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书盲袋,以书为“药”
欢迎光临中图网 请 | 注册
> >>
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

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

作者:柯小刚
出版社:华夏出版社出版时间:2020-09-01
开本: 32开 页数: 232
本类榜单:哲学/宗教销量榜
中 图 价:¥36.9(6.7折) 定价  ¥55.0 登录后可看到会员价
加入购物车 收藏
运费6元,满39元免运费
?新疆、西藏除外
本类五星书更多>

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 版权信息

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 本书特色

现代生活的遽迫与诗意的丧失是一件事情的两面此书通过阅读和解释《诗经》来打开生活免于“正墙面而立”的遽迫与逼仄 正如其作者是一位跨界人士,这本书本身也是“跨界之作”。它跨越了生活和学术,既要帮读书人找回生活的诗意,也要为辛苦劳作的普通人找到古典智慧的引领。

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 内容简介

  现代学科划分常把《诗经》归作文学、文献学和历史学的研究对象。于是,《诗经》作为经书的意义被遗忘,《诗经》所承载的诗教传统亦因之而断绝。《诗之为诗:大义发微 卷一》拟从齐、鲁、韩、毛四家诗说及宋明诸家《诗经》阐释出发,结合当代问题意识,重新激活《诗经》经学阐释的诗教义涵,回应时代问题。通过大义发微式的经典解释工作,作者希望能把《诗经》文本重新带回活生生的思想现场,建立古今对话和中西对话。此书体例是对《诗经》的逐篇解读,先奉上**卷,包括三篇绪论和二南部分,后续还需要三到四卷才能完成。

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 目录

绪论之一:《诗》究天人
绪论之二:《诗》通古今
绪论之三:《诗》兼经史义理

《周南》大义发微
读《关雎》之一:诗风教化与鸟兽虫鸣之声
读《关雎》之二:德性好逑之艰胜于求取淑女之难
读《关雎》之三:夫妇之义的古今之变
读《关雎》之四:“《关雎》之道”的天人一贯
读《关雎》之五:“《关雎》之事”的通古今之变
读《葛覃》之一:《关雎》《葛覃》犹《易》之乾坤
读《葛覃》之二:纳喀索斯的终结和“黄鸟于飞”的无尽
读《葛覃》之三:自然劳动与生命中的多余和有余
读《卷耳》之一:诗之普遍及物性与朝向远方的忧思
读《卷耳》之二:“非其职而忧”的天下关怀与现代政治的貌公实私
读《卷耳》之三:从王者官人传统看四家诗说与编诗之义
读《卷耳》之四:中庸的慎密与广博
读《樛木》:“上下交而其志同”
读《螽斯》:反思现代妇女解放、计划生育和爱情的本质
读《桃夭》:桃叶、家人与治国平天下
读《兔置》:张弛有度的文明
读《芣苢》:专一永贞的坤德
读《汉广》:自然之游与礼乐之止
读《汝坟》:修道与复质
读《麟之趾》:“诗言志”的《春秋》之义

《召南》大义发微
读《鹊巢》:行地无疆的阴中之阳
读《采蘩》之一:气臭之信与居敬之象
读《采蘩》之二:坤德助成
读《草虫》:能感、能降、能群
读《采蘋》:文质相复的诗教
读《甘棠》:圣道之几
读《行露》:日常生活的默化工夫
读《羔羊》之一:欲何以起礼,私何以生公
读《羔羊》之二:委蛇行道与返回的自然
读《殷其雷》:家园之思与天下之忧
读《摽有梅》:剥极而复的急道之思
读《小星》:星光下的恒心
读《江有汜》:川上的道歌
读《野有死肩麕》:回到礼乐的自然本源
读《何彼裱矣》:坤德无疆
读《驺虞》:生死之门与万物之户
展开全部

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 节选

  《诗之为诗:大义发微 卷一》:  至于这种”新道德“究竟是不是好道德,”新文化“究竟是不是好文化,乃至根本上是不是道德和文化,乃至是否够得上”政治“的名称,他们就不像古人那样善于反思了。因为,现代学术*崇奉的所谓理性,其实不过是激情的奴隶。所以,究竟是自称”启蒙了的、独立自主的、富于批判精神的“现代人善于理性地思考,还是古人更善于理性地思考,还是个悬而未决的问题。  因此,我们今天回过头来看会发现,虽然顾颉刚等现代学者把宋代和晚清质疑古文经学的诗学引为同类,作为他反对传统经学的武器,但实际上,顾颉刚与朱子的距离其实更远,而朱子和毛诗的距离其实近得多。虽然在解释细节上,朱、毛多有不同,但在”诗何为而作“”诗之所教者为何“等大问题上却分享共同的前提(可比照朱序与毛诗大序),这个前提便是从尧舜先王的”诗言志、歌永言“,到文武周公的”陈诗以观民风“,到孔子的”思无邪、兴观群怨“,到《礼记》的”温柔敦厚而不愚“一路而来未曾断绝的诗教传统。至于顾颉刚和朱子,虽然在解释细节上前者多利用后者,但在”何为《诗经》“”为什么读《诗经》“等根本问题上,却有着本质的分歧,乃至全然对立。  现代人批判毛诗是为了”反叛正统“,所以,他们援引宋人的时候,也把宋人打扮成”反叛正统“的先驱。这是一种典型的现代革命叙事,不宜误置于古代经学之上。历史上的诗学正统并不一直是毛诗,譬如西汉诗学的正统就是齐鲁韩今文三家诗。即使在毛诗被官方定为正统之后,也并不等于它在学理上毫无争议地成了正统。所以,古人批评毛诗并不见得是为了反叛正统,而是相反,在大多数时候恰恰是为了维护正统,譬如今文三家诗的正统,或者某种理学教化的正统。无论如何,古人并不怨恨正统、反叛正统,而只是要辨明正统、发扬正统。在现代人那里,毛诗受到质疑是因为它代表”正统“;但在古人那里,毛诗受到质疑却并不是因为它”正统“,而是因为它不够”正统“。  何为正统,在古人那里主要是根据义理和师承,所谓”志于道、据于德、依于仁、游于艺“:六艺经传的正统维系于道、德、仁人师友与经义传承,而不只是文本的真实性。在古人看来,义理的不变的真实性,恰恰是要通过文章的可变的随时损益来传达和保持的。所以,孔子晚年自卫返鲁之前才感慨故乡好学的青年”斐然成章,不知所以裁之“。这也正是孔子所谓”文质彬彬“的文质相复之义,也是《周易》所谓变易不易之义。汉以来的今古文相争传统、宋以来的集注和语录互补传统、”我注六经“与”六经注我“的论战传统,都活跃在这个文与质、变与不变的关系之中。所谓”文“与”献“(即文本与师承),古人或有偏重,但却未曾偏废。  ……

诗之为诗:《诗经》大义发微.卷一 作者简介

  柯小刚,斋号无竞寓,语出《庄子》“寓诸无竟”。  确实,他是一个往在无住之地的人。在他那里,古今中外没有隔阂,文史哲艺没有障碍。他的文章不是写出来的,而是像草一样长出来的。有一次在古典书院讲到《易经》屯卦的草,他忽然泣不成声,为之废讲。《诗》云“知我者谓我心忧,不知我者谓我何求”读尤竟寓文章可知矣!

商品评论(0条)
暂无评论……
书友推荐
本类畅销
编辑推荐
返回顶部
中图网
在线客服