”采取明星制,利用各种手段制造、包装明星,尤其是起用了一批战后崛起的新星,如李湄、林黛、葛兰、尤敏 、乐蒂(1937—1968)、林翠(1936—1995)、叶枫(1937—??)、丁皓(1939—1967)、陈厚、张扬(1930—??)、雷震(1933—2018)、乔宏(1927—1999)等,堪称战后香港影坛*重要的明星制造机构。“电懋”根据葛兰的特长,为其量身订制了一系列影片,如《曼波女郎》、《青春儿女》(1959,易文导演)、《野玫瑰之恋》(1960,王天林导演)等,逐步确立了她独一无二的银幕形象。 二、扮演歌舞女郎:葛兰与香港歌唱/歌舞片 如前所述,“电懋”明星制的措施之一,便是根据旗下明星的气质、才艺及特长,进行有针对性的包装,于是便有了文章开头提及的《曼波女郎》—该片就是“电懋”根据葛兰能歌善舞的特点为其量身订制的。据葛兰所说,该片的女主人公几乎就是编导根据她的形象创作出来的。 在香港国语片*主要的市场—台湾,随着《曼波女郎》的上映,台湾青年中“掀起了一股狂热的‘曼波潮’,他们喜爱‘曼波’,间接也崇拜着葛兰” ,以至“曼波女郎”的称号伴随葛兰多年。正是从这部影片开始,葛兰的名字与香港歌舞片牢牢联系在一起。 20世纪40年代中后期,以大中华电影企业有限公司为代表的一批制片机构在香港成立,大都沿袭上海模式,拍摄商业片。尤其是随着卜万苍、方沛霖(1908—1948)、岳枫等导演的南下,歌唱片在战后的香港获得长足发展。*有代表性的影片,首推周璇主演的《长相思》(1947,何兆璋导演)、《莫负青春》(1947,吴祖光导演)、《花外流莺》(1947,方沛霖导演)等。进入20世纪50年代中后期,这一类型经历了一次重要转型:从旧式歌唱片向新式歌舞片发展。事实上,在《曼波女郎》推出前两年,“香港新华”制作的《桃花江》(1955,张善琨、王天林联合导演)就尝试对传统歌唱片进行改造,将“卡拉OK”式的独唱场面改为男女主人公对唱,在叙事与歌唱场面的融合上向前迈进了一步。 不过,虽然有着精彩的歌唱段落,但舞蹈在以《桃花江》为代表的战后香港歌唱片中仍旧是缺席的。葛兰的出现,扭转了战后香港歌舞片“只歌不舞”的局面,香港电影业也终于找到了可以将这一类型发扬光大的女明星。 《曼波女郎》一开头,便是一群年轻人聚会、狂欢的歌舞场面。首先出现在镜头中的是李恺玲(葛兰饰)的双腿(她裤子上黑白相间的格子图案,与地板的图案构成了视觉上的重叠),镜头上摇,缓缓拉开,伴随着画外节奏强劲的音乐,载歌载舞的李恺玲处在画面中心,周围的同学也在亢奋地和着音乐扭动身体。片中的歌舞场面不断,为葛兰提供了一个展示歌舞才华的机会,她表演的“拉丁美洲以及北美的舞蹈如‘曼波’、‘恰恰’与‘牛仔舞’” ,堪称影片的*大亮点。葛兰在片中以健康、青春、活泼的姿态出现,突破了战后初期周璇、白光、李丽华等女星塑造的悲苦歌女的形象,影片也一扫中国电影固有的沉重,以轻松、欢快的基调全面拥抱现代性。 与此同时,该片也表现了香港电影的一个重要主题,即青少年文化。如果说《曼波女郎》是“香港**部为现代都市中teenager拍摄的戏” 的话,那么葛兰主演的下一部影片《青春儿女》的青春片特征则体现得更为明显。这部影片描写了几位主人公的大学生活,重点表现女主角李青萍(葛兰饰)与孙景宜(林翠饰)在爱情和才艺方面的竞争。同样地,为了发挥葛兰的歌舞特长,片中加入了不少歌唱片段,除了演唱不同风格的歌曲,编导还别出心裁地安排葛兰表演昆曲选段。客观地说,《青春儿女》实在是一部素质平平的影片,当年的影评人何观(即张彻)曾尖锐地指出,影片在人物塑造上有诸多纰漏,例如,观众在葛兰身上“找不出一个爱好艺术而又从不太富裕的环境中,多少经过一些奋斗而成长的少女的特质” 。 从类型的角度来说,《曼波女郎》《青春儿女》之类的影片很难称得上好莱坞意义上的歌舞片,毋宁说是插入了歌舞片段的情节剧或轻喜剧,但这丝毫不影响葛兰日益巩固的明星地位—单是那些歌舞场面,已足以令观众倾倒。《空中小姐》是又一个例子,片中的三个主要歌舞场面在辅助叙事、表现人物关系上均处理得较为恰当。影片开场便是一个典型的“电懋”电影的场景:在一场化装舞会上,林可萍(葛兰饰)正在高歌一曲《我要飞上青天》,暗示她希望摆脱家庭的束缚和平庸的生活,成为一名空中小姐。这场戏亦是她与男主人公雷大鹰(乔宏饰)“性别战争”的开端。另一个重要的歌舞场面发生在男女主人公争执之后,自尊心受到挫败的林可萍在一场舞会上大跳热舞《我爱卡里苏》(I Love Calypso),她的舞姿颇有原始的野性,而歌词则流露出人物无拘无束的性格和不肯向男权社会低头的姿态。在一旁观看的雷大鹰心生嫉妒,他告诫林可萍要“检点”,这再次引发了女性自主意识与男权规训之间的矛盾。换言之,歌舞场面已成为创作者制造戏剧冲突、展现性别博弈的有效武器。类似的情形在《六月新娘》(1960,唐煌导演)中也有所体现,片中有一个出色的梦境歌舞场面(颇有好莱坞歌舞片的神韵),表现的是汪丹林(葛兰饰)与三名身份、性格各异的男性(未婚夫、追求者,还有一名盲打误撞认识的水手)跳舞的情景,借此表现女主人公在即将成为新娘之际,突然对爱情和婚姻产生怀疑和惶恐。 在《野玫瑰之恋》中,葛兰奉献了她职业生涯中至为精彩的歌舞场面。她在片中饰演夜总会歌女“野玫瑰”—主人公的职业为影片中大量插入歌舞场面提供了充分的依据。影片开场的歌舞场面,堪称香港歌舞片历史上的经典:黑暗中,一双手正拨弄着吉他,灯光亮起,衣着暴露、表情挑逗的邓思嘉出现在镜头中,她一边高唱着《说不出的快活》,一边在一群男性客人中间穿梭。在这场戏中,邓思嘉牢牢占据了场面调度的中心,大量使用的近景及特写镜头展现出她亢奋的神情和扭动的腰肢,而她狂放、野性的性格也在男主人公的凝视中暴露得一览无余。随着剧情的发展,接下来的几个歌舞场景,分别表现了邓思嘉的不同心情,及其与男主人公关系的变化。在导演王天林娴熟的操控之下,精彩的歌舞场面与戏剧冲突之间的关系被处理得妥帖自然。值得一提的是,邓思嘉是葛兰饰演的为数不多的“蛇蝎美人”角色,与她此前青春、活泼的银幕形象大异其趣。 进入20世纪60年代之后,香港的歌舞片以好莱坞为标准,将这一类型的发展推向高潮。两大片厂巨头—“电懋”及“邵氏”,都不约而同地开始尝试拍摄大制作的歌舞片。其中,葛兰主演的《教我如何不想她》(1963,易文、王天林联合导演)便是一部有着较为明晰的歌舞片类型特征的影片。编导采用好莱坞的“后台歌舞片”(backstage musical)模式,表现女主人公李美心(葛兰饰)的歌舞生涯和情感历程。片中的歌舞场面一个接一个,令人目不暇接,单是插入的歌曲就达到惊人的20首。重要的歌舞片段长达十分钟之久,精致的布景、繁复的编舞、超脱于现实的氛围,以及美轮美奂的影像,都宣告了歌舞场面终于可以不再依附于叙事,俨然成为独立的审美对象。自然,在梦幻般的歌舞场面中,葛兰依旧是舞台及场面调度的中心,她对风格各异的歌舞场面的驾驭,以及对人物内心矛盾冲突的刻画,都表明作为歌舞明星和演员的葛兰,已达到演艺生涯的巅峰。然而,《教我如何不想她》也是葛兰在“电懋”的“天鹅挽歌”—此后她不再出演歌舞片,并*终在其明星地位如日中天之际悄然淡出银幕。与此同时,香港歌舞片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之后盛极而衰,取而代之的则是蓄势待发、日渐崛起的新派武侠片,女明星曼妙的舞姿逐渐被男明星阳刚的躯体所取代。葛兰职业生涯终结之际,恰是香港歌舞片陷入低谷之时,一如她的明星地位伴随着歌舞片的兴起而确立。

光影论丛电影南渡:南下影人与战后香港电影(1946-1966) 作者简介

  苏涛,电影学博士,现为中国人民大学文学院副教授。主要研究领域为华语电影历史及批评,近年研究兴趣集中于战后香港国语片。著有《浮城北望——重绘战后香港电影》(2014),译有《民国时期的上海电影与城市文化》(2011)、《香港电影:额外的维度》(简体版2017、繁体版2018)、《王家卫:时间的作者》(2019)等。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